问题

家庭年收入20 - 30万在中国属于什么水平?

回答
家庭年收入在20万到30万人民币这个范围,在中国属于一个相当不错的收入水平,但具体体现在哪个“阶层”或“档次”,则需要结合更多因素来分析,例如家庭人口、所在城市、生活方式、支出结构等。

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整体收入水平的定位:

高于平均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一个年收入2030万的家庭,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假设一个三口之家,25万/3人 ≈ 8.3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是两个人承担2030万的收入,人均收入也远超平均。
属于中高收入群体: 在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二线及以上城市,年收入2030万的家庭,其绝对收入水平已经进入了“中高收入”的范畴。这意味着他们比大多数家庭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二、 在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影响力:

收入水平的价值是相对的,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很大。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相对水平: 在这些生活成本极高、房价惊人的城市,2030万的家庭年收入虽然不至于达到“富裕”的程度,但绝对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他们能够负担相对舒适的生活,但在购房、子女国际教育等方面仍可能面临较大压力。比如,在深圳或北京,2030万可能只能勉强支撑一个家庭在市中心之外购买一套普通改善型住房的首付,并且需要相当长的还款周期。
生活体验: 可以负担较好的教育资源(如私立幼儿园或部分私立中小学)、享受中等以上的医疗服务、经常性外出旅游、购买品质不错的汽车、在餐饮和娱乐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要实现“财务自由”或者轻松购买豪宅仍有距离。
新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杭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等):
相对水平: 在这些城市,2030万的家庭年收入已经可以算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可以归类为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有能力过上比较舒适且体面的生活,并且在购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拥有较多的选择权。
生活体验: 购买品质尚可的住房(可能不是核心区域)、选择较好的教育资源(公立优质学校或一些性价比不错的私立学校)、拥有中高档汽车、旅游和休闲娱乐的频率和质量都较高。财务上相对宽裕,有能力进行一些投资理财。
三四线城市及以下:
相对水平: 在这些城市,2030万的家庭年收入则属于非常高的收入水平,很可能已经进入了当地的富裕阶层或“金字塔尖”的群体。他们拥有极强的经济实力,生活品质会远超当地平均水平。
生活体验: 可以轻松购买当地的优质房产、为子女提供顶级的教育资源(包括留学)、拥有高品质的汽车、享受高端的医疗服务,并且有相当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投资或高品质的消费。

三、 对家庭生活品质和消费能力的影响:

居住:
在一线城市,可能可以负担市郊或二线区域的改善型住房,或者市中心地段的较小户型。
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可以比较轻松地在市区或优质地段购买一套品质不错的住房。
在三四线城市,则有能力购买当地的豪宅或多套房产。
教育:
可以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选择公立重点学校、不错的私立学校或早教机构。在一线城市,如果追求国际化教育或知名私立学校,2030万可能需要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或非常精打细算。
汽车:
可以购买主流品牌的中高端车型,甚至入门级的豪华品牌车型。
医疗:
可以负担较好的医疗服务,选择私立医院或有经验的医生,并且有能力购买一些高端的健康保障产品。
消费与储蓄: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娱乐、文化消费、改善型家电、时尚消费等。
有能力进行一定规模的储蓄和投资,为未来(如子女教育基金、养老)做准备。

四、 属于哪个“阶层”的讨论(谨慎):

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关于“阶层”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统一、官方的标准,更多是基于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社会感知。

经济学上的划分: 一些经济学家或研究机构会根据人均收入、家庭总收入等划分不同收入群体。按普遍的说法,2030万的家庭年收入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已经可以被认为是中产阶级往上的水平,或者说中高收入群体。
社会感知上的划分: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这样的收入水平通常意味着:
经济上相对宽裕: 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有能力应对突发状况(如生病、失业)。
生活有一定品质: 能够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社会认可度较高: 在亲戚朋友眼中,可能是比较“有出息”、“稳定”的家庭。

五、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家庭规模和人口负担: 一个三口之家和一个七口之家,2030万的年收入其生活质量差异会非常大。人口越多,人均可支配收入越低,抗风险能力也越弱。
支出结构: 家庭是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还贷(房贷、车贷)、子女教育支出,还是更多地用于消费和储蓄,这决定了实际的生活感受。
债务水平: 如果家庭有巨额负债(例如高额房贷),那么2030万的税前收入扣除房贷后,可用于支配的金额就会大大减少。
“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 很多中高收入家庭也面临着沉重的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双重压力,这会显著影响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生活质量。
与高净值人群的差距: 尽管2030万是较高的收入,但与真正的高净值人群(例如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总结来说,

家庭年收入2030万人民币,在中国绝对属于一个比较高的收入水平。

在一线城市,属于中等偏上收入, 能过上舒适生活,但在顶级消费和资产积累上仍有一定挑战。
在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属于中高收入群体, 经济实力较强,生活品质较高,有较多选择权。
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则属于当地的富裕阶层, 生活水平远超平均。

这个收入水平的家庭,通常被称为“中产阶级”或“中产向上”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活品质,但距离财务自由或成为真正的富豪还有一段距离,并且会受到地域、家庭人口、支出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脱离资产负债讨论现金流是一种耍流氓行为


思考题:A是个没工作的家里蹲,年收入0,但是继承了一个亿遗产

B是个开连锁健身房的老板,每年能卖一千万的健身卡

这两个人谁更有钱?

user avatar

我的小黑心棉最近有点变白了,有一丢丢好看起来了~上张图✌️

发现没有她的单人照,就上张兄妹合照吧

感谢小可爱们的关注❤️

来说一下最新消息

太喜欢我的小宝贝了

虽然有点丑丑的哈哈哈哈

对了,她的小名叫棉棉

是哥哥取的

由于小家伙实在太坏了

所以我对她的爱称是小黑心棉

小黑心棉八个月了

依然不会喝奶瓶

不会喝鸭嘴杯

不会喝吸管杯

只会大碗大碗喝奶哈哈哈哈哈哈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我的小公举六个多月了,虽然早产了一个多月,但是这次去体检身高体重已经追上去了,大运动医生说还需努力,小废柴翻身还需要妈妈帮忙~上星期去看了学区房,本周已经定下来买好了!大概就看了三套房吧,我们这边新政策好的学区房需要房户一致,其它好的学区需要提前两到三年买房才能排进该学区~由于老房子拆迁问题所以不能牵户口,想到大宝已经四岁多了,买学区房迫在眉睫,就狠狠心咬咬牙买了,算是好消息吧,虽然接下去要还按揭了,生活质量肯定会不如以前,但解决了孩子读书问题,也是开心
———————

谢谢大家喜欢 后续报道来啦!

上个月初生了女宝宝,早产了一个月!半夜肚子疼见红,去医院准备保胎,结果医生说不能保胎了,宫缩密集,必须刨腹(一胎是刨腹产)!所以不得不早产一个月了

生出来后,小宝宝在保温箱住了快两周,当时医生说体重还可以不住也行,但另一个医生说最好住一下全面检查一下,我老公不放心就让宝宝住保温箱了!(我当时打着麻醉全程晕乎乎,所以我很多事都是事后知道的)

很多朋友问生了二胎生活质量会不会下降,来说一下刚生完二胎的开销~实事求是❤️

目前保温箱一万多,刨腹产一万多(因为我住的是单人间,所以手术费和住宿费一半一半)月嫂请了一个半月,两万多,全部加起来大概五万左右,但是宝宝住保温箱的钱下个月可以去医保报销一部分,具体多少还未知,我生孩子的钱,社保大概能拿回一万六,具体也未知哈哈哈哈 奶粉尿不湿什么都是小开支,目前就是这样,其它还和以前差不多!

——————下面是原答案❤️

我和老公加起来年收入25w左右

坐标浙江某N线小城市,房价均价1.8w一平

生活水平只能说一般般吧!目前无房贷车贷也无保险!房子是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因为是楼房,每层都是两室一厅一卫的设计,平时一块儿二楼餐厅吃饭,客厅一起聊天玩耍,感情还是比较好的,所以一直住在一起,当然也需要婆婆帮忙带娃!

以上为背景————

目前主要开销来源于三岁半的大宝和目前还在肚子里的小宝!

大宝是个小男孩,所以之前就和老公商量买一个本地的学区房,(目前所在的学区小学还是不错的,但是初中不是特别好!)等以后大宝长大卖了给他买新房,想的有点远,哈哈!但由于意外有了小宝,这个计划只能暂且搁置了!我和老公存款大概25w,大部分来源于我的嫁妆和大宝的压岁钱,我们结婚几年大概就存了几万块吧!我老公其实花销还算少,不抽烟不喝酒,午餐公司解决,所以每个月3千的零花钱还能省下一部分!哦,他公司离家很近,所以都是电瓶车来回~

剩下的收入如何支配呢

逢年过节真的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过年我妈妈家送年夜给红包,大概1w5

当然我妈妈给宝宝的压岁钱也很多,而且我爸爸、我爷爷奶奶都会给~

我老公这边,逢年过节几乎都是输出、很少输入,哈哈哈~比如我婆婆规定让我们给她的姑姑、妈妈等长辈包500红包,(这些长辈人都很好,我们心甘情愿的,在此只是说事实,因为我爷爷有很高的退休金,所以他老人家都是输出,我老公那边的老人条件很一般,没有养老金之类的)大概算了一下,过一次至少2–3w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开销就是人情往来,今年我堂弟结婚,我只有一个堂弟,我自己只有妹妹,这个弟弟可以说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我叔叔婶婶在外地做生意,我弟弟就和我妈妈我奶奶一起的,所以关系很亲。大概人情1w➕,买西服5千,香烟5千,我们这边还有压箱底的千,大概3千,有点可怕~~我老公经常说应该我们出的,不用心疼,钱没了可以再赚,但还是忍不住小小肉疼一下!(在此也要再申明一下,我叔叔婶婶对我们也很好,所以虽然有一丢丢心疼money,但是也很开心弟弟找到一个好妻子,嘻嘻)

很多人就会说,那一年也就一次人情大开销啊,并不是,我还有两个妹妹,都到了结婚年龄,她们结婚,我出的毛爷爷比我堂弟只多不少,我和两个妹妹感情非常好,下面还有各类表弟表妹,我和老公几乎都是家里最大的,所以人情真的是买房路上的绊脚石!

目前这个收入、大概能实现给宝宝买衣服买玩具玩水果读兴趣班自由吧,离能买得起房,攒的了首付差很远!双方长辈目前没有经济上的能力支援我们,所以要靠我和老公自己努力了!

也希望生了小宝以后,生活品质不要下降太多,毕竟我有长达半年不能上班了!加油 未来可期!!❤️

—————————————————

对于一些评论我看了有些懵

什么伏地魔、兄弟姐妹不开明、工资不高出手不凡等等……

首先申明一点,人情不是我想出多少就出多少的事!这个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难道到我手里,就突然断崖式下跌人情,那不可能的!而且我说的是浙江NB(暴露一下所在城市)这边很普通很民间的一些礼尚往来!

再者我弟弟虽说是叔叔的孩子,但于我来说是很亲的,从小一起长大,他也不需要我“伏”,读大学时叔叔就给他买了房子,大学毕业买了车,他自己考上了当地的事业编制,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也算是比较安稳的。

最后,每个城市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我们家的亲戚真的非常好,不存在什么不开明的想赚小便宜之类的人。如果非要说,也是我爸爸妈妈“占便宜”。因为我家三个孩子,我的表弟表妹什么全是独生子女,例如:我08年读大学,我姨娘给我1000红包,我妹妹15年读大学各给1500。在我表妹读大学时(18年)我妈妈就给了表妹5000,按理来说这是很应该的,但是我姨娘怎么也不肯要,第二天还把三千块钱打在我妈妈卡里,说拿2000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我家亲戚都是想着我爸妈孩子多,读书压力大,想方设法补助我们家的。(我家里亲戚条件都还可以,对我们家也是真的很好,事实上,我爸妈供我们读书也没有压力,他们赚的也还可以)所以看到有些评论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真的让人很无语

user avatar

看到有些乎友对我写的内容有所质疑,在此统一回复一下:

1、有人说在小城市根本找不到月薪八千年薪十万的工作,我们这边万达海底捞的普通服务员保底工资一个月5000,干得好过几年提个小主管一年差不多就有十万了。在私企跑销售的只要不怕吃苦也能达到这个数,前提是能接受出差,公务员事业编明面上工资不高,但算上隐形福利也有了。有能力的人在三线城市年薪十万真的不难,你若好吃懒做还不想吃苦,在二线一个月3000你照样干不了。

2、有人说小城市最好的教育资源放到大城市啥也不是,看到这我也是呵呵。不吹不擂就拿数据说话,我们当地最好的初中对口最好的高中升学率45%左右,最好的高中一本上线率连续五年都在9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花一两百万(首付一百万以里)买个老破小学区,我的孩子就有至少40%的概率能上一本。我们当地的县一中一本率也能达到60%以上,在二线郊区挂牌某某分校一本率也就10%左右,就这附近的老破小没个三百万根本上不了车,市里够得上学区的5-10万一平了解一下。肉眼看的到的资源不是你的,你真正能够得到的资源才是你的,在此深刻感谢一下我国良心的公办教育。

3、我的工资确实不高,但胜在稳定不加班,也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我爸妈国企退休他家三代央企职工,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嘴我们确实是计划生育的受益者,父母各方面保障齐全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帮衬我们这个小家庭

4、我老公的工资是用无数个996换来的,我亲眼看着他这十年工资一路从年薪十万涨上来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我反正是从来没见过。如果我也去当奋斗逼各种加班,那谁来照顾家谁来照顾孩子?如果将来有二胎或者父母有谁生病岂不是分身乏术?在双方家庭无负担的情况下,一个负责开源一个负责节流不好吗?

我父母给我打下了一个好基础,他们留给我的财产让我足够有底气不必为了生计四处奔波被迫996,而我和公婆一起照顾好女儿也足以让我老公全力以赴打拼事业。

说实话,我女儿将来就算去一线城市,只要要求不高我也能给她一套全款房,我甚至都已经做好一口气将她包养到三十岁的打算了。三十岁之前完成学业找到老公生完孩子,然后再出去赚钱。反正我对当奋斗逼没有任何兴趣,我也会让我女儿有不当奋斗逼的能力。

资本主义消费主义都是坑害女性的两大陷阱

最后,贴两张我女儿的照片吧,祝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

老公去年提了领导,工资10800,年底把单位的无息贷款还完,每月又多了2000,年中奖金10000,采暖补贴加各种过节费5000,年终奖保底10万,公积金一年6万,全部加起来31万。我每月到手4000,算上节日福利一年到手5万,这是我们全家去年一年的收入。

坐标沿海三线城市,房价1万5到2万5,家里三套房子都是学区,两套房贷每月还贷6500

目前和公婆同住,他们过来帮我们看孩子,每月补贴我们基本生活费,所以伙食费这块省了。

父母和公婆均有工作,经济上无任何负担。我们俩也都没什么额外的花销,有了孩子后开支也在合理的范围内,所以攒钱比较容易。

老公工作十年,结婚五年达到这个收入水平,工资每年都会普涨,今年调薪后每月能拿到15000左右,算上公积金+奖金收入应该能达到40万,未来我们的家庭收入50万也就到头了。生活嘛在三线城市还是比较滋润的,能给孩子买最好的学区房,让她接受最好的基础教育,算妥妥的中产。

其实家庭年收入20~30万对于很多有能力的人来说努努力不是很难,难的是收入稳定原生家庭没有负担。因为很多人都背负着房贷和父母的养老,稳定的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user avatar

没想到评论还挺多,关于几点争议比较多这里解释一下

1、很多人说这个收入水平就不应该请阿姨了。

这个钱是真省不了,双方父母均无法帮忙带娃,只能送去托幼机构了,娃才1岁3个月,自己都好心疼毕竟还那么小。托幼机构要求是5点半接走,超出后每小时20元,而且是木有晚饭,我们下班回来都7点了,只能请阿姨做饭顺便接小孩!

2.、还有人建议说别开车了,油费和停车费省下来。

家里和公司都不靠近地铁,离地铁口都2公里左右,公共交通就是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每天路上就得多花40分钟,再说有了小孩子后没车出行确实不方便。

3、还有评论说我凡尔赛的 ,不审题,收入都超40万了!

这个解释下,只是略超一点,没有任何秀优越感的意思,而且我猜想我自己整体的生活情况和状态,应该和很多年收入20到30万的家庭是一样的!

以下是原回答

————————————————————————

坐标广州,32岁,和朋友合伙做点生意,年到手35w到40w间,老婆在一大国企,正式工,一年到手也就10w。感觉自己活得极其屌丝,远不如公司的小年轻活的潇洒!

先看下每月支出

一套房,贷170w,感觉相对近2年的房价已经不算多了,月供8300;

小孩子早托班3000元/月;

阿姨只上晚班5点到8点,做晚饭打扫卫生,2500元/月;

买菜加水果每天大概60元,1800元/月;

停车费家400,公司400,在广州已经算很便宜的了,合计800元/月;

油费800元/月;

物业费偏高,500元/月;

水电费500元左右(直饮水每月200多略贵)

午饭,公司周边小店快餐,12元2荤2素,已经是绝对良心价了,300元/月;

算下来,每月固定支出在1.9万左右,我自己每个月大概到手3万,算上一些额外支出,比如请客啊,每年的车险,保养,带小孩出去玩等费用,每个月有点节余,但和月光也差不多。

老婆的工资基本上给孩子买买衣服,奶粉,报早教,自己做做美容,买买衣服啥的,也是月光,偶尔还要我还点信用卡。

基本就是屌丝生活,不敢有任何奢侈的消费,买衣服夏天的基本50,60,冬天的不超200,优衣库都觉得有点贵!一件哥伦比亚的羽绒服穿6年没舍得换,因为那是我买的最后一件牌子货!

吃饭每天只吃12元的快餐,公司的小年轻点外卖每顿都得20往上,要经常点奶茶,我从来不参与!

很多人觉得一年30,40万应该是小康生活了,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user avatar

光提收入不考虑家底讨论这个问题是没大意义的。

一个本地五套房的拆迁户,有出租有自住,随便混个清闲小工作,吃住不用愁,孩子上学不用愁,父母岳父母抢着带孩子不用操心,他们一样富裕不用奉养,这收入就当是零花钱,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不为工作费心,得空旅旅游,这是一种生活状态。

一个“新城市人”,赤手空拳到城里,996工作天天吭哧吭哧肝到眼圈黑,有房贷的每月还房贷,一想还剩下一两百万贷款就头皮发麻;没房贷的攒首付,一听房价又涨就如遭重击;有小孩的愁上学报班,俩人上班没人带孩,保姆用不起又不放心,老人来带住不下,挤在一起吵翻天……没时间也没心情玩,干到年底发现三十万也没剩下啥。明年还是这么轮回,还特么怕失业或者行业寒冬,又怕老人生病,自己的身体垮不垮都轮不到担心,排不上号。

上面就是我同事给我吐槽的,这个“新城市人”就是他自己,一个中层经理,年薪三十万,拆迁户是他的助理文员,开车豪车来上班,一月不到四千,闲得慌出来上上班,不爽了就回家耍去。

同一个起跑线上可以拼收入,起跑线不一样拼收入意义不大,要拼也是找相同起跑线的人拼。光看收入流水是不够的,有的自家水槽本来就是满的,进点水都溢出了,有的自家水槽是无底洞,多大的水进去都不够耗的,水花都看不着,还比什么“水平”,基本上这种问题吵来吵去就是这事。

如果是第二种“新城市人”,即使告诉你,你的收入在国内很高,比如top5%,其实你也不觉得是top5%的幸福感对吧。

user avatar

都说中国人能吃苦,其实看遍了世界后你就发现,中国人哪里是最能吃苦的人啊,中国人是全世界最矫情的人群了。

看看这问题下的各种回答,各种评论,充斥着:“我们家虽然年入多少多少万,但是买不起汤臣一品,开不上bba,买了好房开了好车养了娃就不能随便买买买了,就不能一年出国游3趟了,过的好苦啊,真是勉强温饱。我一个月xx万,干了这干了那就月光了啊。”这类的言论。合着在中国中产就得奢侈品随便买,豪宅随便买,豪车随便买啊。拜托,中产里面那个“中”字各位是眼睛不好看不到么?中档收入啊。中等收入就得你们想象那样的花钱你们这帮中国人怎么不上天呢?那敢问高产或者富裕阶级你们打算怎么样?一飞冲天,火星上修庄园吗?

看看别的国家的真之普通中产过的什么日子吧,郊区木板房住着,二手或者贷款买上一辆辆平价车,到了40岁才还完上大学的贷款。要让人家这些发达国家的中产知道了咱们中国田园中产的标准,怕不是要集体抹脖子跳了太平洋。

按照国家之前的统计,结合美国的中产标准,那在中国全境语境下,中国中产就是月入2500及上下的水平。家庭年入30万在全国绝对妥妥的高收入阶层。但是拜托,高收入不等于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不叫中产,那叫中东资产阶级,谢谢

user avatar

【10%吧(三口之家,可能还是5%)】

瑞士那种发达国家合下来也就一人一年50万。

即使现在,年薪10万也还是很多的样子,很多成功学大师或演讲的人依然在讲有老板愿意年薪10万聘请他,我相信他们是一直与时俱进的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