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裙子没有成为男生的衣服?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其实,要说为什么裙子没在主流上成为男性的日常穿着,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少,而且是历史、文化、社会观念,甚至是生理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概而论那么简单。

咱们得先捋一捋“裙子”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从最根本的定义上讲,裙子就是一种从腰部或腹部向下垂挂的衣物,它的特点是包裹性相对较弱,自由度大。想想古时候的人们,穿的都是些什么?兽皮、麻布,剪裁和缝纫技术都还非常原始。在这种情况下,用一块布料简单地围裹起来,再固定住,就很容易做成类似裙子的样式。所以,在人类早期,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多民族的服饰都带有裙子的雏形,比如古埃及的“schenti”,就是男性围在腰间的裹身裙。罗马人的“toga”也更像是一种披肩式的袍子,但有些形式也接近于裙装。

那为啥后来就慢慢分道扬镳了呢?

首先, 实用性和功能性是关键的驱动力。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和方式也在变化。

体力劳动与活动便利性:在农耕、狩猎、战争等需要大量体力活动的情况下,裤装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裤子能更好地包裹腿部,防止在行走、奔跑、骑马或者进行需要跨越障碍的活动时被刮伤、绊倒,也能在寒冷的天气里提供更好的保暖。相比之下,裙子在这些场景下就显得不够贴合,容易走光,也可能妨碍行动。想象一下,一个战士穿着裙子去打仗,或者一个农民穿着裙子在田里劳作,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

骑乘的演变: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裤子的普及与马镫的出现和骑马技术的成熟密切相关。当人们需要长距离、高效率地骑马时,裤子能够更好地固定在马鞍上,避免摩擦,提供支撑。裙子在这方面就显得很吃亏了。

然后,我们得说说 社会文化和象征意义的塑造。服饰从来就不仅仅是为了蔽体保暖,它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信息,包括身份、地位、性别等等。

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的分工和角色定位也逐渐固化。在很多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外出劳作、保护家庭、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这些活动往往需要更“强壮”、“有力”的形象,而裤装恰好能强化这种视觉上的力量感和阳刚之气。相反,女性则更多地被期望在家庭内部活动,或者从事一些被认为是更“柔美”、“文静”的工作,裙装的飘逸、柔和就更容易与这些特质联系起来。这种“男刚女柔”的刻板印象,通过世代的服饰传承和日常观察,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观念里。

道德和礼仪的约束:在许多文明中,关于“体面”和“得体”的穿着规范也在不断建立和演变。随着社会对身体的暴露程度越来越敏感,裙子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够庄重的。而裤子,尤其是长裤,则提供了一种更“严实”的包裹,更容易符合某些场合的礼仪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要求男性在胸部以下提供统一的、不引起“不当关注”的遮盖,裤装显然比很多裙装更有效率。

历史上的“男性裙装”并非现代意义的裙子:即使在一些历史时期,男性穿着类似裙子的服饰,它们的功能和样式也与现代我们理解的裙子有所区别。比如一些长袍或围裹式的下装,它们可能更注重仪式感,或者是在特定气候下的穿着习惯。而且,这种“裙装”并非是完全没有裤装作为替代选项,它更多的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唯一的标准。

再者, 审美和时尚的潮流也是重要因素。时尚是不断变化的,但有些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有强大的惯性。

流行趋势的固化:一旦裤装成为男性服饰的主流,并且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接受和推广,那么想要改变这种普遍认知就需要非常大的社会变革。人们习惯了看到男性穿着裤子,也习惯了为男性设计制作裤子。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生产链条。

对“女性化”的排斥:在很多文化中,“女性化”的特质是被男性主动规避的,甚至是被贬低的。由于裙装在现代语境下已经被高度标签化为“女性服装”,如果男性选择穿着裙子,就很容易被贴上“不男人”、“娘娘腔”等标签,这对于许多男性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大山。社会对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强化,也让男性远离那些被认为是“女性化”的服饰,包括裙子。

所以,总结一下,裙子没有成为男生的“主流”衣服,不是因为它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

1. 裤装在体力活动和骑乘等方面,提供了更高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2. 社会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将裙子与女性特质紧密绑定,而裤装则与男性特质挂钩。
3. 道德、礼仪规范和审美趋势在漫长的历史中,更倾向于接受并固化了男性穿着裤装的模式。
4. “女性化”在很多文化语境下是被男性排斥的,裙子作为一种强烈的女性化符号,自然也被男性回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就完全不能穿裙子。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比如苏格兰的传统格纹裙(Kilt),或者一些舞台表演、时尚秀场,男性穿着裙子是很常见甚至很有型的。但要让它成为像裤子一样的,无处不在的,跨越各种场景的男性日常服装,这背后需要克服的社会文化惯性和性别观念的阻力,确实非常巨大。就像你看到一个人一直吃米饭,你问他为啥不吃面条一样,不是说面条不好吃,而是米饭在他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了更核心的位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富兰克林·罗斯福早期作品(无误)

想不到你也是女装大佬.jpg

认真回答一下。

人类最早的服装就是裙子。中国不说了,汉服外面本质也算裙子,(发展到后面)里面是裤子。

这也很好理解,裙子嘛,一块布围一圈就能用,非常方便,最古老的人都穿裙子。裙子是近东和埃及男女标准的装束。

古埃及的服装,主要由亚麻制成。上层和下层都穿裙子,区别也就做的精细不精细。青铜器时代中欧南部,首选服饰也是裙子。

而裤子,想想也知道,裤子做起来比裙子麻烦得多。你想想我们有个词叫纨绔子弟,纨绔纨绔,纨绔就是裤子,穷逼是穿不起裤子的。世界上最早的裤子发现在我国的吐鲁番(主要是气候使然)。裤子主要用也是方便骑马,裙子拖拖拉拉上马很困难。而且裤子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暖和。

前面说近东埃及,包括后面的希腊罗马,最大的优势在于说发源地都比较暖和,希腊和意大利到今天还是度假圣地,这也就为穿裙子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古希腊人没有穿裤子的,而且他们认为穿裤子很荒谬。到了后面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将希腊和克里特文化这种披着衣服视为文明的标志,将裤子作为野蛮人的标志。穿裤子不文明,是野蛮人。然而,随着帝国扩展到地中海周边之外,冷了啊,好汉也禁不住冻啊。于是乎裤子以其优秀的保暖性而被接受。两种裤子最终在罗马被广泛接受,一种裤腿到膝盖或小腿中部,一种到脚踝处。这两种裤子都开始用作军用服装,后来扩展到平民服装。但是也不能因为暖和放弃文明,折中一下就是外面也会穿短裙。而且穿短裙不只为了这个,裤子量产很费劲的,裙子一块布绕一圈多容易,裤子你做好了还要缝裆,以当时的技术量产那可费劲了。所以这时候穿裤子大部分人依然是没有满裆的,某种意义上裤子和套袖似的,所以还得穿个裙子盖着屁股和杰宝。

文明人大战野蛮人.jpg

中世纪的欧洲人穿着各种裤子。东罗马的风格是在长袍下穿着裤子,文明。而且这也影响了西欧,比方说尽管查理曼大帝习惯穿裤子,但是在重要场合他依然得穿袍子。罗马过去的影响和东罗马的引领导致人们越来越多地外穿长袍,将裤子隐藏起来,裤子在这时候更类似于内衣。有闲钱搞满裆裤的为个精致文明穿长袍,没钱的那更要围个短的遮羞。乃至到后面,比方说十一世纪十二世纪的诺曼贵族,依然是这种穿法:

唯一男女可能有的区别,也就战斗时男士服装的下半身比女士短得多,这样骑马舒服。 即使是骑士的盔甲,胸甲下面也有要有条短金属裙。居庙堂之高的还得穿着大长袍。

真正的变革在13-15世纪。随着织造技术的进步,有了脚踏织机和锋利的剪刀,裁裤子更方便了,“真正”的裤子才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裤子越来越多地取代以前的裤子。说白了以前的更类似于只覆盖腿部的袜子,并且还必须用吊袜带连接到内裤(情趣内衣历史悠久啊)。当然以前的吊带也是正经东西,比如现在还用的英国最重要的骑士勋章嘉德勋章,你猜外面这一圈是啥

所以说正了八经的的裤子出来了,就没必要穿裙子来覆盖裆部和臀部了。不讲究的也乐得方便,抛弃了短裙穿起裤子,从此裤子从此成为标准的男装,同时也成了女性的禁忌。而裙子以其不便性,其实变相成为了限制女性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讲究的人还是继续讲究了一段时间

乃至到十九世纪还有点讲究这,比如奥地利的斐迪南一世(这哥们脑子有问题,无误的那种有问题):

这算晚的了,早的比方崇尚军国主义的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一世带头穿军装(“我怎么能赤裸裸地走呢,我得把我的军装穿上”),上层早早都一水军装裤子了

到20世纪中期,正统的西方男性服装清一色穿裤子了。虽说男性专用裤子的内涵已经被平权运动的力量所削减,但裙子作为女性专用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

尽管以非欧洲人的习惯,历史上并无与特定的男穿裤女穿裙的习惯,更多的是男女都穿裙子,但由于近现代欧洲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在世界各地展现霸权,欧洲的观念一定意义上是影响全球的,此观念也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然后前面罗斯福那个也是西方以前的一种习俗,从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的男童在幼年时(2岁左右-8岁左右) 通常穿着长袍或连衣裙,直到长大后才穿裤。主要以其便于上厕所。而且穿裤礼是男童人生中重要的庆祝仪式。这意味着父亲在抚养孩子方面会更多的参与,大概有孩子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的意思。不过到后面慢慢也不兴这个了。

才疏学浅,如有纰漏万望指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其实,要说为什么裙子没在主流上成为男性的日常穿着,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少,而且是历史、文化、社会观念,甚至是生理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概而论那么简单。咱们得先捋一捋“裙子”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从最根本的定义上讲,裙子就是一种从腰部或腹部向下垂挂的衣物,它的特点是包裹性相对较弱,自由.............
  • 回答
    今年夏天,走进任何一家服装店,你都会发现一个显著的趋势:泡泡袖的回归,并且似乎“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裙子设计中。这可不是偶然,背后其实隐藏着时尚界微妙的演变和消费者心理的投射。历史的重播:泡泡袖的“前世今生”泡泡袖并非今年的“新面孔”。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女性服装的廓.............
  • 回答
    有时候,一些女生在穿裙子时会选择不穿内裤,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多样的心理和考量。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答案就能概括的现象,更像是一种个人选择,其根源可能涉及生理、舒适度、甚至是某种情感表达或态度。首先,从生理和舒适度的角度来看,这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 透气性和干爽感: 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里,或者穿.............
  • 回答
    很多公司的前台、行政人员(通常以女性为主)的着装要求中,裙子、丝袜和高跟鞋似乎是“标配”,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外在形象在很多时候会被视为公司的一扇窗口,而前台和行政人员往往是这扇窗口上最直接、最频繁的接触点。 她们代表着公司的门面,她们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访客、.............
  • 回答
    “男生不应该穿裙子”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观念,而不是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性规定。当然,在大多数地方,你走在街上,看到绝大多数男性会穿着裤子,而裙子则更多地出现在女性身上,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形成的一种“常态”。要说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常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历史和.............
  • 回答
    身边好多中学女生抗拒裙子?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里面门道可多了。你想啊,从小学升到中学,这可不是仅仅换了套校服那么简单,而是生活习惯、社交圈、甚至对自我认知的方方面面都在悄悄发生变化。裙子作为一种衣物,自然也逃不过这些变化的影响。首先,我们得从生理和身体发育这个最根本的层面说起。.............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几个层面的因素,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女生校服在改革开放43年后,仍然以裤装为主,甚至在很多地方难以见到裙装校服,我们需要从历史沿革、社会观念、实用性考量以及政策导向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一、历史的惯性与“红孩儿”情结的余晖要谈论校服,就不能不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刚刚摆脱了相对单调和朴.............
  • 回答
    在许多第一人称射击(FPS)游戏中,设计者会选择让游戏中的女性角色穿着裙子或旗袍,这背后往往牵扯到一些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包含了市场营销、文化元素以及游戏设定的考量。首先,从视觉吸引力的角度来看,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裙子和旗袍,尤其是那些设计上比较贴合身形、材质飘逸的款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女.............
  • 回答
    关于高开叉裙子女生为什么更倾向于用手揪着而不缝起来一点,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原因,绝非简单的“懒”或者“不懂得缝纫”那么简单。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细致地聊聊这背后的逻辑。首先,得承认,时尚潮流和风格的追求是首要的驱动力。高开叉裙,特别是那种高到大腿根甚至腰际线的开叉,它的魅力就在于那种恰到好处.............
  • 回答
    这条裙子引发的“白金”还是“黑蓝”的争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觉现象,它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解读光线和颜色。简单来说,争议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这条裙子本身的光线和色彩组合,能够触发不同人基于自身经验和生理机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解读。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 1. 裙子本身的“罪魁祸首”:光线、阴.............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我们社会对身体暴露的一种普遍认知和分类。简单来说,体操女运动员在赛场上穿三角运动服不被认为是“走光”,而生活中女性穿裙子露出内裤会被认为是“走光”,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情境与意图的根本差异: 体操比赛: 这是专业竞技场合,运动员们穿着的是经.............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来自日本的服饰,为什么JK制服在中国年轻人中颇受欢迎,而和服却常常引发一些争议或难以被广泛接受呢?两者看似都是日本文化符号,但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JK制服和和服的“定位”和“触及人群”本身就有着很大的不同。JK制服:青春、校园、二.............
  • 回答
    包臀裙,这种以贴合臀部曲线设计为核心的裙装,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又爱又恨的单品。说它“大部分人穿都不好看”,其实有点绝对,因为时尚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性和包容性。但我们不妨来聊聊,为什么它在许多人身上会显得“不如预期”,甚至可以说是“翻车”了。这背后,其实涉及好几个关键的方面,我们可以一点点掰开了说。首.............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我身边也观察到过类似的例子。要说清楚这其中的原因,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lo娘”这个群体及其文化特征。Lolita服装,简单来说,是一种以洛可可风格(或更广泛地说,以维多利亚时代风格为灵感)的服装为主的时尚风格。它强调精致的面料、繁复的细节、优雅的廓形,.............
  • 回答
    你问到点子上了!大货车边上的侧裙,也叫防卷入装置或者防护板,这玩意儿可不是摆设,它在减少车祸中的确能起到关键作用。按理说,为了安全,怎么都该加装,但现实情况却复杂得多,不是一句“应该”就能简单解决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大货车边上不总能见到这些侧裙。首先,咱们得承认,加装侧裙的初衷就是为了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深入。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捋,把当年那些战舰和货船的设计思路,以及鱼雷这玩意儿的特性都扒拉出来,这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没像某些科幻电影里那样给它们披上“裙甲”。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说的是“裙甲”,通常指的是那种围绕船体外围,特别是水线附近,类似古代士兵身上那种保护性的装.............
  • 回答
    JK制服里提到“护奶裙”,这个说法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但它的由来和实际含义,其实更偏向于制服设计中的一个特定细节,而非直接的色情意味。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护奶裙”。首先,要理解“护奶裙”这个词,我们需要回到JK制服的原型——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现代JK制服,尤其是受到流行文化影响的类型,其设计理念.............
  • 回答
    99A型主战坦克(以下简称99A坦克)之所以不安装早期型号坦克常见的“侧裙板”(通常指的是那种比较薄、主要用于防御火箭弹和破甲弹的附加装甲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坦克设计理念、技术发展和成本效益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1. 99A坦克的整体设计理念与技术升级: 现代化主.............
  • 回答
    .......
  • 回答
    这句“裙子有什么用,穿了还不是要男生喜欢?”确实挺让人玩味的,也挺能看出一些隐藏的“想法”。要说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才能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从提出这句话的男生本身来看,我感觉他可能是一种刻意的、带着点调侃或者说“老实说”的语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裙子有什么用”这句话本身就有点“无厘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