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支出这么大?

回答
说起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开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之所以花这么多钱,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国当时的国际战略、国内政治,还有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为啥法国要掺和这事儿? 这得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说起。两国是老对手了,从七年战争(也就是北美版的法国印第安战争)里吃了大亏之后,法国一直想找机会报仇,削弱英国的势力。美国独立,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美国成功独立,英国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殖民地和财富来源,法国就能在欧洲大陆和全球范围内重新获得优势地位。所以,对法国来说,支持美国独立不仅仅是道义上的帮助,更是战略上的必然选择,是“损人不利己”(损英国,利法国)的好买卖。

有了这个大背景,我们就知道法国为什么会不惜血本地投入了。那么,具体到海军,为啥花钱这么多呢?

第一点:海军是战略制胜的关键,也是最烧钱的兵种。

制海权的重要性: 独立战争打响后,美国人虽然士气高昂,但他们海军力量非常薄弱,根本无法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英国皇家海军抗衡。英国皇家海军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舰船数量、先进的舰船技术以及训练有素的水手。想要把英国人赶出北美,并且维持对北美殖民地的补给和支援,就必须在海上取得优势,至少要能跟英国海军打个平手,或者关键时候能够封锁英军的补给线和增援路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得靠强大的海军。
“大炮巨舰”的成本: 建造、维护和运营一支能够与英国皇家海军抗衡的舰队,其成本是天文数字。
造船: 一艘战列舰,尤其是那种排水量大、火炮多、能打硬仗的“线列舰”(shipoftheline),建造起来需要大量的优质木材(橡木、松木等)、金属(铁、铜、铅),还有麻绳、帆布、火药、弹药等。这不仅仅是材料费,还包括了船厂的投入、工匠(木匠、铁匠、帆匠、索具师等等)的高昂工资,以及漫长的建造周期。一艘主力舰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工。
装备: 除了舰船本身,舰上需要装备大量的火炮,火炮本身就很贵,还得配齐炮弹、引线、滑膛炮的各种配件。船上的士兵也需要武器、制服和粮食。
维护和保养: 船在海上航行,特别是远洋航行,损耗非常快。船体需要定期维修,防腐处理,更换磨损的部件,特别是帆和绳索。这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人员费用: 海军是高度专业化的兵种,需要大量的军官和水兵。军官的薪水、水兵的工资、伙食、医疗(当时的航海条件差,坏血病是常见病,需要各种物资和医护),还有在港口和海上驻扎期间的各类开销,都构成了巨大的人力成本。

第二点:法国海军为了支援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部署和作战。

远征的成本: 法国海军不仅是派遣了几艘船做样子,而是投入了相当数量的主力舰队,跨越大西洋前往北美。这就像是现代军事行动中的“远程投送”,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航行消耗: 长距离航行需要大量的粮食、淡水、朗姆酒(作为士兵的福利和消毒剂)等物资,这些物资在海上是稀缺品,价格自然高昂。舰队在海上停留的时间越长,消耗的物资就越多。
港口维护和补给: 舰队在靠岸休整或进行作战准备时,也需要在港口进行补给和维修,这同样需要支付港口费用、购买物资等。
作战消耗: 战争期间,火炮的消耗是巨大的。每次海战,炮弹发射出去就是钱。如果舰船受损,修复费用就更高了。

第三点:战略目标的多样性和对英国海军的牵制。

不仅仅是北美的战事: 法国介入独立战争,并不是仅仅把力量集中在北美。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英国,法国同时在欧洲和全球各地也对英国施加了压力。例如,法国与西班牙、荷兰结盟,共同对抗英国,这就需要法国海军在多个战区都有军事存在。
地中海、印度洋的牵制: 法国海军在其他海域与英国海军的交战,虽然不直接为美国而战,但消耗了英国的海军力量,减轻了英国在北美战场上的压力。这些全球性的军事部署,同样需要庞大的海军支持和相应的支出。
封锁和骚扰: 法国海军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封锁英国的贸易航线,阻止英国向北美运送军队和物资。这种封锁行动需要海军舰艇长期在海上巡逻,消耗巨大。

第四点:法国海军的内部状况和改革的投入。

七年战争后的重建: 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海军遭受重创,其规模和实力都远不如英国。因此,在决定支持美国独立之前,法国政府就不得不投入巨资来重建和扩充海军。这项“备战”的开销,也是包含在总支出里的。
技术和训练的提升: 为了与英国海军抗衡,法国海军在舰船设计、火炮技术和水手训练方面也进行了投入,力求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所突破。

举个例子,来体会一下其中的“烧钱”程度:

我们可以看看关键的战役,比如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法国海军上将德格拉斯伯爵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成功地阻止了英军通过切萨皮克湾获得增援和撤退。这支舰队的规模,足以说明其背后的投入有多么惊人。而为了维持这支舰队在北美水域的长期作战,其消耗的物资和人力成本,更是难以估量的。

总而言之,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高昂支出,是其支持美国独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必然结果。这笔钱花在了购买强大的战舰、维持庞大的舰队、保障远洋航行的物资供应、训练精良的士兵,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牵制英国海军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法国海军的这笔巨额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走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但是我不是非常···清楚。

实际上,89年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此:财政究竟是如何花成这个样子的。当然这就不仅局限于海军了,也包括财政危机的方方面面。

我知道乍看之下的答案可能是因为七年战争之后的海军重建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海军的大力参与。这无疑是对的。这一时期法国舰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日后拿战时期的大舰队打下了基础。然而这应该说只是表面原因。参与战争和舰队重建固然会导致财政支出的重大增长,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增长到这个级别;实际结果可能更多的所以因为财政系统极度低效的原因。

不是很清楚18世纪的海军投入,所以无法确认这个数据是否是完全准确的,只是据我所知,整个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政府的花销也仅有15亿(livres),根据计算不同也有13-16亿之间不同的结果。直到1790年,全英财政开支也没有超过三千万镑,短期峰值从未超过四千万。大多数时候是低于两千万镑的。这其中,海军开支即便是在最高峰,也从未过半,维持在三分之一以下;81年折合值应该是九百万里弗。这个数字对于英国而言已经是非常高昂的开销了,足以成为日后海军凌驾政府之上的海军主义的开端(navalism,也叫做海军本位主义,指的是海军影响力过大左右政策决策的现象)。

七年战争结束后到拿战前RN对La Royale保持着最大接近八十艘最小四十艘左右主力舰的数量差距,全舰队总数接近法舰的三倍,同时有更远的活动范围和更高的出勤率;更多的舰艇+更高强度的使用毫无疑问地需要大得多的海军开支;更小的法舰队不单单面临的是财政紧张的问题,也毫无疑问面临着财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如果1.8亿的数字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是无法只用舰队重建和战争来解释的。即便这个数字不对,整个战争期间(海陆军+援助总额的)16亿也是荒唐的投入。换言之,当英国在与北美的十三殖民地进行战争的时候,花销最大的既不是英国,也不是殖民地,而是正在财政破产路上狂奔的法国。整个18世纪无疑法国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但是最终70-80年代巨大的军事开销无疑在最终89年大爆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家本身金融信誉在七年战争后的崩溃。各国融资能力大幅度提高以后,仍然相对依赖税收的法国财政系统也难以推行改革获取其他的收入来源。我知道这一时期的财长Jacques Necker是动动手指头就能变出金子的经济学奇迹,堪称路易十六的小指头;但是即便是他也在80年请辞,不愿意面对即将崩溃的财政黑洞,足以说明这背后的问题了。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想要弄清楚,对于时人而言却有另一个选项:

89年,大革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海军的开销,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之所以花这么多钱,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国当时的国际战略、国内政治,还有战争本身的巨大消耗。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为啥法国要掺和这事儿? 这得从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说起。两国是老对手了,从七年战争(也就是.............
  • 回答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曾让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信心倍增,也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邻居——英属加拿大。然而,几次旨在吞并加拿大的军事行动,却以令人沮丧的失败告终。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绝非简单的“纸上谈兵”可以解释。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独立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华盛顿领导的大陆.............
  • 回答
    要说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电影为何稀少,这事儿得从头说起。你想啊,咱们回顾历史,独立战争那会儿,故事背景跟现在可不一样。那时候,美洲大陆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伙儿反抗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为了争取自己的国家和自由,那可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什么这样的题材拍成电影会显得“少”呢?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只是比.............
  • 回答
    从单纯的战略战术角度剖析,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利,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战略误判与战术僵化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英国的战略目标与资源分配存在根本性矛盾。 伦敦的初衷是将北美殖民地重新纳入帝国体系,并恢复其作为商业附属地的地位,同时惩戒“造反者”。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英国却未能有效评估所需投入.............
  • 回答
    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去看美国国庆独立日的烟火,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原因,远不止是凑个热闹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个观察美国社会、融入当地文化,甚至是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一次小小探索。首先,从融入当地社会的角度来说,国庆日是美国一年中最重要的公共节日之一,烟火表演更是重头戏。作为留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
  • 回答
    美国独立时,选择英语而非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实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决策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当时美国的社会构成、语言的实际功用以及文化传承的思路。首先,人口构成和语言的实际传播性是决定性因素。在18世纪的北美殖民地,虽然知识精英阶层对古.............
  • 回答
    同为曾经的欧洲殖民地,为何美国独立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而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至今仍面临发展瓶颈?这个问题,说来话长,需要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一、殖民母国的不同政策与理念:奠定不同的发展基石首先,我们要区分开美国和拉美地区殖民的主要宗主国。 北美(美国)的殖民.............
  • 回答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并非因为刚刚独立,而是基于当时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战略考量。虽然美国在1776年已经宣布独立,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它仍然是一个相对年轻且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有限的国家。门罗主义的出台,实际上是美国在独立初期,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地区利益以及开始崭露头角的大.............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而且触及了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历史议题。简单地说,同样是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制约,韩国之所以在许多人眼中比日本“看起来”更独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其 国内政治结构、民族主义情绪、经济发展路径、历史记忆以及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定位。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 回答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在独立战争胜利后放弃“黄袍加身”,选择急流勇退,这是一个涉及历史必然性与美国“福气”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 历史的必然性:共和主义理想与先例的奠定华盛顿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美国建国之初的共和主义理想和对欧洲君主制的警惕。 对君主制的深恶痛绝.............
  • 回答
    在中国,18岁依然无法独立赚钱的孩子不在少数,这背后牵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将其与美国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在哪些方面可能需要反思和改进。中国部分孩子18岁无法独立赚钱的原因剖析:1. 教育体制的“一条龙”模式与升学压力: “唯升学论”根深蒂固: 中国的教育体系.............
  • 回答
    对于“英国和美国同一祖先,却没有统一,台湾为什么不能独立”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反驳,并进行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国际法以及国家主权的复杂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反驳: 一、 理解“同一祖先”的模糊性与复杂性首先,需要明确“同一祖先”这个概念在历史语.............
  • 回答
    名侦探柯南里FBI能在日本自由活动的疑问,确实是个让不少观众感到好奇的点。毕竟,日本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按理说FBI这种外国执法部门,想要在日本境内展开行动,应该需要经过日本官方的层层审批和协调,而不是像故事里那样,好像买了张“免死金牌”一样。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这样才能解释得更清楚,也.............
  • 回答
    拉美民主制度未能像美国一样建立起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涉及深远的议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虽然许多拉美国家在独立后都尝试建立共和制,但其民主化进程却饱受挑战,与北美殖民地发展出的相对稳固的民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殖民历史与遗产的深.............
  • 回答
    你看,有些人,读完《1984》、《动物庄园》、《我们》、《美丽新世界》,再碰上《V字仇杀队》这类玩意儿,就开始觉得自己脑门上刻着“独立思考”四个大字了,仿佛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看穿了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这事儿吧,其实有点意思,也挺普遍。我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会这样,听着啊,别跟复读机似的。首先,得.............
  • 回答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年),南方诸州试图脱离联邦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是一个涉及法律、历史和政治复杂性的核心问题。从法律角度看,这一行为被认定为非法,但其背后的原因需要结合美国宪政体系、国家主权观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深入分析。 一、宪法中关于“退出权”的缺失1. 宪法文本的模糊性 .............
  • 回答
    得克萨斯州议员近期正式提出了一项旨在推动得州独立公投的法案,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无疑将得州独立的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得州是否有独立 secession 的可能?这又折射出美国国内怎样的现状呢?首先,关于得州独立 secession 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承认,这在现实操作层面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 回答
    话说美国海军在设计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North Carolinaclass)时,确实是带着一份“独立前卫”的雄心壮志。毕竟,这是美国在《伦敦海军条约》对战列舰数量和吨位限制解除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战列舰。它们肩负着重塑美国海军海上力量的使命,理论上应该能独当一面,在潜在的冲突中扮演先锋角色.............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从2001年持续到2021年,期间未能彻底消灭塔利班,反而使其声势壮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塔利班的游击战能力与组织韧性1. 游击战的适应性 塔利班自1996年成立后,长期以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为生存手段,具备极强的隐匿性.............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输出、历史人物的吸引力、电影制作的商业考量以及两国观众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文化吸引力与国际化潜力: 花木兰的普适性: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孝顺、女性力量、保家卫国、打破性别界限的经典故事。这些主题具有跨越文化和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