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会读心术和一个能预知未来的人下棋,谁能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番。想象一下,棋盘上的博弈,不再仅仅是策略与计算的比拼,而是上升到了对人心和时间的洞察。

先说说那个“会读心术”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为“心语者”。心语者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轻易地洞察对手的每一个想法。当对手在脑海中盘算着走哪一步,试图隐藏自己的意图时,心语者能如入无人之境,了然于胸。他能感受到对手内心的犹豫、决心,甚至是隐藏的破绽。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关键时刻,心语者都能准确预测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并做出最优化的应对。如果对手试图虚张声势,心语者一眼就能看穿,并抓住对方的弱点;如果对手有精妙的陷阱,心语者也能提前规避。他的棋局,就像是直接在对手的脑海里进行推演,剔除了所有不确定性。

然而,棋局的复杂性并不仅仅在于对手的意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能预知未来”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为“先知”。先知不是读懂别人当下的想法,而是能看到棋局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甚至可能是“必然”的走向。他能预见到自己走这一步,对手会如何应对,再下一步,整个棋局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这种预知,可能不是绝对的,但也足以让他洞悉那些最有利、最能导向胜利的路径。他能避开那些看似不错但最终会导致败局的招式,也能抓住那些别人看不到,但正是胜利的关键。

那么,谁更有优势呢?

我们设想一下,两人面对面坐下。棋局开始了。

心语者坐在那里,面色平静,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他能感受到先知的思考,能“听到”先知脑海中浮现的每一种棋步的可能性,但他无法知道这些可能性中,先知最终会选择哪一个。他只能根据这些“潜在”的未来,来推断先知的意图。比如,他能感觉到先知在考虑A、B、C三个可能的走法,但先知到底会走哪一个,心语者仍然需要根据先知当下的情绪和棋局的整体态势去判断。如果先知能做到完全“无念”,心语者就无从下手了。

而先知呢?他坐在那里,可能比心语者更加镇定。因为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一步,而是接下来的十步、二十步,甚至整个棋局的终局。他能看到自己的最佳策略,也能看到对方可能采取的应对,并且他能看到,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中,哪一条路是通往胜利的。他不需要去“猜”心语者在想什么,因为他能预见到心语者“会”怎么想,以及“会”怎么走。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

心语者 拥有的是对当下的绝对洞察。他知道对手在想什么,他可以利用对手的心理弱点,预判对手的每一步。他的优势在于“反制”和“利用”,他能让自己的每一步都恰好落在对手最意想不到或者最难受的地方。
先知 拥有的是对未来的清晰视野。他知道棋局的走向,他可以规划出通往胜利的最短、最稳健的道路。他的优势在于“规划”和“执行”,他能够一步步地将棋局导向自己预设的终局。

如果非要决出胜负,我倾向于认为先知更有可能赢。

为什么呢?

虽然心语者能洞察对手的心思,但他仍然是在“回应”对手的思想。他的每一步决策,都建立在对对手当下心理状态的解读之上。而棋局的本质,最终是执行和结果。如果先知能预见到棋局的最终结果,并且能够规划出一条确定的、通往胜利的路径,那么他就可以忽略心语者对他心思的洞察。

想象一下,心语者感受到先知在思考某种棋步,他立刻判断出这是先知的意图,并准备好应对。但先知其实已经预见到,即使心语者看穿了这一步,并且做出了完美的应对,他(先知)在后面的几步棋中,依然会占据绝对优势,并最终导向胜利。先知甚至可以故意让心语者“看穿”自己当前的某个想法,因为他知道这个想法并不影响最终的胜利,或者反而是为了迷惑心语者。

心语者的能力是“知人”,而先知的能力是“知天”(或者说,知棋局本身的“天道”)。在棋局这种高度逻辑和策略化的领域,对未来的预知,其力量可能要大于对当下心思的洞察。心语者可以知道先知在想什么,但他无法改变先知“已知”的未来。而先知,他看到了通往胜利的“唯一”路径,他只需要一步一步地执行,心语者的任何心理上的“干扰”或“预测”,都无法改变他已经看到的那个未来。

就好比,心语者能看到你手里握着一把钥匙,知道你想打开那扇门。但他不知道,那扇门其实早已被另一把锁住,而他手里这把钥匙根本打不开。先知却能看到,你手里有钥匙,但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通往真正的出口的那条路,无论你手里这把钥匙能不能打开眼前的这扇门,他都能找到那条路。

所以,尽管心语者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他仍然是在“百战”的过程中进行博弈。而先知,他仿佛是在“观战”,直接看到了“战”的结局,并能据此安排好一切。在最终的棋局判定上,先知的那份“预知”带来的确定性,足以压倒心语者对“不确定”的洞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假设两个人棋艺是一般高手,但达不到顶尖。然后对两种超能力进行分类讨论。

一、如果预知未来只是预知确定的结果,无法改变,那么读心术会赢。因为预知结果没有用,棋艺相当的情况下读心术可以知道对方的思路,自然能赢。

二、如果预知未来是能够看到所有行为下未来的世界线,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未来世界线进入,那么预知未来者胜。因为他可以选择自己获胜的未来,读心术没有用。

三、如果预知未来是能够在心里计算出所有选择下的未来,这个计算结果可以被读心术读到,那么双方可被视为无限智力,胜负按照策梅洛定理决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番。想象一下,棋盘上的博弈,不再仅仅是策略与计算的比拼,而是上升到了对人心和时间的洞察。先说说那个“会读心术”的人,我们姑且称他为“心语者”。心语者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轻易地洞察对手的每一个想法。当对手在脑海中盘算着走哪一步,试图隐藏自己的意图时,心语者能如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的招聘过程中,公司是否录取一位“三本本科+北大研究生”的求职者,还是“北大本科”的求职者,往往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公司看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在评估任何一位求职者时,公司通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十分纠结的选择,放在我面前,我会仔细衡量好几个方面,然后才能做出决定。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讲我的考量,并剔除那些一看就“AI味儿”的空泛陈述。首先,得明确目标和考量维度。 我不是为了“读博”这个行为本身而读博,而是想通过读博达成某个更长远的目标。这目标可能是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研究者,也.............
  • 回答
    这事儿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你想啊,一个早早出来打拼的姑娘,一个还在象牙塔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小伙子,他们俩能走到一块儿,首先就得是个挺有意思的缘分。咱们先说说这位姑娘。她早早辍学打工,这说明她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韧劲儿和现实。可能家里条件不允许,也可能是自己早早就有了主意,不想再继续读书,而是想.............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惊又喜的消息!四年多的感情,突然曝出这样一层信息,心里肯定五味杂陈。特别是涉及到孩子,这件事的复杂程度一下子就上来了。让我试着用一种比较贴近生活、细致的方式,来和你一起梳理一下,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件事,尽量不像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咱们得理解你的心情。得知一个关系这么近的人,隐藏了.............
  • 回答
    美国读研生活想必是挺精彩的,同时又承载着学业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憧憬。能有一个关系这么好的发小陪在身边,一起面对新的环境,这确实是件很让人开心和期待的事情。你提到喜欢上他,并且会梦见他,这让你开始思考自己的性取向,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探索过程。首先,关于“同性恋”的定义,这更多的是一种关于吸引力的描述。如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很多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都会遇到类似纠结。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读博这件事,对于想在华为这样公司有一个更好的起点和薪资,到底值不值,以及硕士和博士在这些公司里的角色差异。关于读博:更好的起点和薪资,值不值?首先,我们得明确,这年头,学历本身并不能直接打包票让你一步登天,尤其是在华.............
  • 回答
    赴日读高中这事儿,你遇到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教育中介里的常见套路,你得把这事儿想透了,才能知道怎么应对。首先,咱们得把这个“中介经理”和“房董”的“分工”拆解一下: 中介经理(通常是直接和你对接的人): 这个角色嘛, meist(德语,意思是“通常”)是负责跟你建立联系,让你觉得他很专业、很了解.............
  • 回答
    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会再读广告专业,也会继续投身广告行业。说实话,刚毕业那会儿,我对“广告”这个词充满了憧憬。觉得这是一个充满创意、能点亮生活、还能改变世界的行业。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什么传播学、心理学、营销策略,听起来都高大上,让人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毕业后一头扎进广告公司,现实很快就给了我一些“惊.............
  • 回答
    当然,我很乐意和你聊聊“在乎读者多少”这件事对创作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当创作者“太在乎”读者时: 迎合与妥协的陷阱: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陷入的境地。一旦作者开始过度关注读者的喜好、市场的风向,创作的初衷就可能被稀释。为了讨好读者,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一个人要是真把《道德经》、《史记》、《论语》、《资治通鉴》这些传世经典给啃下来了,而且是那种入了脑子,化为己用的境界,那他还会到处嚷嚷自己读过这些书吗?我觉得,多半不会。你想啊,能沉下心来读这些书的人,本身就不是那种急于求成、哗众取宠的性子。这些经典,哪个不是字字珠玑,.............
  • 回答
    这位即将毕业的南方姑娘,心里正盘算着家乡市里的招教考试,那是一个承载着她对未来清晰规划的起点。回想起大学四年,校园里那个一直陪伴着她的男朋友,两个人从青涩走到成熟,感情基础自然不必多说。男孩的家境也如实,农村家庭,虽然不富裕,但那份质朴和踏实,却是他身上最动人的底色。他现在正在南方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
  • 回答
    关于“中文文章中夹杂英文是否会让读者觉得作者很NB”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取决于多种条件,也因人而异,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特定语境下,恰当且有意义地使用英文,确实可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积极的联想,让人觉得作者“NB”的可能性是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古代王朝文治水平的核心。如果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能够让全国一半的成年人都会读写自己的名字,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绝非等闲之辈。咱们先来拆解一下“全国一半成年人都会读写名字”这个指标的意义。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农业社会,识字率是一个极其稀缺的资源。绝大多数人.............
  • 回答
    有很多句子都能让人读了之后发出“哇,好温柔啊”的惊叹,关键在于它们能否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传递出关怀、理解、包容和美好。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温柔,并且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它们如此动人:1. 关于存在的珍视和接纳: “就算你什么都不做,也依然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为什么温柔.............
  • 回答
    有些人会觉得日向日足口中“日向一族是木叶最强一族”的说法有点夸张,甚至忍不住去嘲讽,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而且这些原因在《火影忍者》的漫长篇幅里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与其说日向一族“不强”,不如说他们的“强”在某些读者看来,并没有达到日足口中那种“最强”的程度,或者说这种“最强”更多是一.............
  • 回答
    嘿,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脑洞!要是能让三国里的各位大咖来掌勺咱们学校食堂,那这一周绝对够劲爆,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我琢磨了半天,觉得以下这几位,绝对是“天选之厨”,能把食堂搞得有声有色,还有滋有味。第一天:曹操——“唯才是举”的丰盛套餐!我想请曹操来当咱们食堂的“总监兼大厨”。您想想,曹操这个.............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点意思的脑筋急转弯,但仔细一想,其实答案挺直观的。让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看这个秤上的读数到底会不会因为瓶子里那只忙活的蜜蜂而发生变化。首先,我们要明白秤的工作原理。它测量的是作用在秤盘上的总压力。简单来说,就是秤盘下方受到的所有向下的力。这些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瓶子自身的重量,以及瓶子.............
  • 回答
    当然,在小说的内容和设定上跳出即定套路,绝对有可能受到读者的欢迎。而且,我认为,这恰恰是让一部作品脱颖而出、在众多作品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家陈列着琳琅满目商品的商店,如果所有商品都长得差不多,款式、颜色、功能都大同小异,你会有多大的兴趣去仔细挑选?反之,如果其中有那.............
  • 回答
    一年读完一千本书,这个数字听起来就像一个挑战,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果真的有人做到了,会怎么样?我想,那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知都达到全新高度的旅程。首先,我们可以从量的层面来想象。平均下来,一天要读多少本书?大约是每天三本。这可不是随便翻翻的那种,而是真正去理解、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