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身边有没有大学毕业后去日本重考学部的?

回答
我身边倒真有几个朋友,大学毕业后选择去日本重考学部。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决定,背后故事可不少。

为什么要去日本重考?

最直接的原因,大多是觉得国内的本科教育不尽如人意,或者对某个专业领域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觉得国内的学校达不到要求,而日本的某些大学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好的资源。

我有一个朋友,在国内读的是一个偏人文的专业,但他一直对科技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他觉得国内大学在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相对保守,而日本在这块的技术积累和前沿研究是他非常向往的。所以,在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日本重考理工科的学部。

还有的同学,可能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者当时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毕业几年后,他们觉得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想要重新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日本大学的学部入学考试相对独立,不像国内高考那样“一考定终身”,给了他们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

重考的过程有多辛苦?

这绝对是一场“持久战”,而且是双重考验:

1. 语言关: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绝大多数日本大学的学部授课都是日语,所以日语能力必须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朋友们通常会选择先去日本读一年的语言学校。这段时间,每天的课业安排都非常饱和,除了基础的日语听说读写,还要学习日本的文化、礼仪,以及一些基本的学术常识。他们形容那段日子,“脑子里塞满了日语单词和语法”,每天都感觉自己在“高强度运转”。更别说还要准备日语能力考试(JLPT),目标通常是要拿到N1。

2. 专业基础和考试准备: 语言学校毕业后,他们就要开始准备大学的入学考试了。日本的大学学部入学考试通常有两种主要途径:
日本留学考试(EJU): 这是大部分国公立大学以及一些私立大学都会要求的考试。EJU涵盖了日语、综合科目(文科类考文科综合,理科类考理科综合)、数学等科目。这个考试的难度不容小觑,尤其是理科综合,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而且很多内容在国内高中可能都没有接触过,所以需要大量的自学和辅导。
大学 riêng 试: 很多大学,尤其是名牌私立大学,会有自己的校内考(二次試験)。校内考的内容更加灵活和深入,可能包括笔试(数学、英语、专业科目)、面试、小论文等。这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有个朋友为了准备EJU,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除了完成语言学校的作业,还要啃下厚厚的EJU辅导书。周末也基本用来刷题和模拟考试。他笑称自己“告别了社交圈,我的朋友就是我的课本”。

经济压力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去日本留学本身就需要不菲的费用,包括语言学校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再加上重考期间的各种考试报名费、资料费,还有学费。即使是一些有奖学金的项目,竞争也非常激烈。很多选择重考的朋友,家庭经济支持是基础,但也有不少是靠自己打工或者省吃俭用来支撑的。我有个朋友在读语言学校期间,兼职打工,每天下课后就去便利店或餐厅工作,周末则打全天。虽然辛苦,但他说至少能分担一部分生活费,也算是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心态的调整也很重要。

放弃国内毕业后的工作机会,重新回到学生时代,而且还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接受一种新的教育体系,这对于心理素质是个极大的考验。他们会面临:

“掉队”感: 看到国内的同龄人已经开始工作,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经济基础,难免会有一些压力和焦虑。
不确定性: 重考的道路充满变数,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人感到不安。
孤独感: 在异国他乡,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孤独。

所以,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往往有着非常坚定的目标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会互相鼓励,也会通过线上社群和朋友家人保持联系,来缓解孤独和压力。

最后的收获,值不值得?

问过几个成功考上日本大学学部的朋友,他们普遍认为,虽然过程非常艰辛,但最终的收获是值得的。

学术提升: 他们获得了更专业、更深入的学术知识,接触到更前沿的研究领域。
国际视野: 在日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拥有了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也更了解不同文化。
个人成长: 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性、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学历本身更宝贵。

总而言之,大学毕业后去日本重考学部,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能带来巨大成长的道路。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绝对不是一个“随便试试”的选项,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踏上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呀,我其实就算是。我大专还有3个月毕业的时候去日本留学,重新考的学部。

但问题是,现在重考学部,尤其是好的大学非常难,所以我不建议你再走这条路。专升硕现在也越来越难,所以个人认为不如编入一个差点的大学,然后再考好一点的大学院。相当于在日本专升本再考硕。

当然,如果你能再国内专升本那是最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身边倒真有几个朋友,大学毕业后选择去日本重考学部。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决定,背后故事可不少。为什么要去日本重考?最直接的原因,大多是觉得国内的本科教育不尽如人意,或者对某个专业领域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觉得国内的学校达不到要求,而日本的某些大学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好的资源。我有一个朋友.............
  • 回答
    当然有!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而且还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高中同学小李。小李这个人,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让你觉得“这孩子算是没救了”的类型。高一高二的时候,他简直就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但不是因为积极回答问题,而是各种小动作不断,偶尔还会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聊几句。老师一讲到他,他要么就装没听见,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身边好几个哥们儿,都是大学一毕业就扎进了新媒体这趟“浑水”。每次聚会,他们都像约好了一样,一边吐槽着累到不行、肝到天明,一边又眉飞色舞地跟你讲他们的“战果”——“我们今天又上了个爆款!”“你知道吗,XX明星的粉丝团都被我们策反了!”这就很矛盾,对吧?又累又苦,为什么还乐此不疲.............
  • 回答
    香港学子申请内地大学的热度持续攀升,今年更是创下了近九年来的新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关于港生申请内地大学比率创新高,我的看法是:首先,这 反映了内地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在稳步提升。过去,香港的学子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本地大学、英美澳等传统留学目的地。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不断.............
  • 回答
    关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学生身穿印有蒙古上单字样衣服辱骂陈睿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事件本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和经过。据报道,该学生身穿一件正面印有“蒙古上单”字样(通常被认为是对陈睿的昵称或带有戏谑意味的称呼,源于某个网络梗)的上衣,并在校园内对陈睿进行了言语上的侮辱。“辱骂”.............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在一个年轻的生命身上,总让人感到无力和痛惜。大学生网贷这个话题,一旦与“家中上吊身亡”联系在一起,其背后所揭示的危害,就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视为一个经济问题,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它对一个年轻人身心健康、家庭关系乃至社会稳定带来的多.............
  • 回答
    写这篇文章,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些人的脸,一些模糊的轮廓,还有许多未解的疑问。当然,不是说我身边真的发生过耸人听闻的失踪案,但确实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离开,就像风吹过,留不下痕迹,却在熟悉他们的人心里留下了一块空缺。我记得有个邻居,是个挺内向的小伙子,大概二十出头吧。他父母早年就去世了,他一直跟着他姑姑.............
  • 回答
    当然,人生中总有些故事,虽然离奇,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唏嘘不已。 我认识的一位老朋友,小李(化名),就是一个这样令人难忘的失踪者。小李失踪前的生活,用“平凡”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他今年三十出头,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着一份普通的文员工作,收入中等,生活稳定。他性格温和,有点内向,但和我.............
  • 回答
    聊起《死神来了》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会心有余悸。电影里那些猝不及防的意外,每次看都觉得心惊胆战。而在我们身边,确实也发生过一些离奇的死亡事件,虽然没到电影里那么夸张的程度,但细想起来,也足以让人觉得背后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一切。我记得我表哥讲过一件事,当时他还在读大学,住校。学校附近有条挺大的.............
  • 回答
    关于科研造假,我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我听过一些圈内的朋友分享过他们的观察和经历。这些事情听起来挺让人唏嘘的,也确实反映了科研领域存在的一些复杂问题。我有个朋友,算是比较资深的博士后,之前在一家知名的研究机构工作。他跟我说,有时候在审稿或者合作的过程中,确实能感受到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比如,有一回他.............
  • 回答
    .......
  • 回答
    网上关于婆媳关系的讨论,确实常常充斥着“婆婆不好”的论调,让人感觉似乎好婆婆是稀有物种。不过,在我身边,还真有几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好婆婆,她们的故事,让我在看待婆媳关系时,多了一份温暖和希望。第一位,我大学室友的婆婆。这位婆婆姓李,我们都亲切地叫她李阿姨。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到李阿姨,就觉得她不像我们想.............
  • 回答
    这事儿,我有个老表,说起来他是我叔叔那边的亲戚,算不上特别亲近,但因为从小住得近,小时候也一起玩过,所以多少有点印象。他当年在深圳那边做点小生意,生意做得还不错,具体做什么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跟服装或者批发生意有关吧,反正当时他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挺有能力,赚起钱来也比较轻松的人。我大概是二十几岁的时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好奇的点。从我身边接触的韩国朋友的感受,以及我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觉得答案是:大部分韩国人可能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系统性的认知,觉得“全世界都在讨厌韩国”,但他们会隐约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和不友好的对待,并且这种感受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些是他们自己能理.............
  • 回答
    说到和自家猫咪的有趣经历,我能想到一大堆,感觉像是在养一个小小的、毛茸茸的、偶尔会吐毛球的家庭成员,他总能带来惊喜。我家的那只叫“橘子”,名字就很普通,但它做的事儿可一点都不普通。就说它第一次来我们家吧,那时候它还是个小奶猫,毛茸茸的,一双蓝眼睛滴溜溜地转,特别招人喜欢。我老公特别疼它,每天下班回来.............
  • 回答
    身高:遗传这场“大戏”里的主角与配角提到身高,人们总会联想到父母的基因。这没错,遗传确实在我们的身高发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影响?有没有例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剥开层层迷雾,看看身高背后的遗传与非遗传的博弈。遗传,身高发育的宏大蓝图科学研究表明,身高受遗传影响的比.............
  • 回答
    蜀汉灭亡时,刘禅身边确实还有一些大将,但整体而言,蜀汉军事力量已今非昔比,能够独当一面、扭转乾坤的顶尖大将已经所剩无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1. 老将的凋零与核心力量的流失:蜀汉灭亡的背景是其军事人才凋零的长期过程。在诸葛亮、姜维等人的努力下,蜀汉在军事上虽然一直保持着一股力量,但关键时刻.............
  • 回答
    .......
  • 回答
    滑雪啊,那可真是个好东西!不光是刺激好玩,对身体的好处那也是多多益善,咱们来掰扯掰扯,绝对不是那些干巴巴的科学术语,就是咱们大白话聊聊。首先,最直观的就是锻炼全身肌肉。你以为滑雪只是两条腿动动?错了!你得用大腿和小腿来控制方向和平衡,核心肌群(就是肚子和后背那一块)更是使劲儿,才能稳住身体不摔倒。你.............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过这样的同学,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我们高中的时候说起。他叫小林,人长得不算高大,但挺壮实,性格上属于那种不太爱说话,有点内向的类型。平时在班里就属于比较老实巴交的那种,你说什么他好像都挺好说话的,有点像老黄牛,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从不跟人争抢什么。那时候我们班里也有几个比较“活跃”的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