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国男足归咎于官僚体制,那如何解释女足还是亚洲强队呢?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触及到了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核心的矛盾点。当很多人将男足表现不佳归咎于官僚体制时,女足依然能在亚洲保持竞争力,这确实让人们产生疑问:官僚体制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还是存在其他更深层的原因?

要解释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男足和女足混为一谈,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官僚体制是唯一的问题。这两支队伍的发展轨迹、历史基础、社会关注度以及面临的挑战,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足球确实存在官僚主义的问题。

“官僚体制”这个词,在中国足球语境下,通常指的是:

决策的非专业化和短期化: 足球运动是长线工程,需要持续、稳定的投入和科学的规划。但很多时候,足球界的决策层可能并非真正懂足球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决策可能受到行政级别、政治正确、领导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政策摇摆不定,缺乏连续性。例如,某个领导上任可能推行一套全新的青训理念,但一旦换届,这套理念可能就此搁置,前功尽弃。
权力寻租与腐败: 足球作为一项有巨大利益牵扯的产业,难免会滋生腐败。从球员转会、教练聘用,到球场审批、赞助招商,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透明的操作,权力被用来谋取私利,而不是用于提升足球水平。这会严重打击真正想做好足球的人的积极性,也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
行政干预的过度: 足球本应遵循体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但过多的行政命令和审批,往往会扼杀足球的活力。例如,足协内部的层级设置,教练组的任命,甚至对联赛的某些规定,都可能带有行政色彩,而非完全基于专业考量。
缺乏真正的市场化和职业化: 虽然中国足球已经进行了职业化改革,但其根基依然是国家行政体系。俱乐部往往依赖于政府输血或赞助,而非自身造血能力。这种模式使得俱乐部在追求短期成绩的压力下,更容易牺牲长期发展,甚至出现“假赌黑”等问题。

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女足还能保持亚洲强队的地位呢?

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是男足所不具备的,或者说,女足在这些方面可能相对“幸运”一些,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1. 历史基础和底蕴的差异:
女足的辉煌时期: 中国女足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过“铿锵玫瑰”的辉煌,多次获得世界杯和奥运会的亚军。这段历史给女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社会认同感。尽管后来有过低谷,但女足项目在中国有着比男足更早、更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历史。
男足的“老问题”: 相反,中国男足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表现平平,甚至可以说是“差的惯了”。这种长期的低迷,使得社会对其期望值不断降低,也更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2. 竞争环境的相对“轻松”:
亚洲女足整体水平: 相较于亚洲男足强队如日本、韩国、伊朗、沙特阿拉伯等,亚洲女足的整体水平差异更大。中国女足在面对这些对手时,虽然也需要全力以赴,但整体实力和历史数据上,与强队的差距并没有男足面对日韩伊沙等队时那么悬殊。
国家队和俱乐部梯队的差距: 即使中国男足联赛(中超)在金元足球时期投入巨大,但青训体系依然薄弱,国家队层面人才断层严重。而女足虽然在职业化和商业化方面不如男足,但其国家队的核心球员往往来自相对稳定和有传承的几家俱乐部,并且在国家队层面,教练组的稳定性以及对核心打法的坚持,相对更能形成合力。

3. 社会关注度的“错位”与情感的“寄托”:
男足的“国民关注度”: 中国男足拥有无与伦比的社会关注度。每一次比赛,都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这种巨大的关注度,既是动力,也可能变成巨大的压力。一旦成绩不好,舆论的批评声会如潮水般涌来,这无形中也增加了球员和教练的心理负担。
女足的“逆向选择”与“情感寄托”: 相反,虽然女足的关注度不如男足,但正是因为这种“非主流”的地位,反而让一部分真正热爱足球的球迷,将情感寄托在了女足身上。当男足屡屡令人失望时,女足的顽强拼搏和亮眼表现,更容易赢得尊重和支持。球迷们对女足的包容度和期待值,可能是一种“更纯粹”的支持,不太容易被功利性因素干扰。
媒体报道的侧重点: 即使女足取得好成绩,媒体的报道重点也更多集中在“拼搏精神”、“亚洲强队”等方面,而对男足的报道,则更多是“流量密码”,伴随着大量的质疑和批评。

4. 基层足球人口和人才选拔机制的差异(这个方面更微妙):
男足的“人海战术”困境: 理论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应该能为男足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但现实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升学压力、足球环境不佳、早期启蒙不足等),真正能系统性接受足球训练并走向职业道路的男性适龄球员数量,并没有达到预期。
女足的“人才集中”与“挖掘”: 相反,由于女足项目本身的非主流性,加上早期国家层面的扶持(虽然不一定够),愿意投身足球的女孩,一旦被发现,其接受系统训练的机会和质量,可能比普通男孩要高一些。一些传统足球强省(如上海、山东、广东等)的女足基础相对扎实,为国家队输送了稳定的人才。而且,女足对于球员的身体条件要求,与男足有所不同,这可能使得更多具备一定潜力的女性能够脱颖而出。
国家队层面的“集中管理”: 中国女足国家队长期以来实行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管理模式,球员们能更长时间地在一起训练和比赛,磨合程度和技战术执行力相对更高。而男足国家队,由于联赛赛程、俱乐部利益以及教练频繁更换等原因,集训时间往往碎片化,难以形成稳定的战术体系。

5. 教练团队和技术体系的传承:
女足的“传承”: 在一些关键位置上,中国女足教练团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传承性。例如,虽然教练团队有更迭,但一些核心的战术理念、训练方法可能会被保留和发展。
男足的“断裂”: 男足教练团队的更换更为频繁,且教练的风格、战术思想往往差异很大,这导致国家队的技战术打法缺乏连续性,每一次换帅都可能是一次“推倒重来”。

总结来说,中国女足之所以能在亚洲保持强队地位,不是因为官僚体制不存在,而是因为:

历史包袱相对较轻,有着更光辉的过去可以激励;
在亚洲的竞争格局中,相对优势更明显;
社会关注度的“错位”带来了不同性质的压力与支持;
在基层人才选拔和国家队建设上,可能存在一些相对更有效的机制;
教练和球员之间的凝聚力与传承性可能更强。

官僚体制对中国足球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确实限制了男足的发展。但女足的成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历史的积累和相对有利的竞争环境,在夹缝中展现出的韧性。简单地将男足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官僚体制,而忽略了女足的成功也包含着自身因素,或者反之,认为女足的成功就证明了官僚体制没那么糟糕,都是片面的。

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官僚体制是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一个“环境负面因素”,但这个因素对不同项目、不同队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女足之所以能“顶住”这个压力,是因为它在其他方面(历史、竞争、情感、人才等)建立起了一些“正面支撑”。而男足则因为其他方面的支撑更为薄弱,在官僚体制的负面影响下,表现得更加不堪一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题主的逻辑就有问题,题主应该回中学让数学老师教教你什么叫必要不充分条件。

男足的落后原因有很多,足协/体育总局只是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阿根廷足协更操蛋,阿根廷还不是一流强队。至于男足落后的根本原因我放在回答的最后。这里主要谈一下是什么造成了中国男女足差距大的表象。


首先女足和男足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运动啊。

男足的历史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以来男足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受关注的运动。女足呢?多少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五大联赛豪门旗下的女足俱乐部年龄还是个位数。日本女足拿完世界杯冠军回去踢表演赛被中学校队干了6:0(虽然日本校队都接受过职业训练,实力很强)。亚洲足球强国伊朗今年才允许女球迷进入球场看球。

还有就是女足里滥竽充数的菜鸡很多,女足比赛踢出十几比零的比分不算稀奇男足很少很少,反观亚洲男足强队日韩伊澳对战东南亚菜鸟翻车也不算稀奇,你就知道女足强队和弱队之间的差距要比男足大得多。


想问题主你看女足么?你真的了解女足么?

王霜说过希望女足存在的价值不只是用来嘲讽男足。

还有现在女足的形势真的不容乐观,欧洲作为足球世界的中心一直漠视女足,现如今女足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组建起来。中国女足已经从世界一流沦为世界二流,且还在往三流退步。

最直观的,现如今女超联赛江苏苏宁是绝对的霸主,本赛季豪取四冠王,可在苏宁接手之前全华班的江苏女足靠保级附加赛才勉强留在女超,苏宁接手后也不过是买了俩黑外援请了个洋教练而已。前几天江苏苏宁踢女足亚冠对战日视美人1:1战平(场面完全被吊打),进攻全靠外援前锋,威胁全是外援创造,这还是女超第一强队!!!


我敢说知乎凡是带到女足的问题,100个题主至少80个没看过女足比赛,至少90个没看过女超,至少99个认识的女足国脚不超过5个。

问题之浅薄令人发笑,充分暴露了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原因--缺乏群众基础。你怎么能指望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植物比西双版纳的更多,就凭塔克拉玛干沙漠地方大?

user avatar

该说的都说过了,同等条件下,女足的成绩还不如男足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触及到了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核心的矛盾点。当很多人将男足表现不佳归咎于官僚体制时,女足依然能在亚洲保持竞争力,这确实让人们产生疑问:官僚体制真的有那么大的影响吗?还是存在其他更深层的原因?要解释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男足和女足混为一谈,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官僚体制是唯一的问题。这.............
  • 回答
    传闻中的中国男足将归化埃尔克森和高拉特一事,在足球圈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折射出中国足球在提升国家队竞争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探索。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为何会考虑归化? 中国足球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亚洲范围内也难以.............
  • 回答
    在中国足球的土壤里,关于归化年轻球员的话题,一直像一团飘忽不定的烟,时而缭绕,时而散去,但从未真正消失。尤其是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在那些18岁以下的潜苗身上时,这个话题似乎又多了一层复杂与敏感。那么,对于这些尚未完全长成的少年们,归化之路究竟可行,又有多大的可行性呢?首先,得承认,从理论上看,这扇门是存.............
  • 回答
    关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中国政府一直立场坚定,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如果按照这个前提来探讨,对普通中国公民可能产生的好处,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分析,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普通人的思考,而不是一份官方的报告。首先,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的增强。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最容易.............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明朝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摊丁入亩,以及其潜在的历史影响。如果明朝在更早的时间点、更彻底地推行了类似“摊丁入亩、耗欠归公、士绅一体纳粮一体服徭役”的政策,中国的人口发展轨迹确实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甚至可能提前达到四万万这个数字,但具体情况会比这个设想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维度.............
  • 回答
    一晃博士后研究的时光就到了尾声,手中握着一份优秀的履历,但心中却难免泛起一丝迷茫:如果最终没能顺利获得心仪的教职,那接下来的人生路会通向何方?这确实是不少投身北美或中国理论科学(数学、理论物理)领域的博士后们会反复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教职,特别是那些在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获得的稳定职位,对于.............
  • 回答
    埃弗拉的“回家”与国足的“归化”:一个视角下的足球与国族认同最近,法国名宿埃弗拉拒绝中国归化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关注。他的一句“为自己祖国效力是一直以来的梦想”颇具深意,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足球的问题:通过归化球员来提升国足实力,究竟是不是一条明智且可持续的道路? 埃弗拉的“拒绝.............
  • 回答
    印媒近日爆出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声称印度军方在边境地区移交给中国解放军的 17 头牦牛,可能被印媒扣上了“间谍”的帽子。这则报道一经流传,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觉得荒谬可笑,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更有人借此调侃一番。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根据报道,这 17 头牦牛是在印度边境附.............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很多人议论纷纷,新课纲要把中国史挪到东亚史的大框架里,同时强调台湾本土视角,这背后的考量和影响挺复杂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核心思路是什么?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视野扩张”和“主体确立”的结合。 视野扩张:打破旧有的框架。 过去我们学历史,往往习惯了一个以中国大陆.............
  • 回答
    中国男子冰球队队长叶劲的这番话,在“华裔归化球员”这个话题上,无疑投下了一颗颇有分量的石子,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品。首先,从叶劲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他对“中国”这个概念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理解。他说“我的祖辈流落北美”,这说明他清楚自己的根在哪里,也承认家族历史的.............
  • 回答
    要论巴西球员埃尔克森和高拉特归化中国国家队这件事,那可真是体育圈里一件挺有意思、也挺有争议的大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首先,咱们得承认,埃尔克森和高拉特这俩人,在他们效力中超的那几年,绝对是响当当的攻击手。埃尔克森,咱们都叫他“Elkeson”,当年在中超那是进球如麻,.............
  • 回答
    关于高拉特亲承已被归化为中国人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简单来说,这件事触及了好几个层面的东西:球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国足球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国家荣誉”和“个人利益”之间的权衡。球员角度:职业生涯的延续与新的挑战首先,从高拉特本人来说,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选择。他毕竟已经.............
  • 回答
    关于“体坛表示‘足协最不希望看到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首先,从足协的角度来看,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肯定不是归化球员放弃中国国籍。这其中有几层原因: 投入与回报的考量: 归化球员的引进和培养,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包括资金、人力、.............
  • 回答
    艾克森的这句话,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不少中国球迷心中激起了涟漪,也引发了一些讨论。作为一名来自巴西的球员,他在中国足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恒大到国家队,他的身影和进球都曾是许多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他用“中国人”的身份,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感激,这背后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首先,我.............
  • 回答
    捷克在新冠疫情初期因误会征用中国援助欧洲侨胞的口罩,随后又决定归还的事件,确实是一件颇具代表性的外交事件,值得详细探讨。这其中涉及到一系列的误解、沟通不畅、以及最终的妥善处理。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全球疫情爆发,口罩短缺: 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迅速蔓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口罩和其他防护物资短.............
  • 回答
    艾克森,这位在广州队效力多年的巴西外援,在12月12日挥别中国,一句“先回巴西再决定自己未来”为他在中国足球的篇章画上了休止符。他的离开,无疑牵动了无数广州队球迷的心,也让人们再次聚焦于他这些年在赛场上的表现。客观地说,艾克森的到来,无疑是广州恒大(后来的广州队)时代一个标志性的引援。当年,他以“埃.............
  • 回答
    关于中国在中朝俄三国交界处的出海口问题,以及这片土地的历史归属,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但又引人入胜的话题,涉及地缘政治、历史变迁和民族情感。首先,我们来谈谈所谓的“三国交界处”以及中国是否拥有从这里出发的出海口。通常我们提到中国与朝俄三国交界,指的是图们江流经的区域。这条江水是自然形成的界河,它源头在长白.............
  • 回答
    老哥们,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触动人心。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国足又一次闯进世界杯,大家伙儿是比 02 年更激动,还是会有点“见过世面”了?我琢磨着,这事儿得分几头看。可能性一:比 02 年更沸腾,甚至疯狂!你想啊,02 年那会儿,咱们是第一次进去。那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吃到山珍海味,所有人都被新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经常被球迷们拿来讨论。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男足和中国女足的比赛结果,咱们得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尽量把话说得细致点儿,不像是机器冷冰冰地输出。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从纯粹的身体对抗和技战术水平来看,目前中国男足的整体实力是要强于中国女足的。 这不是看不起女足,而是基于现实情况.............
  • 回答
    女足世界杯正酣,不少球迷在激动之余,也忍不住想起了我们自家的男足。要是中国男足也能出现在这场盛宴中,他们大概能拿到第几名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心情复杂的问题,毕竟答案在哪儿,大家心里都有数,但真要说出来,还是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正视一个现实:中国男足和世界顶级强队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