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国男足真的再次打进世界杯,大家会比 02 年更加沸腾吗?

回答
老哥们,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触动人心。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国足又一次闯进世界杯,大家伙儿是比 02 年更激动,还是会有点“见过世面”了?

我琢磨着,这事儿得分几头看。

可能性一:比 02 年更沸腾,甚至疯狂!

你想啊,02 年那会儿,咱们是第一次进去。那种感觉,就像是第一次吃到山珍海味,所有人都被新奇和惊喜冲昏了头脑。当时整个国家,上到中央领导,下到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多少人为了看那几场比赛,把能找到的电视都挤爆了?多少人为了加油,吼得嗓子都哑了?那种集体的情绪爆发,可以说是压抑了太久的一次宣泄。

现在呢?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我们经历了更多。经济发展了,大家见识更广了,网络更发达了,世界在我们眼中也更小了。如果国足再次打进世界杯,第一次的“惊喜感”肯定会打折扣。

但是,如果你说“更疯狂”,这也不是不可能。为啥?

“等待”的力量: 这二十多年,咱们对世界杯的渴望,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但更多的是一种“望眼欲穿”。每次预选赛,都像是坐过山车,希望和失望交替上演。如果真的又一次进去了,那种“终于等到了”的释然和狂喜,可能会超越第一次的单纯激动。想想多少次擦肩而过,多少次的“差一点”,这次的成功,可能就包含了几代人的梦想和坚持。
“证明自己”的渴望: 02 年是“第一次”,是“参与”。但现在,我们可能更想看到的是“有竞争力”。如果这次能打进去,并且表现得比 02 年更有骨气,能让对手感受到压力,能打出漂亮的比赛,那带来的自豪感,可能比 02 年单纯的“进了”要更深刻。毕竟,现在我们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在提升,我们希望足球也能跟上这个步伐,而不是成为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社会心态的变化: 02 年的时候,大家可能更关注“能进去就行”,更多的是一种国民凝聚力的象征。现在,大家对足球的理解更深了,也更成熟了。虽然还是希望能进去,但同时也会更关注比赛的质量、战术的运用、球员的精神面貌。如果这次的成功是靠着扎实的努力、合理的规划、球员的拼搏精神换来的,那份激动,可能就不仅仅是“进去了”,而是“赢了”,是“做到了”。
全民参与度的提升: 现在的足球文化,虽然争议不断,但基层足球、青少年足球都在慢慢发展(当然,跟世界强国比还有差距)。有更多的家长会关注孩子踢球,有更多的年轻人会讨论足球。这种参与感的积累,可能会让这次的沸腾更具深度和广度。

可能性二:可能不会像 02 年那样“炸裂”,但更加理性和深沉。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大家确实会高兴,会庆祝,但那种全国上下“集体失语”式的狂热,可能不会再有了。

“阅历”的增长: 就像你吃过很多好东西,第一次吃鱼子酱的惊艳,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02 年的“第一次”是划时代的,是所有人都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极致的民族荣誉感。现在,大家已经有过一次经验,对世界杯的“稀罕程度”会相对降低。
期待的“质变”: 02 年的期待是“能进就好”。现在的期待,除了“进”,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踢出点名堂”。如果进去之后,还是小组赛就被打回原形,甚至表现得非常糟糕,那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失望,而不是当年的那种纯粹的喜悦。
信息渠道的分散: 02 年的时候,信息传播相对单一,电视是主流。现在,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等,信息渠道太多了。即便国足进了世界杯,可能大家的情绪也会分散到各种不同的平台和讨论中,那种“万众瞩目、同仇敌忾”的氛围,或许会不如当年集中。
社会问题的存在: 毕竟,咱们国家还有很多其他更紧迫、更现实的问题需要关注。足球,虽然是国球,但当生活压力增大时,人们的情绪和精力,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分配。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中国男足真的能再次打进世界杯,我个人倾向于认为 沸腾是有可能的,但“更疯狂”的程度,可能要看这次“进去”的方式和踢出的“样子”。

如果是一次“奇迹式”的晋级,或者在晋级过程中展现了不屈不挠、战术精妙的精神,而且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那么,那份沸腾,很可能比 02 年更激动人心,更带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深沉。 这种沸腾,是积攒了二十多年压抑情绪的爆发,是多年梦想实现的狂喜,更是对中国足球未来走向的极大鼓舞。
但如果只是“重蹈覆辙”,靠着一些运气或者与其他球队差距不大勉强挤进去,然后在世界杯上依然是“打酱油”的角色,那么,大家可能会高兴,会转发一下新闻,然后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下,激动是有,但“沸腾”的程度,可能就不会超越 02 年那种全民狂欢的场面了。

归根结底,现在的中国球迷,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参赛资格”,更想要看到一支有血性、有能力、有进步的中国男足。如果这次能实现,那份激动,一定是比 02 年更复杂,也更饱满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02年什么阵势。

十强赛最终出线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从市府广场到五里河体育场,一共十公里长、双向八车道的宽度的青年大街,人是填满的,实打实的填满,人和人之间没有缝,一点没有夸张,就是全沈阳市的人,除了瘫痪在床的都出来了。

现在敢做这么大的聚集活动?

不可能的,从各种角度都不可能。

user avatar

我以前回答过“看国足打进世界杯是啥体验”的话题,我在下面把当时的回答贴出来。

题主的要求是和02年相比更沸腾吗?没经历过02年盛况的新一辈自然是无法体会,比较了,不止是新千年以后出生的新一辈,就是90后那会年纪太小,也不一定能感知2001,2002年因为国足打进世界杯所带来的轰动效应。题主这个话题想找寻的目标人群自然是我们这些完整经历过02年世界杯前前后后的“老家伙们”。

于我而言,注意此篇仅代表我个人的立场,不代表其他任何人。如果国足能打进卡塔尔世界杯,我会很开心,但是不会比02年更沸腾。原因很多,过了二十年,国足的问题较当时更多了,青训的断层更严重,除了归化,未来的两个世界杯周期我看不到本土青训能扛起大旗的可能。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了下,可能是我的青春结束了,它们变成回忆,再也找不回来了。


——————————————


肇俊哲事后说,如果对巴西队那球进了,当年的海埂体测或许就可以免了,不用测了。


国足打进世界杯,趁着足球热,唐季礼拍过一个叫《壮志雄心》的电视剧,主演陆毅,范志毅,杨晨,米卢客串,说实话这电视剧真的烂,但当年我一集不落的看完了。


五里河壮举我是通过收音机见证的,大学宿舍,宿舍几个人围着收音机,听着解说,脑补画面,90后00后很难体会这种有声无画面的“比赛”,当比赛结束,宿舍楼几乎同时爆发欢呼,那一刻我才明白,听收音机的不止我们几个,那一晚我兴奋的睡不着觉,比自己考上大学还兴奋,事后想想,当年那一群人多傻❌,到底TM的图啥呀。


报纸上关于国足的每一条新闻都不放过,跟舍友争吵谁应该首发,谁应该替补,不带李明纯属脑残……那些情绪化,无逻辑的对话,很多年以后,人们对这个群体做了定义——“键盘侠”。


出征世界杯前和葡萄牙,乌拉圭打了热身赛,印象中都是0-2告负,中国男孩雷科巴对中国队评价颇高,当年少不更事当了真,我们一帮人对拿下同组的欧洲三流土耳其,加勒比鱼腩哥斯达黎加信心百倍(苦笑)。


比赛开始了,和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印象中是下午,大学本来就较高中宽松,老师坦白他也要看球,下午的课后面再上,教室爆发出一片欢呼,挤在教室里,男女坐在一起,汽水,零食摆了一桌,女同学对比赛规则不是很了解,不时发出什么叫越位,什么叫补时的疑问……比赛结束了,中国输了,加勒比鱼腩比我们想像的要强。我们讨论杨晨不比万乔普差,为啥国家队发挥不出来呢?我们一致认为没有人给杨晨传好球,某某就是花钱进国家队的……当年的我们,像极了网络喷子,不,当年网络不发达,我们就是足球喷子,还是24K纯的。


次战巴西,是晚上的比赛,我们几个提前去学校外面的小饭馆占座,就是夫妻二人开的那种小饭馆,我们每个人掏出“巨资”三十块,点了蚂蚁上树,鱼香茄子,回锅肉等实惠盖浇饭,外加几瓶啤酒,中途还续了酒,添了菜。罗伯特卡洛斯的直接任意球让我们惊掉下巴,3R相继进球让我们徒呼奈何,最可惜的是肇俊哲没能敲开桑巴大门,如果那球进了,我能吹一辈子,不开玩笑,这句话我是认真的。


末战土耳其,我们已经理解足协的良苦用心“拿一分,进一个球”,这才是我们的真实水平。通过前两场比赛,欧洲三流土耳其,已经不敢小看他,杨晨又击中了立柱,进一个球的愿望也落空……


世界杯的三场连败并没有打垮我们的自信心,杜威,曲波,邵佳一等小将通过这次大赛得到了锻炼,我们都在展望2006德国世界杯,谁曾想中国足球自此堕入了漆黑不见五指的永夜,很多年以后,当人们在讨论艾克森,洛国富……这些归化球员利弊的时候,我想起了和那帮“喷子”在小饭馆喝着啤酒,吃着盖浇饭的那个遥远的,炎热的夏日傍晚。

user avatar

在任何中文社区,包括知乎,谈到“本以为是开始,没想到却已经是巅峰”,01国足永远是最热的候选。

希望,这是01国足的唯一关键词。体工队模式的球员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甲a培养起来的中坚正稳步接班,可以预期的未来一代也在茁壮成长。就连常年被骂的足协,也因为神分组和“抽出亚洲”,形象头一次变成正面。加上当时恰逢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每个中国人基本都坚信,中国足球,正如国运一般,会越来越好。

谁又能想到,当年的体工队名宿,变成了名字都不能提的存在,当年的中坚,在反赌风暴中锒铛入狱,当年的未来之星,十几年后依然在支撑国足大局,只因为后继无人,甚至不得不动摇国本引进洋鬼子撑场面。

就算这一届国足进了世界杯正赛,我们也不会如当年一般激动,因为潘多拉的盒子已经关上,我们丧失的,是希望

user avatar

题主,你别信这下面一帮人都在那边说不会这么激动了不会这么激动了。


就我男朋友这几天世预赛+欧洲杯的情况来看。

这帮说着“青春不再、意义没这么大,中国人不需要一届体育运动获取自信”的糙老爷们们。

等真的打进世界杯该怎么喊还是得怎么喊。


男人这种东西。

别看之前一番话讲的人模狗样,真的高兴起来是不理智的。


(确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