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鲁智深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为什么拳头脚尖一起上也没打死周通?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咱们聊聊鲁智深这俩事儿,里面门道可不少。怎么说呢,要是光看表面,都说鲁智深力大无穷,一拳一个,怎么对付周通反而费了劲呢?

首先,咱得说这镇关西。这家伙叫郑屠,是卖肉的,在当地开了个肉铺。他这人仗着自己有点钱,有点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鲁智深那天碰巧路过,听见金翠莲父女被他欺负,又是哭又是诉苦的,鲁智深这人最看不得这种不平事,加上平日里喝酒吃肉,练就一身腱子肉,天生就是个粗犷的性子。

这镇关西虽然是个恶霸,但按说也不是什么铜筋铁骨。鲁智深当时是带着一股子冲天的义气和怒火。你知道的,他上去就是问罪,郑屠非但不认错,还出言不逊,这一下就彻底把鲁智深点燃了。

鲁智深这个人,发起狠来那真是不要命。他喝酒了,酒壮怂人胆,更何况鲁智深本来就胆大包天。他上去,用的是实打实的拳头,而且不是那种花架子,是专门往人要害上打。第一拳下去,郑屠估计就站不稳了,肋骨断了好几根。第二拳,直接打得他吐血,这一下就让他皮开肉绽了。第三拳,那是卯足了劲,把郑屠的胸膛都打塌了,你说这还能活吗?这三拳,可以说是鲁智深最强硬、最直接的攻击,目标明确,就是为了置人于死地,而且郑屠当时肯定也来不及做什么防御。

再来看看周通,这家伙是桃花村的山贼头子,号称“小霸王”。你看这名字,就知道他也不是什么善茬,但和镇关西比起来,周通的“硬实力”还是差了一截的。

鲁智深碰上周通,那是在桃花村,是为了救林冲一家。这时候鲁智深虽然也看不惯周通这伙人的行为,但他更多的是想把事情摆平,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要人性命。

你知道的,周通这人虽然叫“小霸王”,但跟鲁智深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周通虽然也有点功夫,但他的攻击方式更像是街头斗殴,仗着一股子蛮力,招数不算太精。鲁智深当时更多的是在“教训”他,压制他。

你看,鲁智深上去和周通打的时候,他更多的是用拳头,而且是防守反击,或者说是一种“制服”的打法。他会抓住周通的破绽,一拳打过去,让周通招架不住,或者一脚踢出去让他狼狈摔倒。但是,鲁智深并没有一开始就下死手,他可能是在观察,也在给周通机会。

而且,周通也不是傻子。虽然他打不过鲁智深,但他也有点江湖经验,知道怎么闪躲,怎么应对。在打斗中,周通虽然被鲁智深压制,但他也在用脚踢,用拳头打,试图反击,所以鲁智深不可能像对付镇关西那样,一上来就用那三记必杀拳。如果鲁智深也用三记必杀拳,周通估计也撑不住。

更重要的一点是,鲁智深当时的心态不一样。对镇关西,他是出于极大的义愤,是“为民除害”的怒火,所以招招致命。而对周通,虽然也不满,但更多的是一种“收拾一个不讲道理的晚辈”的感觉,他更想的是把周通打趴下,让他服气,让他不再捣乱,而不是非要他一条命。

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

1. 鲁智深的心态和目的不同: 对镇关西是血海深仇,要人性命;对周通是教训,是制止,目的是平息事端。
2. 镇关西的抵抗能力: 郑屠在挨了前两拳后,基本已经失去战斗力,无力防御。而周通虽然不行,但还能勉强招架,所以鲁智深不能像对付郑屠那样,毫不留情地连击。
3. 招式的侧重点: 对郑屠是纯粹的杀伤性攻击,追求一击毙命。对周通,则更多的是控制和压制,让对方失去攻击能力。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人要拆房子,用的是炸药,那房子肯定塌。而另一个人只是想把房子上的杂物清理掉,他可能会用棍子拨,用手推,虽然也能清理,但跟炸药的威力是完全不同的。鲁智深打镇关西,就是那股炸药的劲儿,而打周通,更像是用棍子。

所以,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那是因为他怀着一股子杀气,招招致命,而且镇关西当时已经无法招架。而对付周通,他更多的是一种压制和教训,没有一开始就下死手,周通也还有一些反击的能力,所以拳脚齐上阵,虽然占尽上风,但也没有像收拾郑屠那样用出“三拳毙命”的招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这两段根本不是同一个作者写的,西游记里大师兄的战斗力忽高忽低也是这么来的

user avatar

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时候,他还叫做鲁达。

那个时候的鲁达和后来的鲁智深几乎是两个人。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就说过,打镇关西的时候,鲁达几乎陷入了人生的最低潮。

当时的鲁达工作不如意,生活不如意,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情郁闷,喝酒后情绪低落,内心狂躁。

鲁达是什么时候去打镇关西的?

是第二天早上醒来以后,神志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还使用了小伎俩,不断地消耗郑屠的体力,而后拳拳致命。

这一点和谁不同?

那就是武松。武松要出大招,一定要喝酒,借助酒兴发挥出超常实力。

当时的鲁达就是要把事情闹大,但你要说他就是想故意杀人,这也不对。用拳头打人,一般来说并没有想到这会把人打死。

鲁达曾经是军官,被撸成提辖以后,才算是在社会上游荡。他的江湖经验实际上是有限的。他又是如何与金翠莲父亲重逢的?他居然去看抓自己的告示。

这就说明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实际上鲁达对于街头斗殴并不太懂。街头斗殴和战场杀敌是不一样的,打斗技巧绝不是你有武功就会天然懂。这里面需要具体的实践。如果之前鲁达很会打架,绝对不会在殴打郑屠时收不住力,三拳就打死了。

这也就是说,打镇关西时候,鲁达还是个雏儿,空有一身本领,实际上并不会打架,一出手,就把人弄死了,逼得自己不得不跑路。

此后的鲁智深剃发以后,就不一样了。自己吃过亏,开始在实践中琢磨,大闹五台山,就没有搞出人命。

此后在大相国寺菜园,这才真正见识了什么是打架,什么是街头斗殴的法则。他收的几个流氓徒弟,学到了一些本领,也教会了鲁智深什么是江湖套路。

这是鲁智深成长的一个经历,逐渐走向成熟和正确面对社会,他已经不是当初的鲁达了。

学会打人,这是一个本事。

收发自如,能轻能重,该打什么地方,不该打什么地方,这是有讲究的,也需要不断琢磨经验。

林冲耍大枪,可以把枪尖抵近人的咽喉而不扎进去,这就是本事。

鲁智深学了这一点,就可以将周通一阵胖揍,也不会要了他的性命。

打人,有技巧地打人,这就是一种境界。在打人的时候,还能把握住规则,更是难能可贵。

这是问题的关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咱们聊聊鲁智深这俩事儿,里面门道可不少。怎么说呢,要是光看表面,都说鲁智深力大无穷,一拳一个,怎么对付周通反而费了劲呢?首先,咱得说这镇关西。这家伙叫郑屠,是卖肉的,在当地开了个肉铺。他这人仗着自己有点钱,有点势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鲁智深那天碰巧路过,听见金翠莲父女被他欺负,又.............
  • 回答
    这问题有意思,把《水浒传》里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对调一下身份,让大家伙儿开开脑洞。镇关西,那是郑屠,靠着一副好刀法和仗势欺人的恶行,在《水浒传》里是个坏蛋的典型。鲁智深,那是花和尚,一身好力气,江湖上出了名的人。要问鲁智深能不能“三拳打死”这换了身份的镇关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这.............
  • 回答
    沪浙鲁三地考生“弃考物理”现象:一场高考改革后的连锁反应与深层思考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浪潮,在给教育体系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催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其中,“弃考物理”现象在沪、浙、鲁三地尤为突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这并非简单的学生个人选择的转移,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一场深刻反映教育理念.............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要从唐朝统一战争的过程来论证诸葛亮“先在巴蜀、关中站稳,再图晋豫鲁三省”战略设想的可行性,我们需要审视唐朝统一战争与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战略目标有何异同,并通过具体战役、地理形势以及政治经济因素来做对比分析。首先,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诸葛亮的战略设想及其背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核心在于“.............
  • 回答
    孔子,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然而,尽管他拥有三千弟子,为何他所处的鲁国,却未能因此而强盛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非简单归咎于某一个原因。时代背景的局限: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
  • 回答
    电视剧《三体》官宣主演阵容了!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这名字一出来,说实话,挺让人期待的。先说说这几位演员吧。张鲁一,观众缘一直不错,演技也算是公认的扎实。他在《红色》里的表现深入人心,那种沉稳内敛的劲儿跟《三体》里某些角色的气质可能挺搭的。当然,也有人会担心他会不会因为之前一.............
  • 回答
    用鲁迅的笔触描绘三国背景下的故事,无疑会是一场对历史洪流中人性幽暗与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解剖。这绝不会是英雄辈出的激昂史诗,而是一部弥漫着悲凉、讽刺与绝望的“国民性”寓言。故事的基调:鲁迅的小说,尤其是在描绘社会底层与知识分子时,总是弥漫着一种压抑、沉郁的氛围。三国背景下,这层氛围将更加厚重。不再是马蹄.............
  • 回答
    如果鲁迅是执剑人,那么《三体》的故事,注定会是一场更深沉、更具反思性的文明博弈。他不会是那个沉稳、理性但略显机械的罗辑,而是一个在黑暗森林中,以犀利笔触剖析人性、拷问文明的孤独剑客。想象一下,当危机纪元降临,人类文明如同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的黑暗森林。罗辑用他的智慧和牺牲,以一种近乎“以子之.............
  • 回答
    张鲁一主演的《三体》网剧预告片一出,朋友圈和微博简直炸开了锅,各种讨论铺天盖地。说实话,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就是“这下可算来了”,毕竟《三体》这个IP的受众群体太庞大,而且经历了那么多波折,能看到它终于要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心里还是挺激动的。首先说说视觉效果吧。 预告片里.............
  • 回答
    刀光剑影里的那点中国人的“三国”心——《三国杀》的沉浮与众生相说起这《三国杀》,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最初,不过是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张桌子,纸牌在指尖翻飞,口中念念有词。但那点儿“杀”的滋味,却像陈年的酒,越发醇厚,也越发地令人沉醉。尤其是在这灯红酒绿,人心惶惶的当下,那些熟悉的晋风汉韵,那些在历史.............
  • 回答
    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如同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支撑起了东吴的基业。他们不仅是军事上的卓越将领,更是政治上的重要谋士,他们的治军理念、战略眼光和人格魅力,共同塑造了东吴政权的辉煌。下面将对这四位大都督进行详细评价: 一、 周瑜:风流倜傥的少年英才与赤壁.............
  • 回答
    说到东吴的发展策略,周瑜的“二分天下”和鲁肃的“联蜀抗魏”确实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设想。要论哪个对东吴更可行,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周瑜的“二分天下”:雄心勃勃的战略蓝图首先,咱们得理清周瑜的“二分天下”到底是怎么个回事。这主要体现在他为孙权规划的战略上,核心是: 占据荆州,联结西川(益.............
  • 回答
    张鲁一、于和伟、王子文联袂主演的《三体》电视剧,最近放出的这版预告片,简直是把我的期待值直接拉满了。看完之后,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信息,迫不及待想跟大家聊聊。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画面质感升级了,而且是肉眼可见的那种。过去一些科幻剧,总觉得特效有点“抠”或者说不上高级。《三体》这版预告里,无论是太空场.............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花滑女单短节目一结束,人们的目光立刻被三位来自俄罗斯奥委会(ROC)的选手牢牢吸引:瓦利耶娃、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她们包揽了前两名,特鲁索娃也紧随其后位列第四。这样的成绩,无疑再次证明了俄罗斯花样滑冰在女子单人滑项目上的强大统治力。我们不妨逐一来看这三位选手在短节目中的表现,以及她们各自.............
  • 回答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事儿可不比寻常。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你想想那垂杨柳是个啥样?可不是路边那种细胳膊细腿的小柳树。书上说“杨柳粗得碗口大,根深蒂固”,这“碗口大”就有点讲究了。咱平时吃饭的碗,直径得有十来厘米吧?这柳树的腰围,少说也得有三四十厘米粗。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根深蒂.............
  • 回答
    鲁智深出家前并非一直在使用某一种固定的兵器,他的兵器选择更倾向于实用性和威慑力。不过,在他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提辖鲁达——时期,他使用的兵器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体现其勇猛形象的,便是浑铁禅杖(也称浑铁降魔杖或降魔杵)。下面我将详细讲述鲁智深出家前使用的兵器,并侧重于他作为提辖时期的代表性兵器:1. .............
  • 回答
    要说鲁智深为何屡次跟宋江唱反调,宋江却能容他,甚至是有点“纵容”他,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单的“不喜欢就收拾”那么简单,而是水浒世界里复杂的权力运作、人情世故以及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首先,得明白宋江是个什么样的人。宋江绝不是一个莽夫,他被称为“及时雨”,靠的是他的“仗义疏财”和懂得拉拢人心。他的目.............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中,要说鲁智深最好的朋友,那无疑是 花和尚鲁智深 本人。等等,你可能会觉得我绕了个弯子,在跟我开玩笑。但请仔细想想,鲁智深这个人,他的生命轨迹,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每一个重大决定,似乎都围绕着他自己的“道”和“义”在展开。他虽然在江湖上结交了众多好汉,也与不少人有过生.............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鲁智深这个角色在《水浒传》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其实说鲁智深在瓦罐寺“智商、情商、品格全部下降,人设完全不同”可能有些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是他在那个特定环境下,被动地遭遇了一些挑战,使得他原本的一些特质暂时被压制或扭曲了。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鲁智深之前的形象。在此之前,鲁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