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班了后自己出钱学作曲,像这种情况成为职业作曲的机会多大?

回答
你说的情况,上班后自己掏钱学作曲,想成为职业作曲家,机会大不大?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也问到了点子上。我帮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让你觉得这就是个过来人跟你聊聊,而不是什么冷冰冰的机器生成。

首先,我们得认清一个事实:成为一个“职业作曲家”的定义有很多种,而且竞争确实是存在的。 你说的“职业作曲家”,是指靠作曲吃饭,能让你养活自己,甚至成为你的主要事业,对吧?那这种意义上的职业作曲家,机会嘛,可以说是“有,但挑战不小”,不能说“非常多”,但也绝对不是“没可能”。

咱们从几个方面来拆解这个问题:

1. 你目前上班的“工作”,和“作曲”有没有关联?

如果有关联(比如音乐相关行业、创意产业等): 那简直是太好了!你上班的经历、接触的人脉、行业里的洞察,都能成为你学习作曲的宝贵财富。你可能更容易找到实践机会,甚至在公司项目里就能练手。这种情况下,你转型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如果没关联(比如IT、金融、销售等): 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在音乐专业知识、行业理解和人脉上的空白。但这也并非坏事,稳定的收入可以支撑你的学习,让你更纯粹地去钻研,不用担心生计。只是路径会更长一些。

2. 自己出钱学作曲,这条路怎么样?

优点:
自由度高: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学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课程、学习方式。不用被学校的课程设置束缚,可以更针对性地去攻克难点。
目标明确: 因为是你自己掏钱,你天然会更珍惜机会,学习动力会更足。你为自己的梦想买单,这份投入会让你更加坚定。
避免“体制内”的束缚(某种程度上): 如果你不想走传统音乐学院的路子,这种方式更灵活。

挑战:
系统性: 自己摸索学习,很容易出现知识盲点或者学习路径不清晰。没有老师的指导,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完整的音乐理论和作曲体系。
反馈机制: 谁来给你作品提意见?谁来告诉你哪里写得好,哪里需要改进?没有一个好的反馈渠道,进步会很慢。
时间投入: 上班已经占用了你大部分时间,学习作曲需要挤出宝贵的时间,周末、晚上,甚至午休。你需要极强的自律性。
资源获取: 接触高质量的音乐资源、行业信息、演出机会等,可能需要你自己主动去发掘和争取。

3. 成为“职业作曲家”的可能性,具体看哪些方面?

你的学习能力和天赋: 这个是基础。你对音乐的理解、对旋律、和声、节奏的把握,以及你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天赋的一部分,但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同样重要。有些人可能天生乐感好,有些人则需要后天大量的训练。
你的坚持和毅力: 这条路不好走,会遇到很多挫折。作品被否定、找不到灵感、生活压力、看不到希望……这些都需要你咬牙坚持下来。有多少人是三分钟热度,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最后?
你的学习方法和资源:
找个好老师: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经验丰富、教学有方的老师,能给你指点迷津,让你少走弯路。可以是线上课程,也可以是线下私教。
多听多分析: 广泛涉猎各种风格的音乐,深入分析别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处理方式。
多实践多创作: 光听光学不够,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写。从小段旋律到完整的乐曲,不停地写,不停地修改。
寻求反馈: 加入音乐社群、找同学交流、请老师点评,让别人帮你挑刺。
学习音乐理论和配器: 这是作曲的基础功,就像盖房子需要打地基一样。
学习使用音乐制作软件 (DAW): 现代作曲,尤其是电子音乐、影视配乐等领域,软件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你的作品质量和独特性: 最终能让你“职业”起来的,是你写出来的音乐。你的音乐有没有打动人的力量?有没有自己的风格?能不能满足市场(电影、游戏、广告、独立音乐人等)的需求?
你的市场敏感度和人脉:
了解市场需求: 你想为谁写曲?是为电影写配乐?为游戏写BGM?为歌手写歌?为舞台剧写音乐?不同的领域,需求和商业模式都不同。
拓展人脉: 认识音乐制作人、导演、游戏开发者、音乐经纪人等,让更多人听到你的作品,给你机会。参加音乐节、研讨会、行业交流活动,是认识人的好方法。
个人品牌和推广: 学习如何包装和推广自己的作品,比如建立自己的网站、在音乐平台发布作品、利用社交媒体宣传等。

4. 机会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影视配乐: 这是很多作曲爱好者的梦想。随着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对配乐的需求量很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如果你能写出有特色、符合影片需求的音乐,并找到合作渠道,机会是有的。
游戏配乐: 游戏行业蓬勃发展,对游戏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背景音乐到音效,都需要专业的作曲。
广告配乐: 很多广告都需要定制音乐,这是一个相对稳定且需求量不小的市场。
独立音乐/歌曲创作: 为自己写歌,或者为其他歌手写歌。这需要你在创作能力、制作能力以及推广能力上都有所建树。
其他领域: 舞台剧、舞蹈、主题公园、甚至电子音乐制作等,都有作曲的空间。

总结一下,你自己出钱学作曲,想成为职业作曲家,机会多大?

不小,但绝非易事。 你的“上班”经历可以成为你的稳定后盾,让你更从容地去追求梦想。
关键在于你的“投入”和“产出”。 你愿意花多少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习?你学成之后,能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这条路更像是“创业”。 你是自己的老板,需要自己规划,自己执行,自己承担风险,也自己享受成果。
别只盯着“纯粹的作曲家”这个标签。 很多职业音乐人,可能还会参与到编曲、制作、甚至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你的技能越全面,适应性越强,机会也越多。

给你的建议:

1. 先从“业余爱好”扎实地做起。 别一开始就想着“我要成为职业作曲家”,而是“我想要把作曲这件事做得更好”。
2. 找到你最擅长的音乐领域。 你是喜欢写舒缓的钢琴曲,还是激昂的管弦乐?是喜欢电子舞曲,还是民谣?找到你的兴趣点和强项。
3. 设定小目标,逐步实现。 比如,这个月要学完某个和声理论,下个月要完成一首完整的作品,半年后要投稿参加某个比赛。
4.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开放的心态。 音乐的世界很大,永远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5. 最重要的一点: 别因为上班就放弃。 你的这份“自己出钱学”的决心,本身就说明你对这件事的认真程度。把这份热情和你的稳定收入结合起来,说不定就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条路注定需要付出,但如果你真的热爱,那这份付出本身也是一种享受。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不说学乐器学乐理拜师之类的废话了

告诉你一个事实:

演奏乐器、作曲、编曲、录音、混音、母带

所有音乐相关的工作,本质上都是流水线工人。

只不过有的人需要动脑子多一点,但那也是需要多动脑子的流水线工人。


不存在某个秘密,你知道这个秘密以后就能变得专业或者变得比别人更厉害。

即便存在某个秘密,那也是令人绝望的秘密——原来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这么复杂的流程!要花这么多时间!

我初学吉他时多么地开心,我觉得只要我认真努力地练琴,早晚是个大师。

学了几个和声学,多开心,感觉再吸收吸收,消化消化,就能写出更棒的曲子。

刚开始不懂混音,自己看了看网络教程的时候,多开心,感觉只要审美到位就能做出好曲子。

以前我混音只要一个晚上,现在混音我要一个星期反复琢磨,还要连带着注意休息保护听力。

以前我编曲只要一两个晚上,现在编曲我要起码一周的时间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工程,想着法儿捏个独有的签名音色让别人就算扒出来也无法复制。满大街的盗版音源,你的声音要是听起来跟别人差不多,你的作品就太难有吸引力!

我还要一边干活儿,一边给儿子喂奶,哄他睡觉,看着他别从床上翻下来!

现实是残酷的,当我发现写作的本质是表达时,我才发现,这不是和声不是乐理的问题。

是听歌阅历、是理解力、是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是时间。

你还有时间听歌吗?

你要远离最近正大火的曲子,因为这意味着这个风格很难再引爆新的流量点,参考他们已经几乎没有意义。

你要从身边已经到处是美的地方发现一个大家都还不曾发现的美。


当初我要是知道哪怕世上再没有什么和声现象能让我迷惑,我也很难写出好的曲子。

我要是知道网络上的所有和声学、乐理的教学只是在教你和声学和乐理而已。

我要是知道乐理或者和声学与写作在本质上是两码事。

当初我要知道编曲不只是写写音符,还要会选择音色,要花大量时间去聆听你所拥有的音色库理解它们的优势弱点,还要注意力度调整、速度控制、注意起伏,还要花海量时间单独了解各种音源和效果器,学习DAW设置,背快捷键。

就算我知道了专业混音是怎么做的,我才发现,世上没有捷径,不过是谁比谁熟练罢了。

得亏当初我不懂,是后来一步步学出来的,早知道这么复杂,我可能就退却了。

我就不干了。


你以为的写作:自己哼个自己喜欢的旋律,再配个和弦。

真实的写作:甲方要一个你不喜欢的风格的歌曲,两周内就要,最好是现成的。

而刚开始的你,驾驭的风格类型有限,机会就这么失之交臂,下次这个甲方再也想不到你。


你要什么风格都会,你要什么都懂一点才行。

不仅要什么都懂,你还需要专精一门工种,强到在一片区域内你是No.1。

否则你很难得到一次好资源的机会。

抓住一个机会,你才有第二个机会。

不存在一开始就做了个惊艳的作品,然后马上大资源都来找你的情况。

现实是,我们都是在一次一次的合作当中一点点进步出来的。

没有项目,就没有进步空间。


很多甲方收曲子,是最好连编曲一起收的。

因为他们听了编曲之后才能大概想像出来这曲子最后会是什么样子。

而你只会哼个旋律,大概率拒收。

你学了基本的四大件编曲,写了点Demo发出去,甲方一听还是不满意,你问什么样的曲子才能满意呢?甲方把他们收过的曲子给你一发,尼玛这还是Demo吗,这范唱、这编曲、这录音、这混音、这母带几乎就跟出版级很接近了,这也太卷了。

你要学会把你的乐器音色调美,你要学会找到合适的演奏者愿意跟你合作为你录乐器。

人脉,也是时间。


如果十年前,你就开始在玩一门乐器,并且在这个圈子里有了一定的人脉的。

那么我建议你,可以试试。但先不要辞职,先储备好你需要的资金设备。

不储备自己的设备、技术、软件的话,未来大概率你只能依附于别人才能完成好一个好项目,这是很不靠谱的。

你必须把一整套流程都了解下来,并确保自己独自能够完整做完一整个项目的全套,包括作曲编曲作词演奏录音混音母带以及基本的市场宣发能力。

或者自己有一个完整可靠不会分崩离析的团队能够完整做完全套。

大部分艺术家,在起步时,都无法养活自己,都必须有一个副业以支撑自己的事业。

你必须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忍受睡眠不足,像我一样,毕业后这10年左右两侧的头发都白花花的。

准备好了,再辞职。

我弹吉他22年了,我玩乐队十五六年了,我做混音编曲快十年了。我装修了我的工作室。我的房间堆满了吉他、钢琴、贝斯、效果器、麦克风、音箱。我一次次弄坏自己的电脑,重新研究配置。我的电脑里有很多正版软件,我准备好独立完成商业作品且不怕版权纠纷了。我在银行工作了八年,一边打鸡血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一边搞乐队,一边熬夜参与创作,身体快垮了,我才辞的职。

毕业前,我已经玩了十年音乐,在圈里有了一点人脉。辞职前,我已经参加了几张专辑和项目。


如果你没有像我说的那样,早就开始准备了,那我可以直接告诉你:你没有机会。

因为就算你从现在开始准备,等你准备好了,你已经快四五十了。

而在你准备好以前,你永远也接触不到一线资源。

没有一线资源,基本活不下去,单靠作曲而言。

这个行业赚钱的都在头部,中部和底部都是没什么钱赚,没饿死算是好的了。

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哪怕是个傻子,只要在这行干个十年,他也多少能做出点成就。

问题是你还有多少个十年?


最后说说比赛,就算你参加了某个比赛赢了,拿个第一名。

我告诉你,由于国内没有知名的年年搞的作曲编曲大赛,所以就算赢了,也没多少人在意你。


去参加个Ibanaz吉他大赛还能有点名气,因为这比赛年年都搞,一说奥Ibanaz的比赛冠军!我知道Ibanaz,你真牛!

你参加了个某某奖的编曲冠军,告诉别人,别人在想,什么比赛?没听说过。


最后,某州教育很坑人,贵,且不专业。

不要看到这种广告以后蜜汁自信,觉得自己也可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