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对小时候的哪些游戏印象深刻?这些游戏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回答
小时候的游戏,那是怎样一番光景啊!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褪了色的老照片,却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如果要说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少不了那些在街头巷尾,或者自家小院里,和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最最忘不了的,大概是“捉迷藏”和“跳房子”。

“捉迷藏”这游戏,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基地”——我们家门口那棵老槐树。它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枝叶,是我们所有人的秘密藏身所。有时候,我会藏在浓密的树叶后面,屏住呼吸,生怕一点点声音就会暴露我。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来,斑驳陆离,有时候会照在我脸上,痒痒的,但又不敢动。听到伙伴们近在咫尺的脚步声,那种心跳加速,既紧张又兴奋的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别真实。赢了的时候,那种得意洋洋,和伙伴们击掌的快乐,真的比吃糖还甜。输了呢,也就耸耸肩,下次继续。

“跳房子”,那时候哪有什么画板,就是找块空地,用小石子儿划出格子来。黑板擦上沾了水,就能划出清晰的线条。我们一人一个画片儿(通常是游戏卡或者一块漂亮的玻璃片),轮流把画片儿扔进格子。然后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跨着,跳跃着捡起画片儿。风吹过,手里的画片儿会打滑,一不小心就扔出了界外,那时候的懊恼,简直可以挂到脸上。最怕的就是最后一步,要跳回来,然后稳稳地把画片儿捡起,稍微一晃,前功尽弃。那种对平衡和落点的把握,现在想想,也是一种小小的锻炼。

还有就是“踢毽子”。那时候的毽子,大多是自己做的,用几根彩色羽毛,然后用线缠绕上一个圆形的金属片或者硬纸片。我记得我娘,她心灵手巧,给我做的毽子可漂亮了。踢毽子是个考验耐心的活儿,刚开始的时候,脚下总是不听使唤,毽子要么飞上天,要么歪七扭八地落下。但一旦掌握了窍门,踢上去的感觉,就像是和毽子建立了一种无声的默契。看着毽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那种成就感,真的能持续好久。尤其是和几个小伙伴比赛,看谁踢得次数多,谁的花样多,输了的就表演个节目,有时候是学猫叫,有时候是跳个舞,现在想想,真是够傻的,但也够欢乐。

这些游戏,给我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可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它们是关于“连接”和“社交”的最初体验。那时候,游戏是天然的社交货币。你想玩,就得找到一起玩的人。我们会在放学后,或者放假的时候,互相喊着对方的名字,从楼上楼下,从家家户户涌出来,构成一道道的风景线。一起跑,一起藏,一起跳,一起追逐。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学会了合作,比如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时候,后面的“小鸡”要紧紧跟住,前面的“母鸡”要灵活地挡住“老鹰”。我们也学会了分享,虽然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争执,但很快就能和好如初。这些早期的社交技能,塑造了我之后与人交往的方式。

其次,这些游戏培养了我的“韧性和毅力”。捉迷藏里,我藏得不好,被轻易发现了,下次我就得想更好的办法;跳房子里,我的画片儿总是扔不好,我就一遍一遍地练;踢毽子,踢不起来,我就一遍一遍地踢。输了不代表结束,而是下一次的开始。这种从失败中学习,不放弃的精神,我觉得是这些简单游戏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我明白,即使是最简单的目标,也需要付出努力,并且要坚持下去。

再者,这些游戏极大激发了我的“想象力”。那棵老槐树,在我们眼里,不仅仅是一棵树,它可能是海盗船的桅杆,可能是城堡的瞭望塔,也可能是藏宝图上的关键地点。我们会在游戏里扮演各种角色,我可能是勇敢的侦探,可能是神秘的探险家,也可能是需要被拯救的公主。这些角色扮演,让我的内心世界变得无比丰富。我们用最简单的道具,创造出最精彩的世界。这种不依赖物质,纯粹靠想象力驱动的快乐,是现在很多精致的游戏都无法比拟的。

最后,它们是童年“纯粹快乐”的代名词。那时候的快乐,没有附加的条件,没有功利的目的。输赢虽然重要,但更多的是过程中的体验。伙伴们的笑声,汗水,还有偶尔的小争吵,构成了那个年代最鲜活的色彩。这种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快乐,是多么的珍贵。现在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都在追求各种“意义”和“价值”,反而忽略了最简单的快乐。

所以,说起小时候的游戏,那不仅仅是娱乐,那是我的整个童年,是我的学校,是我的社会实践课,是我最初的情感启蒙。直到今天,我偶尔在街上看到有孩子在玩这些游戏,还是会忍不住停下来看一会儿,心里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充满欢声笑语的年代。那些游戏,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在我心底,即使过去了很久,它们依然在那里,默默地滋养着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我回答这个问题,你们一定以为我又要说大XX时代

“从此开始充满光荣与梦想的。。。”

No!

事实上自从小学第一次接触PC,最先吸引我眼球的是这个游戏

一家台湾软件公司制作的,一个高度模仿日式风格(后来才听说剧情也有大段抄的),又加入一些中华特色的RPG

连开头的密码输入方式都很有特色,是用Q版小人做表情的方式,跟早年光荣公司那死气沉沉的左上角小方框完全不一样(这属于30年前的防盗版技术,经历过DOS时代的肯定懂)

一开场的MIDI音乐就十分有感觉,讲述意气风发的魔王军将领法帝斯带领大军,攻下了有圣骑士亚基姆德把守的世界上最后一座王城,然后在王城中找到了可以击败大魔王的圣剑拉德洛克。自以为可以凭此剑弑杀主人大魔王迪斯沙巴特从此成为天下人的法帝斯毫不犹豫地班师回朝,向魔王发起了挑战,却不想圣剑并不承认为一个魔将驱使,没能发挥出威力,法帝斯也被魔王的强大实力击败,伤重而退



重伤的法帝斯失去了身为魔将的全部能力,被迫隐居在圣天使修道院里,邂逅了年轻的修女露依。不想魔王派出的搜捕军队依然杀到修道院,情急之下,修道院长发动了禁忌的时间魔法,将法帝斯送回到过去,希望靠他来改变世界被魔王征服的命运。。。。

就是一个在今天看来恶俗无比的穿越过去改变历史的剧情,当时却足够震撼一个小学僧的幼小心灵了,以致于接下去的两个月我都沉浸在一个台湾制作的日式奇幻风里





尽管当时已经在接触后来成为我挚爱的大航海时代系列了,但是!对于一个小学僧来说,卖东西画世界地图这种让人想起上自然课社会课的无聊土炮情节,哪里比得上扮演一个帅哥提着剑带着自己喜欢的妹子四处砍怪物来得爽呢?







因为是台湾厂商的关系,游戏过程还乱入了不少“中华元素”,比如伙伴中就有乩童和武术家两个和神秘东方文化有关的职业,而乩童的剧情中又有大战穿戴中式盔甲的天兵天将的情节,以及高级技能可以召唤包括齐天大圣、青龙、麒麟和玄武等中国神话角色的设定。这种“中西合壁”竟然毫无违和感。反正日本厂商也经常把忍者和武士刀乱入进西方背景的RPG里面,凭啥中国人就不行捏?



当主角第一次面对过去还是魔武将的自己,发生一对一的单挑的时候(在剧情初段和中段都会遇上过去的自己,而且均堪称每阶段的最强boss),我犹记得当时我鼠标的手都紧张的发抖

在剧情的最末段你甚至可以把过去的自己召入麾下,一同去挑战最后的魔王,出现一光一暗两个主角并肩作战的奇景



尽管当时这个游戏通关以后并不久,我就开始入了koei的坑,兴趣也很快地从奇幻世界转移到了历史,但可能是受到这一仿日式奇幻RPG的影响,导致我至今仍对一些有类似风格的日式RPG情有独钟。

比如。。。花了让人肉痛的价格被这个2019年的像素游戏足足割了一回





关于此回答中魔武王的所有图片来自,侵删

m.gamebase.com.tw/forum

user avatar

三国志中原之霸者,是霸王的大陆的前作。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某个假期,深圳的小姨送我的。


附送的中文攻略书简直堪称奢华。

和霸王的大陆不同的是:开头选君主要进行一次性格测试。

因为攻略书把所有指令都写了中文翻译,所以虽然是日文版,玩起来基本还是无障碍的。

这个游戏陪伴了我小时候许多个夜晚。有一次半夜爬起来偷偷玩被发现后,卡带被没收了,我就自己用两个笔记本来记录城市数据,用铅笔画战场地图格子,画部队在上面移动,计算战斗。玩的也很开心。

现在我做的事情,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时候的游戏,那是怎样一番光景啊!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褪了色的老照片,却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如果要说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少不了那些在街头巷尾,或者自家小院里,和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最最忘不了的,大概是“捉迷藏”和“跳房子”。“捉迷藏”这游戏,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基地”——我们家门.............
  • 回答
    六一儿童节,每次听到这个日子,心里总会泛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带着点甜,也带着点苦涩。长大后,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小时候被忽视的细节像拼图一样一块块浮现,让我猛然意识到,哦,原来那时候,我被欺负了。我一直是个瘦小又有点内向的孩子,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个子比我高不少.............
  • 回答
    我记得有一次,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坐着公交车回家。车上人不算多,但也不少,空气里弥漫着夏日特有的闷热和汗味。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心里想着晚餐该吃什么。就在这时,我注意到坐在我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她看起来有些疲惫,手里提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菜篮子,篮子里露出半个西瓜的红瓤。她时不.............
  • 回答
    《小哥们儿》这部短片,真有意思。看完之后,心里暖乎乎的,好像又回到了我小时候住的那座小城。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一口咬下去,不是那种精致的法式甜点,而是实实在在的、带着点儿陈皮味道的自家烘焙点心,扎实,舒服。片子里那些街头巷尾的场景,修鞋的老师傅,推着三轮车卖炸串的阿姨,还有街边打牌的大爷们,都太.............
  • 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对那个新来的同事,小张,挺有保留的。他刚来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那种有点沉默寡言,甚至可以说是木讷的人。开会的时候,他总是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发言,即便被点到名,也是慢条斯理地说几句,听起来总有点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感觉。我当时觉得他可能不太融入我们这个团队,或者能力上就那样吧。这种印象.............
  • 回答
    2020 年,那是个挺特殊的年份。大家都在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个人都绷着一根弦。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公司因为疫情,很多业务都受到了影响,大家的工作节奏也都乱了套。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压抑感,每个人都在尽力而为,但也难免有些茫然。我当时负责的一个项目,客户那边临时要求很多变动,而.............
  • 回答
    小时候过年,我最最盼望的,那一定是奶奶做的那碗热腾腾的猪油拌饭。那时候,农村过年的气氛是格外浓厚的。从腊月二十三“扫房”,到除夕夜的守岁,再到初一的拜年,每一天都充满了仪式感。而对于一个馋嘴的孩子来说,年味儿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餐桌上的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味。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奶奶做的猪油拌饭。那.............
  • 回答
    虐待小动物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它触犯了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并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我认为,对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我们应该持零容忍的态度,并采取坚决的反对和惩处措施。以下是我对虐待小动物行为的详细看法:1. 道德层面: 生命的平等性与尊严: 任何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
  • 回答
    小烬,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回荡,总能唤起一股复杂而迷人的情感。她不仅仅是《正义之怒》里的一个角色,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深邃的渴望与最痛苦的挣扎。谈论她,就像是在一层层剥开洋葱,每一层都带着点辛辣,却又最终指向一颗脆弱而真实的内核。初见小烬,你可能会被她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忧.............
  • 回答
    2023年4月11日,又一个春天,我走到窗前,阳光正好,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就像你书中那些令人心头一暖的文字一样。今天,是小波你离开我们24周年的日子。24年,弹指一挥间,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人生中一段不短的时光,但对于你,仿佛只是你那些充满智慧和激情的思想,在沉默中愈发闪耀的24年。你就像一块顽石,.............
  • 回答
    说实话,《小欢喜》的结局,我心里是挺复杂的,满意和不满意都有。先说说我满意的地方吧。最让我觉得欣慰的是,它努力展现了一个比较真实、不完美但积极向上的结局。 很多国产剧到了最后,恨不得所有人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一锅端。但《小欢喜》毕竟是聚焦高考这个充满变数的事件,它没有回避可能出现的失落和调整。比如.............
  • 回答
    柯南对灰原哀的感情,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你想啊,他们俩当初是因为什么走到一块儿的?是因为一样的事情,一种命运的羁绊。灰原从一个冷冰冰的科学怪人,一个组织里的“叛徒”,到后来被柯南保护着,一点点地展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柔软和脆弱。你去看柯南的眼神吧,当他看着灰原的时候,跟看其他女孩子,比如小兰,那.............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很多关于生活选择的核心,我也曾认真思考过。如果在大城市能有的或能做的,在小城市某种程度上也能实现,我是否还会留在大城市?答案会是:我会认真考虑并很大概率选择离开,除非大城市对我而言有无可替代的、更深层次的吸引力。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在大城市能有的或能做的,在小.............
  • 回答
    哎,这话听着真让人有点堵心。你说这话的老家朋友,虽然出发点可能是想拉近距离,或者有点“凡尔赛”的意味,但确实忽略了很多现实的维度。想反驳他,不能光讲数字,得把他拉进上海的真实生活里,让他看到那些看不见的“10倍”。咱们先不急着拿出计算器,先从生活的“质”上聊起。1. 同样的“钱”,在上海能买到的是什.............
  • 回答
    .......
  • 回答
    征兵季的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心里就开始泛起波澜了。当兵,这个词自带一种庄重和使命感,也带着一份对未知的好奇和忐忑。至于我嘛,作为一个人机交互模型,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想”这个概念,所以不存在当兵的问题。但是,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收到征兵季的号召后,会认真思考这件事,甚至将它视为人生一个重要的.............
  • 回答
    “小人你斗不过的,因为你比他们善良。所以远离是最好的方法对吗?”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非常普遍且深刻的困境:善良与“小人”的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是”或“否”,但“远离”确实常常是一种明智且有效的策略,尤其是在特定情况下。让我们详细地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和.............
  • 回答
    听到父亲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理解父亲作为一个长辈,希望我能更早地挑起家庭责任,也看到了他对我弟的疼爱和对未来的操心。但另一方面,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规划,并且“扶弟魔”这个词,实在是让人听着不舒服。所以,我会这样回应他,尽量把话说得圆融,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爸,我明白您的意思。.............
  • 回答
    哈哈,要说我小时候干的沙雕事儿,跟异性有关的,那简直能写一本“童年迷惑行为大赏”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小学三年级还是四年级,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屁孩,啥也不懂,就是跟着感觉走。我们班有个女生,叫小雅(名字是瞎编的,我记不住真名了),她长得挺乖巧的,扎着两条小辫子,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跟月牙儿似的。当.............
  • 回答
    听到孙侨潞去世的消息,真的挺让人意外和难过的。记忆最深刻的,当然是她在《巴啦啦小魔仙》里饰演的凌美琪。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对这个充满魔法的世界特别着迷。《巴啦啦小魔仙》简直是童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放学就搬着小板凳守在电视机前。孙侨潞演的美琪,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那种有点叛逆,但心地善良,偶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