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这个当晚饭了。
4月6日: 我之前感染新冠,现在已离开方舱医院,可是房东不让我回去,只能在灯辉路口的上海紫环商务宾馆住下,目前每天140元,管两餐有时候只有一餐,希望可以有个免费入住包三餐的地方,或是有好心人送点矿泉水和速食品。
4月11日: 好家伙,吃的没送到,莲花清瘟送到了,还TM的是假药。
4月15日:感谢各位关注,已经解决问题了,公司将我转移到外部宿舍,包三餐,免费住宿。
4月16日:今天晚上我有一群同事从隔离酒店出来,有个人抗原检测是两条杠,结果一车人全部被拉到医院做核酸了,但跑了六个医院却没有一个接受的,现在还在马路上漂着。
我现在很好奇出隔离酒店和医院接收的标准是什么?
4月19:今日写首诗,请诸位起个诗名。
平日袖手谈道德,
遇事一躲谢苍生。
纸上道尽太平事,
不肯起身赴人间。
4月25日:
比起什么时候解封,我现在更想知道什么时候清算。
4月29日:
诗名起好了叫:a beast in human clothing
刚看到了一条这些天算很好的消息了,落到实处,再把乱象一一解决,总结教训和经验,四月底不行,就五月初。
我在上海,我从事金融行业,信息接触比较广泛,包括各种疾控专家内部会议。
解封看标准,如果清零解封是不可能的。
如果社会面清零批次解封有可能,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也是目前的目标。
也存在一定可能五一前社会面都不能清零,甚至方舱跟不上,只能居家隔离,退而求其次。为什么存在这种可能下面展开
病毒传播性太强,非常隐匿,完全弄不清楚传播链,现在也不做流调了,没能力。因此现在上海是指数级上升刚被打破2天,但还在上升。但我们已经居家了很多天了,已经完全没有社会传播通道了,这种指数级的根源是什么搞不清楚,是病毒太猛还是核酸的时候感染还是团菜还是下水道烟道,都不清楚。所以未来新增的拐点是什么时候,有多高,根本预测不了,也不排除见顶了高位震荡,像长春一样。这个高点的位置很吃方舱资源。另外上海现在不管密接,只抓阳,且不能做到当天收。现在正在较劲,什么时候见分晓不清楚,但可以判断的是物资扛不住了,供应链要恢复,意味着更多的传播链。好改造的方舱资源不多了,新建方舱太耗时,又跟不上新增了。武汉最大方舱不到一万人,上海四叶草5万床位,才够两天的病人,这是多么离谱的事情。始终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组织效率很低,每天都在损耗志愿者和基层人员,越来越难。
要不要躺平或者居家隔离,如果之前能预料到这种难度,我相信这种方案可能会被拿出来讨论。现在已经刚住了,之前投入的都是沉没成本,不能打水漂啊。现在只是看不到尽头但也并没有数据指明能朝单日新增10万去,所以咬牙也要硬刚。刚到彻底没有资源了,方舱建不下去了,继续指数上升,我相信会认输的。如果全部居家隔离都能指数上升,那我们真的清不了零,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还有很多可以退让的点,比如经济撑不住了,比如物资供应不上了,这也是关键点。
经此一役,上海暴露出了太多的东西,真的无比失望,光鲜代表下面真的是不堪一击,多的就不说了,不在上海很难体会我说的这种失望。
分割线,4.12追更
其实我只是回答一下4.30以我的视角看能不能解封,我又不是官方,不管我说的对还是不对,这只是我的视角,不知道为什么网络上那么多喷子,为什么一定要踩别人呢。其次我也不是站队了哪一派,我只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推测以后的事情。至于提到了有可能不成功,并不能代表我的立场,我知道目前的清零决心,我也知道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微调,我甚至勇于预判十天之后的政府行为,而不只是根据一些小道消息去说未来会怎么样。这个逻辑出发点很简单,政策也是基于基本情况做出调整的。新增确诊人数,传播速度很关键。为了避免有主观立场,和被和谐,我下面更新一些最新的情况。
2. 现在我看到的一些小区,追阳和转运都在补以前的欠账。就以我为例,我在的社区拉走了7阳,但是没有被官方披露的。所以我们小区在地图上是无感染的。但你要说无感染就可以解封,这也是不可能的。我理解是一种灰色地带,或者是数据没打通的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已知的是,有很多小区之前坚守了十多天最近三天爆阳。所以这个阳性哪里来的呢?奥密克戎的特征是潜伏期短,传染期短,病程期短。所以在封闭10多天之后,一栋楼突然出阳,是4.6之后很多小区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其实搞不清楚最高点会有多少。有可能就是2万5,也有可能是更高。但这个数字官方知道吗?我希望他知道,这样可以评估方舱的能力。但官方一定是尽在掌握中吗?我上面提到的3.28启动鸳鸯锅,到4.6驰援,官方掌握了吗?显然没有。如果官方也不知道,那假设真有10万单日,哪来的方舱呢。因为奥密克戎病程期短,所以只要转运稍微慢一点,比如3天以上,就存在居家转阴这种情况,这种案例也很多。所以一方面在讲动态清零,一方面有些人在事实上执行被动居家。方舱的进度是跟不上的,里面的硬件条件网上很多照片,软件这块没药没医护也是正常的。
3. 供应链。这块是声音最多的。这块分不同的群体,主张诉求不一样,我自己吃的还可以,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断粮了。我只说一个客观的情况,免的封我。我们城市最开始是肯定没做好供应链预案的,一点都没有,这是肯定的。最开始就是超市抢菜,然后就封闭,没了。期间发放过一些物资,出现过一些被倒卖或者中饱私囊的谣言。也出现过捐赠物资的重卡进来之后无人管这些事情,这些网上都有。我只说我感知到的真实情况,大家都在参与团购,参与团购就能买到菜。但是菜很贵,大概是平时价格的2-3倍吧。路上有卖菜的,也有超市开门,但是电商平台不能下单。我们按每天每人10块钱的这个人均消耗来算(这个甚至在上海买不到一斤菜了),一天全市人的消耗就2.4亿。如果考虑到加价倍率呢?如果一个人吃的多一些,或者买点奢侈品。那一天就是10亿级别的。每天10亿,没有政府平台管理,没有大型供应链巨头参与,没有电商平台保证价格。只有最原始的盖章发证,上街弄菜,团购的模式。所以你们才能看到那些骑手晒单,团长挣钱的帖子。那上海有多少书记呢?政府披露是一万多个。总共2400万人。上周五京东表态要帮忙,我们周末在京东狂买各种不加价的东西。今天京东据说仓库阳了,我们周末下单的东西又无限推迟。讲个数字,每天政府披露风险人群确诊1000多例,这个指的就是被风控在家以外,可以出门的物流人员。没听说哪个小区因为阳性团购被停的,甚至我们不知道买来的菜是否有病毒。所以同样是维持物流的,京东进来就这么难,就因为他们不加价不计成本,无限供应吗?京东推迟10天进来,就又有十天的团购盛宴,这就是当前的现状。
追更4.13
上面说到,前几天人数的拐点我不相信是真的,结果昨天报了2.5万,再次反弹。但我是持指数级传播被打破了的观点,因为我们再恐惧病毒的传播路线。只要做到居家隔离,Rt值应该肯定是下降的,要相信科学。但是如果放开就不一定了,就会重新人传人。上面提到了4.11解封了6000多小区,但最后实际执行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按照封闭的实操去处理的,证明上面还没有特别的托大,是个好现象,
我第一次更新的时候提到了,如果最后动用极大的资源去硬刚有可能会妥协或认输。这个字眼似乎触动了很多人开喷,或者我被贴上共存的标签。我丝毫不怀疑我们制度的执行力,但是所有经济都停摆,也是上面需要综合考虑的。另外一点就是即使上面有坚决的信心,到下面的层层加码和一刀切会导致实际情况走样,这是我们的一贯特色。而今天已经看到新闻,4.11号之后开启了8城市缩短隔离时间的试点政策。也看到了官媒发了居家隔离的操作规范指南。这就是政策在做微调的信号。甚至上海有些小区已经发布了各种各样的政策,都是偏宽松的。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有灰度的。既然上海陷进来了,在新增2.5万的情况下,仍然敢去摸索微调的措施,也是综合考虑了民意,资源和经济的压力。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担心上海成为试验田,反对政府任何一丝丝的转向宽松的政策,我觉得大可不必,我们相信科学,只要人口还在限制流动的状态,就不会人传人,至于微调隔离方式,隔离时间这些,是对于缓解方舱这种硬件资源有很大帮助的,更何况有老人和婴幼儿这些群体,出于人道考虑是不适合去方舱的。希望上面能够实事求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综合评估微调,不要轻易做大转向,并集中资源解决关键问题,比如整个体系高效运转,物资保供和就医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微调政策,其他的今天并没有看到改善。从草根信息看,小区的阳性转运仍然是拖沓的,物资供应也没有改善,本来说好的今天做核酸也没做,可能是因为下雨。可能每天都在损耗志愿者和基层的斗志吧。另外我看到了广州的新闻,国资委披露了这两天有多少国企干部下基层帮忙做核酸,我觉得这就是非常好的应急措施。上海都这样了,全靠志愿者无偿帮忙,居委会组织。而上海组织部国资委动员国企干部的能力呢?这么多天都没看到。上海不至于缺人,大量的企业高管,海归;上海也不可能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各大平台的同城闪送骑手都没有完全出门,更别说还有海量的快递小哥(这些电商快递全停的状态)。所以我们缺的不是搬东西的苦力,我们缺的是信息的通畅和有效率运转的组织。我们也不是缺最后一公里的骑手,缺的是各基层打开各种阻拦,允许物流人员充分出动来保供物资平抑物价。日入一万的小哥,确实是付出了体力劳动和冒着病毒的风险,但是志愿者难道就不暴露风险?大量的收入断掉的劳动力在家里不愿意上街付出劳动来赚这个钱改善生活?说好的叫特殊时期的溢价,说不好的就是出门证这个资源带来的寻租。
除此以外就是魔幻操作的庆功晚会被叫停,真不知道哪个领导想的这个主意。还有方舱漏水的线上直播(这个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写东西不像别人文采那么好,想到什么写什么,后面再慢慢更。希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也希望时间能缩短,希望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分界线4.16追更
今天我觉得上海有望了
这几天上海没什么新闻,菜还是贵,但在降价,应该是有更多的人上街赚钱去了,大家都知道了小哥带毒,已经有小区开始要求上门小哥现场做抗原,否则不收物资,当场查出好多阳性,还有的小哥直接放下东西扭头就跑。抗原直接滴就阴性已经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抵制核酸,核算系统一如既往的不给力。梅陇街道发了母猪肉的肚皮给大家,带rt的,家家都收到了,居民很气愤,官方也证实了,表示要严查。
为什么我说上海有希望了呢?以下信息尽量春秋笔法,不喜欢的人勿喷,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1.昨天孙副发言说上海在5万支援和市委领导下疫情得到了初步成效,另外国务院任命孙副任亚运会筹办组长。注意我前面分析的,转折点以及这么多天民生问题政府不回应,然后昨天终于第一次新闻报道了孙的成果。
2.任何一个城市的父母官都不可能不听不问自己百姓的声音,但偏偏在过去的十天上海发生了这种情况。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有更大的力量让领导无暇顾及这种事情。
3.前面我提到了广州国资委日均下放1万名干部去基层,而上海没任何作为,这是很反常的。今天晚上已经有很多干部收到冲往一线的动员令。
4. 传各区已经开展了动员令,时限是20号社会面清零。不管最后能否实现,已经开始全面动员。
5.个别地区传出暂停跑腿团购的消息,全面封锁管控区以外的人员流动。
6.江苏拟派出6批次医护人员支援上海,6天进行三轮核酸排查。且昨天陆续有中西部省份继续派医护人员增援上海。
7. 浦东发布今天官方发布告全体居民书,言辞恳切,客观的面对了风控时间过久,传播难以阻断,居民物资难以保障,甚至征用了小学建方舱的情况,感谢居民的配合,号召党员带头。而之前在干什么?基本就是忙于辟谣。4.11浦东甚至都拿不出一份详细的三区名单。今天区政府不再有鸵鸟心态。
8.上汽请求复工,目前汽车产业压力极大。长三角是整车零部件重要基地,一台车缺一个零件都装不起来,而汽车是全行业中罕见的追求供应链联动,精益生产,不需要太多库存的行业。这种慢吞吞的处理方式,工业告急。
其他的信息不列举了,反正消息很多。我推断,经过前期的几个阶段,目前上海已经完成调整,上下一致,排除杂念全力攻坚清零。
社会清零不知道短期能不能完成,即使完成了距离全面复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最终还会有零星爆发,各地还要严防死守,但总归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至于方舱够不够,要不要居家隔离,我觉得也不那么重要了,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方舱快进快出,减少对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压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两派的声音,留到以后在讨论吧,这次上海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全面解封,而百姓经历了痛苦的15-30天的居家隔离缺少物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损耗巨大,从政府到企业到百姓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希望能看到曙光就好,哪怕是一丝丝的曙光。
4.22追更
估计是差不多最后一两次追更了
最近感知到的热闹的事情不多,估计是最后大家也疲了。很多小区积极发菜了,当然又闹出了新的扯皮的笑话,比如跟辽宁的事情,比如发不合格供应商的菜。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些事情同样不新鲜。有些地区索性开始把阴性拉走,有些地方把村子清空做彻底消杀。这一周核酸做的特别积极,各区都在做动员令,号称要在20-22号攻坚社会面清零,前面说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最起码各区全部动起来了,目前应该是金山,崇明,嘉定这些郊区社会面清零了?具体细节记不清了。目前上海方舱已经实现了进出动态平衡,方舱已经不是压力了,转运阳性也越来越快,据方舱前线的战报,出方舱的条件越来越松,开始做到了快进快出。现在重症在抬头,死亡数据出来了,对应15天之前的感染人数,后续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应对,加强重症医护力量。有些区域开始封锁团购,有些区域开始道路封闭,防范区开始精确到楼栋而不是小区,以上三种行为都是进一步细化网格,收网的行为,背景是新增拐点已经明确,日增人数从2.5万降到了1.6万,方舱压力已经解除,有了充足的力量开始加速处理存量。
后面说一下大致的预判
五心不定
输个干净
阿拉们,到底是要清零,还是要躺平?
快两个月了估计还没有想清楚?
就这么混混沌沌的,估计能拖一年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