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澳大利亚将射杀 1 万只骆驼,只因它们喝了太多水?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唏嘘的。澳大利亚计划射杀一万头骆驼,原因竟然是“喝水太多”,这听起来挺令人费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荒谬。但如果我们把这事儿放在澳大利亚那个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中去理解,或许能看到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首先,得明白澳大利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是个大陆,而且绝大部分国土都非常干旱,属于内陆沙漠或者半沙漠地区。水资源在那里是极其宝贵的,可以说是生命线。尤其是澳大利亚中部内陆地区,那里有著名的“内陆荒漠”(Outback),气候极端,降雨稀少,水源更是稀缺得不行。

那么,骆驼怎么就成了“喝水太多”的罪魁祸首了呢?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澳大利亚的骆驼并不是本土物种,而是19世纪引进的。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它们来探索和穿越内陆荒漠,因为它们非常适应炎热干旱的环境,能驮载物资,也能在缺水的情况下生存。在那个年代,它们可以说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建设者。

然而,随着机械化交通工具的普及,骆驼的作用逐渐被取代。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因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在广阔的内陆地区数量急剧增长。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澳大利亚内陆的干旱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活动(比如农业、牧业)对有限的水源需求也越来越大。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数量庞大的野骆驼,尤其是集中在靠近水源地的地方,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它们不仅体型庞大,食量惊人,而且确实非常擅长寻找和饮用水源。在干旱的季节,它们会聚集在仅有的几处水源地,大量饮水。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水源地往往也是当地社区、农民或者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关键。野骆驼的大量饮水,会直接导致水源枯竭,对其他依赖水源的生物造成致命威胁。想象一下,在一个本来就缺水的环境下,一群庞然大物把仅有的水喝光了,那对于当地居民或者其他野生动物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而且,这些骆驼还会破坏植被。它们会啃食灌木和树木,尤其是在水源附近,这种破坏作用更为明显。植被的减少会进一步加剧土地的退化和沙化,让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所以,澳大利亚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射杀这些野骆驼,并不是单纯因为它们“喝水太多”这个表面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数量庞大,对宝贵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并且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这是一种为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当然,这个决定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漠视,尤其是在看到那些无辜被射杀的骆驼照片时,很多人都会感到不适。毕竟,骆驼在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也算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线,甚至是文化象征的一部分。用枪支大规模猎杀,听起来确实很残酷。

批评者也指出,这种做法可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也许应该考虑更人道或者更可持续的管理方式。比如,是否可以通过迁移、绝育或者捕捉贩卖等方式来控制骆驼的数量?但问题在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实在是太大了,人口又稀少,要进行大规模的捕捉和迁移,成本非常高昂,而且操作起来也极其困难。而且,骆驼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管理不当,数量很快就会反弹。

此外,也有一些声音质疑,是不是政府在应对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并没有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把责任推到了野骆驼身上。毕竟,人类活动本身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也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射杀骆驼这件事,反映了在极端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复杂性。当一个物种的数量失控,并且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时,就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我们觉得难以接受的手段。虽然听起来残忍,但从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水资源压力来看,这背后隐藏的是对生存空间的激烈争夺和对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考量。这事儿也提醒我们,在很多看似简单的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现实问题和艰难的决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建议大家在被带节奏的公众号带偏之前,搜一点更早的文章看看。

原作者:墨尔本嘉信国际咨询

来源:搜狐网


所以在 2009 年和 2013 年,澳洲对骆驼进行了两次整个联邦范围内的大屠杀,据统计最近的一次骆驼围剿行动花了 1900 万澳元(约 1 亿人民币),才搞死了 16 万只。。。但骆驼的繁殖速度是每年 8%(澳洲入侵物种研究中心的数据),按现在情况也就是每年至少要增长约 9.6 万只。。。以咱们澳村的效率来说,真的是杀到手软,杀到破产也杀不完啊。。。
毁坏农庄农田只是这些骆驼群的“罪行”之一,另外还有对澳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致命破坏,澳村环境是很好但因为孤岛性质生态环境和生物链其实非常需要特别保护。根据 ASER 的报告显示,这些骆驼所到之处,先是把绿色植被啃个干净,连一棵草叶子都不剩,然后是对内陆地区珍贵湿地的污染和破坏,因为水特么都被骆驼喝光了,边喝还特么边洗脚!!!

13年一次性干掉16万只,都没人放个P,现在趁着大火的热点新闻,营销号跑出来带带节奏,主流媒体也跟着带,然后本来没人关心的事就开始YYGQ了?用脑子先思考下好吧。

user avatar

认真说一下澳洲射杀骆驼事件。

首先,骆驼确实是入侵物种没错。
骆驼是19世纪,准确来说1840年左右,从印度被英国人引进到澳大利亚的。
因为当时澳洲基础设施薄弱地广人稀,许多商队需要用到骆驼来搬运重型货物。
但这种生物体型巨大,在当地完全没天敌,这可不就撒了欢了,拼命生生生?
仅仅200年不到的时间,2008年统计的时候澳洲居然有120万只骆驼。

目前在土澳洲泛滥的野生品种,叫做阿拉伯单峰驼
平均每个重450kg到650kg,一个驼峰就占其身体总重量的20%。
这种动物的寿命高达50年,并且生育期就长达30年,每2~3年能生一个宝宝,幼崽出生后几小时就能站立,一年后就独自闯荡天涯了。(所以骆驼群的分部相当分散)。

本来数量多倒也没事,但他还和当地“弱小”的动物们争抢水源和食物啊。
澳大利亚本土媒体报告说,单峰坨每次进食可以吃5公斤的食物和3公升的水。
我估计所谓的“喝太多水”是从这儿来的?
体型那么大,抢也抢不过,打也打不过的。
好多本土动物活活就饿死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威胁到了牛羊这两个澳洲的优势品种了,以及人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
咋回事呢?
给牛羊准备的草料,骆驼要吃。
农民伯伯种的庄家,他们要吃。
在路上开个车,遛个狗,突然窜出一个庞然大物就要踢你。
补充一下,甚至据媒体报道说,骆驼还喜欢撞开农民伯伯搭好的篱笆闯到别人家里去。
如此看来,就非除不可了。
更可怕的是,根据专家预测,如果放任不管,在未来8~10年内,澳大利亚本土的骆驼数量又将翻倍。
所以2010年的11月,澳洲通过了所谓的National Feral Camel Action Plan,对国境线内的骆驼进行数量控制。(记住这个时间,2010年)


所谓的射杀澳洲骆驼,今年并不是第一年,往年也已经杀了数十万头了,和大火没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大火的州和射杀骆驼的州本来也不在不在一个地方呀!
射杀骆驼属于早就安排好的计划,也不存在浪费救火的资源到别的地方去这个说法,所动用的也并非一套同部门的资源。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澳洲环境部官网查看,看看我说的是真是假。
哦对了,别忘记水牛、猪、兔子也是澳洲的入侵物种哟。

补充回答一下:
驼峰肉是能吃的,也是好吃的。
但问题是骆驼生长的区域都在交通不便利的地方,而且活动非常分散。
虽然有职业猎人和官方的猎杀,但猎杀后还想把650公斤体重的他们搬运出来???并且还要保持“新鲜”???成本高极高,所以骆驼制品有,但是少。
袋鼠肉倒是挺多,中餐馆会以料理牛肉的方式来做袋鼠肉。

清理入侵物种是很艰巨的工程,对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一样。
比方说我国南方地区的清道夫也是,捕完一批长一批,春风吹又生。

至于媒体的态度我不想评价。
因为最早批评澳洲的貌似并非国内媒体,而是一家白左报纸?
无法确认信息源头究竟是啥,只能不说。
我只讲关于骆驼的部分就好喽。

2020.01.08补充:
野骆驼的天敌是什么?
为什么不放一些天敌去消灭骆驼?
狼是骆驼的天敌,尤其是群体作战的狼群完全不惧骆驼这种庞然大物。
但问题是,把狼引入澳洲就能消灭骆驼吗?很显然是不能的。
狼是吃骆驼,但骆驼并不是他的首选动物。
动物界的捕猎者都是先吃容易吃的,再搞难啃的。
假设引入狼群,狼肯定首先吃那些容易捕杀的小动物,后果不堪设想。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不专业的地方,请不吝赐教,谢谢!

user avatar

注:感谢多位专业人士对此回答的指正,请不要尝试捕猎,食用野生动物,此回答仅供娱乐,博君一笑,以下为原答案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比较封闭,所以很容易导致某一物种失去天敌之后大肆繁殖,所以澳洲海关查行李是严厉的丧心病狂

因为澳洲烟草税实在太高了,所以以前回国每次都能带点干粮(国烟)去年下半年开始!一根烟都不让带!!(愤怒的小声BB)

澳大利亚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泛滥成灾的动物呢

1:野猫

放错了应该是这张

2:海蜇头

搞错了应该是水母。。因为醋和黄瓜没有泛滥

3:狐狸

4:小兔兔

这么可爱,怎么会有人舍得杀兔兔

还有澳洲的象征:袋鼠

这玩意我在阿德莱德中餐厅吃过三杯袋鼠(三杯鸡的做法拿袋鼠肉来做,肉质不咋地)

还有牛蛙

胖哥俩要是开到澳洲来,怕是澳洲政府要颁个环境保护奖给它了

这肉可够肥的。。。虽然我不吃,但是国内吃这个的不少

说到底,杀骆驼这事没啥,关键是现在这个节点上,这新闻很好的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

澳大利亚

动物

猎杀

配合近日传的沸沸扬扬的澳大利亚大火5亿个动物丧生,来博眼球的。

看看就好,没必要谴责。这国家政府虽然效率实在太低,但还不至于在这种事上犯蠢

还有,有回答说要让中国人移民去那里的

给你看看澳大利亚西北角到底是什么

澳大利亚西北角,又被称之为北领地

有著名的


广袤的荒地

和广袤的荒地

以及广袤的荒地

那可是连3G网络都没得地方啊!2020年!3G网络都没

当然那里民风还是很淳朴的,如果你移民他们应该对你挺友好的,会载歌载舞的欢迎你

以及教你如何绝地求生

user avatar

斗不过天灾的澳大利亚,难道还不能从骆驼上找存在感,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吗?

大洋洲第一强国,每天都在跟动物较劲。

坐在矿车和羊背上的澳大利亚,2019年坐上了火盆。从去年9月份开始,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沿着海岸线肆虐各地,整个大陆都要被烧穿了。

澳大利亚是桉树的家乡。这种树木油性十足,易挥发,桉树林中简直就是凝聚着瓦斯的密闭空间,哪怕一篇桉树叶落下,擦出的爱情火花都能点燃整片森林。

截止1月6日,大火已夺去了25个人的生命,烧毁了2000座房屋,几千万亩农田被烧,几十万居民流离失所, 5亿只动物变成了烤串,其中包括8000多只澳大利亚国宝动物考拉。

刚刚过去的周末,澳大利亚下了一场小雨。这场小雨还没落地就蒸发了。天气预报预测,1月10日又将迎来高温,而且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3个火场眼看就要合体了,这火看来是灭不了了。

由于救灾不力,澳大利亚政府被强烈批评。7NEWS电视台当时正在内利真拍摄,一辆消防车呼啸而来,停在摄像机前。

在得知是媒体后,57岁的消防员保罗·帕克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对着镜头喊道:“告诉总理,叫他从内利真滚蛋!我们‘真的’非常‘享受’干这活儿!”

哪怕大火肆虐,澳大利亚人民批评总理的民主权利依然被保障得完好,令人动容,这也算是灾难中的人性光辉吧!

第二天保罗就被解职了。

大火又干旱,别说救火了,澳大利亚人水都要喝不上了。每天关注火灾新闻到下半夜的澳大利亚人,清早八晨还要被在空调外机下接水喝的骆驼吵醒。

吵醒就算了,骆驼们还要咬坏水管,破坏篱笆,围住水池,抢夺一切水源。

为了防止骆驼抢占宝贵的饮用水资源,南澳大利亚州计划从8日起猎杀上万头骆驼。专业枪手将乘坐直升飞机,开启为期5天空中射杀骆驼盛会。

为了掩盖骆驼是因跟人抢水而被射杀的真相,澳大利亚给出的说辞是:骆驼每年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带来了环境的破坏。

在有的地方,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但是在澳大利亚,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解决动物,如果怕得罪动保主义者,那就扣上环保的帽子。

生而为澳大利亚的动物,它们真的很抱歉。能死在直升飞机扫射下的骆驼们,跟上个世纪死在军队手里的鸸鹋相比,面子上好看多了。

鸸鹋是仅次于鸵鸟的世界第二大动物,澳大利亚独有。上世纪3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遭遇了大萧条,农业崩溃。西澳大利亚州的农民纷纷破产,而更糟糕的是凭空出现的两万只鸸鹋在他们的庄稼地上做客,大肆吞食小麦,毁坏麦田。

双重打击下的西澳大利亚州农民向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请求政府驱逐鸸鹋。1932年底,澳大利亚国防部派出了3名士兵和2挺机枪组成的强大火力。

第一次鸸鹋战争中,鸸鹋们并没有进入埋伏圈内,当马里帝兹少校下令开枪的时候,它们总会分成几个小队凭借速度优势逃到机枪的射程之外。当天,大约12只左右的鸸鹋被杀死。

11月4日,马里帝兹少校发现了1000只左右的鸸鹋,他准备伏击这群鸸鹋。两名士兵得到命令等到鸸鹋进入射击内时再开火,结果不巧的是机枪卡壳了!这一次,他们又杀死了12只鸸鹋。

第二次鸸鹋战争不久之后仓促开打。作为唯一一名拥有与鸸鹋作战经验的资深指挥官,马里帝兹少校在国防部的命令下再次率领军队与鸸鹋展开战斗。

到12月中旬,马里帝兹少校已经获得了“鸸鹋杀手”的称号,他在向国防部提交的报告中声称军方使用了9860发子弹,顽强杀死了986只鸸鹋。

平均10发子弹干掉一只鸸鹋。

不过,功勋彪炳的他很快就被军队召回。鸸鹋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照这么下去,澳大利亚军方也会在消灭鸸鹋的行动中“损失惨重”。

从此以后,澳大利亚国防部再也没有接受射杀鸸鹋的提议。

军队打不过鸸鹋,那就让一切动物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吧。袋鼠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但是在这里,法律鼓励大家吃袋鼠肉。如果袋鼠肉好吃,根本不需要鼓励,放开中国人的签证就行。

现在澳大利亚的袋鼠数量已经超过了人口的数量了。不仅如此,如果袋鼠暴揍了你家的狗,你最好躲开,因为你和狗加起来也打不过袋鼠。

袋鼠这么厉害,再让它们肆无忌惮的繁殖下去,袋鼠很可能要划地而治,谋求独立。

除了袋鼠以外,澳大利亚政府曾公布计划,计划在2020年之前一共杀死200万只野猫,因为澳大利亚大量的动物都干不过猫,为了保护其他野生动物必须消灭猫。

澳大利亚人在以前甚至专门猎杀野狗。

澳洲野狗外形跟家狗很像,能热带森林、草原、沙漠、高原等任何地方生存,适应能力非常强。它们还常在人类居住的村庄附近活动。澳洲野狗过着集群生活,它们不挑食,老鼠、兔子、狐狸、牛犊、绵羊、蜥蜴,甚至是鲨鱼,什么都吃。

澳大利亚还要跟狐狸斗。大量的狐狸一直威胁着羊、鸡、鸟类、有袋动物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因此政府制定了一项悬赏计划,每年 3 月份到 10 月份,捕捉一只狐狸奖赏 10 美元,凡是射杀狐狸、剥掉狐狸一半脸皮,或用任何可被接受的方法处理它们的尸体的人都可以获得奖赏。

但是过分的是,一只狐狸因为杀了26只企鹅,仅仅是为了取乐,就被澳大利亚人杀了。

与天斗斗不过,与地斗斗不过,与动物斗其乐无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唏嘘的。澳大利亚计划射杀一万头骆驼,原因竟然是“喝水太多”,这听起来挺令人费解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荒谬。但如果我们把这事儿放在澳大利亚那个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中去理解,或许能看到一些更深层的原因。首先,得明白澳大利亚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它是个大陆,而且绝大部分国土都非常干旱,属于内陆沙.............
  • 回答
    美国和澳大利亚发布联合声明,宣布美国将扩大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动,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内容与背景: “扩大军事存在”的具体含义: 这通常意味着在澳大利亚境内部署更多美军人员、增加轮换的军事装备(如轰炸机、军舰、潜艇等),以及在澳大利亚的军事设施(如基地.............
  • 回答
    澳大利亚政府近日宣布一项前所未有的措施:在过去14天内曾到访过印度的人员,无论其国籍,都将被禁止入境澳大利亚,哪怕是澳大利亚公民也不例外。这一决定是澳大利亚政府首次祭出此类“禁令”,禁止本国公民入境,无疑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这项决定的出台背景:新冠疫情与变异病毒的挑战要理解这一史无前例.............
  • 回答
    吴维事件,又名“辱华”事件,指的是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吴维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对中国的一些现状和政策发表了批评性言论,随后引发了中国国内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强烈反应。这件事情的复杂性在于它触及了民族情感、言论自由、国家认同以及海外华人如何看待祖国等多个敏感议题。事件的起因和发展:具体是哪一次演讲,网上流传的版.............
  • 回答
    澳大利亚,这片南半球的广袤大陆,在我看来,是一个充满矛盾却又极具魅力的国度。要深入了解它,不能仅仅停留在袋鼠和海滩的刻板印象上,而是要剥开层层表象,去看它真实的肌理。地理与气候:得天独厚与严峻挑战并存首先,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是塑造其独特性最根本的因素。它是一个拥有极其悠久地质历史的大陆,因.............
  • 回答
    澳洲新闻界大佬们施压,迫使Google“离开”澳大利亚,这可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假新闻,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一场堪称史诗级的较量。这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博弈、技术规则的重塑,以及信息自由的边界,都让这件事显得尤为复杂和值得深思。事件的起因:钱的问题,还是权的问题?故事的根源在于一个核心问题:内容付费。澳大利亚.............
  • 回答
    最近铁矿石价格的飙升,确实让不少人,尤其是资源出口国倍感压力。针对有澳大利亚专家将此归咎于中国“愚蠢的经济政策”,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说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把视角拉得更开,看看铁矿石市场背后的多重因素,以及中国经济政策在其中的复杂作用。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铁矿石价格波动归结为单.............
  • 回答
    这事儿,澳媒爆出来的53艘煤炭船在咱们这儿滞留一个多月,说是让澳大利亚挺糟心的,然后莫里森总理就出来说“我们想跟中国好好相处”。这话听着挺顺耳的,但背后嘛,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从澳大利亚那边的角度来看,这53艘船可不是小数目。每艘船都代表着一笔生意,一船船煤炭都带着澳大利亚矿工的汗水和公司的投资。这.............
  • 回答
    您提到的“澳大利亚参议员要求华裔‘无条件谴责中国’被批后,澳政客却回应‘都怪中国’”这个事件,反映了澳大利亚政坛在处理涉及中国和华裔社群问题时出现的复杂和敏感的动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这类事件通常涉及:.............
  • 回答
    陆克文的这一提议,在我看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澳大利亚政府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复杂关系这个问题上,又多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参照系。这位前总理向来以其对中国的深刻理解和务实的对华政策著称,所以他的建议自然不容小觑。为何陆克文会搬出日本这个例子?首先,我们得明白陆克文为什么会提及日本。日本与澳大利亚一样.............
  • 回答
    在讨论中澳贸易关系时,澳大利亚政客提出的“承认台湾为‘国家’”的说法,并非一个新颖的观点,而是澳大利亚国内对华政策讨论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激进立场。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当前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基石是“一个中国政策”。这一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
  • 回答
    奥运赛场上的拼搏固然精彩,但赛场之外的言行举止同样折射出运动员的素养和责任感。近日,澳大利亚运动员在奥运村房间里留下的“烂摊子”,以及代表队团长对此“不予处分”的回应,无疑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奥运村是一个临时的“家”,是各国运动员共同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维护公共秩序、尊重他人、.............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