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压根不是洗地文,这篇文章全程并没有谈爱与宽容,拿犹太人举例也并不是把穆斯林和犹太人划等号,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仅仅80年前有过这么一次种族灭绝,它针对的是一个没有大恶的民族,人民对于这场屠杀的支持和热衷仅仅是因为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宣传,这宣传的力量大到可以让人民心安理得的去买人皮台灯和人油肥皂,而媒体一直是政府的喉舌。
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宣传可以让人们拿起屠刀去屠杀平时温和的人,那么那些平时打砸我们,排挤我们,用子弹和炸弹威胁我们安全的人呢?
所以这应当是预言和警告,告诉那些所谓的“温和”穆斯林,你们的时间不多了,而你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退教,并融入世俗。
否则犹太人的遭遇就是你们的榜样,当极右的国家机器启动时人们不会在乎你做过哪些好事,平时是怎样的温和,仅仅是你的穆斯林身份就可以让人们在杀掉你年幼的孩子,手无寸铁的妻子,年迈的父母的时候没有一丝的怜悯和愧疚,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你们自己的同胞以及面对同胞罪形只会洗地的你们。
恶魔从来是孪生的?没错!被极端穆斯林培养的恶魔马上就要诞生了,但是当这只恶魔诞生的时候穆斯林的名号虽然还是恶魔但地位会瞬间从恶魔变成蚂蚁,全世界有16亿穆斯林,看起来好多吧,但是要知道杀光这16亿穆斯林需要做的仅仅是挖一个足够大的坑而已。
看到部分朋友对我的文章存在很大误会,我觉得我有必要好好解释一下。
我本人是温和右翼保守派,我的观点很清楚——政府必须谨守陈恶扬善的基本原则,对伊斯兰教极端分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帮助温和穆斯林改善自身处境,并要对此有长远的打算和规划,将其当做一个关键性政治议题予以正视。
这不但是为了维护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为了保护普通穆斯林同胞的生命。
因为政府如果不能采取有序且有底线措施解决问题,那么民众就必然会采取无序且无底线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对穆斯林来说固然是灾难,对非穆斯林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又何尝不是噩梦?
为了避免历史重演,我个人对此愿尽我最大的努力。
我的微信公众号曾经发文《中国大西北伊斯兰化》提醒各位中国西北的伊斯兰化问题,我在知乎上曾经发文《新疆车臣化》提醒各位新疆的紧迫,我也曾经发文《欧洲伊斯兰化》提醒各位注意文明冲突对华夏的影响。同样,我发文《纳粹新生》则是希望大家不要被仇恨迷惑双眼,要知道,中国的回族跟我们汉人血脉相连,乃是一奶同胞,应尽最大可能予以尊重和爱护。
宗教的问题从来不是普通回民导致的,而是宗教利益阶层所致——这一点我在《伊斯兰教吸引力》中讲过。要想解开复杂的绳索,必须找到突破点,伊斯兰教也不例外,这个宗教最大的威力就在于宗教形成的自我利益链,这也是其真正的软肋。只有敲碎这个利益链,才能实现宗教的世俗化,而单纯的宗教仇视只会增加宗教利益阶层的号召力,于实事无补。
我希望大家能够正视问题的根本,而不是在仇恨中迷失。我希望能够以有限、可控,但严厉甚至无情的措施抵挡宗教极端势力的扩张,遏制宗教权力的深入,并尽可能地将伊斯兰教中国化、本土化,此乃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是不折不扣真正的民族主义者(这种信念已如磐石深植我心,并绝非小粉红),我深爱我民族之文明,亦不忍其遭受诸如文革之劫难。同样,我最好的朋友也包括了回族、满族和壮族等,当然我理解各位对宗教问题的担忧,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本质上与我辈同根同源,同室操戈,见笑与外人,诸位岂何忍哉?
公众号被人举报了,封号一个月, 举报者不知秉持什么理念,不过 我却深深地体会到,夹在激烈争执者的中间,协调矛盾确实不容易。
然匹夫虽卑,与有责焉,义不容辞而已矣!这是我辈对炎黄祖宗之责任,亦是对后世子孙之义务也!
新注册微信公众号:
王陶陶的微信公众号——wtt1316606212
用曾经的答案昭示自己的丹心
++++++++++++++++++
什么是中国人的认同感?
当你唱到岳武穆的悲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怒发冲冠?
当你读到文相公的遗词“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会潸然泪下?
当你想起李晋王的誓言:“宁死荒野,勿降也!”,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痛心疾首?
当你看到张荩忱的忠诚:“我五千年民族之国家,绝不会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刻骨铭心?
什么是中国人的认同,这就是中国人的认同!
她不属于哪个党,
她不属于哪个主义,
她不是高大上的誓言,
她不是伟光正的警句,
她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内心的最深处
——与生俱来的灵魂。
如果极右只是因为穆斯林上台的,那就说明把各国极右团结在一起的因素只有一个穆斯林。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各国极右互咬,那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后世无数游戏和电视会以那个时代为题材。虽然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炮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