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多年的交易经验,A股并不算跌,原因如下:
1.不同于美股的高调,A股这是以退为进,不露锋芒,尽显大国风范,代表了绝对的历史自信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2.由于迟迟没有突破3700,A股为了提高突破的概率,不得不回到先回到3400点,这样就多了3500、3600两个点位可以突破,即再次获得了突破3500、3600的机会。这代表了A股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没有环境也要创造环境的拼搏精神;
3.只要上证指数还是正数,都可以判定其为大牛市中的技术性调整,这代表了A股长期向上、稳中有进、一片大好的主要趋势没有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
4.上证指数发布于1991年,粗略按30年、每年200个交易日大致计算可得,A股每交易日平均涨幅高达0.5!可见A股没有下跌,只是降低了平均每日涨幅,防止投机过热,以达到经济脱虚向实、金融服务实体的目的。这代表了A股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
现有的回答基本都在嘲讽,毕竟文章标题确实值得吐槽。
但我看了下原文,总体来说我认为是比较中肯的。
美国股市24日先暴跌再翻红的走势,反映了美国面临巨大通胀压力、制造业难以提振、疫情大肆蔓延的复杂形势:
一方面,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前景感到担忧,对加息和刺激政策退出十分敏感;
一方面,其主流投资机构凭借强大资金实力,出手护盘十分凌厉。
美国股市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仅经过短暂的低位震荡,即进入上行通道;
到2020年2月,道琼斯指数涨到接近30000点,随后因疫情暴发出现快速调整,发生6个交易日三次下跌熔断的奇观。
但在美国对外发动贸易战,国内制造业低迷、失业面扩大的情况下,美股却再次走出V型反转行情,一路上扬。
到2022年1月4日,道琼斯指数比2019年底上涨了约30%。
这部分是比较简单的描述事实,美股的涨幅不得不服。
但我始终认为,如此涨幅相当程度上与经济基本面是背离的。
反观A股,2022年1月4日上证综指比2019年底仅上涨19%。
而2020年疫情发生后到今天,中国无论在疫情防控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不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减少了患病率、重症率、死亡率,而且最早实现经济正增长,是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美国不但陷入疫情反复和持续蔓延之中,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而且制造业陷入萎缩、失业率低迷、物流不畅,其超大规模发行货币已导致7%的通货膨胀率,政策即将转向。
美国股市能够在经济如此畸形的情况下一再走高,与其大量发行货币有直接关系,但也与其主流投资者大力护盘有关。
美国的主流投资者深知,股市保持活力对于吸纳全球资金、化解其经济矛盾是有益的。
这部分主要是指出美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基本也都是事实。
美国的通货膨胀数据摆在那,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也许可以超发,但现有的印钞速度太疯狂了,不可能永远持续。
相对而言,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存在一定反差。
在不断巩固防疫战略成果的同时,我国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实现稳定增长。
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
我国年度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达到历史高点。
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创新动能显著增强。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随着RCEP实施和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我国将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兴业热土。
近期,国内股市表现疲软有一些短期理由:
一是市场普遍认同的热点板块已积累一定涨幅,需要消化;
二是今年经济增长的确存在一些压力。
但这不足以导致近期股市大跌。因为今年增长压力主要体现在一季度,而这是由于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的缘故。所以,把这个因素夸大是偏颇的。
这部分主要是从宏观上分析国内经济的基本面,我认为大方向没啥问题。
而且,这段其实也指出了A股目前面临的问题:热门板块涨幅过高和今年经济增长压力。
虽然都是粗浅的分析,但判断我认为是准确的。
就我个人观点,目前A股整体估值不算高,但二元失衡还是很严重:
热门赛道估值仍然极高的同时,部分板块估值却维持在极低水准。
既要看到当前的困难,也要看到有利的形势。我们在过去两年坚持未雨绸缪,稳扎稳打,为应对当前困难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积累了相当的实力。
一是,中国过去两年没有跟随美联储的脚步,坚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这样,在今年美联储加息、促使美元回流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实施更有力的财政货币政策。
二是,开展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根据市场情况“打提前量”“靠前发力”。
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提前下达部分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采取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举措,为实体经济低成本融资和稳健运行创造条件。国务院已决定,前期已对部分到期税费优惠政策延期的基础上,再延续执行涉及科技、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另外11项税费优惠政策至2023年底。
三是,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稳住经济大盘为改革赢得空间,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夯实基础。要用好过去两年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进一步释放政策推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各业竞相繁荣发展的局面。
四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动摇。
在稳住经济大盘的基础上,坚持向改革要效率、靠改革谋突破,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约束堵点,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行业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动摇,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会慢下来,这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这段主要是谈国内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应对,有部分是老调重弹,但有一点很明确:
过去两年疫情期间,我国的财政政策相当稳健,没有追随美联储的步伐。
这意味着在稳增长的目标上,央行能用的“子弹”还有很多。
近期A股市场疲弱的表现是对利空因素的过度反应,而这种过度反应是通过机构投资者传导的。
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重已大大提升,其资金实力也已今非昔比,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存在短板,特别是对市场热点和行业估值的判断存在短期化倾向,不能发挥市场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
在遇到风吹草动时,需要主流投资机构维护大局,引领方向,发挥应有作用。
在此,我们呼吁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担起引领价值投资的主体责任,主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的局面,挺起A股的脊梁来!
全文只有这一段是谈国内投资者的,言语间不乏隐晦的批评。
说实话,社保基金还好,其他各类机构目前的确是抱团追热点居多。
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A股机构的行为模式是由散户生态和盈利模式共同决定的,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转变。
基金公司盈利主要靠做大规模收管理费,与基金的长期收益并不直接挂钩。
这种收益模式决定了,机构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吸纳更多投资者认购,其次才是收益率。
目前A股散户直接买股票的情况确实减少了,但目前散户买基金的策略跟当初买股票是差不多的。
本质上来说,A股目前的大部分交易量仍然是散户贡献的,这决定了机构不得不适应环境变得“散户化”。
公募基金中的确有少数极为出众的基金经理,长期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也吸引到一批固定的受众。
但大多数散户投基金还是跟风居多,如果机构逆势进行价值投资,反而可能因基金规模缩水而被淘汰。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标题的确有点尴尬,但内容我认为并没太大问题。
目前我A股持仓市值有七位数,占了总投资的大头,这也是用行动表明态度。
当然,我的观点不一定对,由此产生的亏损也都认了。
只是我觉得,虽然A股在互联网平台上一直备受嘲讽,但如果连知乎都只是阴阳怪气渲染情绪,未免无聊。
看看27号,这波是和机构联合起来一起割啊。。。
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的资金还是不爱A股,真爱还是在房产
充分说明我国控制了疫情,没有大放水。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手中货币,实体经济强劲,遏制了资本回报的无序增长。
反过来,美丽国没控制疫情,只能大放水,所以美国股市虚胖。
实体经济虚弱,只是资本回报的无序增长。
每天早晨刷wind的财经新闻直播,四大证券报加一众财经类报刊,但凡涉及分析A股走势的,都是一片大好。据不完全统计,只要沪指在5000点以下,主流媒体都不会出现持续看空的分析。不只这些主流媒体,就连研报,出现中性以下评级的也极为罕见。
所以,这种结论已经不重要了,能看的也就其分析的逻辑了——当然,其中大部分的逻辑也乏善可陈。
媒体和机构的公开表态一贯如此,但是他们真实的看法却不一定如此。
在一个股指被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并且做空机制不完善的市场中,表态看多是最不会被骂的选择。
同时,表态是没有成本的,或者说是成本是很低的。
以较低的成本来做一个最受欢迎的表态,很划算。
但是,实际的操作,却是每个市场主体拿真金白银来半匿名投票——这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投票不是去做最受欢迎的选择,而是去做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每一个错误就意味着金钱的损失。
全部投资者拿真金白银进行半匿名投票,最终的计票结果就是股指。
所以,表态和股指根本就是两码事。
另外,有些人总觉得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资金都是国家队,完全贯彻高层意志。
确实,在大的方向上,国家队贯彻高层意志。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团队都是市场化的。券商的自营、公募的投资、险资的权益投资,乃至社保基金的投资,都是由市场化的专业人员操作。每一笔投资的盈亏都和自己的收入乃至职业发展相关,所以他们只能忠于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真正的市场,没有人可以兜底,所有投资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即便在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也大致如此。
美国证监会要是也能这么爱护美股就好了……
羡慕!
现在不允许恶意唱空,你说能传递什么信号?
但是没不允许买卖,所以你们看今天市场是什么情况。
然后你就知道,这种媒体的分量了。
传达的信号是,吸筹不是这么玩的,吃相不能太难看。
到目前为止,对于1月25日大跌的最“合理”解释是俄乌局势升级。说真的,乌克兰这事和A股有多大关系?论地理距离,美国双航母编队南海集结你不慌,大毛在东欧和二毛杠一下子你慌什么?论激烈程度,他打起来了吗?这边一枪未发,布基纳法索那政变都完成了,你怕那没放枪的?现在各方面看最多也就是个局部冲突,你慌个毛呢?论外围市场关系,呵呵哒了,美股涨你不涨,美股跌你也跌就算了,那欧洲股市和你有什么关系,你跟着他跑?谁跌你跟着谁,你说你有脊梁吗?
这文章估计是监管授意写的,爸妈看孩子老师孩子样。那些机构,你以为他们真不懂,真没骨气?要我说这就是趁机砸盘,让散户交了筹码他们好吸筹。
从年初开始到现在,你发现股市的风向就不对。利好总是“符合/未达预期”,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全给你抛出来当利空。说雅了吧,这叫情绪钟摆倒向恐惧一边;谁难听了这不就是一帮人在那扇乎出来的负面情绪吗?别忘了同样这批人,之前可是玩过“美国制裁芯片说明要国产替代利好芯片;美国取消制裁说明发展道路顺畅还是利好芯片”神论的。你说他们真的没胆量?贪婪占上风的时候,就没有他们不敢说不敢买的。
所以吧,这篇文章也算护犊子了,反正就是定性成孩子胆小,没有砸盘低吸的事。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感概万千。
15年水牛去杠杆,大盘一路熔断,各种官媒齐上阵,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声音犹在耳畔,让多少刚入场不久的新股民激动得五迷三道,加仓入场,或者坚持不割肉。
中石油几十万手单子对轰才堪堪止住大盘熔断,后面就是更加残忍的慢慢阴跌,当时官媒比现在喊得厉害多了,怎么没见股市稳住?
靠嘴是没用的,要救市得靠真金白银。
有时候真金白银都不够,当年某会挨个找券商,逼着停止卖出,定买入任务,那又怎样?机构们还不是不忘加一手股指期货空单对冲风险?
想起来总理当年那句话,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真想呵护好股市,请把退市工作认真做好,獐子岛扇贝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股民被忽悠得天天跟妖股玩捉迷藏,市场能好的了吗?
真想呵护好股市,这两三年玩命一样发新股,某动某油多大体量了,还要来场子里圈钱,现在A股市值规模已经全世界第二了,与GDP比值已经脱离安全区间多少了? 现在新股发不出来,新股民也不打新了,想起来A股的脊梁来了。
天天说什么注册制与世界接轨,你开个饭店天天拿黄瓜充海参,现在学人家改自助餐了你就行了?
机构也是人,机构作手运作个几年,也等着领奖金回家呢,你一天唱一出戏,现在想起来让机构发挥作用了,对不起,股市行情不好,基民排队等着赎回呢我有什么办法。
要是看到那个基金经理现在重仓押入单一领域,别以为脊梁骨回来了,这是拿股民的钱给自己赌业季呢!
挺起A股的脊梁,哼,但凡是在场子里玩的,没人不希望市场越来越好,不说跟美国十年长牛比,请比一比印度好不好撒?!!15年A股2600个股票,21年4000多!指数还能在3500以上运行,全世界有比中国股民还硬的脊梁吗?!
挺好,就这样吧!
希望学习交易知识的朋友,可以先看下面这篇文章!
过气媒体以为现在还是一篇社论治股市的时代啊?
A股的脊梁是什么意思,发明创造一个词,首先要给个定义吧,这种模糊化乱比喻的事情还是别玩了。
信这个的估计也是不看数据不看投资回报的,A不讲个股,将普遍的投资回报率多少起码列一下数据再谈是不是要挺起,茅五都顶到这个市盈率了,市盈率低的也有,没人要就是风险也在那里,这玩意就和中国足球一样,全是毛病无从说起,这位编辑就像是足球报一个没系统训练过的记者一样。
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现在很多机构操盘的水平不行,对市场理解不到位,净特么干追涨杀跌的事,除了资金量大和一般散户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是一个历史问题,18年熊市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那年过后整个市场大的生态发生了改变,以前基本都是一个垃圾股埋伏一个庄家长期操票,涨跌随他心意无视基本面无视大盘,只要有韭菜就可以随便割,这种低难度的事干久了钱没少赚,能力不见涨。
后来19年开始股民接到基金入市,市场里的韭菜少了都是机构基金博弈,你那小盘垃圾股坐庄的玩法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么纯搞笑,压根人家就看不上,于是饿死一批庄家。反应过来的从小盘股主力变成大盘股的一般投资者,角色也从说一不二的庄家变成散户,只不过资金量大而已。结果这就出问题了,水平不行啊,一个大号散户而已。对市场对政策领会能力基本就是个弟弟,真正有水平的机构都会非常理解什么叫做政策市。这也是我坚决看多的原因,现在很多人说什么清仓啊,22年股灾啊,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啊,我都懒得搭理,连最基本的A股结构都没整明白。
所以才出现这两天大跌上面出来耳提面命跟你讲啥叫做脊梁,好好理解理解,是不是思想觉悟不到位?是不是安生日子过多了过傻了?傻子还特么混啥金融?尤其那些出点问题就看外围就看美股就看北向资金的,不看好A股现在赶紧滚,外面一堆排着队的资金想进来上面都挡着呢。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
各位,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一个金融人对这句话不仅是听得着,而且是看得见,是震撼的看着的,一带一路,RCEP,中欧协定,中俄伊抱团,尤其这次央行逆美联储周期的货币政策,就是中美间的世界经济周期秩序之争。美国已经没什么牌可以打了,只能搞搞欧洲吸吸血的样子,这笔吸来的钱还要和我们分。
同志们,好好理解理解一带一路,RCEP,中欧协定,中俄伊关系,好好想一想,这些对全球意味着什么,对美元霸权意味着什么?现在就差一个标志性事件告诉全世界而已。
22年是困难的一年,但这只是通向行星辰大海前的小小坎坷,视角放长远一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央行的流动性就在路上,没啥可怕的,因为基本面我们已经站稳了,中国已经走向世界,军事上经济上都有保底的基本盘,未来只会更好无非是多和少。
以一种鼓励的口吻骂街……
大意就是……你们一堆机构握着那么多资金,操盘都是念了那么多年书的,这个证书那个名校。还有各种分析工具,电脑计算硬件,甚至是什么操作软件!
干出来的结果和轨迹跟特么散户大妈有什么区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