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先去一个更好的学校差一点的专业,然后可以转专业啊?或者学着学着你可能就不想转了呢?不也是一桩美事?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是不是“学着学着不想转了”就代表当年的选择对了?这个未必。
有不少人刚读大学的时候,规划的好好的要学习双学位,大一末申请转专业;
有不少人立志读研要去XX大学去读;
有不少人出国之初,雄心勃勃的要以XX校为跳板,再申哈佛MIT……
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后来都安于自己所在的专业或者学校了。
往最好的方向去联想,可以说这些人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非常满足的不想转了。但是更大的可能往往是因为他们中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内因外因放弃了。所以如果自己不是很有毅力的人,要在开始做选择的时候不给自己需要付出额外努力的机会,要考虑到自己今后可能会懒惰,可能会放弃,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时候预先给自己留一些懒惰的空间是最优的选择。
所以对于做选择这种事情,尤其是重大的选择,我一般的建议就是,能直线就不要试图曲线救国,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除非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就是那样的人。
题主的情况,对专业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偏好,那就看客观待遇了。平均来说,学金融或者计算机未来工作待遇更好的机率更大。那最好就直接奔着金融或者计算机,然后选一个自己能去的最好的学校,这是最稳妥,也是最风险规避的办法。复旦和交大与题主提的其他候选学校相比,有一点地理位置上的比较优势——因为复旦和交大是上海的top2,在上海当地,或者说在南中国,头顶上没有其他的学校。
------------------
假定自己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的人的概率为 ,那么自己不是很有毅力的概率为 。而在你做决定的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
假定清华经管给你带来的收益为A,其他学校经管给你带来的收益为B,清华其他专业给你带来的收益为C。
如果你认为C>B,那么这个没什么好谈的了,直接选清华即可。如果你认为A>B>C,那么就要看是不是: 了。
化简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 ,也就是说,只有预估你的毅力水平达到一定档次的时候,才应该选择清华的冷门专业,而这个预估的毅力水平和什么有关呢?我们求几个导数看看:
其他条件不变,清华经管给你带来的收益越大,你越应该选清华的冷门专业;
其他条件不变,其他学校经管给你带来的收益越高,你越应该选择其他学校经管;
其他条件不变,清华冷门专业给你带来的收益越高,你越应该选择清华的冷门专业;
注意:在上面的式子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到因为转专业而承担的额外风险和付出的额外努力。
不要本科学金融,金融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专业。金融其实和十几年前很多人看好的外贸一样,是个伪专业。如果你真想以后做金融,建议你本科选数学物理或者法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