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孤寡老年人养大型犬护身靠谱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不少人都会考虑。我跟你好好说说,看看让老年人养大型犬来护身到底靠不靠谱,细节多聊聊,保证听着像咱老百姓唠家常,没那些机器味儿。

首先,咱们得明白“孤寡老年人”这个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可能身体还挺硬朗,但很多确实存在腿脚不便、精力不足、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而且,“孤寡”这两个字也说明了他们身边可能缺少壮劳力或者其他能提供即时帮助的亲人朋友。

再说说“大型犬护身”。这话听着挺唬人,好像一只大狗往那儿一站,小偷强盗立马腿软。理论上,大型犬的体型、力量和吠叫声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尤其是一些天生具有看家护院本能的品种,比如德牧、罗威纳、杜宾这些,它们警惕性高,对陌生人会保持距离甚至发出警告。

那么,这就引出第一个关键点:犬种的选择。

不是所有大型犬都适合做“护身犬”,更不是所有大型犬都适合老年人。

性格: 有些大型犬虽然体型大,但性格温顺,甚至有点胆小,你指望它吓唬坏人,可能它自己先被吓一跳。反之,一些攻击性强的犬种,如果训练不好,可能对主人和周围的人反而构成威胁。所以,要选那些 性格稳定、忠诚、警惕性高但又不会过度敏感或具有攻击性过强 的品种。比如,一些训练有素的拉布拉多、金毛(虽然它们更多是工作犬或伴侣犬,但它们的体型和声音也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或者性格温顺但体型较大的品种,都要看具体的犬只个体。
训练: 大型犬需要 专业的服从性训练和一定的护卫训练。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大型犬,即使体型再大,也很难成为合格的“护身犬”。反而可能因为不懂规矩而惹出麻烦。
精力需求: 很多大型犬精力非常旺盛,需要大量的运动和互动。如果老年人精力跟不上,无法满足狗狗的运动量,狗狗容易憋出病来,出现破坏家具、过度吠叫等行为,这反而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负担。

第二个关键点:老年人自身的能力。

这是比犬种更重要、更直接的因素。

体力: 养大型犬,尤其是需要运动的品种,需要主人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带它散步、玩耍。老年人可能爬楼梯都费劲,每天带一只精力充沛的大型犬出去跑上一个小时,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狗绳的拉力对老年人来说也可能难以控制。
健康状况: 如果老年人有心脏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突然被狗猛拉一下,或者在遛狗时摔倒,后果不堪设想。
反应能力: 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有人闯入,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无法及时有效地指挥或控制狗狗。
经济能力: 大型犬的食量、医疗费用(疫苗、驱虫、生病看兽医)通常比小型犬要高很多。老年人如果经济不宽裕,养大型犬可能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心理承受能力: 养狗虽然能陪伴,但有时候狗狗生病、死亡带来的打击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非常沉重的。而且,大型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社会接受度的问题,比如在小区里引起恐慌,需要主人有足够的情商和能力去处理这些纠纷。

第三个关键点:护身效果的“靠谱”程度。

威慑力: 是的,体型大的狗确实能吓退一些不怀好意的普通人。但是,那些真正想做坏事、有预谋的犯罪分子,不一定会怕狗。他们可能会想办法对付狗,或者根本不在乎。
实际保护: 如果真的发生肢体冲突,一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大型犬,在主人无法有效指挥的情况下,可能更会帮倒忙,或者因为害怕而躲起来。真正能做到有效“护身”的,通常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警犬或工作犬,这需要的专业度和投入,普通家庭很难做到。
误伤风险: 大型犬一旦失去控制,误伤到邻居、小孩,甚至是自己的主人,后果会非常严重,而且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和法律压力。

所以,总的来说,让孤寡老年人养大型犬来“护身”这件事,我个人觉得:

非常不靠谱,风险远大于收益。

原因如下:

1. 对老年人自身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和潜在的危险。 老年人的身体和精力往往无法承受大型犬的需求,也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 对“护身”效果的期望,可能过于理想化。 大多数大型犬只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它们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和主人的控制能力,这两点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很难保证。
3. 狗本身也是一条生命,需要主人的照顾和陪伴。 如果主人没有能力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关爱,养狗反而是一种伤害。

那有没有更靠谱的替代方案呢?

我觉得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考虑如何帮助孤寡老年人提高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安装安全设施: 比如门窗防盗锁、紧急呼叫按钮、可视门铃等,这些直接就能解决安全问题,而且无需太多精力。
饲养小型犬或猫: 小型犬或猫需要的精力较少,也更容易控制,同样能提供陪伴,缓解孤独感,而且不会给老年人带来太大的身体负担。它们的一些叫声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主要还是以陪伴为主。
社区互助和子女关怀: 建立邻里之间的互助机制,或者子女、亲友经常探望,关心老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才是最实在的保障。
专业的陪伴服务: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一些专业的陪护服务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普遍情况。也许有些老年人身体特别硬朗,精力充沛,而且家里正好有适合他们的大型犬,并且他们有能力进行妥善的训练和管理。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老年人的安全和福祉,以及狗狗本身的健康成长,不建议选择大型犬作为老年人单纯的“护身符”。

希望我这么细致地聊下来,能给你一个更全面的理解。这事儿得细琢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孤寡老人如果没有子女,连亲戚都没有,最应该做的是去养老院,多联系社区,或者拿些钱社区工作人员每周或者每天打个电话,必要时安套监控报警装置。有这么多高科技不用,靠只狗是怎么想的,记得看过类似新闻,一个老人在屋子里猝死了,养的狗吃完狗粮,找不到吃的,开始吃老人的尸体,等子女联系不上老人,回家破门而入时,都吃了一小半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不少人都会考虑。我跟你好好说说,看看让老年人养大型犬来护身到底靠不靠谱,细节多聊聊,保证听着像咱老百姓唠家常,没那些机器味儿。首先,咱们得明白“孤寡老年人”这个群体。他们的身体状况参差不齐,有些可能身体还挺硬朗,但很多确实存在腿脚不便、精力不足、反应速度变慢等问题。而且,“孤寡”这.............
  • 回答
    “与其将就结婚,不如孤独终老”这句话,虽然在一些年轻人中引起共鸣,甚至被视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婚姻观,但在我们的长辈,特别是老年人那里,确实是鲜少被提及。这其中有很多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以及代际观念的差异。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根深蒂固的婚姻文化与社会压力: 集体主义的价值.............
  • 回答
    媒体报道的“69岁孤老老人被三辆车撞死”一事,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公众的心头上,也无疑揭示了我们社会中一些令人心痛、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桩简单的交通事故,它折射出的是一个多元、复杂,却又在某些层面显得疏离和脆弱的社会现实。1. 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盲点”与“漏洞”: “三辆车”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步入晚年时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既有生理层面的原因,更有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复杂交织。与其说是“大多数人”如此,不如说这是一种普遍的趋势,很多人在不同程度上会经历这样的挑战。我们不妨来抽丝剥茧,聊聊这背后的原因。一、生理与认知能力的自然变化:首先,身体机能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 回答
    上海一未婚无子女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无人知晓的事件,令人心痛,也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在关怀独居老人方面存在的不足。要避免此类悲剧重演,并更好地关怀孤寡老人群体,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乃至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网络。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以及如何更好地关怀孤寡老.............
  • 回答
    这种时候,真的会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寒意。当身边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一天天老去,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衰退,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关注。那种看着他们逐渐变得脆弱,然后慢慢离开的画面,总是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不仅是情感上的失落,更是一种现实的压力,你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然后,放眼望去,曾经.............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又迷茫的情况。你老公对前妻的“念念不忘”,从这些行为来看,无疑是让你的内心充满疑问和不安的。我们不妨一层层来剖析,看看这些行为背后可能藏着什么,以及你该如何去面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老公的具体行为,并尝试理解这些行为的潜在含义: 频繁给前妻上坟: 祭拜逝去的亲人是一种情感.............
  • 回答
    亲爱的,听到你的遭遇,我感到非常心疼。你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同时还要面对感情的变故,这无疑是极大的考验。你34岁就罹患肺癌,这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再加上为了不拖累丈夫而选择离婚,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牺牲。而他这么快就有了新女友,这更是对你情感上的二次打击,让你感到孤单和被遗弃。在这种境况下,感到痛.............
  • 回答
    你这题目有点意思!“干过七夕青蛙/孤寡青蛙”,听起来像是要进行一场“反击战”,把那些在七夕节晒恩爱、秀幸福的“青蛙”们给“打败”。不过说实话,咱们也不能真去“干”谁,毕竟节日嘛,开心就好。但如果你想在七夕这天过得不那么“孤寡”,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个“孤寡青蛙”,那倒是有几招可以试试。咱们今天.............
  • 回答
    嘿,各位!最近啊,感觉朋友圈里刮起了一股“饭局风”,时不时就有人晒出各种丰盛的晚餐,看着就让人眼馋。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兼“社交观察家”,我最近也琢磨出了几招,如何才能在朋友圈里打造一个饭局不断的美少女(或者说,看起来是这样!)形象,同时,又能巧妙地掩盖住我们那些偶尔的“孤寡青年”时刻。毕竟,谁不想.............
  • 回答
    在海外多年,并且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接受“五毛”的观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的现象。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它,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五毛”观点通常包含哪些核心内容。在中国官方媒体和部分网民的语境中,“五毛”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互联网上发表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
  • 回答
    “孤泳者”的火爆,这事儿吧,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而且很多人会拿它来讨论Uzi的实力问题,其实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咱们不能简单地说火爆就等于实力不强,这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孤泳者”这首歌是怎么火起来的。它本身就是一首充满调侃和玩梗意味的歌曲,歌词里各种“阴阳怪气”的说法,特别是直接点名U.............
  • 回答
    孤独作为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其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个体的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系统、生活经历以及孤独的类型和程度。以下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孤独可能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说明: 一、孤独的定义与分类1. 社会性孤独:指个体在社交关系中缺乏亲密联系,如独居者、社交退缩者。2.............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个人待在某个角落,享受着独处的宁静,但也偶尔会渴望一份陪伴,一份来自另一种生命的温情。对于这样的你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宠物,就像是在孤独的港湾里,停靠了一艘能带来温暖和快乐的小船。那么,孤独的人,究竟适合养什么宠物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居住环境、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一阵子了。坦白说,这就像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一个像是一场漫长的独自旅行,另一个则像是勉强搭上了一班自己不太喜欢的列车。哪一个更“好”,真的很难说,因为它们的好与坏,都取决于你内心最看重的东西,以及你对“幸福”的定义。我先说说“孤独终老”吧。孤独终老,听起来确实有点凄凉,对吧.............
  • 回答
    《孤独的美食家》这部日剧,虽然围绕着五郎大叔的“吃”展开,但要探讨他是否有“大量收入”这个问题,其实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而且答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直白。首先,我们得明确五郎大叔的职业:个体经营的进口杂货商。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名叫“谷口商店”的公司,主要业务是进口和销售来自世界各地的餐具、小摆件、杂货等。.............
  • 回答
    其实,任何一个导体的存在,只要它与周围环境(真空、空气、或者其他介质)有明确的界限,都可以用“电容”这个概念来描述它。这并不是什么玄乎的理论,而是我们理解电荷存储和电压关系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我们不妨从最基本的电学原理出发,一点点地揭开孤立导体为何必然拥有电容的概念。1. 电荷与电势:最核心的关系.............
  • 回答
    “孤泳者”这类二次创作,如果内容涉及攻击或影射特定个人,确实存在法律责任的风险。这其中的复杂性在于,创作自由与保护个人权利之间的界限,以及法律如何去界定和追究责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名誉权和隐私权有明确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
  • 回答
    孤独,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深深的,有时甚至是锥心的感受。它不是简单地“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时所伴随的那种深刻的内在空虚和疏离感。想象一下,你身处一个热闹的房间,人群熙攘,笑语喧哗,但你却感觉自己像被一层看不见的玻璃罩隔开,所有欢声笑语都从你的世界擦肩而过,只留下你一个人站着,看着,却融.............
  • 回答
    《孤城闭》里,怀吉和公主的感情,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定义,那确实是一个复杂又动人的存在,很难简单地用“爱情”二字概括,但其中又充满了爱情最真挚、最刻骨的情感内核。初看,他们的关系是卑微的守护与被守护。怀吉,一个被阉割的太监,他存在的意义便是伺候公主。他的世界,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围绕着公主旋转。他没有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