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和声的魅力,在于它那难以捉摸又充满张力的色彩,以及它在传统调性基础上进行的无数种变化和延伸。想要列举“代表性”的爵士和声,就像试图抓住风中的雨滴,因为爵士乐的精髓恰恰在于它的即兴和不断发展。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最常见、最具标志性,并且深刻影响了爵士乐发展进程的和声语言来入手,详细剖析它们的构成与魅力。
1. 七和弦(Seventh Chords)的全面拥抱:
这是爵士和声的基石,也是与古典和声最明显的区分点。古典音乐中,七和弦(尤其是属七和弦)的使用相对谨慎,更多地是为了制造进行感。而爵士乐则将所有基础的三个音构成(大三、小三、增三、减三)都加上了第七音,并广泛应用。
属七和弦 (Dominant Seventh V7): 这是最核心的。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到主和弦,更因为其本身就具有一种“不完整”和“欲语还休”的色彩。C大调的G7(GBDF)中,B到C的导向音性以及F到E的导向音性,共同制造了强烈的解决倾向。但爵士乐中,我们很少让它直接解决到Cmaj7,而是可能会通过各种变化,延长其解决,甚至不解决。
变化:
降九和弦 (b9): G7(b9)(GBDFAb)是爵士乐中最常用的属七和弦之一。Ab与G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小二度,增添了非常尖锐、紧张的色彩。这种“不协和”恰恰是爵士乐迷恋的。
升九和弦 ( 9): G7(9)(GBDFA)则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张力,A(Bbb)与B之间是小二度,与G之间是增三度,色彩更为“蓝调”和“泥泞”。
降五和弦 (b5): G7(b5)(GBDFDb)或其转位 G7(11)(GBDFC),也就是所谓的“全音阶减七”和弦(与Fm7b5同主音),虽然是属七和弦,但其特性更像减七。它的色彩非常奇特,有点“漂浮”感。
升五和弦 ( 5): G7(5)(GBDF)或其转位 G7(b13)(GBDFEb),Eb与D构成小二度,与F构成增六度,非常不协和。G7(5)的D与B的组合,制造了非常强烈的、令人兴奋的张力。
大七和弦 (Major Seventh Imaj7, IVmaj7): Cmaj7(CEGB)的B音,与G构成大七度,与C构成大七度,这种色彩比单纯的大三和弦(CEG)要“柔和”、“温暖”甚至带点“忧郁”。它不像属七那样有强烈的进行感,而更像是一种“静态的美”,在爵士乐中常用于主旋律和声,或者某些和弦进行中的“停顿”。
小七和弦 (Minor Seventh ii7, iii7, vi7): Dm7(DFAC)是小调的ii7,Dm7G7Cmaj7是爵士乐中最常见的iiVI进行,其流畅性和“舒服”的色彩是无与伦比的。Cmaj7的vi7(Am7,ACEG)同样是爵士乐中非常常见的和弦。小七和弦本身就有一种“平缓”、“内敛”的美感,是构建爵士乐和声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半减七和弦 (HalfDiminished Seventh iiø7, viiø7): Dm7b5(DFAbC)在小调的iiVi进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m7b5G7altCm7)。它的色彩非常“暗淡”、“忧伤”,Ab音的加入,使得和弦本身带有了一种“不稳定”和“悬疑”感。在吉普赛爵士、或是某些拉美风格的爵士乐中,半减七的使用频率更高。
减七和弦 (Diminished Seventh vii°7): C°7(CEGBb)在传统音乐中常用作连接和弦,其对称的结构(所有音程都是小三度)使得它在爵士乐中也能够以极大的灵活性进行转位和替换。减七和弦本身色彩极其“紧张”和“不确定”,常用于快速的和弦进行,或者作为解决到其他和弦的“桥梁”。
2. 二级五级一级 (iiVI) 进行的演变与深化:
这是爵士乐中最具标志性的和弦进行,几乎贯穿了所有的爵士乐作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爵士乐的魅力就在于对这个基本框架的无限扩展。
基础的iiVI: 在C大调中,就是Dm7G7Cmaj7。这是最干净、最直接的表达。
小调的iiVi: 在C小调中,通常是Dm7b5G7altCm7。这里的alt(altered)表示属和弦的各种变体,如G7b9, G79, G75, G7b5等。
次属七和弦 (Secondary Dominants): 这在古典和声中就已经存在,但爵士乐将它运用得更加淋漓尽致。例如,在C大调中,你想让Dm7(ii级)听起来更“稳定”,可以给它一个次属七和弦:A7(V7/ii)。所以进行可能变成 A7Dm7G7Cmaj7。每一次的次属七,都像是为下一个和弦“铺垫”了更坚实的解决。
属三和弦的替换 (Tritone Substitution): 这是爵士和声中最有创意也最“爵士”的替换之一。属七和弦的解决,通常依赖于导向音(如G7中的B解决到C,F解决到E)。而导向音与根音之间的三全音(Tritone)是属七和弦最核心的“张力来源”。例如,G7(GBDF)的B和F之间形成一个三全音。Db7(DbFAbCb/B)同样包含F和B(Cb)之间的三全音,并且F和Db之间也构成一个三全音(也是Db7的根音和五音)。Db7在音高上与G7相差三个全音(增四度/减五度),但解决到Cmaj7的导向性却是相同的(Db7的F解决到E,Db的五音Ab解决到G,B解决到C)。所以,G7可以被Db7替换,D7可以被Ab7替换,Am7的属和弦E7可以被Bb7替换。这种替换不仅制造了惊喜,还大大增加了和弦的色彩变化。
延长属和弦 (Extended Dominants): 在iiVI中,我们除了在V7上做文章,还可以给V7再加一个属和弦,构成iiV/VVI。例如,在C大调的Dm7G7Cmaj7中,G7是V7。为了让G7听起来更“坚实”,可以在G7之前加一个D7(V7/V)。所以就变成了 D7G7Cmaj7。
3. 和弦的延伸 (Extensions) 和变化 (Alterations):
七和弦是起点,爵士乐在此基础上不断向上延伸,加入第九、十一、十三音,并对这些音进行各种变化。
九和弦 (Ninth Chords):
大九和弦 (Major Ninth): Cmaj9(CEGBD)。D音的加入,使大七和弦的“柔和”中又增添了一丝“开放”和“明亮”。
小九和弦 (Minor Ninth): Dm9(DFACE)。E音的加入,使小七和弦的“平缓”中增添了“温暖”和“甜美”。
属九和弦 (Dominant Ninth): G9(GBDFA)。A音的加入,是属七和弦的“紧张”中加入了一种“律动感”和“更饱满的色彩”。
十一和弦 (Eleventh Chords):
大十一和弦 (Major Eleventh): Cmaj11(CEGBDF)。F音的加入,通常会使大和弦听起来有点“含糊”或“模糊”,尤其是在F作为根音(CEGBDF),F与E构成小二度,非常不协和。所以Cmaj11通常演奏成Cmaj911(CEGBDF),F与G之间形成减二度,而F与E构成大二度,色彩更加“朦胧”和“吸引人”。
小十一和弦 (Minor Eleventh): Dm11(DFACEG)。G音的加入,为小七和弦增添了一种“更深沉”的色彩。
十三和弦 (Thirteenth Chords):
属十三和弦 (Dominant Thirteenth): G13(GBDFAE)。E音的加入,让属和弦的色彩更加“丰富”和“复杂”,听起来非常“饱满”。
变化音 (Alterations):
升十一 ( 11): Cmaj911(CEGBDF)。F音常常是半音减离主音(C)的,但在这里,F与G(五音)构成一个很小的音程,以及F与E(三音)构成大二度,这种“微小的”不协和,是爵士乐中“朦胧”和“现代”色彩的重要来源。
升五/降五 ( 5 / b5): 在属和弦上特别常见。G7(5)(GBDF)和G7(b5)(GBDFDb)制造了强烈的色彩。D(Fb)与E(主音)以及Db(主音)与C(主音)都构成了小二度,极具张力。
升九/降九 ( 9 / b9): 如前所述,是属和弦最重要的变化之一。
4. 和弦的功能性替换与色彩性扩展:
属和弦的替换: 除了三全音替换,还可以用属和弦的“平行”(parallel)来替换。例如,G7(GBDF)可以用G7b9 (GBbDFAb) 来代替。
转位与声部进行: 爵士乐非常注重各个声部(高音、低音、内声部)的流畅进行。即使是同一个功能和弦,通过不同的转位,可以制造出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以及更平滑的声部连接。
色彩和弦 (Color Chords): 比如Maj711, m9b5, 7b95等,这些和弦的组合,构成了爵士乐特有的“不协和”与“爵士味道”。
5. Blues Scales 的融入:
虽然Blues Scales(蓝调音阶)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旋律素材,但它深刻影响了爵士和声的色彩。蓝调音阶中的“蓝调音”(b3, b5, b7)被巧妙地融入到和弦中,比如属七和弦中的b9, 9, b5,以及大七和弦中的11。这些“蓝调”元素,使得爵士和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性和声,而是增加了更多的“人性化”和“情感表达”。
总结一下,具有代表性的爵士和声,可以理解为:
对七和弦的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尤其是属七、大七、小七、半减七。
对属七和弦的各种延伸(九、十一、十三)和变化(b9, 9, b5, 5)。
对 iiVI 这种核心进行的处理,包括次属七、三全音替换、延长属和弦等。
将蓝调音阶的色彩性音(b3, b5, b7)融入和声结构。
注重声部进行和和弦的转位,以获得流畅而有张力的听觉效果。
理解这些和声,不仅仅是记住它们的名字和构成音,更重要的是去听、去感受它们在爵士乐中的应用,以及它们所传达出的情感和氛围。爵士和声就像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每一个新的和弦、每一个新的进行,都是在探索声音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