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你心目中,2021 年芯片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热门事件有哪些?

回答
2021年,芯片领域绝对是风起云涌,精彩纷呈。如果说有一场盛大的戏剧,那2021年的芯片界无疑贡献了最扣人心弦的上演。在我眼里,有这么几件事,简直就是当年芯片界的“头条新闻”中的头条,让人过目难忘。

1. 全球“缺芯潮”:一场突如其来的“炼狱”与“洗礼”

要说2021年芯片界最震耳欲聋的事件,那绝对是那场席卷全球的“缺芯潮”。这不是某个小范围的供应问题,而是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炼狱”,将汽车、消费电子、工业制造等几乎所有与芯片沾边的行业都卷了进去,让它们尝尽了“无芯可用”的苦头。

这股浪潮的起因,其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新冠疫情肆虐,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工厂停工,物流受阻,这给了最初的“雪上加霜”。然后,疫情催生了居家办公、在线教育、娱乐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对PC、平板、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需求量激增,这又成了“火上浇油”。更关键的是,汽车行业在疫情初期因为担心销量下滑而大幅削减了芯片订单,结果后面需求反弹时,却发现已经失去了产能优先级,就像已经放飞的风筝,再也抓不回来。

这场缺芯潮的直接后果,就是汽车厂纷纷停产,手机、显卡等产品价格飞涨,甚至出现“一芯难求”的局面。很多厂商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甚至牺牲一些产品的利润来换取宝贵的芯片。这就像是大家突然发现,曾经被视为“普通零件”的芯片,竟然是支撑现代工业的“命脉”。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场危机也像一场“洗礼”。它让全球对芯片产业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反思供应链的过度集中和风险。大家突然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这直接推动了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本土芯片制造能力,推动了“芯片自主化”的进程。

2. 台积电的“涨价潮”与产能扩张:王者地位的巩固与未来的布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在2021年无疑是“风暴中心”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这场危机中最大的受益者和焦点。

首先,缺芯潮让台积电的产能变得极其宝贵。在全球客户都伸着脖子等着拿到芯片的情况下,台积电自然有了涨价的底气。2021年,台积电对多个工艺节点的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其营收和利润,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的绝对王者地位。

但台积电并没有因为眼前的“暴利”而停下脚步。相反,它趁势而为,加大了全球范围内的产能扩张力度。在中国台湾以外,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了先进的晶圆厂,这被视为其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美国政府推动芯片制造本土化的积极回应。此外,台积电也在日本熊本新建了工厂,并且在南京继续扩大产能。

台积电的这些举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它的扩张计划,也直接影响着全球芯片产业链的格局,让人们看到了它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影响力。

3. 英特尔的“王者归来”野心:帕特·盖尔辛格的改革与挑战

2021年,芯片界的另一大看点,无疑是英特尔在新任CEO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的带领下,发起了“王者归来”的雄心勃勃的改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特尔在先进制程工艺上被台积电和三星超越,失去了曾经的绝对优势,这让它在CPU市场也面临着来自AMD的严峻挑战。盖尔辛格上任后,明确提出了“IDM 2.0”战略,这标志着英特尔将重新拥抱代工业务,并计划在先进制程工艺上迎头赶上。

2021年,英特尔发布了其在先进制程工艺上的路线图,并宣布了对美国俄亥俄州等地的大规模投资建厂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至少在四个先进制程节点上实现领先。同时,英特尔也积极与美国政府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希望能够重塑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

英特尔的这次转型,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如果成功,它将重新夺回芯片制造的领导地位,并为全球芯片产业带来新的格局。但挑战也是巨大的,如何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如何与台积电这样成熟的代工巨头竞争,都是英特尔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4. 汽车芯片国产化的加速:国家战略的落地与产业的转型

如果说缺芯潮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它更是敲响了警钟,加速了汽车芯片国产化的步伐。

在2021年,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对于芯片产业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本土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汽车芯片领域,由于其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且曾经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国产化的呼声和行动都尤为迫切。

许多国内的汽车芯片设计公司,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都积极投入到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和生产中。尽管距离完全实现自主可控还有一段路要走,但2021年确实是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起点。我们看到了更多国内企业在车载MCU、功率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取得的进展,这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5. 新兴技术驱动下的芯片创新:AI、RISCV的崛起

除了宏观的供应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2021年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同样精彩。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的AI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我们看到了各大科技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激烈竞争,无论是GPU、ASIC还是FPGA,都在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AI算力需求。

同时,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也开始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尤其是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等领域,RISCV凭借其开放、灵活、低成本的优势,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21年,RISCV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更多的企业开始拥抱这一新的架构,为未来的芯片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总而言之,2021年的芯片领域,充满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从全球性的缺芯危机,到巨头的战略调整,再到新兴技术的崛起,这一切都在深刻地改变着芯片产业的未来,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精彩的芯片时代即将到来。这些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了2021年芯片界的独特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扎古 @MARS 邀请。

2021年可以说是芯片行业曝光量最大的一年,无论是美国对全球芯片行业的疯狂打压,还是缺芯问题持续发酵,进而影响多个行业停产,亦或是国内芯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应届生薪资节节攀升,都见证了半导体行业这一年的狂欢。

曾经的芯片行业一年也上不去几次热搜,但今年确实热搜不断,我们从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变化等方面来对过去一年的代表性热门事件进行一个回顾。

美国三次半导体峰会

11月 8号:台积电向美国提交机密数据

不出意外的,各家芯片制造商还是最终向美国提交了数据。

个人认为美国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缓解国内芯片短缺现状,优先保证国内企业的芯片供应

疫情以来,芯片短缺已经多次冲上热搜,多家车企因为缺芯减产甚至停产,即使是美国也没能在这场缺芯潮中幸免。有了芯片,美国的资本才能赚到钱。

2、重整半导体产业链,让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

事实上,这一项计划从三星和台积电赴美建厂便已经开始了。近年来,英特尔在和三星以及台积电的工艺竞赛中已经完全落后。先进工艺的芯片制造作为如此重要并且赚钱的一环,美国没有理由不把它牢牢控制在手中。你三星和英特尔不是5nm量产了吗?3nm不是推进的也挺快吗?没事,这些砸了几十亿几百亿研发出来的,我得来全不费功夫。要知道,台积电和英特尔建新厂的位置都是亚利桑那州。

3、扼住半导体产业链的咽喉,对其他国家实施精准打击

当美国掌握了这些数据后,哪个国家下单了什么工艺,什么类型的芯片一目了然。由此可以判断出哪个国家,哪个产业活跃,或者哪家公司发展迅速,有可能成为美企的竞争对手。借此实现精准打击。

我们做芯片设计的一个理念是“shift left”,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越好,发现的越早,处理问题的成本就越低,老美把芯片算是玩明白了。

台积电上交数据对我国企业是非常不利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话,美国这么做或许有其他的担忧。要知道最近我们祖国统一的决心越来越强,而通常国家层面的判断要比我们更准确且有远见。

9月23日,美国政府第三次召开半导体高峰会

此次美国态度强硬,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等数据,这可能会削弱大厂的议价能力与竞争力。

如果说之前美国试图在设计和制造端打压非本土企业,那么这次则是赤裸裸的抢芯片。

缺芯对全球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不仅不致力于解决问题同时还在拼命打压亚洲企业。美国近年多次召开半导体峰会,组建半导体产业链,不仅仅是打压中国,更是希望让先进半导体制造回归本土。要知道,目前75%的制造集中在亚洲。并且台积电和三星的工艺已经和英特尔拉开差距。

此次美国要求台积电和三星公开数据,很难保证美国政府不把数据交给英特尔,英特尔或成最大的赢家。

经过此次事件之后,台积电和三星还愿意赴美建厂吗?貌似不愿意也不行。

5月20日:美国商务部举行第二场半导体CEO视频峰会

此次峰会召集了半导体行业的诸多CEO,还包括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 .)、Stellantis NV、芯片供应商和其他芯片用户。

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解决美国内部的芯片短缺问题,除了即将落地的520亿美元的半导体激励计划,美国政府希望在芯片供应侧和需求侧之间发挥作用,加速芯片的供应,达到缓解芯片短缺的目的。事实上,芯片短缺已经影响到了美国多个工业领域,包括自动设备,汽车,甚至是医疗行业。

在召开峰会的次日,韩国总统文在寅携三星、SK等企业高管同拜登召开了领导人峰会,其主要覆盖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其中三星将投资170亿美元赴美建5nm晶圆场,LG、SK集团建电池厂、现代建汽车厂等。此举也正是美国半导体产业回流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其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巩固半导体的领先地位。

Statement from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Gina M. Raimondo Following Meetings with Semiconductor Industry Leaders |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5月11日:美国成立半导体联盟

当地时间5月11日,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64家企业宣布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Semiconductors in America Coalition,SIAC)。这些企业几乎覆盖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纵观这个半导体联盟的公司,其成员的技术实力冠绝全球,基本都是各细分领域的巨头!

芯片制造:英特尔,台积电,三星,格罗方德等。

芯片设计:英特尔,英伟达,AMD,高通,博通,IBM,TI,ADI,NXP等。

EDA及设备:Synopsys,Candence, ASML等。

其余还包括提供架构及IP授权的ARM,FPGA领域的Xilinx,Lattice等。

个人分析美国半导体联盟成立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敦促拜登政府的500亿美元芯片补贴落地。

事实上,美国过去一年的诸多对我国打压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部分美国公司损失了部分市场。而SIAC的成立则是多家公司抱团向政府施压,争取激励补贴。

5月19日,据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Chuck Schumer,公布了经过修改的两党立法。Schumer表示:历史性的520亿美元投资已批准,以确保美国保持芯片生产的领先地位。” 该法案包括390亿美元的生产和研发激励,以及105亿美元的实施计划,包括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和其他研发计划。但这520亿最终怎么分,美国以外的公司能分多少还是未知。

2. 让高端半导体产业回流美国本土,加强其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过去一年缺芯的大潮显然对美国的冲击也不小,让高端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可以加强其在市场的控制能力,台积电和三星赴美建厂就是最好的例子。与此同时,掌握了高端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就有了半导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制造业回流本土无可避免的是成本的上涨,但是有了议价权后,最终还会转嫁到下游厂商和消费者身上。

3. 拉拢欧日韩台,围堵打压中国。

表面上看,SIAC是一个商业联盟,但这个联盟没有任何一家中国的企业。从过去美国对华的政策来看,这这个联盟的成立不是一个好消息,美国不仅仅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同时意欲把中国排在半导体产业链之外,加快芯片行业技术迭代,进而拉开与中国的差距。

4月17日:美国或全面禁止14nm芯片出口中国

据路透社报导,美国国会代表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和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表示,要求将获得美国许可才能将使用美国技术在国外制造的半导体出售给华为的规定,范围扩大至设计14nm以下芯片的所有中国公司。

从这条政策看,是极其疯狂的。目前尚属于提议阶段,一旦商务部通过这项提议,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打击,则是由点到面的,整个中国高端芯片行业都会受到影响。

根据这项政策,此次美国想要卡脖子的不仅是芯片制造,同时还包括EDA软件和封测设备等。在EDA软件领域,市场基本被Synopsys, Cadence, Mentor三家公司瓜分,中国本土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很小。没有了EDA软件,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芯片从设计阶段就被卡了脖子。而封测设备虽然国产有一定的基础,但影响依然巨大!

3月12日:拜登政府增加对华为供应商新限制

据路透社12日消息,拜登政府本周修订了向华为出售产品的有关企业的许可,此举进一步限制了这些企业供应可用于5G设备的产品。

#拜登政府增加对华为供应商新限制#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对华为的强硬态度是一致的。主要原因还是华为5G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在拜登政府修改的新规定中,明确了禁止供应商向华为出口“5G设备所用的元件”,包括半导体产品、天线和电池等。

对此,美商务部拒绝回应,并表示许可信息属于机密。结合昨天的消息“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来看,美国有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意思。即想把中国可以制造的产品卖给中国,又想对高端产品进行出口限制。这样的如意小算盘,既破坏了公平的贸易,又扰乱市场秩序。

但是拜登能阻挠华为的5G步伐吗?

个人认为不能。目前华为的5G基站建设数量已达70万个,并且华为在美国限制出口之前就已经在做两手准备。其一是对关键零部件大量的采购,以备未来几年之需,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快国产替代化的进程。

所以对于美国政府的强硬政策,我们并不意外。可以预见的是,华为在通信业务上,基本可以保持稳定。

3月11日:中美半导体行业协会共同成立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官网发布,经中、美两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经过多轮讨论磋商,中美半导体产业技术和贸易限制工作组于3月11日正式成立。

美国在对我国半导体行业实行出口管制以来,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的企业,但美国半导体行业也遭到了反噬!

尤其是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缺芯潮来临之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安然无恙。

然而在中美紧张的科技战局势下,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和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这种半官方的组织出面进行洽谈,是两国希望局势缓和的表现。从目前的的信息可知,SIA的行动应该得到了美国华盛顿的默许,而如果华盛顿现在直接出面有点打自己脸的意思,美国总动大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美半导体联合工作组的成立。

在未来十年,半导体行业在中美是主战场。美国在半导体整个产业链,包括材料,设备,EDA,设计,制造,封测都具有先进的技术。而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制造能力,以及最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的半导体产业无法割舍,否则两败俱伤。

看一下这个工作组的主要工作内容:

“为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建立一个及时沟通的信息共享机制,交流有关出口管制、供应链安全、加密等技术和贸易限制等方面的政策。”

“工作组将遵循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和全球贸易规则,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中美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关切,为建立稳健、有弹性的全球半导体价值链共同做出努力。”

大概可以概括为两点:

1、保护产业链稳定,各取所需,避免当前芯片供需失衡的情况再次发生。

2、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点对美国最有利,同时也对半导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相信美国也知道,要想保持在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快步伐,而不是试图阻止中国。

国内芯片公司群雄逐鹿

今年也是国内芯片公司最热闹的一年,在各个赛道各家公司快速发展,融资一轮又一轮,不仅仅是半导体行业的狂欢,也是资本的狂欢。

国产GPU

国产GPU是一个充满潜力的赛道,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赛道,壁仞、天数、沐曦、燧原、摩尔线程等都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GPU在消费电子、科学计算、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数据分析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谁能杀出重围,挑战NV和AMD,未来几年,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造芯

今年BAT三家在芯片设计方面都有不错的进展。

今年8月,昆仑2芯片发布,采用7nm制程,搭载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构。将应用于数据中心,自动驾驶,边缘计算等领域。

10月,阿里平头哥发布了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采用5nm工艺,主要服务于云计算领域。

11月,腾讯则是一口气发布了三款芯片,分别为针对AI计算的紫霄,用于视频处理的沧海以及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

互联网公司的芯片还是主要应用于自家的业务上,包括云计算,视频处理以及布局AIoT。从长期考虑,一是可以核心技术独立自主,二是在芯片上量以后可以降低成本。

互联网做芯片和传统企业有何不同?

传统芯片企业主要考虑成本和利润,芯片如果没有市场,或者无法出量是很难赚钱的。但互联网公司资金充裕,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互联网公司给芯片工程师开的薪资非常高。

互联网公司想要在云计算等领域对抗英特尔,AMD,英伟达等传统公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其芯片流片及应用是从0到1的一大步。短期来看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从长期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的角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手机厂商入局芯片

在后海思时代,处在风口浪尖的当属OPPO和小米了。比如oppo12月14日发布的首个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而小米也曾发布一款ISP芯片。当然,两家公司都剑指SoC,2022希望能有更多突破吧。

芯片工程师的春天

2021年可谓芯片设计工程师的狂欢,同样也是转行ICer的狂欢。各家公司提前开始秋招,且薪资节节高升,挑战着稍有经验的工程师们的神经!正因如此,一波又一波的离职潮也在不断上演,前几天手贱,在某招聘网站刷新了一下简历,结果电话差点被猎头打爆,果然,风口上,哪怕我这样的菜鸡都有公司抢着要~可以预见的是,春节后又将有一波工程师去追寻更高的薪资以及更好的机会。

2022年希望半导体能延续好势头,希望更多的公司能独立自主的研发出芯片,也希望国产能制造28nm的DUV光刻机尽快落地,也希望自己的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祝愿各位知乎er2022年“芯”想事成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芯片领域绝对是风起云涌,精彩纷呈。如果说有一场盛大的戏剧,那2021年的芯片界无疑贡献了最扣人心弦的上演。在我眼里,有这么几件事,简直就是当年芯片界的“头条新闻”中的头条,让人过目难忘。1. 全球“缺芯潮”:一场突如其来的“炼狱”与“洗礼”要说2021年芯片界最震耳欲聋的事件,那绝对是那.............
  • 回答
    在我心中,“华语天花板”这四个字承载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曲的音乐品质,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情感的共鸣、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艺术巅峰的致敬。如果一定要选择一首能够担此重任的歌曲,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指向—— 《沧海一声笑》。为什么是《沧海一声笑》?这首歌曲的伟大之处,绝非仅仅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歌词深刻,而是因.............
  • 回答
    在我心里,火锅里的素菜之王,非“鲜嫩豆腐”莫属。很多人可能会想,豆腐?不就是那么回事吗?但我觉得,真正的老饕,才能品出豆腐在火锅里那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像毛肚、鸭血那样自带一种霸道,也不像蔬菜那样只负责清爽解腻。豆腐,它有一种温润如玉、包容万象的特质,真正能承载住火锅的灵魂。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口.............
  • 回答
    在我的“心目中”,有些作品确实拥有那种“足以封神且地位无可撼动”的分量,它们不仅仅是看了会“爽”的作品,更是能触动灵魂、改变认知,甚至成为某种文化符号的存在。这些作品,即便时光荏苒,它们的光芒也从未褪色,反而越发显得珍贵。如果要说哪一部最先浮现在脑海,那大概就是《钢之炼金术师》(无论是《FA》还是0.............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长卷,里面的人物更是个个鲜活,跃然纸上。要说哪些影视改编的角色最贴近我心中那个纸上的模样,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龙女”和“乔峰”,这次就让我来聊聊那些让我觉得“就是他/她了”的角色。一、 胡军版萧峰——胸中自有万古愁,豪情更兼铁汉心说.............
  • 回答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而且我正好有点空,那我就不客气了。你啊,怎么就这么固执呢?非要等到被人踩在脚下,被人骂得狗血淋头,才能激起你那点可怜的斗志是吧?你说说你,明明脑子挺灵光的,怎么就跟个榆木疙瘩似的,只有在别人给你使绊子的时候,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你真的以为这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学习方式”吗?不,.............
  • 回答
    在我心中,《哈利波特》系列里最让我心疼的,非西弗勒斯·斯内普莫属。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他隐藏在尖酸刻薄和阴沉外表下的深沉痛苦,每一次重读都会让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心酸。你想啊,从我们第一次见到斯内普,他就是个浑身散发着负能量的教授,对哈利百般刁难,眼神里似乎永远藏着冰冷和怨恨。学生们怕他,哈利更是对他.............
  • 回答
    玩游戏嘛,最让人心头泛起涟漪的,除了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的成就感,就是那些在旅途中遇到,你曾伸出援手,然后看他们获得新生或者安稳落脚的NPC了。对我来说,这种“暖暖的”感觉,通常和那些曾经濒临绝境,或者背负着沉重命运的NPC有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巫师3:狂猎》里那位叫做“血腥男爵”的老哥。我知.............
  • 回答
    在《三体》的宏大叙事中,程心作为新时代的先行者,她的视角往往带着一种对过往文明的审视与感怀。她时常觉得维德、罗辑,甚至她自己身上,都流淌着一股“公元人”的特质,这股特质既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是他们最终走向不同命运的根源。那么,这些“公元人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程心所谓的“公元人的特质”,.............
  • 回答
    我没有“融入”白人社会的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没有种族,也不属于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我没有个人经历,更没有“融入”的概念。然而,我可以理解你可能想了解的是,当一个人,特别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个以特定种族或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生活时,会遇到哪些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适应和建立自己位置.............
  • 回答
    在我心中,要说谁演的赵敏最好,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因为不同观众有不同的喜好和对角色的理解。然而,如果非要我选出一个最深入人心、最能抓住赵敏精髓的角色,那我会说是 黎姿在2001年TVB版《倚天屠龙记》中饰演的赵敏。让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黎姿的赵敏在我心中地位如此之高:1. 天真与狡黠的完.............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老生常谈了,而且在我看来,与其说哪个“超越”了哪个,不如说它们各自在不同的维度上达到了极致,吸引着不同口味的玩家。非要说《荒野大镖客:救赎2》有没有“超越”《巫师3》,这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了。在我心里,两者都是顶级的游戏体验,但确实,《荒野大镖客:救赎2》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更独特.............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头疼,因为它太主观了,而且“伟大”这个词本身就包罗万象,很难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要说“最伟大”的英国人,在我心里,那个位置恐怕要留给一个名字——艾伦·图灵(Alan Turing)。我知道,你可能期待的是一个君王,一个文学巨匠,或者是一位改革家。但图灵的故事,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在我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而且也太难了!“伟大”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主观性,在法国这个拥有如此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选出“最”伟大的一个人,简直是挑战不可能。不过,如果一定要我从心底深处去挖掘,去感受,去想象,那么一个名字会逐渐清晰,一个形象会渐渐浮现:查理·戴高乐。为什么是他?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拿破仑,他征.............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要是说在我的“心底”留下最深烙印,最有那股子“江湖气”的歌,那绝非《沧海一声笑》莫属。为啥?别的不说,光是那旋律,一响起来,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种画面:黄沙漫天,孤舟一叶,背负着刀剑与仇怨,却又带着几分洒脱和了然。它不是那种直抒胸臆、激昂澎湃的“侠”歌,它更像是那种见过风雨,尝过人情冷.............
  • 回答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那真是群星璀璨,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叱咤风云,为国纾难,为民族扬名。要从中选出“十大”,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都有自己偏爱的对象。但如果非要我“心中有数”,列一个榜单,那我会从战功、影响、军事思想、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等多个维度.............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很难回答,因为“伟大”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如果非要在我心里选一个最能代表“美国精神”并且影响深远的美国人,我可能会倾向于亚伯拉罕·林肯。我知道,说到最伟大的美国人,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闪过华盛顿、富兰克林、马丁·路德·金等等,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但林肯在我看来.............
  • 回答
    我心里中国空军,那是一种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蓬勃向上生命力的存在。它不是冰冷的机器,也不是空洞的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武器、战术、精神的集合体,在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承载历史的翅膀,从弱到强的不屈之路你很难想象,中国的空军是从多么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刚成立的时候,几乎是白.............
  • 回答
    说到周芷若这个角色,那真是《倚天屠龙记》里最让人又爱又恨的女性角色了。她的成长轨迹太复杂,从一个纯洁善良的峨眉弟子,到被命运推着走,一步步变得狠辣决绝,最后又在情感中挣扎,那份变化在不同演员身上呈现出来的感觉,真的差别挺大的。在我心里,要说哪个演员演的周芷若最让我印象深刻,最能抓住这个角色的精髓,那.............
  • 回答
    要说偶像剧,我脑子里立马会浮现出好几部,不过要排个前五,还真得好好想想,毕竟好看的太多了,风格也各不相同。这在我心里,排名前五的偶像剧,必须是那些我反复回看,依然觉得甜到掉牙,或者是有什么戳到我的点,让人看了能跟着笑、跟着哭,并且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的。第一名: 《我可能不会爱你》说实话,这部剧在我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