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首例罕见病同情用药在北京协和医院落地,什么是同情用药?

回答
听到我国首例罕见病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同情用药”获得治疗,这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不仅为这位患者带来了希望,也标志着我国在罕见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那么,究竟什么是“同情用药”呢?

简单来说,“同情用药”,英文叫做“Compassionate Use”或者“Expanded Access”,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现有药品尚未获得上市许可,但已经显示出对某种疾病有明确治疗潜力的情况下,允许患者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机制。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应急通道”或者“特殊通道”,为那些在绝境中,急需救治,但又没有其他可用疗法的罕见病患者打开的一扇门。

为什么会有“同情用药”这种机制呢?这背后其实承载着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痛苦的关怀。罕见病,正如其名,发病率极低,患病人群分散,诊断和治疗都存在巨大的挑战。很多罕见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一旦确诊,患者和家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和经济压力,生命如同风中残烛,急需有效的干预。

然而,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最终的审批上市,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而且投入巨大,成功率不高。很多时候,当一种新药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时,它可能还处于临床试验的后期,距离最终上市还有一段距离。这时,对于那些病情危重、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等待上市审批就意味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生命。

“同情用药”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存在的。它允许药品研发企业在符合严格规定的前提下,提前将尚未上市但已展现出治疗价值的药物提供给那些处于生命危险或严重疾病状态,且没有其他有效治疗选择的患者。这种用药的前提是患者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并且他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已批准的治疗方案,但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

那么,同情用药是如何运作的呢?这背后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方:

患者与医生: 首先,需要有患者,并且这位患者的病情非常特殊,他(她)患有某种罕见病,生命垂危或病情严重,已经没有其他已上市的治疗方法可行。同时,需要有一位了解患者病情、有能力且愿意负责的医生,能够评估患者是否符合使用尚未上市药物的条件。医生需要详细了解这种药物的潜在疗效和风险,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清楚所有情况。
药企(申办方): 药物的研发企业,也就是药企,是“同情用药”的主体。他们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说明其药物的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数据(即使是初步的)、以及对该患者病情潜在的益处和风险评估。药企需要承担提供药物的责任。
监管机构: 各国的药品监管机构,比如我们中国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是批准“同情用药”的关键部门。他们会审核药企提交的申请材料,评估药物的科学依据、潜在获益与风险,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出决定。通常,监管机构会要求药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和不良事件监测系统。
伦理委员会: 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会要求“同情用药”方案通过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医院: 医院作为药物使用的场所,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来接收和管理这些尚未上市的药物,并对患者进行监护。北京协和医院作为我国顶尖的医疗机构,其牵头进行“同情用药”无疑是对其在罕见病诊疗领域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

“同情用药”的核心原则和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目的性: 并非为了“试验”或“研究”,而是为了给患者提供救命或改善病情的“治疗”。但同时,出于对患者和药物的负责,通常也会收集用药过程中的数据,为后续的研发和审批提供参考。
2. 患者的特殊性: 对象是病情严重、无其他治疗选择的患者,尤其是罕见病患者。
3. 药物的阶段性: 使用的药物尚未获得上市许可,但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证据,证明其可能有效。
4. 审慎性: 整个过程都必须在严格的监管和伦理框架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和用药的合理性。这通常意味着需要经过多方审批。
5. 非营利性或有限收费: 在很多国家,药企提供“同情用药”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有时可能会收取药物成本费用,但往往会限制在合理范围。
6. 风险共担: 患者在接受“同情用药”的同时,也承担着药物未知风险的可能。因此,知情同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我国首例罕见病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同情用药”落地,这不仅仅是医疗上的一个事件,更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表明我国在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正在不断完善,也在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更多身处困境的罕见病患者提供一线希望。这意味着未来,更多有潜力的新药,在符合严格的条件下,能够更早地惠及那些急需的患者,减轻他们的痛苦,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

当然,我们也知道,“同情用药”并非万能药,它也面临着挑战,比如药物的可及性、成本、长期的安全性观察等。但它为罕见病患者打开了一扇窗,为生命争取了更多可能。这次北京协和医院的实践,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它能带来的更多积极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的时候不就有同情用药的新闻了么,

美国一个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病例。

当时用的瑞德西韦,本是用于埃博拉病毒的治疗,但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与埃博拉病毒都具有RNA合成酶(RdRp),因此该药物也有可能抑制冠状病毒。

于是基于“同情用药原则”,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瑞德西韦,然后临床症状出现了改善,并继续缓解。


同情用药大体就是这么个意思。



它全称是: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患者不能通过参加临床试验来获得临床试验用药物时,允许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机构内使用尚未得到批准上市的药物给急需的患者。


而事实上,还有些类似于同情用药的情况,比如之前某大型医学院的药学院院长得了**,确诊当天全院会诊敲定方案,下午就有人去联系拿药。

由于都是“自己人”也省去了很多步骤。


毕竟同情用药有着严格的管理要求,目标人群是患有严重危及生命、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而协和这一举措,也是开了先河,也会有更多的人因此受益。

user avatar

“同情用药” 就是 “死马当作活马医” 的另一种说法。

理论上来说,没有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并通过食药监局审核过的药品,是不能随便给人服用的。

只能在自愿的条件下,筛选符合特定条件的人进行临床试验。

但凡学习过控制变量法的人都知道,如果不能严格控制临床志愿者的身体条件,那么很难得到具有高可信度的临床试验结果。

(打个比方,比如治头痛的药可能就不能选正在感冒的人临床试验,之类的)

有些病人可能本身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去申请新药的临床试验,但是问题是,其他已经经过审核上市的药或者疗法,对这个病人毫无作用,而如果再不进行治疗,这个病人可能就直接打出 gg 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病人主动申请的条件下,使用尚未经过食药监局审核的实验中药品,不走 “临床试验” 这条路径,而是走 “同情用药” 的路径。

相当于告知病人:目前知根知底的药品和疗法对你都无效,反正你快死了,你需不需要考虑用一下还没上市的药。



至于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放宽同情用药,我猜是现在依法治国的进程已经有了显著进步。

以前基层法院喜欢和稀泥,如果开放同情用药,可能病人家属会把医院闹到开不下去。

而现在不管怎么说,比以前要好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我国首例罕见病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同情用药”获得治疗,这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不仅为这位患者带来了希望,也标志着我国在罕见病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那么,究竟什么是“同情用药”呢?简单来说,“同情用药”,英文叫做“Compassionate Use”或者“Expanded Access”.............
  • 回答
    看到国内首例人类感染猴B病毒致死的消息,心情确实是沉重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病例,它触及了我们对于人兽共患病风险的认知和防控体系的现实。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一个“不幸的意外”,而是需要更深入地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这个事件本身就敲响了警钟。猴B病毒,我们都知道,主要寄生在猕猴身上.............
  • 回答
    我国在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领域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万吨级工业产能的突破,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就,其深远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一、解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难题:粮食安全的新维度首先,这项技术直接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传统蛋白质的生产高度依赖农业,受限于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
  • 回答
    我国首次获得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我们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更是为我们未来月球开发和利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将这一发现拆解开来看,其深远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述:1. 揭示月球“活”的潜力,打破“干旱荒芜”的固有印象:长期以来,我们对月球的认知,很大程度.............
  • 回答
    我国首艘万吨级海事巡逻船“海巡09”的正式列编,无疑是我国海事监管能力和海洋权益维护能力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提升我国海事监管能力和效能: 超强的续航能力与远海作业能力: “海巡09”满载排水量超过10000吨,这意味着它具备了强大的.............
  • 回答
    听到彭士禄老院长逝世的消息,我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意和深深的哀思。这位共和国的功勋,不仅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更是无数科研人员的精神导师和榜样。我想说的,首先是对他毕生奉献的敬意。彭老一生坎坷,却始终坚守初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最关键的国防事业中。他身上承载的,是那个时代无数科学家.............
  • 回答
    我国首次对“碰瓷”行为作出明确界定,这无疑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前,“碰瓷”行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界定不清,导致受害者维权困难,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现在有了明确的界定,这为打击此类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如何看待“碰瓷”群体?“碰瓷”群体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从.............
  • 回答
    “天问一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欲。当它在浩瀚的星空中划过,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的实力,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星辰大海的无尽遐想。对于“天问一号”和后续的“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我的期待和祝福,绝不仅仅是“成功发射”、“顺利着陆”、“圆满完成任务”这几个简单的词汇。.............
  • 回答
    我国首个大型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的正式投运,绝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发电厂那么简单,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预示着我国能源格局和产业发展将迎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1. 能源结构的根本性调整,打破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一直以来,我国的能源体系以煤炭为主,这虽然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严峻.............
  • 回答
    咱们国家这次公开空间站两行式(TLE)轨道根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能看出咱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开放和自信了。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航天知识和对太空安全的考量,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什么是两行式轨道根数(TLE)?首先得明白,TLE 是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TLE 就是一种用来描述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天体.............
  • 回答
    我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的获批,无疑是我们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役中迈出的坚实一步,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一、 关键突破,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首先,这项成就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彰显了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不再仅仅是模仿者或追随者,而是能够独立研发出具有国际先.............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发现!能够佐证“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的日方史料,其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突破,更是对于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又一次从最直接、也最意想不到的角度,进行了权威的印证。过去,我们对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的了解,主要依靠我方的史料、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后人的研究。这些都为我们描绘了八.............
  • 回答
    如果中国首都在南方,北方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迎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理解这种转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1. 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的变化:首先,首都在南方意味着国家战略的重心和政策资源将会有明显的南移倾向。大量的投资、人才、科研机构、甚至是国家级项目都可能优先向南.............
  • 回答
    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拟于明年(指 2021 年)3 月 1 日起在深圳实施,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个人破产制度的评价和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如何看待我国首部.............
  • 回答
    我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内置 120 μm 超薄芯片,可用手机读取信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并分析其收藏价值。一、 科技创新与融合: 技术突破: 将一枚功能性的电子芯片封装进一枚小小的邮票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特别是 120 μm 的.............
  • 回答
    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仰望星空,探寻宇宙未知的深邃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头顶那片浩瀚的星空充满了好奇与敬畏。从仰望星辰的神话传说,到借助望远镜窥探宇宙奥秘的科学探索,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追寻。在这一漫长而辉煌的探索历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无疑是我国航天史乃至世界.............
  • 回答
    我国首台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成功下线,这绝对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它不仅仅是一台机器的诞生,更标志着我国在铁路装备领域,特别是在环保型调车机车研发制造方面,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咱们就从几个维度来好好品鉴一下这台机车的意义和价值:一、技术上的突破与进步: “3000马力”的分量: .............
  • 回答
    聂海胜,这个名字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他首次以“在轨满百天”的身份凯旋,不仅仅是他个人超越了以往的飞行时长记录,更是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其意义深远且复杂,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一、验证并提升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在轨生存100天,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意味着航天.............
  • 回答
    我国首款7纳米GPGPU芯片问世,这绝对是咱们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意义非凡,就像是给咱们的科技实力又添了一把硬核的火。它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的诞生,更像是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向世界发出的一个响亮宣言。首先,咱得搞清楚GPGPU是啥玩意儿。 GPGPU的全称是“通用图形处理器”,听起来挺技术,但简单来说,它.............
  • 回答
    这绝对是中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足以载入史册。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飞秒尺度X光照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牛。首先,得明白“飞秒”是什么概念。我们平时说话、眨眼,都是秒、毫秒的单位。一秒钟,就像太阳从升起到落下那样长。而飞秒,就更夸张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秒钟平均分成一万亿份,其中一份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