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1 吨月壤约含有 120 克水,该研究结果有哪些意义?

回答
我国首次获得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我们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更是为我们未来月球开发和利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将这一发现拆解开来看,其深远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述:

1. 揭示月球“活”的潜力,打破“干旱荒芜”的固有印象:

长期以来,我们对月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其“干旱、荒芜、毫无生命迹象”的印象中。虽然我们早已探测到月球上存在水冰的证据(例如在极地永久阴影区),但这些证据多是通过遥感探测或间接推断得出的。这次的突破在于,我们首次直接、定量地测定了月球表面的原位水含量。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月球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完全枯竭。这1吨月壤中约含120克水的发现,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却是直接来自月球土壤本身,而非仅仅在特定区域(如极地陨石坑)发现的零散水冰。这相当于我们首次触碰到月球“皮肤”下的“湿润”痕迹,证明月球并非一个完全死寂、干燥的天体,而是可能蕴含着更丰富的、更广泛的物质资源。它打破了“月球没有可用水”的认知壁垒,为我们重新认识月球的宜居性(虽然离真正宜居还差得很远)和资源潜力提供了关键依据。

2. 为月球资源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开启“就地取材”新篇章: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航天活动中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在地球上,太空活动成本极其高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需要将大量的水、燃料等资源从地球运送出去。如果能够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将极大地降低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甚至可能催生“太空经济”。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

直接证实月壤可提供水资源: 120克/吨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它明确了月壤本身就含有可提取的水分。这为未来设计和开发从月壤中提取水的设备提供了直接的科学依据和工程参考。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含量,估算月球上潜在的水资源总量,并规划相应的开采和净化技术路线。
支持月球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未来人类要在月球建立长期基地,水的需求是巨大的,用于饮用、农业种植、设备冷却,最重要的是可以分解成氢和氧,作为火箭燃料。能够在月球土壤中提取水分,意味着我们可以减少从地球的补给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这是月球基地能否长期、经济运行的关键。
推动月球经济的可能: 谁能掌握月球水的开采技术,谁就可能在未来的月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项研究的突破,为我们抢占技术制高点提供了可能。如果技术成熟,甚至可以设想未来将月球上的水作为一种“太空燃料生产站”的原材料,为飞往更远星球的飞船提供动力。

3. 深化对月球水形成和分布机制的理解,推动科学研究深入:

尽管我们发现了月壤中的水分,但这个发现本身也引发了更多科学问题,促使我们去更深入地研究:

水的来源和赋存形态: 这120克水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水分子,还是微小的水滴,亦或是某种化合物中的结合水?水的来源是太阳风的质子与月壤中的氧结合,还是来自彗星撞击带来的水冰分解?了解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月球的水循环、月球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
水的分布规律: 120克/吨的含量是平均值,还是在特定区域、特定深度有更高的富集?这有助于我们绘制更精细的月球水资源分布图,为未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引。
月球土壤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水在月壤中的存在,是否会改变月壤的某些性质?例如,湿润的月壤是否更容易结块,影响设备操作?这些细节的了解,对于月球探测器的设计和月球建筑材料的开发都有指导意义。

4. 展现我国深空探测的实力和战略布局,提升国际影响力:

这项研究的取得,绝非偶然,而是我国在航天领域长期投入和战略布局的体现。

技术实力认证: 从采样、运输到在地球上进行精密的原位分析,整个过程都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能够实现这一壮举,充分证明了我国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科学探测等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能力体现: 这项研究很可能是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和分析仪器完成的。自主掌握关键技术,是国家科技实力和独立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战略意义: 在月球资源开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这项发现,不仅是技术上的领先,更可能在未来的国际月球开发规则制定和资源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它展现了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的积极姿态和长远规划,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声望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我国首次获得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这一“点滴之水”的发现,其意义是“润物细无声”却又“石破天惊”的。它不仅是科学认知上的重大突破,更是为人类未来登陆月球、开发月球、乃至走向更广阔的宇宙奠定了关键的基础,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实践价值。这标志着我们对月球的认知正在从“遥望”到“触摸”,从“观察”到“利用”,向着真正实现“中国梦”的太空篇章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准确表达是:月球岩石中尚未直接发现游离水、结晶水与主成分含羟基的矿物,但可以通过光谱获取的矿物晶格缺陷或月壤颗粒中的水分子、羟基红外光谱信号,换算折合成水含量。

又因为测得水含量高于太阳风来源可以提供的水含量,结合样品采集于火山机构这一背景,所以判断月壤、月岩中赋存水分子与羟基的来源既包括太阳风,又包括月球岩浆作用。

以嫦娥五号样品采集地为例,月壤的水含量折合约120ppm,月岩的水含量平均180ppm。这相当于采样点的一吨月壤含水约120克,一吨月岩含水约180克。

作为对比,沙漠地表的沙子水含量(包括结晶水、结构水、沸石水等)约是每吨2000-50000克。


补充:不能直接用月壤种菜

第一,因为月壤含水量低于植物可以正常生根的最低要求,且缺乏腐殖质。

第二,因为月壤富含重金属,对生物有毒害(例如铬、镍)。

第三,因为月壤中的月尘粒径极细,具有尖锐棱角,容易沾附生物的表面或/并破坏细胞结构,若不慎吸入月尘,容易致人与动物过敏甚至致癌。


以下内容为论文详细解读,内容主要转自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2022-01-08 09:10发布的文章,原作者:林红磊。内容有改动。

月球探测、采样需要有的放矢,制定任务计划,以期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因为月表水的探测对于约束月球的形成过程、月球科研站建设和原位资源利用等都至关重要,所以除了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之外,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在原位条件下获取采样区的形貌与物质成分,解析月表水特征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行星科学团队与上海技术物理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夏威夷大学、南京大学合作,利用嫦娥五号探测数据,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


月球上有没有水?

地球上大面积被水域覆盖,而月球直观上看是没有液态水域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月球上有没有水?”成为了一道难题。

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Harold Urey在1952年提出月球上可能存在着太阳永远无法照射到的洼地(后称“永久阴影区”),其中就可能存在一些挥发性的物质。1961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Kenneth Watson等人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水蒸气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是如何困于永久阴影区的冷阱,这一模拟为月球水的运移、富集、储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1969至1972年阿波罗任务从月球采集了大量的样品并返回地球,终于让人们有机会直接测量月球上是否有水,但遗憾的是月壤很干,宇航员留在月球表面探测大气的仪器也无法探测到水,这似乎让“月亮是干的”成为了一个事实。

苏联科学家Akhmanova在1978年从Luna 24任务(1976年发射)采集的样品中测量到了约0.1 wt.%的水,但这一结果在较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被重视,怀疑是地球大气中水蒸气的污染。

直到1994年“克莱门汀”任务实施前,对月球水的研究一直处在停滞阶段。“克莱门汀”利用雷达技术对月球两极进行了探测,根据雷达波的反射模式,认为极区永久阴影区的月壤中存在水冰,但紧接着阿雷西博地面望远镜的观测表明非永久阴影区也存在类似的雷达波反射模式,因此该观点一时显得说服力不足。

水的组成元素是氢和氧,那么测量月球氢的含量可能是探测水的一个方式,因此1998年月球勘探者号携带了一台中子谱仪进入月球轨道,探测到了大量的氢,模型估计月球极区可能存在数亿吨的水。

探测月球水还有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从月表反射光谱中寻找水分子或者羟基的吸收特征。2009年,“月船一号”搭载的月球矿物绘图光谱仪发现在月球上水是随处可见的,而且水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水含量还随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暗示了月球水的太阳风成因。这一探测结果使科学家极为兴奋,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月球上有水(这里的“水”是指水分子或者羟基)。前往土星的“卡西尼号”飞掠月球时的光谱观测也证实了“月船一号”的探测结果,另外“月船一号”团队还请求当时正前往彗星的探测器“深度撞击号(Deep Impact)”对月球进行了光谱测量,同样支持“月船一号”的结果。同年,随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一起升空的“月球观测和传感卫星(LCROSS)”以2.5千米/秒的速度撞击月球永久阴影区,利用光谱仪测量撞击产生的部分尘埃,数据显示水确实可能以冰的形式赋存于月球永久阴影区。自21世纪以来,关于永久阴影区和月表中高纬度冷阱的研究,也在越来越详细地约束月球水的富集区域。无论是从岩石学、年代学、挥发分组成来看,月表中高纬度区域都可能发现过去Apollo与Luna采集的月表低纬度样品不一样的物质组成,所以嫦娥五号样品与Apollo、Luna样品存在差异,是符合预期的。

月球水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科学认知。新一轮的月球探测从纯科学探索向科学研究与应用并重转变,提出了“月球村”、“月球科研站”等未来的规划,水作为重要的资源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总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和探测,各种“实锤”证据让人们相信了月球上是有水存在的,但月球水的含量、来源等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此外,还从未有在月表原位进行过水的探测!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了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在采样过程中获取了月表的光谱,就像我们在月球上出了一次“野外”,第一次有机会在月表近距离、高分辨的探测水的信号。


怎么探测月球上的“水”?

这里的“水”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其指的是水分子或者羟基,因为目前获得的月球光谱遥感数据波段覆盖范围无法区分月表“水”是羟基还是水分子的赋存状态。

光谱技术是目前探测月球水及其分布较为直接的方式。羟基(OH)和/或水分子在光谱3微米波长附近具有明显的吸收特征。通过分析3微米附近的光谱特征,就可以识别月表水并获得水含量。

我们知道,月表温度在当地中午可达100℃以上,如此高温下月壤产生的热辐射会改变2微米之后的光谱形态,从而掩盖水的特征。因此光谱的热校正是研究月表水重要的一步,而获取准确的月表温度是光谱热校正的关键。


月球LRO卫星的DIVINER探测器可以获取月表的温度,但都是利用热红外波长(>7微米)进行测量的。由于月表非等温性和不同波长的穿透深度不同,且真空条件下月壤层存在较大的热梯度,从以热发射为主的光谱波段估算的温度不能直接适用于2-4微米的区域。然而,由于在2-4微米的光谱区域,光谱仪接收到的反射和发射能量都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从光谱中准确估计温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目前主要是利用实验室经验模型进行月表光谱的热校正。经验模型是利用阿波罗样品光谱建立起1.55和2.54微米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个关系预测2.54微米处的真实反射率,其与观测反射率之间的差异即为热辐射的影响,据此可以推测月表温度进而校正整条光谱。经验模型在月球矿物绘图光谱仪(M3)数据上进行了应用,但没有进行原位数据的验证。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行星科学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月球车在月表同一区域、同一月昼不同时刻测量的一系列红外光谱,估算了嫦娥四号着陆区的月表温度,并对嫦娥四号光谱进行了热校正处理,证明了经验模型在嫦娥系列任务光谱数据的适用性(Lin et al., 2021)。


嫦娥五号采样区有多少水?从哪儿来的?

嫦娥五号光谱仪对采样区约2米×2米范围的区域进行了光谱观测。除了月壤之外,还包括了一块没有带回来的命名为“石敢当”的月球岩石(下图A)。基于热校正后的光谱检测2.85微米处的特征,发现岩石和月壤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实验室的数据显示矿物中水的含量与其光谱吸收强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这个线性关系主要与粒径相关。

根据目前已有月壤样品的测量,平均粒径约60-80微米,据此估算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120ppm(百万分之120)以下;而岩石中的水含量约为180ppm。如上所述,这比地球上干燥沙漠的沙子水含量还低。


成分估算结果显示,采样区的岩石与月壤成分相差很大,来源不一致。通过遥感数据的辅助分析,该岩石可能与嫦娥五号着陆区西北方向的古老低钛玄武岩(~34亿年)比较一致(可能因为撞击作用,将石块搬运至此)。结合样品分析,月壤中的水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太阳风的贡献。

因为月壤粒径小(60-80微米),比表面积大,所以月壤比石块更容易被离子注入;月壤的形成是月岩经历陨击、火山喷发等高温过程的,这些高温过程会使靶区的水含量亏损地重置(初始形成时仅剩约不足25ppm),所以月壤中赋存的120ppm水主要源于形成后期太阳风等外来注入。如果将月壤中120 ppm的水全部作为太阳风来源,岩石中仍多出来60 ppm的水(高于20%的模型误差三倍,因此排除误差,而是系统影响因素),多出来的这些水可能代表了月球内部水。而嫦娥五号着陆区年轻玄武岩本身的水含量低,可能说明了着陆区月幔较干或经历了大量脱气的过程,这与风暴洋地区长期的火山喷发是一致的。

嫦娥五号着陆器上的月球矿物光谱仪对着陆点的月壤和岩石进行了反射率光谱测量,根据2.85 微米的明确吸收特征,首次提供了月球上水的原位探测证据。嫦娥五号原位的科学成果在大尺度上为样品分析提供了背景支撑。

嫦娥五号是目前唯一一次既返回样品又获取到月表原位光谱的任务。样品能够详细的分析水在月壤颗粒中的赋存形式与分布特征,并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来源。而原位光谱可以与轨道遥感建立联系,能够研究月表水的全球性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

如前所述,因为月表水的分布可能与纬度高度相关,嫦娥五号是目前返回月球样品中,采样纬度最高的,所以这批样品与原位光谱数据,对研究月表水的分布及来源,修正月表水分子的纬度分布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将在原位和轨道尺度继续探测月表水的含量、分布,本研究成果也将为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的科学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扩展阅读:















题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作者列表:林红磊,李帅,徐睿,刘洋,吴兴,杨蔚,魏勇,林杨挺,何志平,惠鹤九,贺怀宇,胡森,张弛,李春来,吕刚,袁立银,邹永廖,王赤.)

主要参考文献:In situ detection of water on the Moon by the Chang’E-5 lander[J]. ScienceAdvances, 2022, 8:eabl9174.

user avatar

我不懂天体物理学,化学知识有限,也不搞这方面的研究,我只关注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

这就是公布了一个月球土壤探测后的一个成果。

是不是正确,有能力的表示怀疑可以到相同的位置探测一下,用数据反驳。

科学这种事情,是不能坐而论道的。

这个水能干什么用?

报告并没有说明,提供的就是数据和论据。

这里面并没有掺杂意识形态,掺杂意识形态的是评论区。

居然还有人联想到这是要往月球移民,谁说的谁负责,不能冤枉人。

很明显这就是科学研究,美国虽然有多处降落点,但是最近的一次美国登月也过去了几十年时间了,当时为什么没有发现水?可能是当时的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发现。

中国发现了月球有水的证据,至少说明中国在探测月球的技术上已经在某些方面领先。

全面领先还不行,至少还没有宇航员登陆月球。

科学就是质疑,科学就是追赶,美国有芯片很了不起,但是中国在月球土壤中发现了水也很了不起。

欢迎世界各国质疑,到月球上去看一看,研究研究。

做不到?

麻烦悄悄地吧。

user avatar

证明美国载人登月99.99%是假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国首次获得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这一研究成果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是我们在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更是为我们未来月球开发和利用打开了新的大门。将这一发现拆解开来看,其深远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述:1. 揭示月球“活”的潜力,打破“干旱荒芜”的固有印象:长期以来,我们对月球的认知,很大程度.............
  • 回答
    这绝对是中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足以载入史册。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飞秒尺度X光照片”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牛。首先,得明白“飞秒”是什么概念。我们平时说话、眨眼,都是秒、毫秒的单位。一秒钟,就像太阳从升起到落下那样长。而飞秒,就更夸张了。你可以想象一下,把一秒钟平均分成一万亿份,其中一份就.............
  • 回答
    我国首家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的获批,无疑是我们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役中迈出的坚实一步,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一、 关键突破,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首先,这项成就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彰显了我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不再仅仅是模仿者或追随者,而是能够独立研发出具有国际先.............
  • 回答
    我国在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领域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万吨级工业产能的突破,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就,其深远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一、解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难题:粮食安全的新维度首先,这项技术直接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传统蛋白质的生产高度依赖农业,受限于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和病虫害等.............
  • 回答
    我国首次对“碰瓷”行为作出明确界定,这无疑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前,“碰瓷”行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界定不清,导致受害者维权困难,也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现在有了明确的界定,这为打击此类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如何看待“碰瓷”群体?“碰瓷”群体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从.............
  • 回答
    “天问一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欲。当它在浩瀚的星空中划过,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的实力,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星辰大海的无尽遐想。对于“天问一号”和后续的“天问”系列行星探测任务,我的期待和祝福,绝不仅仅是“成功发射”、“顺利着陆”、“圆满完成任务”这几个简单的词汇。.............
  • 回答
    咱们国家这次公开空间站两行式(TLE)轨道根数,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能看出咱在航天领域越来越开放和自信了。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航天知识和对太空安全的考量,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什么是两行式轨道根数(TLE)?首先得明白,TLE 是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TLE 就是一种用来描述人造卫星、空间站等天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发现!能够佐证“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的日方史料,其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突破,更是对于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又一次从最直接、也最意想不到的角度,进行了权威的印证。过去,我们对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的了解,主要依靠我方的史料、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后人的研究。这些都为我们描绘了八.............
  • 回答
    看到我国在低轨宽带卫星与 5G 专网融合试验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我感到非常振奋。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性的突破,更预示着我国在构建全方位、无死角通信网络方面将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那些传统地面网络难以触及的区域。为什么这项试验如此重要?简单来说,这项试验的目标是将我们现在在城市里习以为常的、速度飞快、.............
  • 回答
    “嫦娥五号”搭载“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执行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这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其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一、 战略意义:彰显中国航天实力与大国担当 “一步到位”的跨越式发展: 在载人登月尚未实现的情况下,中国直接发起并成功实施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这是一.............
  • 回答
    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点火入轨,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这一壮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其技术难度之大,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实力。一、 意味着什么?嫦娥五号上升器从月面起飞,意味着以下几个核心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意义:1. 首次实现地外天体.............
  • 回答
    “天问一号”,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浓厚的东方韵味,充满了探求未知的渴望。作为我国首次独立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不仅仅是一次航天工程的壮举,更是我们民族探索宇宙精神的一次升华。要评价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细品味:一、 目标之宏大与决心之坚定:“天问一号”的目标设定可谓是野心勃勃,它不.............
  • 回答
    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翼龙食团的存在,这一发现无疑是古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远非简单的一句“证实”可以概括。深入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揭示翼龙生活习性、演化历程以及恐龙时代生态系统理解上,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线索。首先,直接证据填补了长期存在的空白,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翼龙“吃什.............
  • 回答
    南极“微尘”警钟:我们该如何应对微塑料的侵蚀?最近,我国科学家在遥远的南极海域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这无疑是在我们这个星球最后的净土敲响了警钟。曾经以为与世隔绝的南极,也未能幸免于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微塑料,这个肉眼难以捕捉的“隐形杀手”,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忽视的方式,渗透到海洋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最偏.............
  • 回答
    去年我国出生率首次跌破10‰,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且令人深思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它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演变以及个体生育观念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一现象:一、 数字本身的重要性及影响: 跌破关键门槛: 10‰(千分之十)是一个非常重.............
  • 回答
    看到咱们国家2020年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而且比上一年还增长了2.3%,这绝对是个大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数字,而是咱们国家过去一年多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面对复杂局面展现出来的韧性。首先,这100万亿的数字本身就意义非凡。 历史性的里程碑: 这标志着中国经济.............
  • 回答
    我国学者在氧化物薄膜中首次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这无疑是我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特别是磁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体现在多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评价:1. 基础科学层面的重大突破: 对斯格明子的理解更深一步: 斯格明子(Skyrmion)是一种特殊的拓扑结.............
  • 回答
    我国即将迈出探索火星的宏伟步伐,这无疑将点燃无数人心中的科幻热情。回溯那些描绘火星的经典作品,它们不仅构建了壮丽的异星景观,更承载了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提起火星,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或许是雷·布拉德伯里笔下的《火星编年史》。这部作品并非描绘一场宏大的征服史,而是以一种诗意而忧伤的笔触,讲.............
  • 回答
    2020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堪称亮眼的成绩单:GDP总量首次站上100万亿元的台阶,并且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实现了2.3%的正增长。这无疑是中国经济韧性、活力以及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也为全球经济在艰难时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数字背后的深意:历史性的里程碑与强劲的韧性首先,GDP总量突破100万亿.............
  • 回答
    12月8日,咱们国家邮政局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咱们的快递年业务量,头一回突破了1000亿件大关!这个数字,可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它背后蕴含着咱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技进步的力量。1000亿件,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了什么?首先,它意味着咱国家经济的强劲活力和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