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群“定体问”、“民族性”的,也真是把人给整笑了。
咱不如换个角度,你把问题里的美国换成“德国”、“法国”、“英国”,再来说几个人的名字来听听看?
恐怕除了相关领域内的从业者,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即便某些人真的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贡献,也远没有马斯克、乔布斯这样的知名度。
这说明了什么?美国的体制天下第一,德国、法国、英国都特么是垃圾?还是说天下只有美国人会搞创新,其他国家都完犊子?
其实原因很简单,比尔盖茨也好,乔布斯、黄仁勋也好,都是信息技术领域成长起来的。美国作为互联网的诞生地,在这一领域本来就具有巨大的优势,再加上资本力量的扶持,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整个国家开始将信息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这就给了信息技术产业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最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所带动的全球化,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优势地位,也让美国牢牢站稳了信息技术产业的高地。
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产业这方面,美国既有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同时也有资本、政策、国际形势等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差。再加上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放大效应,这些产业创富的速度也远远胜过传统产业。
更何况,美国手里有的可不只是文的——当年日本的半导体实力可不比美国差多少,但美国几拳锤下来,现在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什么样?近的还有华为,不管你喜不喜欢华为的产品,但如果没有美国这样全方面的封锁制裁,华为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所以,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厉害的地方——明明是谁露出点比我强的苗头,我就动用各种手段或收购或兼并,最后却偏偏还会有一堆人说“美国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是因为体制好”。
其实远的也不必说,就说加拿大的庞巴迪公司,当年一心一意的想搞C系列大飞机。结果,在波音和空客的联手打击下,2017年空客仅用了1美元就收购了庞巴迪50.01%的股权,庞巴迪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CS100和CS300变成了空客A220-100和A220-300继续销售。目前庞巴迪公司和魁北克政府还持有C系列飞机剩余的股权,但根据规定到2023年它们要全部退出。也就是说,到2023年,庞巴迪的C系列将成为空客100%持股。
如果说华为没有美国的制裁,就是因为在市场上被消费者嫌弃从而让海思倒闭了,你骂中国的市场为什么支撑不起创新,这没问题。但现在,不管从技术还是实际体验上,能跟高通打的有来有回的麒麟芯片,就这么因为一直禁令被废了。然后,有些人还拿着一副“中国人为什么搞不出来好芯片”的嘴脸,来这里让中国人学会反思。这属实是太搞笑了。
世界一直在改变,你的住房、空调、冰箱、电脑、汽油车、飞机、火箭、卫星、美食、服装、政策、公路、文化、世界观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在不断改变。
相比之下,操作系统、电动车和智能手机也只不过众多改变当中的几项。
当然了,或许因为它们直接改变了年轻人的“腰包”和“潮流”,而且特别擅长宣传、“洗脑”和“造星”,并且从韭菜身上割取了大量的财富,大家才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这个世界是被这些人所改变的。
不得不说,越是善于收割,人们越容易记住他们的成就,韭菜约被割便越是爱收割他们的资本家,的确是有些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表现了。
微软是个人电脑发展起来后必然出现的企业。而个人电脑只会在电脑技术最发达(这样才能率先实现电脑小型化)和巨大消费市场的国家出现。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美国。
是美国在科技与消费市场上的巨大基础成就了比尔盖茨。
你说的其他人物也都是如此。
换到中国,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刚刚接近美国,在多数科技线上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中国诞生这样的企业还要一些时间。
这和文化,制度等关系不大。如果中国的文化制度真像前面一些人说的那么差,那也不会在基础上快速追赶美国。
马斯克就不是美国人,出生在南非,大学才到美国。
乔布斯他爹是叙利亚难民。
谷歌创始人的爹是俄国难民。
就这么三个人,顶1000万无证移民有余了……
还有女大黄老板的爹,雅虎杨老板的爹也都不是美国人。
下一个问题,你同意中国接受叙利亚移民吗?不愿意的话你说个鬼啊……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你不想风险,光想着投资啊?
这个问题就跟问中国14亿人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一样。
中国有多少足球人口,可能连日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同样,中国有多少人可以真正致力于创新创业。
成年人不能好好搞研究就跟中小学生没时间踢球一样,时间都被卷了!
虽然我经常调侃自己国家的事情,但是讨论这个问题,也得考虑下曝光度——不然不太公平。
从文化角度看的话——我国并没有宣传“活着的人”的传统。换句话说,我们是集体主义文化——并不鼓励宣传个人。除非老大哥(所以我爱老大哥),不然凡是活着的时候,想自我宣传,自我标榜的人,都会被打压。有人吹马云,马云立刻下神坛,销声匿迹;有人吹王健林(1个亿小目标),王健林道歉;有人吹马化腾——马化腾立刻主动认错... 雷军,潘石屹,柳传志...这样的例子过多过多,说到底,我们的文化倾向和体制就是这样。轻则罚款坐牢,重则是人民公敌,被打入历史的耻辱柱上。搞脏搞臭,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企业家基本都在奉行“低调”的原则。
而西方的文化属于冷漠型文化——对个人主义相对比较宽容。
所以,西方的企业家,科学家曝光的几率过大,头条经常上。而我们的科学家,企业家基本不太寻找这样的机会——不是说没有喜欢自我吹牛的科学家,但是得考虑领导和老大哥的想法。
但是如果说中国没有改变世界——这个我觉得不客观。我国政府帮助人民脱贫,也算是改变世界了,减少了饥饿人口。也算是大家集体的力量吧——这点我还真不认为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解决饥饿人口,消除绝对贫困,真的很难——就在5年以前,还有一家人因为贫穷看不到希望,一家全部自杀。这种人间惨剧,现在确实少了。
所以,新闻曝光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企业家。我觉得很多企业家都做出了贡献。就我自己而言,我特别喜欢现在的网购。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我都觉得马云做出了划时代的功劳。我觉得如果媒体不造神,会更好。把贡献和其他事情分开来讨论。我爱王力宏的音乐而已,我为什么要爱他这个人?他不是我偶像,但是我是他的顾客,他的音乐是我们的商品。如果他嫖妓,假设跟男人上床,甚至玩5P6P,跟普通人有个X关系呀? 唱歌唱好了就行了,大家的买他的音乐而已。
至于科学界——其实我们中国有实力的大佬挺多的。关键是,不在这个圈子,大家并没有途径知道。当然,科学界问题较严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由于种种无法讨论的原因,估计未来会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但是不能要求过于苛刻,科学的腾飞其实是10后,20后孩子们的任务,70后-90后,现在科研人员的中青年,已经很疲惫了,毕竟大家其实也叫刚吃饱饭几年,一轮一轮的筛选,一轮一轮的淘汰,要顾忌关系,要顾忌领导面子,害怕同事嫉妒,领导要平衡派系,大部分人都是白菜的工资(大部分青年科研人员一年十多万的工资),既要虚,又要实——每个人都很疲惫的。我觉得疲惫就到我们这代最好了。30年后的学术圈比现在,干净一点儿就好了,不求有功,但求不要脱节(我们科学的发展曾经断代了十几年)。
所以,宽容点儿,给大家点儿时间。大家都很听老大哥的话了,就别再苦苦逼迫了,再逼下去,为了出名,又会跳出几个手刃复旦XX的科学家了。
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哥俩咱先不说,马斯克可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人,人家可是在南非出生的,很难说他这样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老板是美国人。
就像你很难说核弹卡Nvidia的老板黄仁勋或者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一样,很多看起来是美国人的人才,其实是移民。说起来现在活跃在美国的IT和互联网行业的总裁级高端人才,有相当多是华裔甚至是中国移民,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原本是可以是中国人的人才,为什么到了美国才发光发热呢?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才也需要好的平台去成就。我不相信中国就没有马斯克、黄仁勋这样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的人,问题是中国是否有这样一个平台供他们发挥呢?
所以我很佩服雷军,他真的很了不起。
就乔布斯而言,他已经是这里面最不遵纪守法的了
但是至少经常被告
小公司也不会被随意侵占,吞并
你国内告一个马化腾试试
就马化腾的所作所为 他要是在太平洋对岸
早就被搞得裤衩都不剩了
当然。中国也有贾跃亭许家印这样影响和改变平行世界的人物。
美国的成功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个好爹。美国的爹大嘤,早几百年就通过开辟殖民地的方式,让欧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时至今日,英语国家和会讲英语的国家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因此上当美国人研发出来一个产品以后,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国际化。
第二就是美国地理环境非常好。位于北美平原,东西两大洋,太平洋有半个地球那么大。南北无敌国。北面的加拿大是亲兄弟。南面的墨西哥就是一个弱鸡。易守难攻。边境压力小。压根用不着用于驻守边防的部队。
第三就是美国自然禀赋非常好。无论是石油等自然矿产,还是耕地都非常丰富。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老百姓吃肉也用不着进口饲料。
第四是美国非常有钱。美国立国以来,本土从未发生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赚了不少钱。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美国在科研方面可以进行大规模投入。科学家不是魔法师,做实验买设备都需要钱。第二个是在美国生活下限非常高。普通人有很多闲暇时间用于创新。而不需要把主要用于谋生。
第五是美军。美国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海外基地。美军是美国企业海外业务的强大后盾。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往往信奉丛林法则。
以及他们改变世界可不是最近20年的事,40多年了吧……
???????????
好家伙看了好几篇回答给我看懵了。
不是,你们是看不见1949才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才成立了八十年啊???新中国之前是什么卵样各位心里没点B数是吗???且不论国党的遗留问题,这些太复杂不和你扯淡,但八国联军看得见吧?鸦片战争看得见吧?抗日战争看得见吧?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嗯?
美国稳妥的发展了数百年,吃到了二战红利,冷战红利,当年是实力能与苏联拼命的超级大国,这些都看不到是吧???
一个个天天玩命的搞错误归因,张口闭口就知道体制体制,从来不谈环境和事实。是是是,在你们嘴里中国腐败遍地,民不聊生,街上都是盗匪横行,老百姓在残痕断壁间苟延残喘,梦回民国。
然后就这么一个堕落不堪的国家,腐败滥长的政党,诶!短短八十年他现在变成威胁论了!铁路网,高速网,水电网,网络全国架设了!开始在世界上有影响力了!能出手支援汤加了!世界上最强的三个国家了!
一个个天天搁那张口闭口国家发展关你何事你就是燃料的,我问你你家水电谁通的?马路谁组织修的?你能搁着刷手机,就是国家基建的实力证明。别特么和我说这是基操,你横向对比哪个国家短短八十年从完全的一穷二白做到了这一切?你举一个?印度?搞种性?你搞吗,我不搞,正经人谁搞种性啊,下贱(碰杯)
是,中国问题多了去,而且不少。现在也到了贫富分化的界限点,劳资矛盾纠纷重重,还有各种管理的腐朽的毛病,不过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说句真心话真心话不能乱说所以懂得都懂就行了,但总的来说毛病一点不少。
但是!放在大整体上看,八十年,从饭都吃不饱,到顿顿有点肉。整体越来越好,这个没毛病吧?
回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我问你乔布斯的苹果是哪个年代的?1976年,比尔盖茨的微软恰好也是同一年。那下的中国在干什么?首要领导人相继离去,在改革开放前夕,马上就是1979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什么中国出不来?这部一目了然吗,那下子有条件吗?
说白了,一个已经是四十多近五十,家里有了不少积累的成熟男士了,一个不过是二十没出头才刚刚上了社会一段时间的少年,虽然少年的家族远比对方久远,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爷爷还被人欺负被搬空了家产,一切为重头开始。
如果在这么多条件的束缚下,中国瞬间超了美国才叫离谱。美国替代大英,那是在两国资源对比悬殊(小岛VS大陆)前提之下,还在二战后欧亚一片废墟,美国才迅速崛起的。为什么有的人从来觉得世界霸主好像动动嘴皮子就可以替代了?简直可笑。
不卑不亢,什么叫不卑不亢?不是天天嚷嚷China南波万,也不是天天run来run去。而是知道他有问题,问题不少,但还是坚持慢慢变得更好。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
真正意义上“改变世界”的“商业精英”“明星学者”,是整个国家科技树结出来的“果”。
秦皇汉武的盛世,肯定不是靠秦皇汉武他们自己一个人实现的,他们没那个能力,其成功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但“肯定”和“赞扬”他们的时代,却往往会用他们的名字,这是自古以来的客观事实。
就科技创新而言,中国的R&D虽然不算高,但也并不低,且总量相当可观。
之所以看起来缺乏创新,一个是因为目前还缺乏那种“划时代”,引领大变革的技术创新,而这种创新是看科技树积累和历史机遇的,并不是投了钱凑足了科研人员就立马能出来的,像“可控核聚变”这种,弄出来不但要财大气粗,还得有相关基础科学和科技树的积累,以及真正以科研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不断培养和输送人才,不是只突破了一点就能“开窍”弄出来的。
另一点则在于,很多现在国内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实际上是自主研发“复刻”一遍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严格意义上确实也算不上是“创新”(毕竟不是弄出了全新的东西,像两弹一星、超级计算机和空间站),因为只是把人家做过东西自己再无师自通重新推导出来,很多时候还是“仿造”,所以有时比人家已经做出的东西要更好,也有些还不如人家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做出来的东西,甚至有一定代差。
而很多商业领域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则是复制粘贴其他国家的现成经验并本土化。
这种情况下的“技术攻关”和“创新”,从纯技术角度来说,自然很难说得上是“改变世界”。
但这些再“创新”也并非毫无意义,对于国家安全和自主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现在虽然还没有核动力航母,但堆出几艘常规动力航母,能形成近海战斗力,暂时就够用了,饭要一口一口吃,真金白银的划时代创新急不得。
而且,很多生活成本的降低,正是这些科研工作者和商界人士努力下的成果,像十几年前的手机,对大多数国人来说都是奢侈品,但现在,即便是对于比较穷的国人而言,通过分期之类的操作也往往可以消费得起,而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身份象征”了。
而另一方面,比尔盖茨、马斯克和乔布斯之所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商业英雄”,也在于财富效应带来的“光环”,中国的科研人员里虽然富裕的不少,但通过资本市场达到他们这种富豪程度的还是不多(或者说几乎没有),名声“破圈”成为“明星”的也仍然不多。就像很多默默耕耘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很多往往是在其得奖被授勋,甚至去世时才上的新闻。
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明星”,像爱因斯坦和法拉第这种,需要依托的是该国整体的科研水平,这点中国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落后的,自然就缺乏那种实打实“影响世界”的明星学者。这点中国和80年代的日本很像,虽然国家的科研人员规模巨大,但在当时,“诺奖”级别的学者却不多。
而商业科技领域的“明星”,则需要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这方面,中国才刚刚开始不久,需要更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更坚实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涌现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