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怪我爆粗口,知乎现在这都什么二货问题?
推送热榜的编辑连基本的“实事求是”都做不到吗?
这个问题,先问是不是,再来说结论。
也许你可以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确实有很多毕业于名校、自身水平优异的应届生希望要上万薪资,但这个也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理所当然的事情。
反之,如果是一些二三线,甚至于乡镇的话,我怎么就没见到有几个应届生张口上万的?
这种问题被放到热榜,我觉得是知乎的耻辱!
知乎难道能做到应届生招进来人人上万吗?
如果做不到,这个问题在你们内部看来不脸红吗?
干啥啥不行,挑拨社会矛盾第一名!
反正又要不到,咋啦,连要都不可以要,也要管起来?
这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和杭州的房价比较,一平方英尺差不多是1/11平方米。杭州比里斯本高4到5成。值得一提的是,里斯本是著名的度假胜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众多土豪都去里斯本置业。杭州的气候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这是马来首都吉隆坡和厦门的房价比较,厦门比吉隆坡高2.6倍。
这是希腊首都雅典和南京的房价比较,南京比雅典高1-2.7倍
我就不提北京上海深圳了,毕竟太欺负人了,房价能把纽约伦敦巴黎虐一个遍。顺便说一下,这些数据有些过时了,毕竟北上广深房价是一个月一涨。
不得不说,有的人真的有阿Q精神,又发现我举得几个例子都是计算机和金融,说我别有用心。同志,我为了你们说话,说你们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然后你们不去对付你们老板,来对付我,这个逻辑我是真的服。既然有人说其他职业,我再放一个希腊的电话客服(相当于淘宝售后),基本工资,不算提成,月薪6800元。电话客服是什么样的文化水平可以干的,想必各位都懂的。
雅典房价一平方米1万3,相当于房价收入比是10-15左右。注意这是对一个没文化的电话客服而言的买房压力,不是大学生。中国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目前的老数据是29。
还有人说希腊这个国家发达,我也是醉了,希腊濒临破产历历在目。被欧盟吸血吸到半死不活,这种国家和我说发达?
市场经济,你需要他,给得起这个工资,你就招。
不需要他,或者给不起这个工资,不招就行了。
就像印度买制氧机一样,需要又出得起钱就买,不需要或者出不起钱就不买。
又想要招人/买制氧机,又不想给钱,想让人家给你白打工/亏本白送制氧机,你觉得可能吗?
印度的应届生,一个月一万卢比即可,相当于800多块钱,便宜吧。IIT毕业的,年薪百万(卢比)已经是顶级,约相当于月薪7000人民币。
你如果那么想招便宜的应届生,为什么不去印度呢?印度适合你。
对比一下北美应届生大概的薪资:
Google, Facebook, Uber, Airbnb 这类一线大厂最低level (L3, L4) 的工程师薪水(总包) 已经有$15w 到 $20w 了。 单位是美金。 折合90w 人民币到120w 人民币。
小厂应届生最少也有 $7w - $9w 的薪水。 折合 45 -55 w 人民币。
国内就算上万, 最多也就一年12w-15w 人民币吧?
北上广深人均gdp至少也超过美国几个富洲的三分之一了 (2.5w美金 vs 7w美金)
薪水要一个四分之一不过分吧?
加上综合生活成本估计国内一线城市不会只有美国1/4。(在某些方面有可能已经等于或超过了)。
综上所述,如果对比海外这边, 国内应届生上万薪资,恐怕不算太高了。
这几天看到个新闻,把我雷的里焦外嫩。
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了一个关于就业的调查,大部分结论都还好,但其中一个结论很离谱,有高达67.6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在毕业10年内年入百万。
有梦想是好事,但梦想定的太高了,我怕你面对现实的时候会受不了。
年入百万是个什么概念,这是张嘴就来的么?
我知道,在某乎上,年入百万,刚下航母,那只是普通人的标准。
在某音和某某书上更夸张,千万富翁满地走,豪宅豪车满天飞。
家里没个1000万,感觉都不会拍视频了。
但实际上,你毕业十年后年入百万的概率小到几乎为零,负债百万去买房的概率倒是挺大的。
某乎、某音和某某书,他们生产这些炫富的文字和视频,纯粹是在忽悠你。
目前我见过最夸张的文章,是一个男士声称自己在北京年入300万只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要想过的比较体面,年收入最少还得翻3倍。
对,年入300万只能在北京勉强维持最基本生活,要过的比较体面得年入千万。
这样的东西看多了,很多大学生自然觉得自己在毕业10年内应该可以年入百万。
毕竟年入300万都只能在北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而自己只要求年入百万,连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都达不到。
自己辛辛苦苦读那么久的书,只要求工资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难道有问题?
我知道网上的东西有点夸张,但自己已经去掉水分了,直接把网上说的打了3折,已经很脚踏实地了。
好高骛远的事情咱不做,不要年入300万,只要求年入百万。
67.65%的大学生,居然都这么认为的。
在这种思潮下,很多电视节目街头采访路人,一些小姑娘直接对着镜头说“月入一万以下的男人不配结婚”,听起来很好笑,但又突然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年入百万最多就是个基本生活,月入一万连人都不算,当然不配结婚。
对自己毕业10年后年入百万很有信心的大学生们,我怕你真毕业了心态要爆炸。
看不到年薪百万的希望就辞职,换一家,然后又辞职,然后又又又辞职,最后自己一点行业积累都没有,彻底废掉。
到时候看着自己的工资条,又怨天尤人,怪社会怪政府怪爸妈怪资本家,反正自己是怀才不遇,没拿到年薪百万全都是别人的错。
关于中国人的真实收入,我不知道写了多少篇文章了,我用的都是国家统计局和总理说的事实,但奈何怎么写都没人信。
中国有6亿人月入低于1000元,这是引用总理的原话,结果没人信。
月薪突破5000就超过了95%的中国人,这是引用统计局和税务局的原始资料,还是没人信。
中国人的收入就这么点,你开什么玩笑,我不信我不信。
反正,描述中国人真实收入的文章和视频,远远没有无脑炫富的文章和视频受欢迎。
有时候,我真的是对网上的那些人感到无语,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认知能力真的是不平等的。
同样是统计局的资料,当你说中国的GDP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多少,已经达到了全球第几第几的时候。
一群人在下面阴阳怪气,呦,厉害了我的国,居然这么有钱啊,我的工资给祖国拖后腿了,都拖到脚脖子了,桶计局真厉害,啥时候把我工资也桶计桶计啊。
但是当统计局说中国人平均收入不高,突破5000元临界点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不足总人口5%的时候。
这群人表示坚决不相信,声称中国人的平均工资远远超过5000元,月薪1万在北上广连糊口都困难,5000元根本就不可能活下去。
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都是同时公布的,每年都是互相匹配的,持续40年才把中国的GDP和工资拉到了如今的水平。
这些人坚定的认为中国的GDP增长率偏高,统计局注水了,多统计了很多收入。
又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工资增长率偏低,统计局少统计了很多收入。
请问,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2019年,中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中位数是20523元。
其中,北京是67756元,上海是69442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工资、存款、分红、租金补贴,你能拿来消费的钱都算进去了。
上海人一年的收入,平均就6.9万元,这是统计局给的数字。
不信?没关系。
除了统计局之外,还有一个机构对工资水平很有发言权,那就是招聘网站。
某招聘网站提供了基于23.9万份调查样本得出的工资水平报告,上海市的平均月工资为6378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和什么年入百万差距相当巨大。
不是说月薪1万在上海不算人么?这么多月薪6000的人,在上海可怎么活啊?
你别管人家怎么活下去的,别人现在活的好好的。
统计局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每年6.9万,民间招聘网站说上海的平均月薪是6378元。
不完全一致,但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差不太多。
这么多权威机构不信,信那些所谓的“我听说”,“我朋友”?
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拿多少工资?
这个问题先不谈,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拿多少工资?
清华北大这可是天之骄子啊,每一个都是市状元省状元,绝不是一般人能考进去的,个个都是文曲星。
那问题来了,这些文曲星们毕业后应该多少月薪才合适呢?是不是应该月薪10万起步?全公司的人都围着这个文曲星转,磨练几年就火速提副总?
辛辛苦苦考上清华,毕业了才月薪10万,按这速度不吃不喝一年才120万啊,接近10年才能买一套上千万的房子。
这么寒碜,对得起清华北大的牌子么?
别给我说什么过几年提拔我当副总,这种画饼我不吃,月薪10万太少了,给我多开点。
身为大学生里的绝对塔尖人物,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资,可能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想象。
其平均月薪,仅1万出头,注意这是平均,你要是专业不好,清华毕业了月薪七八千这很正常。
是不是感觉低的有点过分?
咋滴了,你考上了清华北大,整个世界就得围着你转?你就是世界主角了?
你觉得月薪1万不合理,那你觉得月薪几万才合理?
月薪5万?
咣,这个清华毕业生归你了,你来负责发工资。
这么大的人才,你可别辜负了他。
啥,你说清华北大的学生聪明,潜力大,现在创造不出什么价值不代表以后没价值。
是潜力大啊,所以才给1万月薪的啊,别人都是四五千你不知道么。
刚毕业的时候,哪怕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也就只能创造这么点价值。
至于以后的潜力,那等以后潜力发挥出来再涨薪喽。
啥,你说这种人才年轻的时候正缺钱,哪怕现在发挥不出价值也应该高薪,等以后再对公司慢慢补偿。
咣,这个清华毕业生归你了,你来负责给他年轻的时候发高薪,等他以后潜力发挥出来了慢慢补偿你。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啊,这么多顶级人才都按你认为便宜的工资归你了,你还不得乐疯了,亿万富翁的宝座在向你招手啊,还不快来发工资。
那等毕业五年后,完全适应了社会,潜力大部分发挥出来后,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工资应该都上天了吧。
确实涨了点,北大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24万元,清华大学的平均月薪是1.49万元。
而且你要注意,上图中涉及的所有学校,其毕业生的薪资在工作5年后都产生了极大的分化,有个别人的工资非常非常的高,但总体平均薪资上升很少,这就表示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薪水不变或者增加很少。
中国人的收入,是陡峭金字塔型,特别陡,塔尖收入非常高,但人数特别少。
毕业生的薪资,也遵循这个陡峭金字塔的规则。
潜力发挥出来后薪水超高的人肯定有,但数量非常稀少。
绝大多数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五年后的月薪,还是一万多一点。
你觉得太少了?
咣,归你了,你来负责发工资。
一个人的工资有多少,完全看他创造出来的价值有多少。
我看网上有很多人每天疯狂的批判企业家,觉得企业家黑心,剥削了自己的工资,自己拿的只是自己创造价值的零头。
你既然觉得自己创造了天大的价值,那何不自己创业呢,自己赚钱自己花多好,还能雇佣几个人来剥削。
法律从来都不禁止任何人创业,甚至还各种鼓励。
以前,我觉得租个商铺做生意是个门槛很高的东西,但前一段时间看商铺,发现做生意的门槛真的很低很低。
很多铺子的面积真的非常非常小,才30多平,而每平米每个月的租金,根据地段不同,才100~300元。
武汉二环某豪宅小区前一段时间刚交付,我去瞅了一眼它的商铺,大门出入口旁边第一个铺子,绝对黄金位置,面积30多平,小区里还没人入住就被人给抢租下来了。
问了一下,每平米每月租金300元,合起来月租才1万元,租户开了一家烟酒店。
这么点租金,开的是低端烟酒店吧?
错。
我瞄了一眼,里面正在装修,柜子已经安装好了,上面最显眼的地方贴了4个烫金的大字:贵州茅台。
这是武昌区相当核心的地段了,还是豪宅小区门口。
那种普通小区门口的,我也问了,100~200元居多,租个30平的铺子一个月租金才5000块。租金这么便宜,做生意能赚大钱吧。
我可是从网上看了,卖个学几天就会的烧烤,一年都能轻松赚几百万。
要是一个月租金才几千块,那岂不是赚爆了?
如果你这么想,那欢迎你去试试。
很多租商铺做生意的人,最后连那几千块的租金钱都赚不出来,被迫倒闭。
一轮又一轮,铁打的商铺流水的老板,能开3年以上的商铺,都是好样的。
要是赚钱真这么容易,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呵护小微企业,为什么要说疫情之后,民生为要。
美国对中产阶级是有明确定义的,家庭年收入在全美中位数5.9万美元的67%-200%的范围内,为中产阶级。
也就是说,当你的家庭总收入达到了每年3.95万美元到11.8万美元之间时,哪怕在美国,你都是中产阶级。
这不是个人年收入,是家庭年收入,夫妻两个人的收入。
只要高于每年3.95万美元,折合月薪3000多美元,人均1500美元,每月1万人民币,就算中产阶层了。
当你夫妻两个人的收入突破每年11.8万美元,折合月薪1万美元,人均5000美元时,就被划为富裕阶层了。
如果你月薪1万人民币,你老婆月薪1万人民币,哪怕在美国,你们家都已经属于中产阶层了。
你要是觉得美国人的标准定低了,可以和美国政府说一声,让他们提高点标准,别把自己搞的那么穷酸。
这个地球上,没有那么多有钱人,也没有那么多高薪岗位。
中国没有,美国也没有。
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拿多少薪水?
首先我们要扭转一个概念,什么是大学生?
2021年,中国新增1400万劳动力,其中大学生909万,非大学生500万。
大学生的数量超过非大学生接近一倍!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和制造企业招工难同时并存。
以前的大学生怎么样我们就别管了,但是现在,可以说是个中国年轻人,他就是大学生,大学生约等于中国年轻人。
不要总是说大学生毕业了要拿多少工资,要说话就好好说,干嘛每句话前面都带着大学生三个字,直接说中国人平均应该拿多少工资不行么?
年入百万,请问是津巴布韦币么?
如果是人民币,那这个梦想真的是很美好,可惜所有人都只想领这个工资,没人愿意发这个工资。
你来发好不好,我们认你当老板,保证拿完工资后绝不背后骂你。
不要老是听某乎的用户吹牛,去年某乎官方宣布注册用户达1.6亿,其中本科生的比例达到60%,直接导致某乎上的本科生数量比中国建国以来培养出的所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加起来还要多得多。
这么多本科用户,每天用键盘狂敲自己有多富,鼓吹月薪过万满地走,工作十年还没有年入百万那就是失败,就差把“我有钱”三个字刻在脑门上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个普遍规律,越有钱的人越说自己没钱,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富。
因此,某乎的用户人均年薪百万,但是却经常把如何兼职月挣1000块等话题顶到热榜上去。
还有个更实诚的地方是某乎的广告,每天各种小额贷款广告狂轰滥炸,占比非常之高。
我很想知道这个类型的广告究竟在某乎是多受欢迎,投放的效果究竟得好成什么样,才会让背后的金主如此不惜血本的持续投放,几乎成了天天见的一个保留栏目。
那些人均年薪百万的某乎用户,和这类广告的目标受众,高度重叠。
饭后吹牛给自己减减压,这不犯法,你听了乐呵一下也就行了。
要是真信了,还以此做为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是择偶的标准,最后毁了自己的人生,怨天尤人。
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社会自有其运转规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你天天鼓吹年薪百万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就会拿到百万年薪的。
你要是真想拿高薪,第一步就是要先认清这个社会,欺骗自己只会让你的薪水不断滑落。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因为上游制造通胀,下游消费通缩。
上游工农业基础的钢铁,铜,水泥,石油,糖,豆粕,大豆因为美元货币超发都是在通胀的,这就是美元定价的东西,美元多了,自然价格要涨。
本来上游成本应该向下游的制造业传导,结果制造业发现成本贵了但一提价就销售不出去,只能砍自己利润和可变成本,里面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所以劳动力工资上不去。
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没法提价:因为消费者拿的大部分都是非美元,那成本贵了就想要从消费者兜里搞钱就很难。二是利润薄了,劳动力工资上不去,又加剧了消费与销售难度。所以价格传导不顺畅。
而股票,房产这些也是资产端的上游,下游则是接盘的新人。因此上游通胀,出现了新人买不起股票房产的情况。
而所有上游资产与工业基础通胀重新定价其实是正确的。只是在向下游消费传导出现了问题,于是只能制造业缩减产能去维持利润间接性传导通胀,而最终消费者是人,而人的价值在美元通胀体系中应该通胀了,而现在传导出现问题,于是人的培养与出生价格更昂贵了,而收入更少了,平衡这个矛盾只能降低消费者数量提高消费者能力,那全世界只能少生优生。
2022.1.18更新
有人认为发钱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可以印钞的央行。
美国就是这样子做的,事实上,美元具有世界货币属性,可以把通胀转嫁到上下游原材料与制造业,但我们不可以,人民币还未完成国际化,也不具备世界货币属性。
部分国内经济学家呼吁这么做,被禁言了。
这么做的结果大家其实都看到了,15-16年的定向浪潮席卷之后的代价,大家有了直接的体会。
现在除了金融,地产,IT,没几个行业能给出高薪了。
产业发展太难了,缺固定资产没法融资,技术研发风险太大,员工薪酬也上来了。
产业起不来,就只能继续炒房。
薪资来自风险溢价,也就是说,由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导致打工亏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当劳动者普遍能感受到这种风险以后,就会提高薪资要求,这就是风险溢价啊。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很少有人告诉你,投资个人劳动力也就是打工,也是有风险的,也有可能亏钱。他们天天骚扰你,要求你“拒绝躺平”,要“奋斗”,但是奋斗以后如果亏损,那他们是不会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负责哦!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合同是你自己签的,我可没强迫你!这当然不合理,如果提供投资建议却没有充分提示风险,就是要承担责任的,但对于投资个人劳动力这种投资形式,法律并不承认是投资,我们目前并没有办法维权,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靠自己拒绝各种诱惑和骚扰。
请记住:
一,工作是投资,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
二,你不是一定需要一份工作,就像你不是一定需要炒股一样。在决定是否接受工作机会之前应该充分考虑收益和风险;
三,即使你没饭吃,一份负工资的工作也不会让你有饭吃。
青年躺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负工资。负工资是指扣除各项隐形成本后的实际工资为负数。这几乎完全消除了青年努力工作甚至工作的动力。负工资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事业单位型。动辄五年、八年、十年服务期,提前辞职或考核不通过,不但退还工资还要额外罚违约金。例如各大高校。
二,服务业型。只要客户投诉,不论是谁的过失,一律罚底层员工的钱。例如武汉某地因收发站老板跑路,快递员打工半年倒欠十二万。
三,加班型。由于加班过度,身体无法支撑,工资完全抵偿不了医药费,因此实际工资为负。例如拼多多。
四,恶劣劳动条件型。工资无法抵偿有害环境对身体的损害。例如煤矿、化工厂等。
五,竞业型。竞业协议本应只适用于高层,但很多公司要求全员竞业,竞业范围本应只是本行业,但很多公司把竞业范围设定到哪怕摊煎饼都是违约的程度。甚至有很多公司是月薪三千竞业违约金二百万,导致工资扣除离职的可能性带来的经济损失期望值其实是负数。
六,培训诈骗型。一些机构以招员工的名义诱导涉世未深的毕业生先交钱培训,甚至贷款。当然,培训结束后是不可能有工资领的,甚至培训费一到手就跑路了。
七,高等教育型。一些研究生实际上是廉价甚至负价劳动力,以研究生为名实际却在做重复性体力工作,几乎学不到什么专业技能,还要交学费。例如生化环材。
什么??现在的应届生是要上万薪资的?应届生不是应该交钱给公司,求公司招聘自己的吗?然后0底薪,能不能拿工资就看业绩的,业绩没达成,不仅没钱,还要扣钱的。
薪资上万,不是清明节才有的事情吗?新死的人薪资可以特别高,过万没问题,但是活着的人就简直反了啊!
真是活见鬼了。因为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人好几代供一套祖屋供几百年的,从元朝供到明朝,从明朝供到清朝这样。现在的房价竟然只需要三十年,太不像话了,应该至少三百年才有大国风范。
这些要求薪资上万的应届生肯定是被敌对势力洗脑了,因为境外敌对势力总是宣传自己国家月入几万,房价低,想以此来打击我们的志气。
我们一直强调迎难而上,逆水行舟的,如果正好顺水,那我们就要反方向行舟,这样才是逆水行舟,哪怕方向是逆着时代潮流的,也要逆。不然人一旦在顺境里,就会失去斗志,活得安逸,一活得安逸,寿命就长,可以领多点退休金,同时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爱好,一旦变现成副业赚了点小钱,就改善了生活品质,甚至可以和企业脱钩,就再也不打工了,天哪!打工的人一少了,老板多了个竞争对手,还因为潜在的备胎少了不能压价压那么狠,祸国殃民。
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现象,这是在破坏国内老板们的幸福人生,对老板们百害无一利。
远了从现在应届生他们中学时候补课可能一年几十万的补课费、近了从现在大城市房租、吃饭费用的上升而言,不到一万可能是没法生存的。
当然,青岛这样的小城市还沿袭着应届生4000元月薪的惯例,所以有本事的都不在青岛呆。
为什么房价翻了几番?
为什么物价涨的那么快?
为什么黄鼠狼越来越抠?
为什么鸡要求越来越高?
为什么资本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只允许剥削?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凭什么吃穿住用都在涨价,人家的工资就不能涨?
我也许是底层普通人在一线城市的真实体现了。
大专毕业,工作十年,月薪1.1W(十三薪)
主管级别,始终上不去经理级
从低级的桌面运维入行,一步步走到企业信息化建设。
广州一线打工,家在三线。单身一人,养两猫
1.1W的分配固定是(按上个月),实际到手10200
房租-1630,家里上缴-500,花呗-1295
约剩下可支配6700,固定存余额宝-5000
剩余1700左右作为本月一切常规费用开支
包括,吃饭,通勤,手机费,APP会员,猫咪用品(不是月月有,但是固定会发生,猫粮,罐头,洗澡,猫砂,药品)。
月底视情况挪用存款500-1000。不固定。
一年再去掉节日礼物,生日礼物,父母孝敬,春节红包,来往车费,培训考证。基本就剩下5万多。
十年薪资增幅2013年0.13w到2021年1.1W
我应该也是卷到极致代表了一群人吧,年均书籍50本
工作十年
零售行业的部门专业知识均有体系化去学习。水平不高但是也不是看看闲书就认为懂的那种。(人力资源,财务我,品牌管理,营销,企业培训,销售,安全,供应链,配送,仓库管理,电子商务,外卖运营,企业培训)。这些都只是非专业向的。
专业项的
通用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服务管理,流程管理,运维管理,团队管理。
通用规划-企业架构,系统架构,IT信息化规划,IT治理,六西格玛,ITIL框架
拥有的认证-PMP,ITIL
在学的认证(有一定水平,只差排期跟资金)-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高项,CISA,TOGAF,CGEIT,专升本,CDA,PMI-PBA,计算机二级-python,ACP(ACM大数据方向)
说实话我的择业观念也许有问题。
我现在心心念念的想找经理级岗位(目前我是主管),不想做具体领域的经理。
比如说运维经理。数据分析经理,项目经理,流程经理,IT服务经理。这类型具体岗位性质的(信息化经理,不拒绝)
我就想找IT部门经理。带团队,做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并且我只想在甲方不想去乙方。并且目标还定位在服装零售跟餐饮零售行业。
我目前对自己的定位是想这样子(或者想成为的角色)
自带供应商资源,能梳理企业业务战略,能做企业IT规划(类似于一个中间商的角色),然后给企业构建出一套解决方案。然后带团队落地。
不知道这个方式行不行
----------------------------------------------------------------------------------------------------
2021年读书目录汇总
纸质书籍
1-企业信息化案例集
2-构建财务共享中心
3-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
4-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
5-PMI商业分析指南
6-CPDA注册项目数据分析师培训教程
7-大数据定义智能运维
8-餐饮开店120讲:从设立品牌到连锁运营
9-餐饮企业会计核算与纳税、财务报表
10-企业架构设计思想
11-四维流程管理:解析流程对于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12-流程管理风暴:EBPM方法论及其应用
13-数据决策:企业数据的管理、分析与应用
14-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15-数据架构
16-埃森哲顾问教你做流程管理
17-企业数字化:目标、路径与实践
18-论中国人的精神
喜马拉雅听书
1-《管理的本质》包政
2-《企业的本质》包政
3-《你从未想过的财务与会计的十大区别》田茂永
4-《数字化企业管理实践课》陈春花
5-《南柏讲战略管理:东方经营战略VS西方经营战略》南柏
6-《培养你的逻辑脑:思维导图课》宋欣桐
7-《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8-《OKR使用手册》 姚琼
9-《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畅谈国际政治外交军事》金一南
10-《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原阿里7万家企业服务经验总结》马晓东
11-《数字化转型(管理原创)》
12-《深度思维》叶修
13-《管理的常识》陈春花
14-《经营的本质》陈春花
15-《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陈春花
16-《温铁军老师讲座全集》
17-《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精简版)》
18-《国际企业软件架构-研发从此起航》
19-《天财商龙餐饮研究院》
20-《李大钊精选文集》
21-《当下的力量:圣经级灵性修心经典》
22-《樊登读书:六本书教你收益终身的思维方式》
23-《方岚数字化管理实战课》
24-《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25-《信息传: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方法论》吴军
26-《服务设计驱动的革命(AI版)》
27-《深度解读RPA|迎接数字化劳动革命》
28-《中国智造2025数字化转型公开课》
29-《企业架构的数字化转型》
30-《美国大萧条》
31-《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32-《普京传》
33-《结构化思维》黎甜
34-《这样读书就够了》
35-《数据分析师进阶之路》
36-《思维精进》
37-《费曼学习法》理查德-费曼
38-《OKR工作法》
39-《策略思维-博弈论》
40-《餐饮创业-进阶必修篇78法》
41-《读懂‘十四五’》
42-《简读中国史》
43-《大国方略:走向世界》
知乎平台视频(主要的,其他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不计入)
花猫哥哥,曹小林,乌鸦校尉,一心博士,付鹏的财经世界
B站:张捷财经观察,温铁军演讲完整视频合集
公众号文章(很多是年度读到年尾)
超级架构师,PMO前沿,CIO之家,九边,陈果George,审计圈,数据分析,数据中台研习社,CIO时代网,ERP之家,艾威,捷创成IT帮,广东省CIO协会,CISA与IT审计,首席数字化转型官,
为什么现在一斤大葱动辄6-7元?
收入不按爽计算,按葱计算可以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