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南京某高校 9 名大学生吸网购电子烟后入院?电子烟的危害有多大?

回答
南京某高校9名大学生吸食网购电子烟后入院的事件,无疑再次敲响了电子烟对青少年健康潜在危害的警钟。这起事件的细节虽然还在进一步披露中,但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入思考。

事件本身:网购电子烟,入院的背后是怎样的隐忧?

这9名大学生集体入院,原因指向了他们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电子烟。这其中传递出几个令人不安的信息:

电子烟的易得性: 即便是大学生群体,也能轻易通过网络平台获取电子烟产品。这种便利性,无疑大大增加了青少年接触电子烟的几率。很多时候,网络销售的监管往往不如实体店严格,甚至存在年龄验证的漏洞。
网购产品的未知性: 网络上的商品鱼龙混杂,尤其是在电子烟这种新兴产品领域。消费者难以保证购买到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含有未标明的有害物质。这些入院的大学生,很可能吸食了含有“不明成分”的电子烟,导致了不良反应。
对电子烟“无害论”的误解: 一部分青少年之所以敢于尝试电子烟,往往是受到了网络信息和身边同伴的影响,认为电子烟相比传统香烟危害更小,甚至是一种“时尚”的替代品。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是导致他们冒险尝试的直接原因。
集体行为的示范效应: 这种集体吸食并入院的事件,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警示作用。它揭示了在年轻人群体中,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模仿心理以及对健康风险评估不足的普遍现象。

电子烟的危害有多大?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的“伪装”

很多人对电子烟的认知停留在“比香烟好”的阶段,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电子烟的危害,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1. 尼古丁的“隐形陷阱”:
成瘾性: 绝大多数电子烟液都含有尼古丁,这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活性物质,会快速进入大脑,刺激多巴胺释放,产生愉悦感,从而迅速形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尼古丁的摄入更容易导致长期成瘾,并且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情绪调控和注意力集中。
戒断反应: 一旦停止吸食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会出现戒断症状,如烦躁、易怒、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这会进一步加剧成瘾。
血管收缩与心血管风险: 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血管收缩剂,长期摄入会增加心率,升高血压,长期以往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

2. “雾化”出的化学物质:
气溶胶中的有害物质: 电子烟的原理是将烟液加热成气溶胶,供用户吸入。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潜在有害物质,包括但不限于: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如甲醛、乙醛、丙烯醛等,这些都是已知或疑似的致癌物。
重金属: 烟弹的加热丝可能会释放出镍、铬、铅等重金属,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同样有害。
超细颗粒物: 这些微小颗粒能够深入肺部,引起呼吸道炎症,加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香精的“甜蜜陷阱”: 电子烟液通常会添加各种口味的香精,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然而,很多用于食品的香精,在加热雾化后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例如,某些水果味香精中的二乙酰,已经被发现与严重的肺部疾病“爆米花肺”有关。这些香精的长期吸入对肺部的损害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3. 对肺部的直接伤害:
“电子烟肺病”(EVALI): 这是一种由使用电子烟引起的严重肺部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烧、恶心、呕吐、腹泻等。虽然早期案例中的EVALI与含有四氢大麻酚(THC)并添加维生素E醋酸酯的不法产品有关,但普通电子烟液中的其他化学物质也可能对肺部造成刺激和损伤,诱发炎症反应,甚至纤维化。
炎症反应: 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会刺激肺部细胞,引发炎症反应,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4. 潜在的长期影响与未知风险:
长期使用的癌症风险: 电子烟中产生的致癌物,如甲醛和乙醛,其长期吸入的累积效应,是否会增加患肺癌等癌症的风险,是目前科学界仍在深入研究的课题。虽然目前的研究尚未得出“电子烟一定致癌”的明确结论,但其暴露的潜在致癌物不能被忽视。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电子烟气溶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肺部免疫细胞的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二手“气溶胶”的危害: 和二手烟一样,电子烟也会产生二手气溶胶,其中同样含有尼古丁、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对周围人群的健康同样构成威胁,尤其是儿童和孕妇。

为何青少年是电子烟的重灾区?

好奇心与叛逆心理: 青少年处于探索世界、挑战权威的阶段,电子烟新颖的外观和口味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社交影响与同伴压力: 如果身边有朋友或同学使用电子烟,很容易形成一种“潮流”或“酷”的形象,从而引发其他青少年的模仿和尝试。
营销与包装的迷惑: 很多电子烟产品设计得五颜六色,口味多样,包装时尚,瞄准的就是年轻消费群体。
对风险认知的不足: 青少年往往对事物的长远危害缺乏清晰的认识,更容易被眼前的“新奇”和“刺激”所吸引。

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起事件的发生,需要我们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加强监管与执法: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销售电子烟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渠道销售不合格电子烟的行为,并严格执行禁售电子烟给未成年人的规定。
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渠道,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电子烟的真实危害,破除“电子烟无害”的迷思。
家长与学校的责任: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行为,与孩子沟通电子烟的危害;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将电子烟的危害纳入课程内容。
青少年自身的认知与拒绝: 青少年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被新事物的新奇外观所迷惑,理性分析其潜在风险,学会拒绝诱惑。

总而言之,南京这起大学生吸食网购电子烟入院的事件,绝非孤例。它提醒我们,电子烟并非“无害”的替代品,而是隐藏着诸多健康风险的“潘多拉魔盒”。只有正视其危害,加强多方协作,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下一代免受电子烟的侵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这样一种“科技产品”,

它的设计初衷是“保护人类健康”,

让你毫无顾忌地呼吸令人快乐的物质。

初生时设计简陋有诸多bug,

经过反复迭代功能趋近完善,

一代比一代包装华丽造型精美。

在原理上,

使用超声雾化技术——通过换能器将高频电流转化为相应频率的声波,和缸内的液体产生耦合作用,在液体和空气交界处形成张力波,波峰处的液体雾粒飞溅——由于雾粒尺寸均一,动量极小,故容易随气流行走,外观显示出“烟雾状”。

它日渐风靡并受到广泛关注…

请问它是什么?需要接受什么样的监管?



它是—————



医用超声雾化器。


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6823-6品类(超声雾化器),以及《关于冷热双控消融针等166个产品医疗器械分类界定通知》(国食药监械(2011)231号)文中二(六十二)规定的压缩雾化器。


哦,对了。

市面上有种东西,

和它的原理几乎一模一样…


电子烟。


只不过,医用雾化器里蒸腾而出的是缓解症状治病救人的药液。

而另一种在雾化器里吞云吐雾的,是和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成瘾剂尼古丁,有机溶剂丙二醇,和各种香精…

科技,

创造美好新生活。

(狗头)

最后明确说一下:

尼古丁有害健康,

无论你通过何种方式摄入尼古丁,

你都在损害你的身体。

最后首相大人镇楼:




冲一下塔。

凡是能轻易让人上瘾的东西,不是“国之重器”(香烟、白酒),就是“国之重罪”(毒品)。


肥宅快乐水危矣!


嚓,我这嘴…开光了


可乐要涨价啦!


很多人说尼古丁不致癌。


但我查阅资料后发现,尼古丁和很多癌症的增殖、转移、调控诱导脱不开关系;尼古丁对舌鳞状细胞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致癌”这个词我不做定论,尼古丁和癌症的关联证据,是相当多的。

本着实事求是原则,以论文证据说话。

中文的放在前面,先从国内CNKI开始:




上PUBMED找英文文献,呦吼,各种Review,我不妨做个文献导读:




最后,我找到了最适合的这篇文章:直接写电子烟和癌症几率关联的综述。

写的很清楚:和传统烟相比,电子烟并不代表不增加癌症风险;电子烟中的主料尼古丁潜在的癌症相关风险,一般和副交感神经激活相关,且常被忽略。




好,有来有往,声称尼古丁不致癌的朋友,你们可以上文献了。



听朋友说某electric烟协会指名了要办咱小医生,

怕了怕了,

红毛神酒珠玉在前,

咱实名上网担待不起,

给高贵的电子烟民赔个不是,

千错万错不该挡着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更不该挡着企业创收和地方税收再创新高,

本人肉体服输,

评论区的烟民大人,

你们赢了,

祝长命百岁。

user avatar

标题是吸食电子烟入院,实际上是:

9名学生因吸含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后出现头晕、心慌甚至烦躁不安的症状,被陆续送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急诊科。对症处理之后,第二天全部好转出院,并没有对自身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四氢大麻酚是大麻类植物的提取物,属于致幻剂。

市面常见的并不含这类成分,正常的电子雾化器里主要为:尼古丁盐,还有甘油、丙二醇和香精。

甘油很常见的,经常吃的面包喝的啤酒还有其他一些食物里都会有,

丙二醇也是在生活里能吃到的,像泡面里就有丙二醇,

香精就更不用说了,饮料奶茶里都有这些。

这些成分都是选用食用级别的,而且在实验室里也是有专业检测安全的。



个人反对妖魔化电子烟,因为我是电子烟的受益者,我在2020.10月以前,已经是一个十年老烟民,熟悉我的朋友,会记得我那会的动态经常与芙蓉王有关。


我在去年十月前,每天最少一包烟,

更多甚至能抽一包半。我不懂抽烟的危害吗?

我做医生的,我当然懂,但是我戒不掉。

我也是急需一种替代品来代替芙蓉王。

事实上最后我成功了,马上半年了,我再也没有抽过一根烟,,就是借助电子烟。我再也不用浑身散发着令人难受的气味去接触我的孩子,也不会嘴里再有难闻的烟草味(实话说喜欢烟草味的都是没长大的孩子)。


电子烟对于重度烟民戒烟,是有益的。我作为烟民,也赞同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包括

发布电子烟禁止或限制调味剂;

加强对销售地点、密度和渠道的监管;

尽量减少电子烟对使用者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严格规范产品成分、尼古丁浓度以及装置的安全性;

使用标签等对产品成分进行披露;

要求在包装上印制明确的健康警示或使用仅有健康警示的平装包装。

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交通工具等禁烟场所使用电子烟,禁止对电子烟进行未经证实的健康说辞。

禁止针对非吸烟者、孕妇和青少年的营销;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分发、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

禁止广告、促销和赞助。




但不应该一棒子打死,真的。


发自拍了,希望上首页

user avatar

一次性把9个大学生吸到医院里的毒品,我自己都是头一回听说。这件事最可怕的有2点:

1,中国禁毒教育这么厉害,但这玩意儿可以让9个高级知识分子购买,并集体吸食,可见这玩意儿欺骗性有多强,以往海洛因冰毒一流在欺骗性这方面,都是渣渣了。

2,我看过吸大麻叶笑了一个晚上的,也听过吸大麻跳楼的,也看过纪录片吸冰毒海洛因割腕的。但一次性让9个青年吸进医院,这东西是相当恐怖了。

在毒品面前,没有什么是危言耸听的,任何在该评论区洗毒品的,一律删。


原文:

买电子烟,需要谨慎啊,不小心买了含大麻成分的,就是吸毒,大麻成分的量没控制住,轻则住院,重则狗带,注意以下3点:

1,任何销售只要跟你提上头电子烟,你可以直接把他归为毒贩。

2,买品牌货,但凡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的,都别买!

3,最好不要网购电子烟,国家之所以打击,因为乱象太严重,假货毒油频生。


所谓上头电子烟,其实就是在烟液里,加入THC和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说白了就是毒品。由于是新型毒品,我国是从2020年才开始大面积抓捕这类违法犯罪人员。

上头电子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亢奋、失重、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意识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而且上头电子烟,由于是人工合成,剂量控制不好,很容易引发猝死等情况。

我有个在加拿大读书的同学,因为在加拿大吸食大麻电子烟,那边的大麻合法且制作工艺“规范”,让他感觉到“很爽”。由于没拿到加拿大绿卡,无奈回国后再也找不到那么纯的大麻,导致自己在一次“难受”中,直接跳楼自杀了。


千万千万不要触碰上头电子烟,那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毒品。

user avatar

吸毒的锅,谁都不背。

图片上明显写着是TETRA

TETRA,也就是Tetra Hydro Cannabinol(THC),翻译成汉语是:四氢大麻醇

这东西就是大麻类植物的提取物,主要集中在大麻的叶和茎中,属于致幻剂。

而这九名学生吸食毒品后的表现,明显是吸毒。什么麻痹、幻觉以及心跳加速等。

所以,他们是在吸毒品。

一、抽吸非法东西和什么产品无关

其实很久之前就听说过有“引诱吸毒”这种做法,那个时候常见的说法是,在香烟或者酒水饮料中混入毒品。

而现在电子烟这种雾化设备,自然也可以雾化毒品了。

二、电子烟本来应该是吸烟的替代策略

因为很多人有严重的烟瘾,为了戒烟,因此引入了雾化设备。

电子烟核心结构两部分:

雾化器+烟弹。


雾化器是一个锂电池加热设备,一般可以反复使用。

烟弹是消耗设备,做个对比

电子烟:尼古丁、丙二醇、甘油

烟草:尼古丁、焦油

可以看到,相比于传统烟草,电子烟最大的优势是降低了焦油甚至无焦油。

要知道焦油才是烟草最大的危害。

然而焦油这东西,没法去除。事实上曾经的烟草院士之所以被反对,是因为不少人认为他的研究“烟草降焦”是伪科学。

因为,焦油这东西,是植物燃烧就会产生的,哪怕不是烟草。

大部分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的就会产生焦油。煤炭燃烧会产生焦油,植物燃烧也会产生焦油,大家如果接触过农村柴火烧饭的话,一定会知道锅底有时候会有黑油,就是这东西。

所以焦油是众多烃类及烃的氧化物、硫化物及氮化物的极其复杂的混合物,然后致癌性较高,这也是要求戒烟的主要缘故。

而大家熟悉的尼古丁,其实主要的危害在于成瘾性。当然,电子烟会通过逐步降低尼古丁的策略来努力缓解烟草成瘾。而目前主流的烟草戒断科学办法,要不是尼古丁逐步替代,要不是直接神经类药物。

三、电子烟是烟草

无论如何,电子烟绝对不是时尚或者流行,它就是烟草。

根据工信部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因此,吸食电子烟就是吸食烟草,没区别。

所以,对于没有吸烟的人群,一定不要接触电子烟。而对于已经有烟瘾的人群,可以通过电子烟来逐步降低对烟草的依赖。

无论如何,吸烟有害健康!


———————附上以前写的吸烟影响健康的———————

吸烟有害健康是官的不能再官的官科了,可以说,这在人类史上,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证据内容,都是难以匹敌的一个事件,就像有的答主提到的,足以写入教科书级别的内容。
这个研究获得了包括分子机制,医学证据和流行病调查三大证据的典型例子,没有哪个项目可以像烟草一样经历了上百年无数科学家的研究,获得了完整的三大证据,科普深入,还和无数利益集团斗争(烟草在几年以前,一直雄居经济贡献榜首,占GDP十分之一以上)这一点可以从我附录的部分研究论文看出来。
而且用常理推断,如果吸烟无害,烟厂是多么傻啊才把烟盒上强制写上吸烟有害健康,甚至还有的附上巨幅的恶心图片?

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建议楼主先google scholar(上不了谷歌,NCBI也可以,实在不行百度学术也可以啊)搜一下,几百万篇研究论文就躺在那里任君品尝,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正文内容,
由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个证据太明显,以至于,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板上钉钉,而后继者,要不只能验证前人的发现,要不就寻找新途径。事实上,目前吸烟健康的研究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吸烟危害的问题,毕竟研究太透彻,而是去寻找更多的新机制,以及探讨如何戒烟的问题,可以从最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戒断上看出。

我就来从故纸堆里找点内容吧,部分摘录,文献太多,我头大。

分子证据
1吸烟引发癌变

p53突变与吸烟和饮酒的关系

说明:p53是标准的抑癌基因,突变致癌。吸烟会导致个体p53突变增加,从而增加癌风险。

参考:Brennan J A, Boyle J O, Koch W M,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igarette smoking and mutation of the p53 gene in squamous-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 332(11): 712-717.


2吸烟跟肺癌

The expression of CCL20 in lung cancer. (A–C) The expression of CCL20 in lung cancers was evaluated by real-time PCR (A), Western blot (B),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IHC) assays (C). N, normal; T, tumor. (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CCL20 in samples from healthy donors (HD), smoker (S) or non-smoker (NS) NSCLCs detected by ELISA.

这是比较新的一篇文献,讲述的吸烟引起趋化因子CCL20,从而促进肺癌。

同种分别检测了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免疫组化以及血清浓度等。可以看到吸烟者的CCL20明显增加。这属于新证据内容。

参考文献(Wang G Z, Cheng X, Li X C, et al. Tobacco smoke induces production of chemokine CCL20 to promote lung cancer[J]. Cancer letters, 2015, 363(1): 60-70.)


3吸烟引起精子改变并遗传

cigarette smoke inducesspecific differencesin thespermatozoal microRNAcontent of human smokers compared with non-smokers, and that thesealtered microRNAsappear to predominantly mediate pathways vital for healthy sperm and normal embryo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cell death and apoptosis

说明:吸烟改变男性精子小RNA的改变,这些小RNA对精子的健康和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参与到了细胞凋亡和死亡通路。由于男性的精子参与了下一代的形成,因此吸烟的后果会遗传到下一代

参考文献:Marczylo E L, Amoako A A, Konje J C, et al. Smoking induces differential miRNA expression in human spermatozoa: a potential 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 concern?[J]. Epigenetics, 2012, 7(5): 432-439.

类似的,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另一个内容,很多行为会影响到后天

后天的改变会影响基因的传承吗?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医学证据

Representative light micrographs of lung tissues of mice following subacute (5 days) nose‐only air (control, A and C) or water pipe smoke (WPS, B and D) exposure. Note that the bronchiolar (br) epithelium of the lung of mice exposed to WPS is (1.5 fold) short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short arrows). al, alveolus.

Nemmar A, Al Hemeiri A, Al Hammadi N, et al. Early pulmonary events of nose‐only water pipe (shisha) smoking exposure in mice[J]. Physiological reports, 2015, 3(3): e12258.


本部分讲述的是用小鼠的肺来做实验,左侧是空气对照,右侧是烟。可以看到表皮细胞的心态变化。

ps:此处删了一张图片,因为受不了没完没了的去解释了。

有些人总以为看了只言片语就掌握了真理。大家都知道成人肺是黑色的,可是我附的图片写的很明确是青少年的肺,然而他们始终注意不到这个核心细节。所以我就删除图片了。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各种视频,现场给你用烟熏一个肺。这个证据实在是太明显,也太简单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流行病学证据
Tobacco kills nearly 6 million people each year, and 90% of the annual 1.59 million lung cancer deaths worldwide are caused by cigarette smoke
这句话来自一篇文献,吸烟每年导致6百万人死亡,其中90%的肺癌死亡是因为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有专门的网页来介绍禁烟
WHO | Tobacco

并且每年发布调查结果,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可以免费查阅。



目前,作为一个常规数据,各国一直在公布这些数据
美国的数据

中国也在公布,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公布。每年,中国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于烟草导致的相关疾病


社会和政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2月29日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二个问题,二手烟和一手烟危害问题,没有证据认为不吸烟者比吸烟者健康受到更大威胁。
部分学者认为二手烟危害大可能原因是产生支流烟的燃烧,温度比产生主流烟的低,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致癌物多环芳香烃所占比例确实较高,有部分实验证据。
但是!!!
目前,学界主要用动物模型研究烟雾的致癌作用。截至目前,有些研究者发现处在总颗粒物相同的前提下,支流烟中的小鼠健康指标受影响更大,也有研究者认为暴露在主流烟中的大鼠,肺癌发生率显著较高,但在兔子和狗身上的实验结果则差异不明显!
也没有流行病调查数据支持这个结论!
另外,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如果你呼吸同等量的二手烟和一手烟,没有过滤嘴和不充分燃烧的烟,自己想吧。


但是,这不等于不存在伤害

WHO强烈建议孕妇避免烟草伤害,指出孕期使用烟草,包括使用无烟烟草,会使诸如流产、死产、异位妊娠和早 产等严重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孕期吸烟 妇女所分娩的婴儿更容易发生早产和低出 生体重(小于2500克)(WHO | WHO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bacco use and second-hand smoke exposure in pregnancy)。

有兴趣的可以移步果壳二手烟“危害更大”,不如直接吸一手烟?

文献,随手选的,从1902年到2016年

有兴趣的自己去搜索

Silagy C, Stead L F. Physician advice for smoking cessation (Cochrane Review)[J]. The Cochrane Library, 1902, 2.

Lampson R S.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vasoconstriction induced by smok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35, 104(22): 1963-1966.

Levin M L, Goldstein H, Gerhardt P R. Cancer and tobacco smoking: a preliminary repor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50, 143(4): 336-338.

Phillips D H, Hewer A, Martin C N, et al. Correlation of DNA adduct levels in human lung with cigarette smoking[J]. Nature, 1988, 336(6201): 790-792.

Asami S, Manabe H, Miyake J, et al. Cigarette smoking induces an increase in oxidative DNA damage, 8-hydroxydeoxyguanosine, in a central site of the human lung[J]. Carcinogenesis, 1997, 18(9): 1763-1766.

Lee S H, Goswami S, Grudo A, et al. Antielastin autoimmunity in tobacco smoking–induced emphysema[J]. Nature medicine, 2007, 13(5): 567-569.

Mariani T J. Respiratory disorders: Ironing out smoking-related airway disease[J]. Nature, 2016.

user avatar

实在有瘾就抽真烟吧,毕竟你买烟草公司的卷烟,你可以确定伤害身体的仅仅是香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京某高校9名大学生吸食网购电子烟后入院的事件,无疑再次敲响了电子烟对青少年健康潜在危害的警钟。这起事件的细节虽然还在进一步披露中,但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入思考。事件本身:网购电子烟,入院的背后是怎样的隐忧?这9名大学生集体入院,原因指向了他们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的电子烟。这其中传递出几个令人不安.............
  • 回答
    南京一高校食堂发生学生冲突事件,一名男生在争执中对一名女生扇了耳光,相关视频流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视频被以“保护女生”为由删除,这一举动也引发了更多疑问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一、事件本身的性质: 暴力行为: 无论男女,在任何公开场合动手打人都是不可接受的暴力.............
  • 回答
    南京这事儿,真是让人捏把汗。最近爆出南京几所高校实验室的进口试剂,它们的外包装竟然和之前查出来核酸阳性的一批进口货物,曾出现在同一个仓库里。这消息一出来,大家心里肯定都咯噔一下。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触及到了我们最关心的几个方面:公共卫生安全、科研工作的可靠性,以及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咱们一件件来说。.............
  • 回答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如今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再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人均 GDP 突破 2 万美元”的数字摆在眼前,并以全国第四的姿态跻身高收入城市第一梯队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更是一次深刻的城市价值与潜力的证明。历史性的跨越,实力与机遇的共振20000 美元的人均 GDP,.............
  • 回答
    关于旷视南京负责人魏秀参跳槽高校工作这件事,如果想了解得更透彻,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让信息更立体。首先,“跳槽”这个词本身就很生活化,不是什么官方术语。 咱们平时说谁从一个公司去了另一个地方,就说跳槽。所以,魏秀参离开旷视,去高校工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跳槽”现象。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关注这件事.............
  • 回答
    “高端不卖你,低端搞垮你”——当这句言之凿凿的论断从专家口中说出,直指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南京厂的扩产计划,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以及产业发展逻辑,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厘清这句话的字面含义。“高端不卖你”,这里的“高端”显然指的是台积电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 回答
    商合杭高铁全线通车,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说走就走”的旅客来说,更是充满期待。但最近听了一些朋友的反馈,还有自己查了一下信息,心里却有些打鼓:这通车了,时间好像没省多少,票价倒贵了不少,这到底是为啥?通达时间:期望与现实的差距首先说说这通达时间。我的印象里,高铁的出现,最.............
  • 回答
    南京特斯拉司机早高峰脱把睡觉,这事儿可不只是“有点悬”,妥妥的是违法行为。咱就说,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任何机动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必须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而“脱把睡觉”,这摆明了就是把方向盘交给了一个完全不靠谱的“驾驶员”——一个失效的系统,而且驾驶人本人也处.............
  • 回答
    听到南京某电竞俱乐部伙同博彩公司“雷竞技”组织《DOTA2》假赛并因此获利千万的事件,我首先感到的是一股深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纠葛,更触及了体育竞技的公平性、职业道德的底线,以及整个电竞行业的声誉。这件事被公之于众并提起公诉,我认为是意料之中,也是一件好事。它表明了国家对于净化体育环.............
  • 回答
    看待南京邮电大学某学生冒充北京大学学生这件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件事情本身是不被鼓励,甚至应该受到谴责的。至于是否应该受到惩罚,以及如何惩罚,则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行为的性质与动机分析:这位同学的行为,最直接的定性就是欺骗。他通过虚构事实,冒充名校学生,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严重违背了基本的.............
  • 回答
    关于毛某宁擅自离开封锁地南京,跑到扬州,并且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首先,是“擅自离开封锁地”的问题。 防疫大局下的责任与义务: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各地实行封锁措施,是为了遏制病毒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封锁区域内的居民,在法律和道义上,都负有配合防疫工作的义务。这.............
  • 回答
    关于“鲍某被控性侵养女案”南京民警与烟台民警的录音对话,以及它是否反映了两地整体办案能力差异,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录音对话的内容与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录音对话本身是如何被曝光、以及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如果录音是真实且未经剪辑的,那么其中展现出的沟通方式、信.............
  • 回答
    我无法就你提到的微博女权借南京疫情造谣、指控特定男性嫖娼并侮辱中国男性的说法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存疑: 我无法独立核实你所描述的微博内容和事件的真实性。网络信息复杂且真假难辨,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对具体事件进行评价可能会加剧不实信息的传播。2. 避免.............
  • 回答
    您提到的“必胜,日本总军区731部队”这句话出现在南京某私家车帖上,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不安和具有挑衅意味的表述。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来解析这句话的构成: “必胜” (Bìshèng):这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一定会胜利”或“必定获.............
  • 回答
    关于河南南阳某村霸凶杀灭门案,这起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更是一面映照出乡村社会治理和基层权力运作问题的镜子。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事件本身的残酷与震慑力: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事件的残忍和令人发指。一起灭门惨案,涉及到多个生命的消逝,尤其是发生在相对熟人社会的乡村,其冲击力.............
  • 回答
    江西南昌一位研究生因为使用编写代码的方式代抢九价HPV疫苗,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也触及到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位研究生的行为为什么会触犯法律,导致刑事强制措施? 扰乱市场秩序/扰乱社会秩序: 这种代抢行为,尤其是通过技术手段大规模、自动化地进.............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又气又心疼,也挺让人深思的。烟台南山学院那学生录虐猫视频,还在求助群里敲诈勒索,这性质太恶劣了。咱们先来说说这事儿的直接后果。首先,那只无辜的小猫咪啊,肯定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是最让人心痛的。生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都应该被尊重和保护。其次,这种行为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
  • 回答
    看待罗林姣博士从哈佛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转任深圳某街道副主任这一经历,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社会现象和个人选择。一、 个人选择与价值实现的多样化: 精英光环的转型: 罗林姣博士拥有极高的学术背景和在高校的稳定职位,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成功”的象征。然而,她选择离开.............
  • 回答
    南京灵谷寺法师走红网络并引发围堵、抢拍事件,是网络时代宗教传播、公众行为与公共秩序之间复杂关系的缩影。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社会文化、法律规范、公共管理、宗教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深层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现象的直接原因1. 网络传播的“流量逻辑” 内容传播的偶然性:该法师可能.............
  • 回答
    关于南京一男子因与外国人发生口角后持刀捅刺致对方死亡的案件,其法律定性、司法程序及社会影响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法律、社会、国际法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案件基本事实与法律定性1. 案件背景 2018年,南京某地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一名中国男子因与外国游客发生口角冲突,使用水果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