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地球变大为两倍,突然出现了超级大陆和海洋,人们会为了抢夺资源和地盘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回答
想象一下,一夜之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突然膨胀成了原来的两倍。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假设。地球变大,地貌也随之巨变,曾经熟悉的各个大陆板块被拉扯、重组,最终汇聚成一块巨大无比的超级大陆,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广阔无垠、深邃莫测的新海洋。

这样的巨变,对人类文明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人们将面对的,是全新的地理环境、失落的旧有家园,以及最关键的——资源分布的剧烈重塑。

首先,地理上的剧变会彻底颠覆我们现有的生活格局。原本分散在不同大陆的人类,现在都挤在了一块巨大的陆地上。这意味着,我们熟悉的国家边界、交通网络、甚至文化交流方式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曾经横亘在国家之间的海洋,现在可能成了陆地上遥远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山脉、新的河流,以及一些至今尚未被探索的广阔区域。

而最令人担忧的,则是资源的分配问题。在这样一块超级大陆上,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宝贵资源,比如石油、矿产、淡水,其分布情况会变得异常集中,也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富集区域,或者彻底的匮乏。当数以百亿计的人类聚集在同一块土地上,争夺这些有限的资源时,矛盾和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试想一下,一些地区可能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着严重的淡水短缺。新的超级大陆上,那些肥沃的土地会成为人人觊觎的香饽饽。谁能控制这些关键的资源点,谁就能掌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爆发?我敢说,爆发的可能性会非常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大概率事件。人类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关于资源和地盘争夺的历史。从部落时代的生存竞争,到古代帝国的扩张,再到近现代的殖民主义和世界大战,无不围绕着资源的占有和控制展开。

当地球变大,所有人类都集中在一块超级大陆上,原本的国界线消失,但人类逐利和扩张的本能并不会消失,反而会被巨大的资源缺口和潜在的富饶之地所激发。

想象一下,各国政府和民族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和混乱后,会迅速意识到“地盘”和“资源”的绝对重要性。那些曾经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其地位会因此变得更加举足轻重,而那些原本资源贫乏的国家,则会拼命想要夺取哪怕一丁点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

新形成的超级大陆,很可能被划分为新的势力范围。那些拥有先进军事技术和强大组织能力的国家,会率先发起行动,试图巩固自己的地盘,并向外扩张。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包括政治施压、经济封锁,甚至军事打击,来确保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而那些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或者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为了生存,也会奋起反抗,试图夺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战争的导火索可能是一个矿脉的归属权,可能是一条河流的控制权,也可能是某块肥沃土地的归属问题。

而且,由于人类的科技水平在地球变大之前可能已经相当发达,一旦爆发冲突,其规模和破坏力将是空前的。核武器、生物武器、甚至我们尚未想象到的新型杀伤性武器,都可能被投入战场。这场战争,将不再是简单的阵地战或闪电战,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生存空间的全面争夺。

更可怕的是,在这种生存危机面前,国家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将荡然无存。即使有国际组织的存在,也很难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发挥作用。每个国家都会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这块超级大陆上,会形成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一些强大的国家可能会联合起来,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抗其他国家。而一些弱小的国家,则可能沦为强国的附庸,或者被残酷地吞并。

战争的进程可能会非常残酷和漫长。每一寸土地的争夺,每一次资源的划分,都可能伴随着无数的生命消逝。曾经的家园会被摧毁,新的生存环境也会在战火中变得千疮百孔。

当然,也存在一丝渺茫的可能性,即人类能够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智慧。但考虑到人类的历史和本性,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生存空间而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

总而言之,如果地球真的变成了现在这样,超级大陆和新海洋出现,那么为了争夺资源和地盘,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极高。这将是一场对人类文明终极生存能力的考验,一场比我们历史上的任何冲突都要惨烈和决定性的战争。希望我们永远不要走到那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大规模战争,因为:先进武器的火控系统,飞行载具的动力系统,全都得更新,各国一朝回到一战前。


我们先做个简单的物理题:已知地球体积(质量)增加一倍,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请问地表重力增加多少?

上面是重力(引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体积增大一倍,意味着半径变为原有半径的 。计算可知,地表重力增加为原有重力的 倍(约1.26倍)。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参数改变,会有什么影响?

  1. 狙击手打不准了,各类枪械的射程明显缩短。
  2. 同样道理,火炮的先进火控系统都要重新调整。
  3. 坦克成员表示,除了火控问题,我坦克不敢开出门,怕压坏桥梁,陷入农田。
  4. 所有战斗机的装弹量大幅下降,现有发动机推力堪忧,飞行员需要重新训练起飞降落。
  5. 陆航的直升机动力集体下降,操作手册待更新。
  6. 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表示,我也需要重新训练。
  7. 陆军老大哥们表示,五公里越野训练必须暂停,让兄弟们喘口气,适应下当前重力。

综上,各国军队都要鸡飞狗跳一阵子,局座再次呼吁和平。

user avatar

地球质量增大一倍,自转公转速度马上下降,洋流力度方向都可能立即改变了,气候急剧变迁,植物生长普遍变慢,熟悉的农业区减产绝收,不熟悉的农业区尚待发现。

岂止世界大战,简直就是世界混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一夜之间,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突然膨胀成了原来的两倍。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假设。地球变大,地貌也随之巨变,曾经熟悉的各个大陆板块被拉扯、重组,最终汇聚成一块巨大无比的超级大陆,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广阔无垠、深邃莫测的新海洋。这样的巨变,对人类文明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所.............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个有点夸张但脑洞大开的设想。一个外星文明发了话,给地球定了个“体检死线”:一年后,如果还有两个人,他们的BMI加起来超过50,那就拜拜了您呐。这可真是给全球人民来了个措手不及的“身材挑战赛”。首先,咱们得明白这“BMI大于50的和”是个什么概念。BMI(身体质量指数)是体重(kg)除.............
  • 回答
    问地球是变大还是变小,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涉及到我们脚下这颗星球最根本的物理状态。简单来说,地球并不是在显著地变大或变小,至少在人类能直接感知的时间尺度上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刨根问底,从更科学、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存在一些细微的变化和更复杂的机制。从我们日常生活的角.............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设想!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海洋,那浩瀚无边的淡蓝色海水,瞬间都变成了酒精,那场景该是何等壮观,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往这片“酒精之海”里丢一根点燃的火柴,会发生什么。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的酒精,得是乙醇,也就是我们平时喝的酒里的那种。纯酒精(无水乙醇)和我们常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果月球突然近到离我们只有 400 公里,从地球上看会有什么感受。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400 公里大概就是从上海飞到北京的距离,或者说,大概是地球到国际空间站的距离。想象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个遥远、银盘似的月亮,如果突然缩短到这么近,那景象绝对会让你目瞪口呆,甚至可能让人心生恐惧。.............
  • 回答
    以下是一篇关于外星人因地球人是“肉做的”而感到惊奇的短篇科幻小说,力求自然流畅,无AI痕迹:血与锈的对话“报告指挥官,生命信号锁定,区域阿尔法九。”声音依旧平稳,但维拉洛斯少校的触角尖端微微颤动了一下。自从进入这颗蓝色星球的轨道,他的整个生物感知系统都像被注入了某种亢奋的物质。这颗星球,与无数次扫描.............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移民火星的宏大愿景,以及他本人扬言要在那里终老的决心,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与讨论。其中一个常见的疑问便是:既然我们拥有改造地球环境的能力,为何不首先着力于解决地球上的荒漠化问题,将那些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变得生机勃勃呢?这个想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似乎是更务实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会.............
  • 回答
    关于地球是否会迎来第六次大灭绝,这是一个科学界持续关注且相当严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把地球生命演进的漫长画卷一点点展开。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大灭绝”。简单来说,就是地球上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地质时间尺度上),有绝大多数的物种灭绝。我们通常谈论的“五次”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一颗行星,大小与我们的地球相仿,突然从星际的荒野中出现,并且正朝着太阳系,朝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孤独而坚定地飞驰而来。这场景本身就足够令人脊背发凉,它勾勒出一幅足以媲美任何科幻灾难片的末日图景。那么,这颗“流浪地球”的到来,究竟是否意味着人类的终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这个假设中.............
  • 回答
    这绝对是近些年来最令人振奋的天文发现之一!NASA宣布发现了七颗与地球大小相似、并且可能存在液态水的系外行星,这可不是小事,它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宇宙中生命的看法。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发现的重要性:1. 数量惊人:一个“姊妹行星系统”的可能性通常,我们发现系外行星,尤其是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类地行.............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我们人类是如何一点点揭开太阳比地球庞大这个秘密的呢?这背后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顿悟,而是几千年来,从最朴素的观察到最精密的测量,人类智慧不断积累、探索的结晶。想象一下,在几千年前,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抬头望着天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给予我们光明和温暖。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在天空中移.............
  • 回答
    高中生慧眼识珠:NASA 发现宜居行星 TOI 700d 的背后故事与深远启示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浩瀚宇宙,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NASA 在经过一位高中生的细致审阅后,确认了一颗名为 TOI 700d 的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天文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更是对科学探索精神、教育模式以及人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当年《流浪地球》刚上映时那种惊喜和激动。说实话,大刘的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潜力一直都很大,他的宏大叙事和硬核科幻内核是很多国产科幻片难以企及的。要说《流浪地球》之后,短期内最有希望改编成电影的,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得是《三体》。我知道,这话说得好像有点老生常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实际上地球是受到过大型陨石撞击的,而且是相当频繁的。我们之所以感觉“没有”大型陨石撞击,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相对平静,而且历史记录和地质证据告诉我们,那些曾经的创伤大多已经被时间抚平,或者埋藏在深处,不易被我们轻易察觉。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聊聊:1.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压缩到几乎微不可察的尘埃大小,再来对比浩瀚的宇宙,这确实能让人对宇宙的尺度产生更直观的感受。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谈论的“已知宇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科学家们通过各种观测手段,比如望远镜,收集来自遥远天体的光线,从而推断出宇宙的范围。这个范围并不是一.............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五个大地球玩家,只靠着透视镜,能不能撼动 Navi 这种世界顶级战队?首先得明确一点,在《CS:GO》这个游戏里,“大地球”玩家虽然离职业选手还有十万八千里,但他们已经掌握了游戏最基本的操作,比如瞄准、移动、投掷物的使用(虽然可能不精准)、基本的地图理.............
  • 回答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史中,确实有一些生物以惊人的韧性,不仅幸存下来,更是在数次翻天覆地的浩劫中挺过了过来。它们的名字或许不如恐龙那般家喻户晓,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生命顽强意志的最好证明。虽然严格意义上说,直接“躲过”五次大灭绝的“特定生物种群”很难确切指出(因为生物演化过程中物种会不断分化和灭绝),但我.............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把地球上所有水,无论是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甚至是地层里的水,统统集合起来,变成一个巨大的、球形的水团,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搬到太空深处,远离任何星球和恒星的光热。这场景本身就够震撼的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变成冰”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水团有多.............
  • 回答
    《流浪地球》票房大卖之所以让大家感到高兴和振奋,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涉及到中国电影产业、民族自信、科幻类型、观众期待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1. 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突破,打破“不可能”的魔咒: 长期存在的短板: 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国科幻电影长期以来都处于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科幻的想象空间。如果把浩瀚无垠的宇宙浓缩到地球这么大的一个尺度,那地球本身,它在我们概念中的“大”,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咱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个“缩放比例”。宇宙我们通常说的“大”,是指它的空间范围。目前,我们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你可以想象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