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小在自己国家长大的人成年后长期在国外生活会忘记母语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我身边就有不少从小在咱们国家长大,结果长大后因为工作、学习或者家庭原因,长期定居在国外的朋友。他们有没有忘记母语?这个嘛,情况可不尽相同,得具体分析。

首先,说“忘记”这个词,我觉得有点太绝对了。母语,尤其是从小在母语环境里形成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很难说会完全“忘记”。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生疏”、“退化”或者“不常使用导致反应变慢”。

为什么会生疏?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使用频率的急剧下降。你想啊,一个人在国外生活,日常交流、工作、看新闻、追剧,甚至跟家人朋友打电话,大部分时间都得用当地的语言。母语就好像一个被束之高阁的工具,不常拿出来用,自然就会有点卡顿,反应没那么快了。

比如说,以前脑子里瞬间就能蹦出来的词汇,现在可能得稍微想一想,甚至得组织一下语言。一些比较地道的说法、俚语,或者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如果长时间不接触,就很容易忘记。甚至有时候,一个非常简单的日常对话,你可能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出口却变成了英文或者其他语言,这种“串词”的情况,很多在国外生活的朋友都会遇到。

语言的“肌肉记忆”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肌肉记忆”。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需要小心翼翼,但熟练之后,身体会自动做出反应。母语就是我们从小锻炼出来的“语言肌肉”。一旦长时间不运动,这块肌肉就会变得松弛,力量减弱。

母语的“保鲜”程度,跟很多因素有关:

沟通的强度和频率: 如果在国外,父母、亲戚、老乡聚在一起,大家还是坚持用母语交流,那母语的“保鲜度”就会很高。反之,如果主要跟当地人交流,跟国内的联系也主要是文字信息,那母语的退化就会比较明显。
年龄和学习能力: 年纪越大,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大脑的适应性会相对减弱。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即使到了国外,孩子也能很快地掌握当地语言,同时保留母语。成年后,如果离开了母语环境,再想保持母语的流利度,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
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 一些家庭非常重视子女的母语教育,即使在国外,也会在家中坚持说母语,给孩子看中文的动画片、读中文的书,甚至送去周末中文学校。这种家庭的支持,对保持母语非常有帮助。
个人意愿和努力: 有些人就是对母语有很深的感情,即使身在国外,也会主动去阅读中文书籍、看中国电影、听中文歌,甚至参加当地的中文社区活动。这种主观能动性,是抵抗遗忘最有效的武器。
使用母语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在国外生活,他有很多需要用到母语的场景——比如工作需要联系中国客户,或者他就是要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那么他自然会更加积极地去维护和使用母语。

“忘记”和“适应”的界限

有时候,我们说“忘记”,可能更多的是一种“适应”。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他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会不自觉地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比如说,他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当地语言的句式来思考中文,或者在中文表达中夹杂一些当地的词汇。这并不是真的忘记了中文的词汇和语法,而是大脑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时,出现了一些“串联”或者“影响”。

总结一下, 小时候在自己国家长大的人,成年后长期在国外生活,不太可能彻底“忘记”母语,但母语的流利度和使用习惯会受到显著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很多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有些人可能会因为长期不使用而感到生疏,词汇量下降,反应变慢;有些人则通过积极的维护,依然能保持母语的熟练度。

与其说是“忘记”,不如说是母语的能力,就像一项运动技能,如果长时间不练习,自然会“退步”,但重新拾起来,往往也不会太难,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热身”和“找回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新环境与原语言是完全隔离状态的话,应该是有可能的。曾经关注过二战后孤身弃留在湖北的朝鲜慰安妇,武汉3个,孝感1个。她们被日军掳掠时也将近二十岁,与题主提出的年龄条件差不多。战后未能归国,留在当地农村结婚生子。

这4位老人只有1位武汉的老奶奶还可以说韩语,剩下3位已经完全忘记了韩语,到了完全不会说的程度。

-------BTW-------

目前这些老人会定期被韩国驻武汉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们探视,武汉的韩人会每届新会长上任也会去探望她们,还有各种韩国NGO。。。韩国也给她们恢复国籍回国的机会,会韩语的那位老奶奶就回去待过一年,但已不适应,就回武汉了。

老奶奶们的一生很不幸,被弃在祖国万里之外完全陌生的地方。过去六七十年代她们看到北朝鲜画报就会很激动,后来中韩修交,不少祖国的同胞晚辈就来发现并帮助她们了,算是对老人家们奉上些许安慰了吧

--------更新---------

另:韩国人和三位忘记韩语的老奶奶是这么交流的:翻译员先把韩语翻译成中文普通话,老奶奶的子女再把普通话翻译成当地方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