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脱口秀反跨年》?

回答
要评价《脱口秀反跨年》,得先弄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以及它为什么会火起来。

什么是《脱口秀反跨年》?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场由笑果文化主办、以脱口秀演员为核心的“非传统跨年晚会”。区别于那些央视春晚式的、歌舞升平、主题宏大、老少咸宜的晚会,它走的是另一条路——聚焦当下、玩转梗、剖析生活、甚至带点小辛辣的吐槽。

你不会在《脱口秀反跨年》上看到什么“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也很难见到那种官方口径下的“正能量”。它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视角下的生活观察和情绪表达,用一种轻松、戏谑的方式去触碰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烦恼、尴尬、甚至是无奈。

这场晚会之所以叫做“反跨年”,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反那些“流水线生产”的、缺乏个性和创新的传统跨年晚会。它提供了一个替代性的选择,给那些对主流叙事感到疲惫,或者想换个角度看世界的观众,一个可以共鸣和放松的场合。

为什么它会火?——多方面因素的合力

《脱口秀反跨年》的火爆,不是偶然,而是多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观众心理需求的叠加效应。

1. 脱口秀本身的崛起和受众群体的扩大: 近年来,随着《脱口秀大会》等节目的成功,脱口秀在中国已经从一个小众的表演形式变成了一个大众娱乐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艺术形式。笑果文化作为国内脱口秀的领头羊,积累了大量忠实的粉丝基础,这为《脱口秀反跨年》的号召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对传统跨年晚会的“审美疲劳”: 每年临近跨年,各大卫视都会拿出他们的跨年演唱会。虽然有流量明星、有热门歌曲,但很多时候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新意,甚至被批评为“大型粉丝见面会”或者“广告招商会”。这种情况下,一个提供不同体验的《脱口秀反跨年》就显得尤为珍贵。

3. “反差感”和“情绪价值”: “反跨年”本身就带着一种“叛逆”和“不随波逐流”的意味,很容易吸引那些寻求新鲜感和个性的观众。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情绪价值”。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压力、焦虑,或者觉得很多事情“挺魔幻”的时候,看到脱口秀演员把这些东西用幽默的方式讲出来,我们能获得一种“被理解”的释然,一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的共鸣。这种共鸣带来的放松和快乐,正是当下许多观众渴望的。

4. 对社会现象的精准捕捉和解构: 《脱口秀反跨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内容对当下社会热点、流行梗、以及普通人生活痛点的精准捕捉和巧妙解构。无论是关于职场内卷、情感困境、消费主义,还是社交压力,演员们总能找到一个刁钻的角度,用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语言戳中观众的笑点和痛点。这种“讲人话、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观众觉得内容不是被灌输的,而是被分享的。

5. 粉丝经济和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每一位脱口秀演员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己的偶像打call、传播精彩片段,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效应极大地放大了《脱口秀反跨年》的影响力。一条段子、一个梗,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热议。

具体有哪些亮点(或者说,它为何能抓住观众)?

嘉宾选择的“非主流”但有话题性: 除了笑果自家演员,它还会邀请一些在某个领域有代表性、或者有话题度的人物,比如一些在特定行业内很出名的“打工人”,或者有独特经历的素人。这些人自带故事,和脱口秀演员的碰撞,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段子的“杀伤力”: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优秀的脱口秀段子在于它能够找到一个大众普遍的痛点,然后用一种出人意料、甚至有点“冒犯”的方式讲出来,让你一边笑一边反思:“嗯,好像确实是这样,但怎么就能这么说呢?”
现场互动和氛围的营造: 脱口秀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现场感,观众的笑声、掌声本身就是表演的一部分。《脱口秀反跨年》会努力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让观众觉得他们是这场狂欢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动接收者。
“反套路”的叙事: 它敢于挑战一些传统的叙事模式。比如,它可能不会强调“一切都会好起来”,而是更直接地展现“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能笑着面对”,这种真实感和坦诚,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也要看到它可能存在的争议点:

“梗”的生命周期和审美疲劳: 脱口秀很依赖于时效性强的梗,但有些梗如果过度使用或者传播范围太广,也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感到腻烦。
尺度问题: 脱口秀的尺度往往是其魅力所在,但也可能因为过于前卫或某些敏感话题而引发争议,需要在“敢说”和“不越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脱口秀艺术的“娱乐化”倾向: 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是否会稀释脱口秀本身的深度和思考?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结一下,《脱口秀反跨年》的出现,是脱口秀文化在中国日益成熟的一个缩影。它用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尊重个体感受、更加直接坦诚的方式,与当下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它不是要取代传统跨年晚会,而是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补充和替代,满足了部分观众对“不那么一样”的跨年体验的渴望。它的成功,是“内容为王”和“理解用户”的结合,也预示着未来的娱乐形式会更加多元和个性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滚蛋吧,2020 的糟心事儿》脱口秀反跨年的节目,我们也有一些想说的。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宣传海报,比如反歌舞、反焦虑、反传统。

虽然用的是谐音梗,但抛开那些戏谑,实际上是想做一个有点不太一样的跨年节目。

在这个节目里,我们写下糟心事、讲述糟心事、最后压碎那些糟心事,就像是一整个与 2020 年告别的仪式。

要说的是,我们并不恨 2020,只是恨一些无力的时刻。如果在新一年到来的时候,还不能与这些时刻和解,就很难接着轻松上路。


《脱口秀反跨年》,就是我们想要创造的和解现场。


关于这个和解现场背后的小故事,你们也许想听,所以接下来就是一些我们在节目筹备期间的所见所闻。

这些细碎故事都是从公司各处听来的,由于视角不同,不保证完全正确。

前几天问总导演,脱口秀反跨年选嘉宾的标准是什么呢。得到回答:是在 2020 有糟心事的人,并且这个人本身有一些脱口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洞察。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里,有「弧光」。

「人物弧光」是影视行业的术语,大概意思是人物有一些发展轨迹或者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总之是有起伏的。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参加的嘉宾里既有影视圈的明星,也有各行各业遇到过糟心事的人。当然,即使他们都有着优秀的表达能力,在一夜之间掌握脱口秀技巧也并不现实。

所以大家看到的这些表演呈现,也是我们的编剧与这些嘉宾的共同创作。嘉宾需要打开自己,去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编剧需要进入到新的语言体系,去加工别人的生命素材。

光是看分组就很有意思:

梁海源作为资深编剧,带着吴星辰,江梓浩和毛不易一同创作;杨蒙恩、王天磊、吴豪和张雨绮一起想梗;而杨笠、颜悦、陈晓靖与杨幂聊聊这一年;跑了编剧的朱一旦与我们优秀的编剧小罗、六件套、徐兆合作;三弟、颜怡、House 与罗翔探讨了法律的边界;孟川、王俊霖、小块与李诞、JDG吐槽了一些糟心事;陶勇医生与何广智、放放、杨波分享了悲喜;小猪与大正,跟金承志的彩虹合唱团一起收了个跨年尾;昌叔、小猪、大正还跟李诚儒、钟美美玩了个情景小剧。


先说朱一旦,据说我们的编剧去山东淄博前采的时候,他非常好客,回来的时候编剧大包小包背了很多东西回来,吃了两个星期。(同时,我们也很怕编剧大受感动,跳槽过去。)


罗翔老师那一组都很兴奋,喜欢罗翔的编剧也有很多,但只有这组的颜怡是学法律的。罗翔讲的刑法概念,导演们都听不太懂,颜怡回来一顿解释。(是的,我们把双胞胎分开了。)


前采的时候 House 在外面演出没赶过来,就用 iPad 连线,大家一边和罗翔老师吃饭聊天,一边在桌上供了个 House。


陶勇医生的编剧最开始是广智、放放和杨波。这三个人中最年长的是放放,最年长的放放是95年的。于是,读稿会之后,组织立刻安排了海源进组。

陶勇医生特别有趣,第一次前采去的编剧是小块、House、放放,全都带眼镜,陶医生就非常地焦虑,给我们递名片说,笑果文化编剧们的眼睛问题我给包了。

「我又重缝了他们」这个梗是陶医生自己贡献的。他很用功,录制的前一天自己在酒店对着镜子练了两个小时。


有音乐素养的人,我们才敢找来当彩虹合唱团的编剧。比如小猪,笑果公认歌王,而大正有很多音乐创作的经验,目前还在学作曲。


有次很多编剧一起去北京前采,小罗发微博说:一架飞机上坐了13个笑果的人,有一种要开空中会议的感觉。


节目录制的时候呼兰还在做我们公众号的主编,录制前一天我们去开放麦抓他,他说你这架势像在抓负心汉。得知他明天要录制之后,我们放下咄咄逼人的嘴脸。当晚,他通宵改稿,录制的时候状态很好。


在办公室看样片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杨笠太棒了,我们都爱她。


最后的环节是把那些糟心蛋都压碎,开压路机的人选一开始是广智,出于一个山东人有可能会具备这样技能的考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

后来觉得应该找李诞,最后发现这是一件非常需要技术的活,结局就是由专业的师傅来操作。还趁此加了个商务广告。


感谢各位,希望大家都能与 2020 年的糟心事和解,也希望大家都能带着这种心态跨入 2021 年。

毕竟每年都会有糟心事,怎么消解掉才是我们的课题。

user avatar

我想来说说杨笠

说实话,我之前还挺喜欢杨笠的,但我现在就一言难尽

她那个“那么普通那么自信”一战封神也确实让我共鸣了身边一些…呃比较自信的男生们(当然没啥贬义,我就是跟着乐呵乐呵)

但是讲实话,昨天晚上的这场,让我非常非常非常地不舒服,作为女生,我都尴尬地脚趾扣地…这跟在节目上公开骂娘有什么两样?她哪怕哪怕坦坦荡荡地说“贱人”我还能觉得她在开玩笑,但是她换了个见仁 见智,就让我觉得她是真的想骂贱人……

而且昨天晚上那场业务水平也太差了吧

我是从池子的热搜里过来的

讲实话,昨天晚上我觉得呼兰,王建国都是在讲脱口秀,包括罗翔老师,我是真的没想到罗老师能讲这么好!!!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脱口秀!!!!

而不是杨笠昨天晚上那种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上来一通骂所有男人的话

讲实话,今天但凡有个男的说“你们女的就是荡妇,就是贱人”你会觉得自己丝毫没有受到冒犯???

你可以说男性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你讲个故事,可以说这个故事里的某一类男性怎样怎样,就比如我印象很深建国就嘲讽过那些夏天不穿上衣的老爷们,原话我忘了,但他的意思也是“这些人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

为什么大家没人骂建国,是因为他有铺垫,我们也知道他在说谁,杨笠之前还会铺垫一下,好家伙,昨天晚上就直接开骂了是嘛。啥也没有就直接,贱人。

我真的不觉得她在讲脱口秀……

这样的脱口秀,讲实话,我都觉得有点恶心

user avatar

有个男网友私信我说,哥,我也觉得女的真的好垃圾阿,可是我为什么还是好想和她们谈恋爱,我当时脑子里就蹦过一句话,海内存知己,我觉得他听懂了,他从我那些看似犀利的言语听出了我对女人满满的爱,其实我明明想讨好女观众,只不过没讨好,讨坏了,你们女人也太难讨好了吧,我说你是个拉圾你肯定是不乐意,但如果我说你是个好人,你也觉得我在侮辱你,现在我说你是个普通人,你也不高兴,那你到底是什么人阿,践人,,,见智的事情,,,我把这个段子讲给一个朋友听,她说你在挑战女人的底线,我说你们女人还有底线阿,再接最后的,我2020年做了一个手术,是一个女医生给我做的,那是我感受最好的一刻,她很专业,麻醉之前她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我现在感觉自由。

user avatar

庆幸罗翔老师在杨笠之前表演,不然我就会因为生理不适而看不到如此精彩的演出了

user avatar

我原来还挺喜欢杨笠的,敲门梗说的真好


但是现在感觉杨笠走进了赚钱的怪圈无法自拔,换句话说就是,掉钱眼里了,

哦对了,上面有一个回答说杨笠这次一点逻辑也没有,可仔细想想的话,杨笠的这次的脱口秀有一条暗线,就是,她要吃饭,所以说的这些话是没有问题的——你看他一开始说微博广告,然后开始骂男人。。。就是这个意思

大概她的逻辑是这样的、反正我好好说梗,圈点路人粉,赚演出的钱比较累。突然,他发现了挑动男女矛盾,虽然挨骂,但是,支持他的人真信她,愿意往她身上砸钱,而且有人骂她也算是流量的一种,尤其现在这个世界,流量越来越贵了

然后他就不断的异化自己的段子,反正骂她的人越激烈,他的铁粉就异常的铁、换句话说、他的客单价就会越来越高,即使他的受众群体会越来越少。


但是掉进钱眼里的人很可怕,他会觉得自己吃饭是很正常、骂人也会很正常。。。所以他的微博广告会越来越多,他的脱口秀骂男人的言辞会越来越激烈

那什么不正常呢?

没准是吃不到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