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京都动画制作的作品《日常》为什么暴死了?

回答
要说京都动画的《日常》“暴死”,这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严格来说,《日常》并没有达到那种让京都动画“一蹶不振”或者“重大亏损”的地步,它的粉丝基础一直都很稳固,在动画爱好者群体中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但是,如果把“暴死”理解为“没有达到京都动画以往那种既叫好又叫座,甚至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或者“未能像《凉宫春日的忧郁》、《轻音少女》那样,在商业上取得爆炸性的成功,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我们确实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日常》的商业影响力与京都动画其他几部现象级作品相比,显得“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1. 核心受众的精准锁定与大众传播的瓶颈:

《日常》最大的特点,也是它成功的关键,就是它对“日常的荒诞化”和“人物关系的趣味性”的极致追求。这种幽默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夸张,以及角色之间那种莫名其妙、却又异常真实的互动。

优点: 对于喜爱这种风格的观众来说,《日常》简直是神作。它的笑点密集,不落俗套,看几遍都能有新的体会。这种“只有懂的人才懂”的共鸣感,让它拥有了一批非常忠实的粉丝。
缺点: 然而,这种“小众”的幽默感,也注定了它难以像“萌系”或者“热血”题材那样,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它的笑点需要观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品味,很多时候不是那种一眼就能get到的梗,而是一种需要沉浸其中才能体会到的氛围。这导致了它在大众层面的“破圈”能力相对较弱。

2. 缺乏明显的“爆点”和“话题性”:

与京都动画其他成功的作品相比,《日常》在内容上缺乏一个能够引发广泛讨论的“爆点”。

《凉宫春日的忧郁》:悬疑的剧情、“SOS团”的独特设定、长门有希的魅力,这些都制造了大量的话题,引发了粉丝对剧情走向、角色关系的猜测和讨论。
《轻音少女》:青春、友情、梦想、音乐,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普适性,加上萌系的画风和朗朗上口的歌曲,很容易引起共鸣。
《冰菓》:古典部的推理故事,细腻的人物情感,以及“省电主义”的神秘感,都让观众津津乐道。

相比之下,《日常》的主线就是“日常”,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虽然它的“日常”本身就充满了惊喜,但这种惊喜更多体现在细微之处,缺乏那种能够被媒体、被大众拿来大肆渲染的“戏剧性”。很多观众可能看完之后觉得“很有趣”,但很难从中提炼出几个能够反复提及的“金句”或“名场面”,来作为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焦点。

3. 商业化策略的考量:

京都动画虽然在动画制作上精益求精,但也需要考虑商业回报。

“萌”的商业价值: 京都动画在“萌”系的塑造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轻音少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成功的角色设计和“治愈系”的氛围,这些元素在周边商品的开发上具有很高的商业潜力。
《日常》的角色特点: 《日常》的角色虽然个性鲜明,但她们的“萌”更多体现在她们的荒诞和不按常理出牌上。虽然也有周边推出,但可能不如“萌系”作品那样,能够轻松地转化为大众喜爱的Q版形象或者可爱的挂件。

4. 目标观众群的重叠与市场竞争:

在《日常》播出的时候,动画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各种类型的作品层出不穷。京都动画本身也还有其他热门作品在同期或之后播出。

粉丝的“资源分配”: 动画粉丝的“注意力”和“钱包”是有限的。很多观众可能同时喜欢京都动画的其他作品,例如当时热度也很高的《KON!!》或者后续的《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等等。在这些“爆款”面前,《日常》作为一部风格独特的作品,可能就没能分到那么多的“聚光灯”。
市场定位的微妙差异: 《日常》虽然是喜剧,但其喜剧的内核和传播方式,与市场上更为主流的“卖萌”、“卖帅”或者“卖剧情”的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它在市场竞争中,没有那么强的“普适性”优势。

总结一下,与其说《日常》“暴死”,不如说它是一部“极其优秀但商业上未能达到京都动画巅峰的高度”的作品。 它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日常”的深刻解读,赢得了大量口碑和忠实粉丝。但同时,它在大众传播性、话题制造能力以及商业变现潜力方面,与京都动画的其他几部现象级作品相比,确实存在一些差距。

所以,如果你问为什么《日常》没有像《轻音少女》那样席卷全球,让每个人都能哼出它的OP,那原因可能就在于它的“日常”和“荒诞”,注定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而不是像糖果一样,随手就能尝到甜头。它的魅力,更像是一坛老酒,越品越醇厚,但终究难以像快餐一样,被大众快速消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两年后,我重新审视我这问题。

楼上答案基本上是认为“不对电波”,我引申为看的人不多或者说不火。

那么,我们不如先说日常这部动画在日本火吗。

我收集不到日常的在日本方面的播放量数据,但是我能找到一些旁枝末节的东西大家来看一下。

首先这是限定在日本地区的,谷歌趋势

日常的播出时间在2011年4月3日

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也就在哪个时候,“日常”这个词的搜索有爆炸的增长。

当时我还仔细比对了一下,虽然“日常”这个词不是一个特定词语(并不单指动画),但是2011年四月开始增加的量甚至高于冰菓,远远高于玉子市场。

播完后又有下降,之后12年的上升应该归咎为男子高校日常的播出,时间点正好。

可能仅次于free与中二病,至少日常要比这些动画要高的多。

然后这是我在niconico找的关于日常的视频(从高到低找)

而这是冰菓

这是玉子市场

在nico上,日常人气几乎是碾压

我在去找2ch讨论串(可能不全)

这是日常

境界的彼方和甘城,至少我们发现日常也并不是很差(当然冰菓的串有100多了)



故我的结论是日常在日本也很火,除非我列举以上动画都是冷门动画或者说我的这些不能证明日常火。

那如果不是不火,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常动画碟片销量的暴死。

--------------------------------------------------------------------------------------------------------------------------------------------

剩下的这个非销量厨不用看了,也没意义。

-------------------------------------------------------------------------------------------------------------------------------------------

轻改动画,漫改动画,原创动画都有何优势及劣势?今天的日本动漫界哪种竞争优势最大? - dd ll 的回答

我之前说过一件事,碟片销量的话,原创》轻改》漫改》游戏改

原因很多,我的两条是:

1.原创动画不可预测性,你会看的更爽,而剩下作品或多或少剧透,轻改剧透剧情,漫改剧情加画面,游戏改连bgm都给你剧透了

2.原创动画代替物较少,例如我喜欢甲铁城的话,目前能买的估计也就cd和碟片,而剩下都有原作可选,极大影响了碟片销量。

这也导致了很多漫改动画,漫画本身就是大热(某鬼,亚尔斯兰战记,小强包括本季的坂本)但是碟片销量不怎么样。

坂本就是如此,我知道这片动画大热,但作为半个原作厨感觉拍的不如漫画看的有意思,没什么发挥,动画带给我惊喜不多。反正我对动画并不买账。

那么日常漫画怎么样

不如先看看这个

日常作为26集半年番,并没选择往常动画3集一卷策略,而是2集一卷,共卖了13卷。

更要命的是,一卷价格打折前高达8200日元,远高于市面上一般动画,比三集一卷的巨人都贵(笑)

而漫画价格为五六百,我们买齐10卷漫画(当时应该不到10卷),花的连动画碟片一半都不到。

好吧,那么日常漫画卖的好吗?

答:卖的相当好。

漫画大爆,2011年卖了100多万。

看这个更加明显

漫画从原先2w多提升到日后十几万,作为这种风格作品已经是非常牛了。

初动 日 2周计 3周计 4周计 5周计 累计 发售日 卷别 合计

14,285 2 25,189 --,--- --,--- --,--- 25,189 2008-07-26 日常 3 25,189

17,030 7 31,617 --,--- --,--- --,--- 31,617 2009-01-26 日常 4 31,617

19,642 2 34,859 --,--- --,--- --,--- 34,859 2009-10-24 日常 5 34,859

1,167 0 27,464 --,--- --,--- --,--- 27,464 2011-03-21 日常 6 27,464

88,734 5 115,741 128,014 --,--- --,--- 128,014 2011-10-26 日常 7 128,014

100,763 3 150,193 171,973 --,--- --,--- 171,973 2012-10-26 日常 8 171,973

45,011 2 126,687 156,482 --,--- --,--- 156,482 2013-12-07 日常 9 156,482

9,313 2 30,766 --,--- --,--- --,--- 30,766 2011-07-23 Helvetica Standard 30,766

出货量是9卷370万,很优秀的一个成绩

故,我只能说一下表象。因为某些原因,(至于到低什么原因,看热闹的多买账的少?更多人选择漫画不是动画?碟片太贵啊了?我不敢说具体到低是什么,我估计都有)导致了日常这部作品虽然人气很好,但动画碟片买账较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京都动画的《日常》“暴死”,这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严格来说,《日常》并没有达到那种让京都动画“一蹶不振”或者“重大亏损”的地步,它的粉丝基础一直都很稳固,在动画爱好者群体中也有着极高的评价。但是,如果把“暴死”理解为“没有达到京都动画以往那种既叫好又叫座,甚至能成为现象级的作品”,或者“未能.............
  • 回答
    京都动画大火的损失以及对 ACG 行业的冲击,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却实实在在地触动了无数热爱动画的观众和从业者。2019年7月18日,那一天日本京都市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如同在 ACG 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能感受到余震。首先,我们必须直面那场大火造成的直接、惨痛的损失。.............
  • 回答
    武本康弘监督的离世,对京都动画乃至整个日本动漫产业来说,无疑是难以估量的损失。他的才华与独特风格,在业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他的离开,也带走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生命力。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武本康弘在京都动画内部扮演的角色。他不仅仅是一位导演,更是一位承载着京阿尼独特制作理念的传道者。从早期的《凉宫春日的忧.............
  • 回答
    京都动画的未来,无疑是许多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丝忧虑。2019年的那场大火,如同晴天霹雳,瞬间摧毁了这家以精美画面和细腻情感著称的动画工作室。这场悲剧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建筑的损毁和设备的损失,更深远的是对人才、士气乃至于整个工作室未来发展方向的冲击。很多人在问,京都动画会不会就此走向没落,甚至消失?这.............
  • 回答
    许多动画迷认为,自《轻音少女》之后,京都动画的作品似乎陷入了一种“京阿尼脸”的模式。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大家对京都动画早期作品,特别是《轻音少女》中角色设计风格的高度认可和由此产生的固有印象。那么,这种“京阿尼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又为什么会给人一种“陷入模式”的感觉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京都动画纵火案的嫌疑人青叶真司,因其令人发指的罪行,已被正式以杀人罪起诉,这标志着这场吞噬了36条生命、震惊全日本乃至世界的悲剧,即将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审判阶段。对于这样一起极端恶劣、影响深远的案件,接下来的审判过程注定会充满复杂性,并且在各个层面上都备受瞩目。首先,审判的基石将是证据的收集与呈现。.............
  • 回答
    京都动画(Kyoto Animation,简称京阿尼)于2019年7月18日遭遇的纵火事件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这场火灾不仅给京阿尼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无数动画迷心生哀恸。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次元社区之一,哔哩哔哩(B站)在事件发生后,其番剧区短暂变更为全黑白页面,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对.............
  • 回答
    关于“京都动画失火死去的画师是成为资本异化的牺牲品”这种看法,我觉得这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深刻和令人心痛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以资本为核心的社会里。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多面性,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拆解一下这种观点,看看它是否站得住脚,以及背后可能反映出的现实。首先,我们要理解“资本的异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动画监督山本宽在京都动画(京阿尼)纵火事件发生后的一些发言。这件事情在动画业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山本宽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动画人,他的言论也自然受到了很多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首先,要理解山本宽的发言,需要知道他当时所处的语境。京阿尼纵火事件是2019年7月18日发生的,造成.............
  • 回答
    山田尚子监督对“空气感”的理解,其实比字面意思要丰富得多,也更具画面感。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上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对情感和氛围的精妙捕捉与传达。简单来说,山田监督口中的“空气感”,可以拆解为几个层面的东西:1. 视觉的呼吸感与空间感: 留白与构图: 这不是指单纯的画面留白,而是指画面中元素之间的“距.............
  • 回答
    青叶真司在2019年7月18日放火烧毁了京都动画的第1工作室,造成36人死亡,33人受伤。这起事件震惊了日本全国乃至世界。他被捕后,一直以一句“是我放的火”回应。关于青叶真司被判处死刑的概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日本的法律体系、案件的具体细节以及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因素。在日本,死刑是存在的,并.............
  • 回答
    山田尚子小姐,这位以细腻笔触和独特少女视角闻名业界的动画监督,在离开了她耕耘多年的京都动画,转而执导《平家物语》之后,无疑给动画界带来了一系列值得玩味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才的流动,更是两种截然不同创作理念和风格的碰撞与融合。首先,从作品风格的演变来看: 《平家物语》本身的可能性被极大拓展: .............
  • 回答
    2019 年 7 月 18 日,一个原本对很多人来说是平凡夏日早晨的日子,却被京都动画(Kyoani)工作室的一场惊天悲剧彻底改变了。当天上午 10 点 30 分左右,位于京都市伏见区的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一个孕育了无数经典动画作品的圣地,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不仅仅是一场火灾,更是一场蓄意的、针对.............
  • 回答
    孔庆东7月22日关于京都动画粉丝的言论,可以说是激起了网络上的巨大争议,甚至可以说是他一贯以来“语不惊人死不休”风格的一次集中爆发。要评价这次发言,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他当时说了什么,然后分析其可能引发的反应和背后的逻辑(无论是否合理)。首先,孔庆东当时的发言,根据当时的网络报道和流传的信息,大致可以.............
  • 回答
    站在建筑学的角度审视京都动画工作室的火灾,其造成高达 35 人死亡的惨剧,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与建筑物的结构、布局、材料、消防系统以及应急预案的执行密切相关。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1. 建筑结构与材料:火焰的助推器京都动画工作室的这栋建筑,根据新闻报道和公开信.............
  • 回答
    关于 Cover 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就京都动画火灾的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些言论,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语境之下,并分析其表达方式、潜在意图以及实际产生的效果。事件背景:2019年7月18日,日本动画制作公司京都动画(KyoAni)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纵火案,导致大量工作人员不幸.............
  • 回答
    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知乎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和讨论的平台,用户关注的热点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或社会影响力。首先,事件的性质与共情门槛。章莹颖案和义马爆炸案都是极其悲惨的事件,涉及生命的逝去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理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同情。然而,从传播心.............
  • 回答
    央视动画“状告”京东与大头儿子:一场围绕IP的权属与商业化博弈最近,央视动画状告京东和大头儿子公司一事,无疑是动漫行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侵权纠纷,更是一场围绕知名IP“大头儿子”的权属、商业开发以及多方利益博弈的生动展现。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
  • 回答
    京阿尼的《小林家的龙女仆 第二季》在12月17日上线,这消息对于许多龙女仆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年底最值得期待的礼物之一。作为一部以日常温馨、轻松搞笑著称的作品,时隔数年终于迎来续作,其意义和看点,绝非简单地说一句“好看了”就能概括的。时隔多年的回归,这份期待有多重?距离第一季的播出已经过去了好些年头,.............
  • 回答
    是的,京阿尼(京都动画)的动画普遍被认为非常“烧经费”,而且原因非常多且深入。这种高投入换来的是其独树一帜的细腻、流畅、充满生命力的动画风格,深受粉丝喜爱。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解释京阿尼动画为何如此“烧经费”: 1. 对动画细节极致的追求这是京阿尼烧经费最核心的原因。他们对画面细节的每一个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