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战狼 2》短时间便登顶国内票房冠军的票房神话?

回答
《战狼 2》横空出世,短时间内席卷国内票房榜,成为一骑绝尘的“票房神话”,这绝对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现象。要理解这个神话,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

一、 燃爆全民情绪的“燃点”——爱国主义的精准拿捏与升华

《战狼 2》最核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直接宣泄: 这句台词一出,直接点燃了观众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在影片中,吴京饰演的冷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欺凌的弱者,而是孤胆英雄,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在海外捍卫中国人的尊严和生命安全。这种强大的力量感和保护欲,是观众渴望已久的。
从“战狼”到“中国军人”的身份认同: 影片将冷锋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家力量紧密结合。当五星红旗在战火中升起,当中国海军前来救援,当中国公民受到保护时,观众的情感投射就从对一个角色的喜爱,升华为对国家强大的骄傲和自豪。这不再是简单的“爽剧”,而是将观众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叙事完美融合。
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存困境的代入感: 影片展现了在非洲爆发内乱时,海外中国公民所面临的危险境况,这与现实中许多中国人在海外工作、生活的经历产生了共鸣。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祖国,能够及时伸出援手,保护自己的海外子民,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前所未有的。
不同于以往“说教式”的爱国: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爱国主义可能显得有些空泛和说教。《战狼 2》则将爱国主义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和视觉冲击上。冷锋用血肉之躯保护同胞,用过人的身手解决敌人,这些具体的、充满荷尔蒙的画面,比任何口号都来得直接和有力。

二、 精良制作与商业元素的完美融合——“硬核”动作场面与燃情故事的结合

光有情绪是不够的,影片本身的质量才是支撑其票房的关键。

“硬核”的动作设计与实拍: 吴京本人就是武打明星出身,他对于动作场面的要求极高。影片中的打斗场面拳拳到肉,爆炸场面震撼逼真,汽车追逐、肉搏战等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这种“硬核”的制作,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刺激和力量。
全球化的取景与视野: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非洲,展现了不同于以往国产电影的异域风情和广阔视野。非洲的广袤大地、战火纷飞的城市,都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节奏紧凑,叙事流畅: 影片的叙事结构清晰,节奏明快,没有太多拖沓的文戏。从开场就迅速进入主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观众从头到尾都保持高度的观影 G 点。
人物塑造的亮点: 除了冷锋的硬汉形象,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如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饰演的退伍老兵,卢靖姗饰演的医生,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丰富了影片的层次。

三、 市场环境与宣发策略的天时地利人和

《战狼 2》的成功也离不开当时的市场环境和精准的宣发。

暑期档的空白与需求: 暑期档一直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但当时的国产电影市场上,缺乏一部真正能够满足观众情感需求和娱乐需求的“爆款”影片。《战狼 2》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口碑发酵的强大推动力: 影片上映初期口碑就呈现出压倒性的好评,这种口碑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形成了强大的“自来水”效应。观众之间互相推荐,观影热情被进一步点燃。
精准的网络宣发与社交媒体联动: 在社交媒体上,《战狼 2》的许多精彩片段、经典台词迅速走红,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这种病毒式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知名度和话题度。
“战狼”IP的初步积累: 虽然《战狼 1》票房表现相对平稳,但它已经为“战狼”这个IP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和话题度,为《战狼 2》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四、 质疑与反思:票房神话背后的复杂性

当然,任何现象级事件都会伴随着质疑和反思。

对“过度煽情”的批评: 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战狼 2》的爱国主义表达存在过度煽情和民族主义的倾向,甚至有些“爹味”说教。
对影片艺术性的评价: 一些影评人认为,虽然影片制作精良,但其艺术性还有待提高,剧情逻辑上可能存在一些硬伤。
“票房奇迹”是否可持续: 《战狼 2》的成功是否能够复制,是否会引导国产电影走向一种单一的模式,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总而言之,《战狼 2》的票房神话,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精准地捕捉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情感需求,用精良的制作和震撼的视听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口碑传播,最终引爆了整个观影市场。

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社会情绪、民族认同需求深度契合的产物。它证明了,当优秀的内容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时,能够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奇迹。当然,这种成功也伴随着对未来国产电影发展方向的思考和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天的时候,我担心战狼2的票房会扑街。

第二天的时候,我担心过不了10亿大关。

第三天的时候,我担心也就15亿封顶。

第四天的时候,我在担心能不能超过速八。

第五天的时候,我在担心还是超不过有情怀的美人鱼。

……

今天,我发现我的担心都多余了。

user avatar

不是我黑战狼2看的我都想吐了,首先票价就是在寒颤人,全国平均票价35块多,其他的影片都38块多了,怕我们没钱看不起呢?难怪有些人会买其他影片的高价票来看战狼2。再说说影片,剧情一点都不搞笑,根本不是喜剧片。也不是爱情片,更不是古装剧,选的演员吧阵容不强大也一点不娘们,你们说说有这么拍电影的吗?导演还亲自上阵主演不说,还在部队军训了一年多,而且还不请明星大腕群演,没钱拍电影,没找到赞助商,居然还抵押房子,万一亏了怎么办,老婆孩子住哪呀?太没有责任心了。再说说这部影片吧,因为小气没钱买不起进口车,硬要用国产车,最后被潜规则了花了很多很多钱才运到。在非洲拍吧,因为穷买不起假狮子居然让大伙近距离接近真狮子拍,完全不把演员生命放眼里,拍水下片段还差点出人命,打斗还又受伤,还让我们达康书记也负伤,最后要靠冰敷,居然不找替身。40多度的高温天气拍,剧组没钱穷得空调都没有。怪不得像鹿含,李亿疯,全自聋这种超级大大腕拒绝参演女一号。再看看建军大业这部影片,里面的女主角拍得多好,各个皮肤水嫩水嫩的。吃的有好,环境又好。希望吴京多注意一下这方面,要不然战狼3我绝对不拿凳子站着看了。同时我诅咒你战狼2票房只有50亿。没看的朋友听我的,带几瓶冰水,再带把扇子,着衣清凉,开场前,让电影院把空调开最低,喊开火的时候你会浑身发热。不说了,我晚上再去看第三遍,明天再来接着黑你。

user avatar

美人鱼和捉妖记自登顶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后,已制霸天下久矣,常自叹无敌是多么多么的空虚寂寞,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这一日,美人鱼和捉妖记聚在府中饮酒,忽闻后辈小子战狼2来势汹汹,大有挑战他们至尊地位的势头,二人酒兴正酣,听此消息后不禁大笑起来,捉妖记大着舌头道:“星爷,左右无事,不如把这小子召来消遣消遣,聊助酒兴,您看如何?”美人鱼大手一挥:“也好,无敌太寂寞,小妖精,你去把他喊来喝酒。”

少顷,战狼2应约而来,美人鱼和捉妖记定睛一看,好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郎,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杀气直冲天际。美人鱼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今日有幸看到这样的少年英雄,当浮一大白。”捉妖记脸上笑得像一朵菊花,忙道:“星爷所言甚是,兀那小子,还不快快给星爷敬酒!”

战狼2眉头一挑,快步上前,看了一眼桌上的酒杯,说道:“小杯何能尽兴?相烦取大碗装酒。”美人鱼笑道:“爽快,小妖精,去取几只大碗过来,今日和这位小兄弟一醉方休。”捉妖记领命而去。

捉妖记取出几只大碗,一坛新开封的白酒,放在战狼2面前桌上,在一只大碗中斟满了酒,战狼2道:“都斟满了!”捉妖记依言将几只大碗都斟满了。战狼2端起一碗酒来,说道:“星爷,我是后辈小子,不知礼数,自罚三碗,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说罢,举起大碗,一饮而尽,连尽三碗,面不改色。

美人鱼长笑道:“好好好。”不知是夸他为人爽气,还是夸他喝酒厉害,同样连尽三碗,若无其事。战狼2看美人鱼喝酒爽快,也是佩服,两人相视大笑,同时把碗摔在地上。

捉妖记看战狼2如此豪爽,不禁焦躁起来,听闻战狼2的票房已经极为逼近,再看其人风采,果真盛名之下无虚士,不好,得想法阻挡他的攻势,捉妖记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捉妖记阴恻恻地笑道:“兀那小子,听闻你说欲染指票房排行榜的第一宝座,可有此事?”美人鱼闻听此言,也是眉头一皱,且看战狼2如何分说。

战狼2本就是少年英雄,再则酒意上涌,顿时狂兴大发,哈哈大笑道:“恕我狂妄,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乍闻此言,捉妖记先是大怒,继而欣喜若狂,心想年轻人到底还是嫩了点,受不得激,这下看他怎么收场。美人鱼也是脸色一寒,缓缓说道:“小兄弟何以出此妄言?”

战狼2抱拳一揖,说道:“星爷,小子也是从小看您的电影长大,江湖传闻百年方出一个星爷,小子以为所言甚是。然而观美人鱼,再无星爷往日风采,叫人失望,情怀虽好,却也不可滥用。至于捉妖记之流,粗制滥造,也能窃居高位,实教天下英雄齿冷。小子不才,欲以一己之力,重振国产电影昔日风光。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user avatar

2012年,圣诞档,徐峥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泰囧》登陆大荧幕,搭档是黄渤、王宝强。这部电影其实是《人在囧途》的续作,只是导演由香港导演叶伟民变成了徐峥自己。那还是五年前,中国电影市场是一片死寂、基本不挣钱的存在,一个参考是,2011年的国产票房冠军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5.9亿,全年只有一部好莱坞大片票房过10亿:《变形金刚3》。



和《泰囧》同档期竞争的是商业大片代言人,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这部改编自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电影,和一年前年度冠军《金陵十三钗》一样,采取了国际化合作模式,由华谊主控。演出阵容强大: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可以说是云集中国最强大的制作、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最佳阵容、中国家好编剧的一部作品。


狭路相逢。当时的徐峥、黄渤、王宝强的组合并不是多强大的对手:徐峥拿得出手的只有宁浩系列的客串、《人在囧途》这样的喜剧,主流电影圈不认可;黄渤演技惊人,《斗牛》拿下了金马影帝,《杀生》《疯狂的石头》让他炙手可热,但还没有大荧幕爆款作品。至于王宝强,一直被当成一个气质独特的谐星而已。在那个年代,电影是属于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第五代的,尽管也面临宁浩管虎这些新生代在冲击,但无论是投资、演员、制作、出品、宣发,最好的资源一定是向这些功成名就、比肩国师的大师级导演倾斜的。

但是,这一仗,冯小刚和他的《一九四二》意外惨败。

影片开画,《泰囧》拿下38.5%的排片,却贡献了63%的票房,而已经上映两周的《一九四二》拉了大盘的后腿,上座率并不高,这部耗资2亿成本的电影,票房居然没过4亿,天量巨亏。急眼的冯小刚认为,这是观众不懂自己的作品,他甚至对中国的人性感到绝望。当时的他没意识到几个问题是:

第一,内地电影真正意义上一个票房冠军诞生了。

第二,电影娱乐市场的大门已经就此打开。


《泰囧》,这部小成本喜剧最终票房战绩是12.71亿,以当时的汇率换算大概在1.5亿美金票房。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第一部突破10亿的国产片、第一部年度冠军不是张冯陈等知名导演拍摄的电影。高票房意味着什么?张艺谋在拍摄《黄金甲》的时候对媒体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为什么要做大片?大片是你跟国际电影市场对话的底气。要跟好莱坞对话,先拿出票房1亿美金的作品再说。而这件事,张艺谋直到在《长城》中才做到,而徐峥他们五年前做到了。

冯小刚们没意识到的第二件事,很快就从电影圈蔓延到投资圈。

2013年,当年的票房冠军是《西游降魔篇》,周星驰这部新作报收12.4亿,虽然没有突破《泰囧》的票房记录,却为他的下一部作品大爆发埋下伏笔。与此同时,电影市场的显著升温:赵薇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收7.1亿,徐克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报收6.1亿,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收5.4亿,去年折戟沉沙的冯小刚也拿到了不俗成绩,《私人定制》的7.1亿是年度国产片的季军。似乎想开了的他终于得到了市场的汇报,这一次不再骂观众,而是反击那些批评电影的“影评人都是大尾巴狼”。这一年里,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尝到最大甜头的是周星驰、徐克、陈可辛等香港导演。而资本开始大肆涌入这个行业。

资本如热,需要传导,需要时间消化,这个周期会在1—2年时间。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再次被徐峥+黄渤组合拿下,这一次夺冠的依然是喜剧片,《心花路放》,导演是他们的老搭档宁浩,最终报收11.7亿元。

市场再次验证了电影娱乐时代同时也是喜剧时代的到来:邓超的《分手大师》、韩寒《后会无期》都拿下过5亿票房,而香港电影导演们用自己熟练的行活继续在市场大赚特赚:《大闹天宫》10.4亿,徐克《智取威虎山》8.8亿,王晶的顶级烂片《澳门风云》在春节档都拿下5.2亿,还有创下郭敬明《小时代》系列最高峰的,《刺金时代》拿到5.2亿票房。这个时期的情况是:香港导演、跨界导演依据各自特色成为票房保证,而宁浩+徐峥+黄渤+王宝强这个团队任意组合,似乎总有冲冠实力。可怜的是,票房前10名中,只有姜文的《一步之遥》刚过门槛,得到5.1亿的成绩,张艺谋的《归来》还没过3亿,这宣告了第五代导演的集体惨败。他们当然都懂电影,但是已经不懂市场了。


业界至今津津乐道的2015年终于到来:热钱、新电影、新项目、大票房、新纪录……所有积攒的能量、不甘、野心和爆发力,都在这一年爆炸开来: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好的一年,也是最疯狂的一年。

24.4亿,这是当年冠军《捉妖记》拿出的票房数字,产生这个记录不在传统的国庆、春节档,而是暑期档。导演许诚毅、主演白百何、井柏然,还有一个叫胡巴的萌宠,没有大明星、没有大IP、没有名导演,怎么看都不是冠军品相,江志强老板看准了许诚毅的好莱坞经验,一部合家欢电影登顶。当日,徐峥发布海报,祝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冠军交替,也开启了中国电影接力冠军的先例。


整个2015年,票房过10亿的国产电影有5部,过5亿的有16部。在那一年,一部主旋律战争片《百团大战》都能卖到4个亿。在这16部过5亿的电影中,垫底的是一部非常黑马的电影叫《战狼》,前所未有的军事题材和不起眼的清明档居然拿下5亿,吴京自导自演的这部作品,当时被认为是受惠于火热的市场。

同时,这16部电影风格各异:徐峥用《港囧》16亿票房宣告了自己票房保证,乌尔善的《寻龙诀》拿出了好莱坞级视觉特效,16.8亿成为亚军;《夏洛特烦恼》《煎饼侠》《唐人街探案》是喜剧时代,新导演、新团队带来的的新产品;尽管口碑一般,《澳门风云》《天将雄狮》等作品依然表现不俗。

被认为是市场风向的的是这些现象:老一辈导演中只有管虎的《老炮儿》9亿票房跻身前10,其成绩不如一部动画片《大圣归来》。陈凯歌的《道士下山》4亿,李玉《万物生长》1.4亿,吴宇森的《太平轮2》竟然只收5000万,老一辈电影人缺席了票房狂欢。至于文艺片,侯孝贤《刺客聂隐娘》,王家卫《一代宗师3D》,贾樟柯《山河故人》,当然会大奖无数、票房欠奉,各自没过亿。在狂飙的市场面前,卖座成为第一要务。

票房冠军不可能没有周星驰,他只是来晚了。2016年初,大年初一,《美人鱼》携带周星驰的粉丝空降这个恐怖档期。33.9亿,一个很长时间被业界认为超强但并非不可逾越天文数字,有近一亿人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合家欢的电影。破纪录那一天,《捉妖记》发出海报来贺,“一山还比一山高”,这是《美人鱼》推广曲《世间始终你好》的歌词。


《美人鱼》和春节档的狂欢,带动了《三打白骨精》破12亿。然而电影市场却在降温,只有极少数人感受到了凉意,更多的人在憧憬下一个《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期待以小搏大、外行走大运,期待10亿俱乐部加入自己的名字。但随后的情人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一档比一档冷,大导演、大制作的电影接二连三地仆街。

尽管依然有16部电影过5亿,全年电影增幅同比只增长了3.7%,年初确定的500亿遥遥无期。《长城》11.75亿堪称惨败,《盗墓笔记》10亿刚过保底线,《摆渡人》《爵迹》出品方阿里影业、乐视影业被拖累,尤其尴尬的是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经历过挪档、公开信求排片、拿奖等一系列事件后,最后只收4.8亿。真正叫好叫座的是《湄公河行动》《北京遇上西雅图2》《情圣》几部而已。这一年,很多导演、投资方都跌得鼻青脸肿。没有人再去妄想《美人鱼》33亿票房纪录的事。

或者周星驰自己在想。2017的春节档也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空间:周星驰+徐克的双王组合带来了《西游伏妖篇》,这部电影在预售阶段就卖出了一个亿,颇有冲击冠军的王者相。同档期的还有徐峥系新军,光线演员导演计划新宠王宝强的《大闹天竺》,以稳健著称成龙的《功夫瑜伽》,以及姗姗来迟的韩寒《乘风破浪》。大年初一这一天,国产电影单日票房报收8个亿,堪称天量记录。很多人都开始遐想:33亿的记录要被周星驰自己打破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高开低走,从大盘到单片都是高开低走,质量不过硬的电影没能留住观众的步伐。春节档战罢,据称保底20亿的《伏妖篇》勉强报收16亿,不敌《功夫瑜伽》。王宝强的新作只得到7亿票房,倒是乘风破浪后来居上,成为第三部破10亿的电影。

与此同时,电影市场真正的寒冬到了:春节档开始一直到暑期档长达6个月时间里,国产电影没有一部电影破5亿!没有一部作品拿下单日冠军,全部被进口片垄断!一大批影视公司缩减项目、调整计划或者干脆倒闭。新一届上影节上,疯狂发片单的影视公司都不见了。

第四部破5亿的电影在哪里?人们迎来了黄渤主演的《记忆大师》,它未过3亿;大鹏监制且主演的《父子雄兵》刚刚过2亿;得周星驰真传的卢正雨《绝世高手》被保底3亿,票房勉强过亿;“三大”系列之作《大护法》口碑不俗,仍未过亿;《绣春刀》续集口碑爆表,也没能过3亿:一夜之间,国产电影破亿就是佳片,破3亿需要很强口碑,半年里只有视觉系制作的《悟空传》一部破5近7!整个行业,一片肃杀!

是观众不看电影了吗?不是。《速度与激情8》4月份上映,拿下的是26.7亿总票房和单日4亿的票房纪录,观众如潮水一般涌入,《喜欢你》《拆弹专家》等四部电影联合起来对抗不过;《摔跤吧爸爸》,一部印度运动电影,在5月5日这个奇怪档期上映拿下的是13亿的票房,以及豆瓣罕见的9.2的高分;《神偷奶爸3》,一部小黄人萌宠片轻松破10亿,大肆收割。而国产电影在这些闪光衬托下,瑟瑟发抖、哀鸿遍野。

国产电影就这么完了?33亿成为不可仰望的高度和传说了吗?资本要大肆逃离,影视公司要陆续倒闭了吗?只红火了三年的电影市场又要回到五年前,《金陵十三钗》5亿称霸的时代了吗?当人们都以为这将成事实的时候,《战狼2》上映了。谁也没想到当初那部《战狼》的续集会爆发如此巨大的能量!


首日4个小时过亿!

首周末过10亿!

上映10天逆袭《速度与激情8》,把年度冠军揽入怀中!

公映11天逆袭《美人鱼》,拿下34亿……

相比之下,同档期云集100名小鲜肉的《建军大业》依然不温不火,无法突破4亿,超级IP加持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出粉丝锁场的丑闻,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两部电影的仆街几乎同时宣布了大IP和小鲜肉模式的破产,而这个结论在2016年贺岁档的《摆渡人》《伏妖篇》已经验证过。只不过在《战狼2》重工业作品的衬托下,更加清晰。

例行的是,在破纪录当天,《美人鱼》和《战狼2》分别以高姿态发布庆祝海报:

当年首倡者徐峥同日也发布海报进行祝贺,对中国电影深深祝福。而前方等待《战狼2》的,是40乃至50亿的新纪录,他要挑战的是《奇异博士》世界影史票房100名守门人的角色,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中国电影的名字。

从《泰囧》到《捉妖记》,从《捉妖记》到《美人鱼》,再到《战狼2》,这是进入电影娱乐时代以来,中国票房冠军兴替史,也见证了一个新兴市场从加热到火爆,从泥沙俱下到洗牌的变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们虽然已经渐渐在市场中掉队,但他们依然在不懈努力,为了自己的从事半生的事业;

宁浩、徐峥、黄渤、吴京、邓超、白百何等人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人,扛起高票房大旗;

周星驰、徐克、陈可辛、陈嘉上、李仁港、郑宝瑞、林超贤等北上导演带来了技术、经验、电影工业等多种资源,也纷纷在市场有了收获;

即使是被诟病的郭敬明,也在真人CG电影中为中国电影作出探索实践。而一大批趁着市场大热蹭入电影行业的所谓导演、演员、小鲜肉小鲜花、IP提供者,也会逐渐在优胜劣汰中被清除出这个市场。

《战狼2》火爆是一个偶然,无法掩盖中国电影市场整体下滑的现状。产能过剩和盲目过热投资带来的后遗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去消化,这个恶果需要所有中国电影人去品尝。但作为中国电影的第四个冠军,《战狼2》带给行业的反思与启发,也将砥砺电影人继续前进!

但愿《战狼2》是一个更有价值的里程碑。正如吴京在海报的文案所说,为中国观众拍出更多的好电影。这是他们永远的使命!

也正如徐峥那条微博所说,愿国产电影越来越好!这也应该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本文姊妹篇:电影变坏是从小鲜肉开始的:2016国产电影盘点


微信平台:今天大客栈(jtd102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