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上海不用地方财政收入来补贴其他地区,会不会发展的更快 ?

回答
一个城市是否能发展得更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绝不是简单地将地方财政收入用于自身就能一概而论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发展速度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如果上海不再承担补贴其他地区的责任,它的财政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最直接的影响是上海的“可支配财力”会大幅增加。这些增加的收入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首先,上海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包括但不限于:
升级交通网络: 比如修建更多高密度、高效率的地铁线路,优化城市快速路网,建设更完善的对外交通枢纽(机场、港口、高铁站),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流动。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 增加对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投资,建设更多高水平的医院、学校、博物馆、剧院等,提升城市宜居度和吸引力。
科技研发与创新载体建设: 投入巨资建设国家级实验室、研发中心、科技园区,支持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吸引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创新企业。
城市更新与绿色发展: 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质。

其次,上海可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例如:
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重点行业、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税收减免或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可以通过降低土地租金、提供更优惠的用能价格等方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和发展。
减轻居民生活压力: 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降低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的供应门槛,或者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推出更多普惠性政策,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第三,上海可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
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通过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更宽松的落户政策、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吸引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和生活,为上海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投入更多资源支持金融创新、科技研发,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

从理论上讲,拥有更多的财政资源,上海确实有能力在上述领域投入更多,从而可能在短期内看到一些直接的、看得见的发展成果。例如,城市建设的步伐可能会加快,一些高科技项目的落地可能会更容易,居民感受到的公共服务可能会更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补贴”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维度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首先,“补贴”本身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其背后有其宏观战略的考量。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和发展中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是普遍存在的。这种“补贴”可能是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也可能是通过投资、产业引导等多种方式进行。

如果上海不再承担任何形式的“援助”责任,宏观层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 如果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去了来自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或发展资源,其发展速度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这可能导致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潜在地加剧社会矛盾。
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受阻: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单一城市的崛起,而是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协同发展。如果上海的“单方面”发展,而忽略了区域协调,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上海自身长期发展的潜在风险: 过度地将自身发展置于脱离国家整体战略的“孤岛”状态,可能会丧失一些国家层面的支持和协调,长期来看也未必是最佳选择。例如,在一些全国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级产业布局中,一个“自顾不暇”的上海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

其次,“补贴”也可能带来一些正面的外部性效应,间接惠及上海本身。
扩大国内市场: 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意味着拥有更强的购买力,这反过来会为上海的产业(如高端制造、金融服务、消费品)提供更大的国内市场。
人才与劳动力的流动: 虽然上海吸引人才,但其他地区的发展也能留住一部分人才,或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也可能流入上海,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产业协作与供应链: 其他地区在某些领域的发展,可能成为上海产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形成互补优势。

再者,上海自身的发展速度,更多地取决于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营商环境、人才吸引力、政策导向等内生因素。 即使将所有财政收入都用于自身,如果这些内生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发展速度也未必会“更快”。

产业升级的压力: 上海的经济已经高度发达,要实现“更快”的增长,需要的是持续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而非仅仅依靠财政投入。如果不能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单纯的财政“内循环”效果会有限。
创新生态的营造: 创新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人才、制度、文化的问题。上海需要不断优化其创新生态,鼓励创业、包容失败,才能激发真正的创新活力。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一个开放、透明、公平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和人才的关键。即使财政充裕,如果营商环境不佳,发展也可能受限。

总而言之,如果上海不再承担对其他地区的财政补贴,短期内确实有可能因为财政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在某些基础设施、科技研发或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从而在一些指标上显得发展更快。然而,这是否就能称之为“更快”的发展,并且是“更好”的发展,则需要更审慎地考量。

忽略了区域协调发展可能带来的宏观风险,以及区域发展对上海自身形成的正面外部性效应,单纯地进行财政的“内向化”操作,可能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上海的长期繁荣,最终还是建立在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上海自身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之上。

与其说“不用补贴就能发展更快”,不如说“如何在承担一定宏观责任的同时,最大化利用自身资源,并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资本和创新,才是上海能否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按你的无政府逻辑推演一下,看看是什么结果:

全国拖累上海?

很好,很对,很正确,很有道理。那么就听你的,不用上海补贴全国了。

那第二步,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崇明、松江拖累浦东、浦西的问题?

第三步,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浦西、浦东其他地区拖累南京路、陆家嘴的问题?

第四步,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金融大厦内各银行金融机构,被同一栋楼内的其他穷逼机构拖累的问题?

第五步,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纳税必要性的问题?

最后,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解散政府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凤凰男比您有良心的多。


我为什么说您没良心呢,不是对吸血鬼们没良心,是对上海没良心。

上海本来好好的用着廉价的电廉价的水廉价的劳动力,你非要搞出一个什么市场经济。

你知道什么叫市场经济吗?

市场经济就是立马断了上海的电,再出一个比现在电价高一百倍一千倍的价格,你爱买不买。

想找别人买电,可以啊,拿世界地图看看周围哪个国家有这么多多余的电卖给你。万一真有要钱不要脸的,咱还可以提高关税,提高送电成本,提高到没人愿意卖你电为止。

这才叫市场经济,懂吗?

明明可以一级价格歧视把你榨干,却非要让你用平价电,让你飞速发展,这不叫市场经济,这叫吸血。

你吸别人的血理所应当,别人讨债天诛地灭是吧。



另外,你知道什么叫经济全球化吗?

意思就是你这块肥肉全世界都可以吃,尤其是没军事武装又没脑子,还想着怎样甩掉保护者的肥肉。


放眼望去,全球哪个卖能源的地区没有富得流油?咱们几个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省,个个穷的叮当响,也不知道是被哪个不要脸的孙子吸了血了呢,真要谈市场经济,轮得着你在这里瞎几把逼逼?

再多说一句,有家人在电力行业的可以去问问,现在电价低到什么程度,严重的时候电厂发一度电赔一毛二,烧一吨煤发出的电还不够煤钱,想关停国家又不让,只能一边赔钱一边给你们发电,还要被骂吸血鬼。


不说挣你的钱了,这倒贴的钱不该你出?污染的环境治理费不该你出?咋滴白拿不够,还想抢啊?

一提就来气,几个能源大省自己看看,这到底是谁在吸谁的血呢,还他妈的倒打一耙了。

user avatar

题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抛弃掉剩下的穷人,实现共同富裕”


想法666

user avatar

这很逼乎。

我赞同

@李建秋

的发言。

我也尽量还原我最初的观点。

你现在生活的土地是个啥情况你自己不了解么?城市的发展,基石是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次之。看清楚了阿,国家政策是基石,换言之是根本。

另外,我作为河南人,我没有在我的原文中说过任何国家应该给河南好政策的话,任何都没有,原因很简单,河南的优势和劣势我想大家都清楚。这个翻篇了。

评论里有个别上海朋友的发言,真是辣眼睛,我不喜欢挂人。


中央说你是河北保定雄县,你就是个县城。

中央说你是二北京,那你才是二北京。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

一个政策可以造就一个产业的辉煌,也可以造就一座城市的辉煌。


之所以我愤怒,是因为题主,他的问题里,明显的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特别是那个,上海护照,在下实在是佩服,这就是典型的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已经跳进去这个圈子的人要和我们这些土包子划清界限了。


拿着中央的政策,喝全国的血肉,吃了几个变态大胖子,如今这几个胖子,谁在感恩国家,谁在嫌弃国家,大家都能看得出。

最后最后,拔屌无情。

user avatar

没了其他省份和人民做后盾,你以为你是新加坡,其实你是东帝汶。

user avatar

♦♦♦如果【陆家嘴】不被上海其他地区拖累的话,会不会发展的更快???♦♦♦

user avatar

我这个上海人都看不下去了。

你这是要干嘛?造反?

上海的收入全自己兜着,不分给其他省份了?

那凭什么人家自己种的蔬菜要平价卖到上海来?你自己种菜好不好啊?

凭什么重污染的工业区要搬到人家的土地上?工业区搬到你家旁边好不好啊?

凭什么人家的子弟兵要来保卫上海?你当兵保卫上海好不好啊?

也没见得这6000多亿是你挣得,摘桃子的时候倒是积极的一比。

还单独护照,脑洞真大,真有上海市护照,只有中国给你免签你信不信?

---------------------------分割线------------------------

这么多赞还挺受宠若惊的,毕竟言之无物。那我就说一个我自己亲人的故事吧。

98年我家搬了新家,有一天一个亲戚找上门来。说起来,他是我父亲的表兄弟,一家居住在浦江之西,是地地道道的,让我们这些浦东乡下人仰慕的“上海人”。

而他找上门来,只是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个小学老师,他来找我母亲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和日常对话。

为了什么?为了偷渡去美国。他以前是上海铜管厂的工人,随着国企大规模裁员,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一度沦落到去外滩扫大街了。然而命运多舛,他就连这份勉强能糊口的工作也要失去了。恰逢公知们大肆宣扬美利坚遍地黄金的时候,他决定搏一搏,偷渡去美国淘金。

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一起偷渡来的同伴,不是死在街头冲突就是被移民局遣送回国,每次听到警笛呼啸就忍不住害怕。

朋友们,你们要知道,那个时候上海的发展速度很快,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坐落江边,浦江上船只来来往往,浦东国际机场建成,陆家嘴是举世闻名的金融贸易中心。上海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纽约,国际地位并不比现在低多少。

然而,他在国外说出自己来自上海并不会带给他任何便利,反而会受到唐人街的中国同胞的排挤。美国人也不会因为他来自上海而改变chinaman这样的歧视性称呼。警察更不会因为他来自上海就放过他偷渡的罪行。

他获得尊重靠的是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绿卡和中国的强大。

我说那么多,就是想让你们明白,不要因为上海经济领先全国就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人家外国人眼里你依然是一个chines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