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青少年经济痛苦指数达六年来最高, 2021 年上半年失业率达 25.4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回答
韩国青少年经济痛苦指数创六年新高,青年失业率更是触目惊心,2021年上半年高达25.4%。这背后绝非单一因素作祟,而是多重结构性问题交织叠加的结果。要深入剖析其根源,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看看究竟是哪些力量在撕扯着韩国年轻一代的经济未来。

一、结构性失业与“窄门”效应:高等教育的“高不成,低不就”困局

韩国的教育体系出了名的“内卷”和“高投入”。家长和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挤进名牌大学,才能获得体面的工作和更好的未来。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极高,甚至可以说是“泛滥”。然而,问题在于,韩国经济结构转型相对缓慢,能够提供高薪、体面工作的岗位增长速度,远不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数量。

这便造成了一种“窄门”效应:

“窄门”: 仅有少数位于顶端的一流大学毕业生,才能相对顺利地进入大财阀(如三星、现代、LG等)及其关联企业,或者公务员系统。这些岗位不仅收入高,福利好,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门外”: 大多数毕业于普通大学、甚至专业性不强的大学的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是:企业需求与自身技能错配。他们可能拥有学士或硕士学位,但所学专业与当前市场需要的技能(例如新兴科技、创意产业、服务业中的专业化岗位)脱节。
“低就”的困境: 即使有机会找到工作,起薪低、工作不稳定(如合同工、临时工)的岗位,也让他们难以接受,更别提维持体面的生活。这种“宁愿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也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抗争,但客观上增加了他们的失业时间。

二、经济增长模式的瓶颈与产业结构僵化

韩国经济长期以来高度依赖出口和制造业,尤其是大型财阀主导的重化工、电子产品等领域。这种模式在过去几十年里带来了辉煌的“汉江奇迹”。但如今,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

财阀垄断与创新活力受限: 财阀凭借资本和市场影响力,几乎垄断了大部分高附加值产业,新创企业难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增长缓慢,年轻人缺乏更多元化的选择。
传统产业转型困难: 随着全球产业格局变化,以及环保、数字化等新趋势的挑战,韩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面临转型压力。这导致部分行业岗位需求下降,或者对从业人员技能提出新要求,使得难以适应转型的年轻人面临失业风险。
服务业发展滞后: 相比于制造业,韩国服务业的整体附加值不高,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体面工作岗位的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这未能有效吸纳庞大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群体。

三、青年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加剧:企业“用人难”与青年“就业难”的错位

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一方面青年失业率高企,另一方面企业却屡屡抱怨“招人难”。这种错位反映了就业市场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技能鸿沟: 如前所述,教育体系培养出的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需要的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很多毕业生可能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和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
工作条件与薪酬期望错位: 年轻一代普遍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薪酬待遇有更高的期望。他们不愿意从事辛苦、低薪、缺乏晋升空间的工作,而这些恰恰是部分中小企业或服务业岗位普遍存在的状况。
企业规模与就业机会的不匹配: 大财阀虽然提供大量高薪职位,但招聘名额有限,且竞争异常激烈。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往往在工作条件、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方面缺乏吸引力,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四、社会结构性因素:老龄化、低生育率与竞争压力

一些更宏观的社会因素也在间接加剧青年的经济困境:

人口结构变化: 韩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问题。一方面,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可能挤占年轻一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未来劳动力的萎缩,理论上应该增加青年就业机会,但目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使得这一逻辑难以显现。
社会不平等加剧: 财阀家族的财富和资源高度集中,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这种不平等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教育资源、人脉关系等方面,使得出身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过度竞争的社会文化: 韩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高度竞争的文化,无论是教育还是就业,都充满了“内卷”。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不仅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起跑线上就被“内卷”掉。

总结来说,韩国青少年经济痛苦指数攀升,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它源于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经济结构转型缓慢、财阀主导的产业格局、就业市场供需的结构性错位,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不平等和过度竞争文化。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将韩国的年轻人推入了经济困境的漩涡。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的不仅仅是短期刺激政策,更需要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打破教育和就业的壁垒,促进产业多元化,并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经济社会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刚才已经答过一次这个问题啊,为什么不见了?

莫非正确答案是:早该管管了?

————下面是我之前失踪的答案——

其实都一样 vs 我看也未必。

自己选一个吧

user avatar

一位在儿童读物出版社工作的妇女说: "假如你在我们的报上看到美国发生了一次很大的飞机坠毁事件, 这就意味着在苏联发生了一次飞机坠毁事件。""不完全是这样,"她那位当记者的丈夫纠正地说。 "应该这样说:假如在俄国有一架飞机坠毁,那么,下个月苏联的报纸就会登载在美国、西德、台湾或其他地方发生过飞机失事的新闻报道。这就是你能获悉我们也有一架飞机失事的办法。"他说,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发现传染病, 物价上涨, 犯罪潮涌, 农业歉收, 缺水,拘禁政治犯等等。 西方所发生的问题, 都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悲惨生活的反面教材来报道,同时,也是为了分散人们对国内类似困难的注意力。"这样的宣传十分有效: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是贫困的; 过去在沙皇统治下生活十分悲惨,"一位青年科学家指出。 "人们也许不相信这儿的生活就象报纸工所说的那样尽善尽美。但是,广大群众确实相信其他地方的生活过得更糟”

user avatar

针对近日某些媒体报道所谓“韩国青少年经济痛苦指数达六年来最高”等消息,青瓦台发言人17日表示,这是由某些别有用心的的日本反韩势力精心编织的谣言,只会让世人更加看清日本的险恶用心。我们敦促日本认清现实,趁早放弃搞乱韩国、遏制韩国发展的图谋,收回干预韩国事务的“黑手”,否则必将在大韩民族捍卫国家利益的钢铁意志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发言人指出,长期以来,某些日本政客为了选票,勾连反韩媒体,通过炮制和传播谣言的方式针对韩国内政进行污蔑。与干涉韩国独岛主权、工人权益等议题一样,日本干涉韩国青少年状况的最终目的并非如其所宣扬的“保障自由、人权”,而是企图以此来遏制韩国发展。

《韩国经济日报》及日本外务省发言人狡辩其所作所为是为了促进韩国青少年健康向上发展,符合《新闻法》及其修正案,试问,韩国人民何时赋予其联合日本干涉韩国内政的权利?《新闻法》哪一款赋予日本为反韩乱韩分子说项开脱、抹黑韩国社会状况、胡乱代表韩国青少年的权利?日本口口声声说其行径是为了维护《日韩联合声明》,但事实上,却钻法律空子,插手韩国国内事务,对所谓韩国青少年压力问题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发言人强调,在韩国共同民主党的坚强领导下,韩国的繁荣和发展之路不断向前延伸,韩国青少年朝气蓬勃、蒸蒸日上;除此之外,韩国已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最公平的高考制度,韩国青少年的未来一片光明。与之相比,日本国内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学习内卷,而日本采取的所谓“双减政策”难以奏效,造成日本大量青少年成为“躺平”一族,争相报考公务员。韩方敦促日方正视自身问题,抹黑韩国并不能解决日本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言人还强调,国际社会各方都是韩国繁荣稳定的“持份者”,应当尊重历史和事实,而非造谣生事,诬蔑抹黑韩国对青少年方针政策;应当维护法治和正义,而非歪曲《新闻法》,以法律之名干涉韩国内政;应当共同守护韩国繁荣发展,而非暗中“动刀”,频繁上演损人不利己的“造谣”把戏。事实雄辩证明,韩国新闻管制实施后社会恢复稳定和秩序,思稳求安的共识广泛凝聚,团结发展的正气不断上扬,爱国爱韩者更加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干预。日本动辄造谣施压的伎俩吓不倒顶天立地的韩国人,颠倒黑白的行径也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日本企图切断韩国青少年同国家血脉联系的诡计不会得逞,试图搞乱韩国遏制韩国发展的图谋注定失败!

user avatar

不太了解韩国的事情,

只是最近有个小姑娘来找我司,我同事接待的,

她说,她今年应届生毕业,和五六个同学一起签了家公司,新生入职培训的时候,她看了全公司大约招进来了100多名应届生,刚刚11月初这家公司把所有应届生都裁了,她从网上看到说可以仲裁,但其中有几个应届生去仲裁失败了,判的公司赢,她来问怎么仲裁才能自己赢。

那个小姑娘边说边哭,说她才工作三个月,总共才领了1万来块钱工资,但刚毕业各种租房买东西花得差不多了,裁员了已经没钱吃饭,现在找工作又不容易,她才工作几个月没有工作经验也没人要,当应届生人家更不要,因为有更便宜的甚至是免费实习的2022届应届生已经到处跑起抢工作了。而且房产税文件出来了,虽然还没说我市要开始收房产税,但给她租房的房东已经表示下周房租涨500,明年1月又涨500,这下更没法生存了。

我在旁边就插了一句嘴,肥你老家考个珙坞原或者视野淡味,一年后你会来感谢我

user avatar

自主选择,灵活就业,脱产备考,未来可期

user avatar

我劝大家别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主观感受指数和综合指数,因为它们毫无意义,只要在计算公式上稍稍做点手脚,最后可以得出任何你想要的结论。

比如我想论证996年薪10万的A比955年薪20万的B幸福,假设两者工作内容工作压力家庭条件什么的都一致,那我大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个权重90%的“身边有杰出异性”影响因子,由于A的老板是异性而B的是同性,所以这一项就可以让A的“幸福指数”碾压B。


就算是GDP,隔壁阿三已经演示过如何注水了,更不要说那些设计主观因素的“指数”了。

user avatar

继续鞭全小将的尸啊!什么,还没死?那就鞭卢泰愚!

user avatar

韩国人要是觉得韩国不好,就赶紧滚出韩国

韩国年轻人痛苦,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韩国年轻人要少一些抱怨,觉得韩国不好就应该努力去建设它

韩国房价那么贵,年轻人可以不住啊,为什么不自己盖房子呢

韩国人一会吃不起白菜,一会吃不起水果,一会吃不起牛肉,还不是怪自己?那么多财阀怎么就能吃得起呢?还不是韩国年轻人不努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