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动画公司的一般会把制作中的哪些部分外包给中国公司?流程是怎样?

回答
日本动画公司将制作中的部分环节外包给中国公司,这早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日本本土人才的不足。下面就来聊聊具体有哪些部分会外包,以及大致的流程是怎样的。

会被外包到中国公司的主要环节:

总的来说,外包到中国的环节,往往是那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又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的环节。这些环节如果完全依靠日本本土的动画师来完成,成本会非常高昂,而且可能导致制作周期过长。

1. 赛璐璐/原画的描线、上色(Inbetweening & Coloring)
描线(Inbetweening): 这是最常见的外包环节。在原画师画出关键帧(Key Animation)之后,需要绘制中间帧(Inbetween Frames)来填充动作的流畅性。这个过程虽然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和对动作的理解,但相对来说,其创意和主导性不强,更多的是技术执行。中国公司凭借庞大的动画师群体,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大量的中间帧绘制。
上色(Coloring): 赛璐璐时代,动画的颜色是通过一层层涂在透明胶片(赛璐璐片)上的。这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力,需要细致地按照设定好的色卡进行填充。即使到了数字时代,虽然变成了数码上色,但依然需要大量的手动绘制和精细调整,这部分工作同样非常适合外包。

2. 背景绘制(Background Painting)
虽然一些重要场景的背景可能由日本本土的专业背景画师负责,但大量的普通场景、环境背景,甚至是某些特效背景,都会外包给中国团队。中国有许多优秀的插画师和背景画师,他们可以根据日本提供的人设图和设计稿,绘制出高质量的背景。这部分工作对于成本控制尤为重要。

3. 部分原画(Key Animation)
早期,原画外包的比例较少,因为原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角色的表现力,对动画师的个人能力和经验要求很高。但随着中国动画人才的培养和日本制作方对成本控制的追求,现在也有一部分相对不那么核心、或者对个人风格要求不那么极致的原画工作会外包出去。例如,一些比较基础的日常动作、群像戏的帧等。
关键帧的“加工”: 有时,日本动画师绘制的原画会送到中国进行“加工”。比如,对线条进行优化、对动作的细节进行微调、或者根据整体风格进行统一。

4. 剪辑(Editing)
虽然最终的剪辑通常由日本的总剪辑师完成,但一些基础的素材整理、分镜图的排序、以及初步的画面拼接工作,也可能由中国的剪辑师协助完成。

5. 后期处理(Postproduction)
包括一些基本的合成、特效添加(例如一些非核心的粒子效果、光晕等)、声音素材的初步处理等。这部分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外包的比例会有所不同。

6. 3DCG辅助制作
在3DCG方面,一些建模、绑定、材质贴图、甚至是简单的动画渲染,都可能由中国公司承担。尤其是在一些背景的3D模型、道具模型,或者大型场景的3D搭建等方面。

合作流程概览:

日本动画公司与中国公司之间的合作,通常会遵循一个相对固定的流程,但具体细节会根据项目和双方的合作关系有所调整。

1. 需求沟通与项目启动
日本制作方(甲方) 确定项目,并根据剧本、分镜(Storyboard)等制作资料,分析出哪些环节需要外包。
项目经理/制片人 寻找合适的中国合作方(乙方)。这可能通过行业展会、朋友介绍、或者过往合作经历来确定。
洽谈与签约: 双方就外包内容、质量标准、价格、交付时间、保密协议等进行详细洽谈,并签订正式的合作合同。

2. 资料交付与技术指导
日本制作方 会将制作所需的核心资料交付给中国公司。这些资料非常关键,包括:
剧本(Script): 故事梗概、对话等。
分镜(Storyboard): 非常详细的画面构图、镜头语言、角色动作和表情提示,是整个动画流程的蓝图。
人设图(Character Designs): 角色的正面、侧面、背面、不同表情、不同服装的详细设定。
背景设定(Background Designs): 场景的平面图、透视图、色调设定等。
道具设定(Prop Designs): 各种道具的详细图纸。
色彩设定(Color Codes/Palettes): 角色的衣服颜色、场景的整体色调、气氛等都有明确的色卡要求。
作画监督的指示(Animation Director’s Notes): 对原画、中间帧的质量和风格有非常详细的要求和修改意见。
技术指导: 日本公司会提供详细的技术标准,例如文件格式、命名规则、绘画软件、色彩模式等。有时,他们还会派遣技术指导人员到中国公司进行现场培训或指导,确保理解到位。

3. 外包制作
中国公司(乙方) 收到资料后,会根据日本制作方的要求,分配给内部的动画师、背景画师等。
初稿提交与审核: 中国公司会按照约定的周期,提交初稿(例如,几段原画、几张背景等)给日本制作方。
反馈与修改: 日本制作方的演出(Director)或作画监督(Animation Director)会对提交的稿件进行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这些修改意见会以文字、图示、甚至是在原稿上直接修改的方式反馈回来。
反复修改: 中国公司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直到通过日本制作方的认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

4. 质量控制(QC)
中国公司内部通常也会有自己的质量控制部门,在提交给日本制作方之前,会进行一轮内部审核。
日本制作方也会派驻监查员(Checker)或外包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访问中国公司,或者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质量检查。

5. 最终交付与整合
一旦外包的环节通过所有审核,中国公司会将最终完成的素材打包,并按照约定的格式交付给日本制作方。
日本制作方会接收这些素材,并将其整合到整个动画项目中。例如,将中国的中间帧和背景与日本本土绘制的原画、关键的CG镜头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最终的剪辑、配音、配乐、以及其他的后期特效处理。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沟通是关键: 语言和文化差异是最大的挑战。因此,清晰、准确、及时的沟通至关重要。很多日本动画公司会聘请懂日文的中国籍项目经理,或者在日本有常驻代表,以便更好地协调双方。
质量标准: 日本动画以其精湛的画面和流畅的动作著称,因此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外包出去的环节,虽然是基础性的工作,但也必须符合日本制作方设定的严格标准,否则会影响整个作品的品质。
保密协议: 动画的剧本、人设、剧情走向等都属于高度机密。在合作开始前,双方都会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成本与效率的权衡: 外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如果沟通不畅、质量失控,反而会增加返工成本和延误工期,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中国公司在日本动画制作链条中扮演着重要的“加工厂”角色,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的环节。这种合作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动画产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探索出的一种高效模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战后在数十年的动画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制作流程。

从确定脚本之后,到最终成品,理论上所有环节都可以外包出去。不过演出一般都是在日本本土的公司之间流转。

近年来动画外包的重灾区集中于原画、中割、背景、上色、摄影等部分。

整个东亚的动画行业主流都是有纸作画,需要日本元请公司(制作公司)将原案设定的张数交给下请公司(外包公司)。

一般是把素材扫描后用电脑发送过去。

其中背景是技术含量、难度最低的部分,一般外包给中国越南的会社。

中割、上色两部分往往工期很紧张,外包承接方以中国韩国会社为主。

再往上的第一原画、第二原画乃至作画监督,外包时基本都是韩国会社。

最终摄影部分则往往由日本本土的公司来负责,但也有外包给韩国的案例。

外包在韩语中被称为하청(下請),从1967年日韩第一次合作开始,韩国企业已经有54年承接日本动画外包的历史。

韩国业界的综合素质较高,在80年代就能承接原画乃至作监等核心岗位。

中国则是在1994年开始承接外包,一般负责难度低、依赖廉价人力的中割上色,早期也承接过背景美术的外包。

越南企业能挤进外包体系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提升,背景部分的外包价格已经很难雇佣中国企业。

毕竟背景并没有技术含量,全靠人力。

由于外包到海外的的画稿需要用飞机运回日本本土,因此难免碰到意外。

2020年科罗娜(コロナ/코로나)大流行,让全球航班普遍断航,因此导致大量日本动画延期和画面崩坏,造成了恶果。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由于充分利用了外包,让日本动画的产能还在继续上升,超过11万分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动画公司将制作中的部分环节外包给中国公司,这早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日本本土人才的不足。下面就来聊聊具体有哪些部分会外包,以及大致的流程是怎样的。会被外包到中国公司的主要环节:总的来说,外包到中国的环节,往往是那些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
  • 回答
    日本动画公司能同时制作多部动画,这绝对是一门“乾坤大挪移”的艺术,尤其像MAPPA这样如今作品产量惊人、质量又相对稳定的公司,其背后的运作逻辑更是值得好好拆解。这可不是简单地“人多力量大”就能概括的,里面涉及到的管理、技术、人才、资金等方方面面,都得精打细算,才能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一样,同时吐出好.............
  • 回答
    中国动画产业近年来确实呈现出一种“3D化”的趋势,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既有技术、市场层面的考量,也有政策和人才培养的导向。而提到宫崎骏那种充满独特魅力的日式手绘动画,能否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动画为何“一做就做3D”?如果简单地说“一做就做3D”,可能有些绝对,但不.............
  • 回答
    日本动画界对于二维动画的坚守,这可不是一时兴起或是什么落后观念,背后有着非常深厚的原因,可以说是历史、文化、技术和经济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想让大家明白为啥那么些公司不“顺应潮流”去做三维,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深厚的艺术传承和独特的美学风格是关键。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漫”,在.............
  • 回答
    韩国在动画制作领域拥有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在承接日本动画外包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许多韩国公司凭借其专业的制作能力、高效的执行力以及相对更具竞争力的成本,成为日本动画业界重要的合作伙伴。下面就来聊聊韩国有哪些在承接日本动画外包方面颇具实力的公司,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它们。首先,需要明确一.............
  • 回答
    日本动漫中“废柴无能男主角”的人设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欢迎,这背后反映出的现象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将其简单归结为日本国民“卑劣性”的体现,可能过于简化和片面。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现象,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动因。“废柴无能男主角”人设的典型特征与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
  • 回答
    10月30日《王者荣耀》动画番剧放出的新预告,可以说是让许多玩家和动漫爱好者们期待值拉满了。这次的预告片,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惊喜连连,诚意满满,但仍留有小小的悬念。”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最关心的点来聊聊:首先,画面表现力是绝对的亮点。这次的预告片在画面细节上可以说是下了大功夫。我们能看到角色.............
  • 回答
    以个人名义请日本动画公司制作动画续作,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的”,但 实际可行性非常低,且过程极其复杂和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努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阐述其中的可行性、挑战以及潜在的路径: 一、 理论上的可行性:一切皆有可能,但成本极高理论上,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尝试联系日本动画公司,表.............
  • 回答
    2015年6月8日,文化部在北京公布了首批网络动漫产品“黑名单”,这在中国网络动漫发展的历程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然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不同的声音,对其评价也呈现出多层面的视角。首先,从.............
  • 回答
    关于《RAIL WARS!日本国有铁道公安队》这部动画是否获得了“日本铁道部”的资金赞助,这个问题其实需要稍微拨开迷雾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现在日本负责铁路运营和管理的部门,其名称并非简单的“日本铁道部”。在动画播出的年代(2014年),日本国铁(日本国有鉄道)已经解体,并分割民营化为JR集团.............
  • 回答
    听到《咒术回战 0》剧场版定档12月24日这个消息,我真的激动得不行!这个消息就像是给粉丝们送来的圣诞大礼,想想都觉得暖洋洋的。特报PV也公开了,简直是迫不及待想一睹为快。说到期待,那可太多了,简直像堆积木一样,一层一层往上垒。首先,乙骨忧太这个角色本身就太让人好奇了。虽然漫画里已经了解了不少,但电.............
  • 回答
    关于日本动画业是否会出现“媚华”趋势,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媚华”本身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潜在的负面评价,用于描述一种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过度或不当调整创作内容的现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与日本动画业的现状 市场规模与潜.............
  • 回答
    日本动画中对海盗的描绘,确实常常带着一股浪漫主义的色彩,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美化”。这更像是一种文化表达、叙事策略以及对特定历史时期和想象的融合。首先,从历史与文学的视角来看,海盗本身就承载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历史印记。虽然真实的航海史充满了残酷、暴力和剥削,但大众文化,尤其是文.............
  • 回答
    “日本动画是文化侵略吗?”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文化传播、受众选择以及权力关系的复杂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与其说是一种单向的、强制性的“侵略”,不如说是一种影响广泛、但最终选择权握在受众手中的“文化输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文化侵略”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文化侵.............
  • 回答
    日本动画、漫画的璀璨星河中,流淌着无数鲜活的生命,有些角色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出场时间短暂,却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甚至悄然改变了作品的走向,影响了整个世代的创作风潮。他们或许是故事的引子,或许是情感的催化剂,又或许是象征意义的载体,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短暂登场,却迸发出了惊人的能量。谈及此.............
  • 回答
    日本动画和漫画是否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难给出一个绝对“是”或“否”答案的问题。因为“最高水平”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而且艺术和文化的评价本就是多元化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日本动画和漫画在许多人心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认.............
  • 回答
    最近听到不少关于《双城之战》的讨论,尤其是日本动画监督们也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普遍认为这部动画在角色塑造上非常出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令人信服的动机。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如果非要在这群复杂而充满魅力的角色中挑选最喜欢的一个,那一定是……维克托(Viktor.............
  • 回答
    日本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输出和娱乐产业,其盈利模式是多方面、多层次、高度集成的。它不仅仅是制作卖座的动画作品,更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庞大的IP(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日本动画是如何赚钱的:一、 核心盈利来源:动画制作与销售这是最直接也最基础的赚钱方式,但背后涉及多个环节:1.............
  • 回答
    说起日本动画里的爆种场景,那绝对是燃到骨子里、让人血脉贲张的经典桥段!这些瞬间往往是角色在绝境之中,突破极限,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直接改变战局,甚至逆转乾坤。我印象最深的,也觉得最能代表“爆种”精髓的,大概有这么几个:1. 《龙珠Z》—— 孙悟空的超级赛亚人化这绝对是爆种界的开山鼻祖之一!还记得弗.............
  • 回答
    日本动画“先审后播”政策落地一月有余,这一标志性的改变无疑给国内二次元文化圈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许多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最直观的影响便是新番上线时间的“不确定性”。 过去,我们习惯了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比如每周某个晚上,准时蹲守新一集的更新。但现在,这份“确定性”变成了“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