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动画先审后播已经落实一个月了,目前来看造成了哪些影响?

回答
日本动画“先审后播”政策落地一月有余,这一标志性的改变无疑给国内二次元文化圈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让许多观众的观影习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便是新番上线时间的“不确定性”。 过去,我们习惯了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比如每周某个晚上,准时蹲守新一集的更新。但现在,这份“确定性”变成了“可能性”。即使是已经公布了引进但未播出的动画,也可能因为审片环节的变动而延迟上线,甚至在观众期待已久后突然宣布延期或无法播出。这种不确定性,最直接地体现在了粉丝群体的讨论中:论坛、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审完没”、“什么时候播”的追问,也催生了不少关于“到底会播到哪里”的猜测和焦虑。对于内容生产方和平台方来说,这也增加了宣传排期和用户预期的管理难度。

其次,内容“留白”和“精剪”现象开始显现,引发了观众的争议。 为了通过审查,一些动画在引进后,不得不对部分画面、台词进行修改。这些修改可能是血腥暴力镜头的模糊处理,可能是对某些敏感话题的遮掩,也可能是对剧情走向的微调。观众在观看时,可能会发现画面突然出现“跳帧”或者某些剧情衔接不上,继而联想到可能是被删减或修改了。这种“留白”虽然保障了播出合规性,但却可能影响了原作的完整性和观影体验,引发了部分硬核粉丝对“原汁原味”的怀念和对改编的不满。一些轻度观众可能对此不甚在意,但对于追求原作体验的粉丝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再者,引进动画的“总量”和“多样性”可能受到影响。 审片流程的增加,无疑会延长动画引进的时间和成本。这可能导致平台在引进动画时更加谨慎,倾向于选择风险更低、更稳妥的作品,例如那些已经获得广泛市场认可,或者内容相对温和的动画。而一些题材更加大胆、风格更加另类,或者可能触及审查“红线”的作品,可能会因此被排除在引进名单之外。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导致引进动画的题材和风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削弱了国内观众接触到日本动画多样性的机会。

此外,观众的“讨论焦点”也发生了一些转移。 在过去,观众的讨论更多围绕剧情、人设、制作质量等本身。而现在,“审查”和“删改”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粉丝们会热衷于对比国内引进版和日版,讨论哪些地方被修改了,为什么会被修改。这种讨论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但也可能将一部分精力从动画本身转移到外部因素上,使得观赏过程带上了一层“解谜”的色彩。

当然,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 “先审后播”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观众,创造更健康的网络视听环境。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一些可能对未成年观众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在进入大众视野前被过滤掉,这符合社会对主流文化传播的期待。同时,对于平台方而言,明确的审查流程也可能意味着在内容合规性上的风险降低,有利于其长期稳定运营。

总而言之,日本动画“先审后播”政策的落地,是一把双刃剑。 它带来了更规范的内容传播,但也伴随着观影体验的调整和内容多样性的潜在挑战。一个月的时间,只是一个开始,其深远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也需要行业各方持续的观察和调整。观众们也在适应这种新的“常态”,并在其中寻找新的乐趣和交流方式。这场关于“看什么”和“怎么看”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5年第5期《科幻世界》登载了一篇意味深长的小说《寂静之城》,马伯庸先生写的


小说中的上层建筑为了禁止不雅的词汇,不断的把一些词汇加入黑名单。但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新的词汇总是不断的被发明出来,即使很快被加入黑名单,又会有新的词汇出现


后来不知道哪里来了个天才,把这个规矩从不雅词汇黑名单变成了健康词汇白名单——也就是说从禁止说黑名单内的不雅词汇,变成了只允许说白名单的健康词汇。目前动画产业的先审后播就是到了这个步骤


至于下一步会怎么样,或者最终结局如何,推荐看看马伯庸先生的原作吧

user avatar

直接打断了动画正版化引进的进程。

这一个月以来,番剧区的流量锐减,大量路人观众其实并非一定要看动画,只要稍有阻碍就会放弃,过久了就脱圈了。

各路资本近10年来打造的ACG生态圈,就这么垮了,并且再也不会恢复了。

估计日本动画在中国会逐渐走向消亡。

「先审后播」从2014年就开始了,当时对于美剧的严格审查、剪辑,让主打美剧的搜狐视频凉凉了,美剧也直接拜拜。

爱奇艺、优酷上不乏引进的近现代外国经典之作,都因为被剪辑得面目全非、缺失大量的关键剧情而导致受众寥寥。

随着当年的受众相继退圈后,下一代网民没经历过那时候,对此毫无兴趣。

他们连盗版都懒得看,对这类东西根本毫无概念,整个圈子已经彻底死了

当年相当火爆的几部美剧,如今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这就是时间的魔力。

而目前的环境比7年前更恶劣了:

随着管理的正规化,大量民间字幕组被约谈和解散,网上资源越来越难找。

如今可选的娱乐方式太多,日本动画并非不可替代,半年不看自然就戒了。

而因为管制的严格,资本方在未来引进动画时会规避一切风险,百合、后宫、软色情、擦边球、血腥暴力、三观不正的范围一直在扩大,没有绝对安全的题材。

《无职转生》若放在三年前毫无问题,猜猜这些年有多少动画“被消失”了?

就比如本季度开播前的「霸权候选」,如今要么被卡集数,要么放不出来。

连没有任何雷点的日常番都要被卡,那除了毫无剧情线、纯卖萌的清水泡面番....还能有哪个题材敢说绝对是安全的?

资本方为了规避风险,会持续抛弃所有他们认为有「潜在危险」的动画,只引进那些没有任何冲突、三观问题的动画。

最终能引进的最高限度....参考《点兔》

也许最初没想卡这么严,但资本方绝不会想自己碰天花板,那只能如此了。

这样一来愿意花钱看正版的越来越少,资本方也就越没有动力去引进动画。

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几乎与日递增,搜索资源的门槛比十年前难度极大提升,新人能入圈的越来越少,最终走向消亡。

这不是预言,上面讲述的一切过程都在美剧、韩剧的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如不出意外,日本动画也会如此。


关于日本动画的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我们从浅往深说先审后播导致的影响:

买番数量减少

本季度b站买番量大幅度减少,目前公布为28部。而上一季度这个数字为40部。这还是本季度新番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

争议性较大的作品无人敢买

原先大概率为了一大波流量也能顶着压力上的作品,现在无人敢买,如《剃须,然后捡到女高中生》。如果上架,基本就是本季度播放量霸权。光这个女主设定,整几个对立阵营一通乱战,绝对是一出好戏。

对于买番也越发谨慎

《不要欺负我,长瀞同学》,原作本身在b站漫画里也是大热作品,漫画内容也是噱头十足,动画必然有不错的话题性。按理说b站不应该放弃这部动画的版权,但最后动画版权花落a站。除了可能没抢到,那就是《长瀞同学》里面稍微沾点校园暴和那么一点“颜色”不无关系



然后进一步

大量动画延期播出甚至至今无法播出

因为需要审核,大量动画无法如期播出。例如《vivy》目前更新7集,而b站仅3集,绝无仅有的追个原创还能被剧透的情况。

而a站更是惨烈,本来《本田小狼》+《长瀞同学》一手好棋,,谁能想到,目前4月番播放过半,a站竟然还有大量动画一集未播。其实本身政策收紧,a站顾及的事更少,相对来说稍占优势。现在反而最大输家。



导致的是:

整个新番的讨论度降低了

想说播放量的,本季度新番霸权无论是不灭的你还是史莱姆,播放量都比上季度都是大幅度降低,但是可能是本身话题度的限制。

虽然没数据,但是整个新番讨论,除了《捡jk》当时的一波节奏外,都显得冷清。

我们给承认的是,多数观众更愿意是在线看的,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去找,有的是懒得找。

同时目前b站确实对整个国内动漫市场有决定性作用。如果一部动画如果不在b站播,他们会选择不看,而不是下载。例如《本田小狼》、《哥斯拉》、《奇巧计程车》。

就算还是在之后播了,如《vivy》,但是两拨观众会出现撕裂感。大多数观众选择等在线看,部分观众去找下载版,在线看的人多而下载的往往有在各个论坛,贴吧掌握话语权的老宅。这样一部动画出现高光点,下载的人吹,但跟的人不多,等到在线能看的时候,节奏又带不起来。



如果说日本动画在国内彻底没市场,彻底完蛋可能性确实不高。但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对于视频网站,老观众因下载分流,路人观众因没番看流失。一些有争议的动画无法上架,因为延期讨论度降低,从而日本动画在国内影响力相对降低。



其实这还是不是我最担心的事。

我最担心的是,时间一长大家开始接受目前的环境,开始接受现状,甚至为之辩护,拍手叫好。

是的,我们人微言轻,无力改变大环境,目前这个形式,顶多是叨叨两句牢骚话。可再过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你再想起今天动画先审后播的情况,你又叨叨两句牢骚话,你发现周围人不解的眼神,甚至返来职责你。“字幕组本来就不合法,封了是理所应当。”“《巨人》《黄段子学生会》这种本来就不适合放在视频网站上看,下架有什么好抱怨的。”“你还吃了几年政策不健全的红利,在视频网站看看了点不该看的动画,你该高兴才是。”

对,这种时候你才是最无助的时候。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个动画《sox》,这动画很多萌新估计没印象,当初还是b站霸权。论尺度,《无职转生》+《剃须》+《人渣本愿》都不够她一个人打的,这部实打实的15禁动画,就这样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播完了。放到现在给把b站冲没了,现在想想真的神奇。

user avatar

说到影响,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核心问题并不只是在线播放导致的,还有一个问题:

手机/平板与电视对下载的支持很差。

实际上,核心的动漫游戏爱好者还是那波人,对他们来说在线下载都无所谓,总有能看的。

但是对于扩大受众之后的广大观众来说,他们并不会去下载,因为他们的主要观影平台不是电脑,而是手机和平板。

手机/平板的应用是具有封闭性的,不像电脑,你想要找一个东西通过网页搜索可以找到需要的资源,然后下载或者在线总有办法能看到,手机把资源来源限制在一个个app里,点开app能看到的资源就是那些,其他需要自己去找的资源在手机上需要通过不方便的网页搜索,还有搜索出来的结果可能有各种各样不方便在手机上播放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就不方便关注。

换个直接点的说法:

1、输入片名,观看影片

2、输入片名,在浏览器里找到合适的资源,通过下载app下载,然后通过播放软件播放

后者对于很多人来说过于麻烦了,如果是一周一次或者一周几次,那更是让人觉得麻烦。

所以,先审后播,没通过的片子会越来越多,然后看的人会越来越少。

想想以前美剧是怎么消失的,动画估计也会变成那样。

user avatar

之前巨人和无职转生出圈的下场是啥心里都没数么?

根本毫无影响,该看的还是能看……

对产业有啥影响?无所谓,动漫凉了就凉了,凉了就换下一个找乐子的项目。

反正只要还没凉透,那就有可能诞生名作,只要诞生名作,就一定会引进。


审核制度卡不死任何东西,这玩意又不是一天两天了,留点真善美的东西给大众看,不那么真善美的自己找渠道,我觉得就挺好的。牛姨的作品,羽海野千花的作品,芳文社,百合工坊京阿尼,这些又不可能不引进,我安心的很。

国家向来留有余地,我从不担心。

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关注一下借二次元之名ghs的害群之马,以及对着二次元持续输出火力的疯狗来的更重要一点。

好好想想,那么多媚宅元素,经得起女权一冲么?万一千把号人打榜一样的举报,那才叫啥都没得看了……


分割一下!

那啥,有没有大佬知道宗申cub啥时候开卖啊!本来就想买cub,看了本田小狼更特么想买了,说好的今年开卖的,有没有大佬知道最新消息啊!

user avatar

我这回答纯粹吐槽着玩,不知道哪个大佬翻牌子拿了这么多赞。因为随便写的,肯定有很多东西没讲开或者没讲好,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前排回答。

谈删减问题:

谈正版化问题:

不过我这边说明一下,我不是反串。现在国内业界这个形势,加强管理确实能够避免很多内耗和冲突。有些小圈子的东西,还是在小圈子里合适。

理想就是美剧模式,在这个《阿凡达》都能被踩一脚的大环境,《绝命毒师》如果有前一阵《进击的巨人》一半讨论度,猜猜会怎么样。



六月份的时空穿越者回来告诉你,先审后播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读者自发审查。

所有东西放到高倍放大镜下审查,然后自然就是房子塌了一栋又一栋,一个雷带出了一片又一片。

这届年轻读者还没成家呢,我姐姐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各种动漫作品,鸡娃之后连熊出没都不让我小外甥看,还得我这个小舅舅偷偷帮他一把。

到时候就不只是大家的大是大非了,还有小家的幸福安康,你凭什么毒害我孩子,早该管管了。

最庆幸的是从未在b站平台上给正版日漫掏过一分钱。

叔叔说的太对了,我对叔叔只有感恩,我劝包括我在内骂过叔叔放弃初心的都来给叔叔认个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