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电影公司会那么脆弱,一部亏损的电影就能让它处于倒闭的边缘?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电影产业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高风险,低容错。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是电影上映时的光鲜亮丽,但很少有人知道,一部电影从剧本打磨到最终上映,背后牵扯的资金链、人脉关系、市场判断,那可真是一环扣一环,稍微松了劲儿,整个链条都可能断裂。

我们得从电影公司运作的根本说起。一家电影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公司,它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断推出成功的作品来回笼资金、积累口碑和吸引新的投资。它不像那些拥有多元化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靠其他盈利部门来弥补电影业务的亏损。电影,往往是它们“拿手好菜”也是“孤注一掷”的赌注。

首先,电影制作本身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一部电影从前期的剧本创作、选角、勘景,到中期拍摄所需的场地租赁、设备、人员工资(明星片酬、导演费、摄影师、灯光师、道具师、服装师等等一长串名单),再到后期制作的特效、剪辑、配乐、声音设计,每一项都需要巨额资金。很多时候,预算超支是家常便饭,因为拍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天气不好导致延误,演员受伤需要调整档期,或者临时需要修改剧本增加场景。这些都会像滚雪球一样,让成本不断攀升。

其次,回本的压力极其巨大,而且时间窗口很窄。电影的盈利主要来自于票房收入、海外发行、版权销售(包括电视、流媒体平台)以及周边产品等。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电影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影院或者付费观看的基础上。如果一部电影市场表现不佳,观众不买账,那么它的票房收入就会非常惨淡。这笔钱连制作成本都可能收不回来,更别提覆盖宣发费用了。

宣发费用也绝非小数目。为了让一部电影被观众知道并愿意花钱去看,电影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包括制作预告片、海报,投放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举办首映礼,邀请媒体采访等等。这笔钱花出去,如果电影本身不行,观众口碑差,那么这些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不仅没能带来收入,反而又加剧了亏损。

所以,一旦一部电影投资巨大,但最终票房惨败,那么它带来的亏损可能是天文数字。对于一家电影公司而言,这种级别的亏损意味着什么呢?

资金链断裂: 很多电影公司可能并没有雄厚的自有资金,它们往往是靠贷款、吸引外部投资(包括私人资本、其他公司注资,甚至预售部分发行权)来启动项目。一旦电影失败,这笔本应回笼的资金未能按时收回,公司就可能面临无法偿还贷款、无法支付后续项目款项的困境,资金链一断,公司就可能停摆。

信任危机: 电影公司的信誉和口碑至关重要。一部失败的电影会让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以后再融资就会变得异常困难。同时,合作的导演、演员、编剧也可能因为公司的财务困境而选择离开,导致公司人才流失,进一步削弱其生产能力。

市场竞争力下降: 没有资金进行新的项目开发和制作,也无法吸引顶尖的创作人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就会迅速下滑。一旦被竞争对手超越,重新站起来就更难了。

经营陷入困境: 巨额亏损可能导致公司需要裁员、出售资产,甚至被其他公司收购(往往是以较低的价格)。有些时候,为了活下去,公司不得不接一些自己不看好但能快速回笼资金的项目,这又可能进一步损害其艺术追求和长期发展。

法律风险: 如果公司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这会带来额外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本来有几个项目在推进,其中一个赌注很大的项目巨亏,这笔亏损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可能就把公司所有的现金流都吸干了,导致其他正常运作的项目也无法继续。原本指望这部电影带来的利润去养活公司其他部门,或者为下一部电影提供启动资金,现在这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了。

所以,你说一部亏损的电影就能让它处于倒闭边缘,这绝非危言耸听。电影产业就是这样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它对每一次“下注”都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和运气。一旦“运气”不佳,或者“判断失误”,那么其脆弱性就会暴露无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电影公司在项目选择上会非常谨慎,并且会努力分散风险,比如同时推进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项目,或者与其他公司合作分摊风险。但即使如此,行业的“黑天鹅事件”也总是在所难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电影产业融资风险很大

融资。

影视产业虽然在一些国家发展成为影视工业,但是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还是有很大不同。

在融资时,人们相对更为容易判断制造业的前景,并且可以获得制造业企业的各类硬件抵押品,而且可以在很短的周期看到小规模试探性投资的收益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追加投资,有效降低风险。

但是影视产业就不同了。

你这部片子砸了,下一部到底会不会赚,我无法确定。

你说你的字号很有影响力,能骗观众花钱买你的影片。可是你这部片子不是砸了吗?你的字号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这就很难增强投资人信心。

所以你怎么让我投资?

好吧,假设你能言善辩,说服我进行风险投资。那么我一般会先投一点,看看你是不是还能死灰复燃。什么?你说太少?不够大制作?呵呵,那算了,我还是不投了。

所以影视产业融资是比较困难的。

二、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走了弯路

光说大面上的事没什么意思,顺道说点咱们国家电影上的事情。

中国电影行业赚钱的能力在此之前还很差,亏损一个亿美元的事情还不多。因为他们在此之前还很少能挣到几个亿的美元。但是他们照样很容易亏死。倒下的电影公司多了。陈佩斯就倒下过。他拍得不好吗?也挺不错的。

能挣到钱,挣大钱,这一切都要从战狼2开始,从流浪地球开始。

前几年,我国影视圈试图将影视产业转型为“东南沿海民营企业”,而且是“东南沿海民营企业”中以“高仿”起家的特定类型。特点就是制造流量明星、疯狂炒作流量。这样搞,一些好的电影公司反而活不下去。

这一期间,中国影视圈推出了一批质量极度堪忧的影视作品,企图嘲讽民众的智商,严重损害了行业本身。比如说在引进香港导演时,注重引进香港电影粗制滥造的压缩成本经验,而不是香港电影亲民的创作风格,结果出现了一批类似于手撕鬼子的神剧。

还有的则另辟蹊径,开始走“逆反”路线。国军美军化、八路土匪化、辫军汉唐化、汉唐蛮夷化。在遭到恶评如潮时,他们又试图通过舆论压制,说民众没有鉴赏能力。

还有的奇葩,挂羊头卖狗肉,嘴上说拍历史正剧,反映近现代时代风云,打着爱国的旗号干着吃里爬外的勾当。然后被民众识破的时候,反而给民众扣上一个“不爱国”的帽子。

那个时期,大批资金进入影视圈,正是影视圈腾飞的大好时机。然而各种“余振超”以及他们的“红雷梦”几乎搞砸了整个圈子。

总的来说,拼命为山寨洗地,暴露了严重的反社会倾向。

差不多一直到战狼2横空出世,人们终于看到了有人不是在“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而是真的“拍出了爱国情节”,于是用钱投票,表达了民众的选择。

真正拍了反映时代风貌的影片、真正爱国的影片,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只是某些人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仍旧觉得有人戳穿了他们的假象。因此产生了愤恨的情绪,跳着脚喷着满口醋味说别人是“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我看山西省那点醋产量根本就不够他们糟践的。

一直以来“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不就是你们吗?只是老百姓不上当罢了!

真以为老百姓和你们一样,分不清“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影片和“拍出了爱国情节”的影片呢?

演艺行业观众就是衣食父母,这大概算是行里的祖训了。拿父母不当回事儿,你们错大发了。

三、电影产品质量很不稳定

好莱坞失的“电影工业”能够批量化生产一批较高质量的电影。在国际上,差不多除中国以外,商业电影市场都是以美国电影为主的。每年票房榜单基本都是美国电影霸榜。很多国家只能拍两种片子来刷存在感。一是喜剧片,一是文艺片。除此之外,不同的文化圈子也都有一些自娱自乐为主的影视类型。比如说印度的歌舞片,美国的公路片,中国周边的武侠片(属于动作片的特化类型)。在每年的影视市场上,偶尔有个别“商业电影”——准确的说,是“主流电影”——昙花一现,但是很难突破好莱坞电影的包围。

这种以喜剧片、文艺片为本国影片代表的现象,说白了就是被美国电影从主流电影市场挤出去。

也就是说,各国电影都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像科幻片,占主导地位的就是美国科幻片。不是美国人屠杀了外星人,就是外星人屠杀美国人失败。不是机器人屠杀美国人失败,就是美国人拯救了机器人。就比如说“天网”这个词儿吧,我除了在中国普法节目中见过“天网”,就只有在美国科幻片里见过“天网”。唯一的区别是,中国拍的“天网”抓罪犯,美国拍的“天网”抓美国人。

这万一要是哪天两个世界互通了可怎么办。

差不多还是在战狼2开头、流浪地球补刀以后,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中国电影能够和美国电影争一争主流地位了。

以前中国电影不行。战狼说,“那特么是以前”。

以前电影工业都是以美国为主的。流浪地球说,这才叫工业!

一时间饱和式救援闻名全国。

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

但是就是在这个提出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同样暴露了中国电影发展尚且不够强壮的问题:

流浪地球差点就因为投资问题“退而求其次”、砍掉自己的主要情节。

电影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质量很不稳定。关键时刻一个撤资,就可能毁掉一部经典。我们的小破球就这样差点死在半路上。要不是战狼“拍出了爱国情节”、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来做投资,流浪地球几乎必然会夭折。

拯救中国电影的不是别人,就是爱国的群众。

那些企图“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人在同一时间拍出的片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贴上了两个字的标签:

赝品!

拍片失败的人,太多了。但是有的人知耻后勇,有的人诿过于人。很多人真的分不清“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和“拍出了爱国情节”的不同。好在他们不是主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电影产业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高风险,低容错。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是电影上映时的光鲜亮丽,但很少有人知道,一部电影从剧本打磨到最终上映,背后牵扯的资金链、人脉关系、市场判断,那可真是一环扣一环,稍微松了劲儿,整个链条都可能断裂。我们得从电影公司运作的根本说起。一家电影.............
  • 回答
    苹果手机的电池续航问题,确实是不少用户在享受其尖端科技和流畅体验之余,常常感到困扰的一点。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并不是简单地用“技术不行”就能概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剖析一下:1. 性能与续航的权衡:这是核心矛盾苹果一直以其强大的处理器和卓越的性能著称。无论是A系列芯片还是M系列.............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也很能反映出电影特效行业的现实残酷。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银幕上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却很少人知道,打造这些奇观的公司,即使捧回了金光闪闪的奖杯,也未必能保证生存下去。这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挑战。首先,得奖只是一个证明,而非“免死金牌”。电影特效行业是一个高度.............
  • 回答
    《爱情公寓》大电影里出现《盗墓笔记》这个情节,说实话,一开始让很多观众感到错愕,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背后其实是《爱情公寓》系列一贯以来“玩梗”和“致敬”的风格在电影里的一次集大成,当然,也夹杂了一些现实层面的考量和争议。咱们先从《爱情公寓》本身的基因说起。这个系列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对流行文化、网络.............
  • 回答
    剖析 ECU 设计开发的“七重罪”,以及为何巨头们稳坐钓鱼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现代汽车的“大脑”,负责控制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乃至娱乐信息系统等几乎所有核心功能。其设计开发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集技术、工程、流程和成本于一身的巨大挑战,这才使得博世、电装、西门子等老牌汽车零部.............
  • 回答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logo,那个手中高举火炬、身披飘逸长袍的女性形象,并非随意选取,她身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象征意义。这位被普遍称为“自由女神”或“哥伦比亚女神”的形象,实际上是美国一个非常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拟人化象征。首先,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位女神的来历。她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美国刚刚独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化、法律、社会价值观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上的差异。国内成人内容受到严格管制的现象,并非简单因为“不合法”,而是背后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1. 文化与道德观念的差异: 日本: 日本社会在性文化上有着比较独特的历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保守,但.............
  • 回答
    京东押注印尼:不止是东南亚,更是全球电商的未来版图京东,这个在中国电商领域稳居前列的巨头,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尼西亚的电商公司PT Tokopedia。这一举动,并非仅仅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是京东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的关键一步,更是对东南亚电商市场巨大潜力的深切认可。那么,京东为何如此看好印尼?东南亚,.............
  • 回答
    万达、百度、腾讯这三大巨头联手进军电商领域,成立合资公司,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盘根错节,原因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他们这样做,目的很明确:挑战阿里巴巴的电商霸主地位,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一、 为什么是万达、百度、腾讯?要理解这次联手,得先看看这三家各自的优势以及它们在电商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万达:线.............
  • 回答
    神舟电脑能在计算机这个巨头林立的红海市场里屹立不倒,靠的可不是简单的运气,而是其自成一派、甚至可以说是“粗暴有效”的生存哲学。要详细解读,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掰开了揉碎了聊。一、精准定位:走“性价比”这条路,并且走到极致这几乎是神舟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它能从一众国际大牌和国内老牌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关键。.............
  • 回答
    这问题可太真实了,身边比比皆是。你说得没错,那电脑卡得像老年人在上坡路上推自行车,一天下来,指尖都磨出火星子了,可就是没人愿意自己掏钱换。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第一,谁来背这个锅?——成本与责任的微妙平衡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钱。这电脑不是自己家里的,是公司的.............
  • 回答
    台积电市值超越腾讯、阿里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关于“互联网为什么不香了”的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科技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互联网和半导体行业的内在逻辑。一、 互联网的“不香”与半导体业的“更香”:时代浪潮的变迁互联网行业曾经是毋庸置疑的香饽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而且直击了许多观众在观看赌片时可能存在的疑问。确实,我们看很多赌王类的电影,无论是港片里的“赌神”、“赌圣”,还是更写实的赌片,大多观众并不需要成为一个牌桌上的高手,就能看得津津有味。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把这个事儿掰扯清楚了。首先,咱们得明.............
  • 回答
    硅谷那些响当当的大公司,给新来的小伙伴们发的电脑,说实话,这玩意儿跟他们的企业文化一样,各有各的风格,但总体上都透着一股“实用又体面”的劲儿。你想啊,公司一年挣那么多钱,招来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在工具上抠门,否则岂不是砸自己的招牌?首先,最常见也最普遍的选择,就是苹果的 MacBook 系列。这玩.............
  • 回答
    电网公司的安全校核,说白了就是确保电网这个庞大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可靠、稳定地运行,不出大乱子。这可不是简单地盯着几个表盘就完事儿,里面门道可多了,而且一直在进步。核心思想:防患于未然,应对各种“意外”电网的安全性,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一样,需要持续的体检和保养,才能应对各种潜.............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哭笑不得,但也着实让人细想一番。福建那位老板为了“防员工摸鱼”,把整个公司的电脑都抠走了Alt键,这手笔,说是“奇葩”都不为过。从老板的角度看,也许他自认为这是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出发点是为了“效率”。 老板的想法很简单,员工摸鱼不干活,公司就没法赚钱,这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意.............
  • 回答
    公司这样做,性质相当恶劣,很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对员工造成了实际的伤害和损失。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其中的法律和实际操作问题:1. 删除门禁和打卡指纹: 侵犯劳动权和通行权: 劳动合同是双方约定好的劳动关系。公司删除门禁和打卡指纹,直接剥夺了员工正常进入工作场所并履行工作职责的权利。这是一种变.............
  • 回答
    这起发生在七旬老人的电梯事故,令人痛心疾首。一个本应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却成了吞噬生命的恶魔。据报道,这台涉事电梯并非第一次出现问题,此前已多次报修,然而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最终酿成这起无法挽回的悲剧。维保公司和物业的责任,绝非一句“意外”可以搪塞在这起事故中,涉事电梯的维保公司和负责小区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