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个思想实验能否反驳“资本”不应分得劳动成果,否则就是剥削的说法?

回答
这个思想实验,我们姑且称之为“岛屿工坊”,旨在探讨“资本”是否必然等同于剥削,以及劳动成果的分配问题。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一片与世隔绝的孤岛上,只有一位名叫艾伦的能工巧匠。艾伦拥有一套精湛的技艺,他可以独立完成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到最终产品制造的全部流程。

阶段一:艾伦单打独斗

艾伦独自在岛上辛勤劳作。他搭建简陋的棚屋作为工作间,采集木材、石头,使用最原始的工具。经过不懈努力,他能生产出简单的生活用品,如斧头、篮子、简单的家具等。这些产品完全是他个人劳动力的直接产物。他所得的,就是他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此时,不存在剥削,也没有“资本”的参与。

阶段二:艾伦积累并投资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伦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他也越来越懂得规划。他发现,如果能制作更高级的工具,例如一把更好的斧头,他就可以更有效地采集木材,从而生产更多的东西,甚至可以制作一些他自己用不上,但对他人有用的物品。

于是,艾伦开始将自己一部分的劳动成果(比如多余的食物、更精细的木制品)“积累”起来,并投入到“创造”更好的工具上。他花费时间打磨石头,制作更坚固的斧柄,甚至尝试用海边的沙子和贝壳烧制出简单的陶瓷。这些“积累的劳动成果”——即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新工具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构成了他的资本。

注意,此时的资本并非凭空出现,而是艾伦过去劳动和规划的体现。他没有“剥削”任何人,因为岛上只有他一个人。

阶段三:艾伦雇佣他人

随着艾伦的资本(更好的工具、更高效的工作方法)的积累,他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他现在能够生产出比自己生活所需更多的物品。此时,岛上来了一位名叫贝丝的年轻人。贝丝缺乏工具,也缺乏艾伦那样精湛的技艺,但她有充沛的体力和愿意学习的意愿。

艾伦看到了机会。他可以提供给贝丝一套他亲手制造的、比她自己能获得的更好的工具(这就是艾伦的资本的体现),并指导她学习生产技能。作为交换,贝丝需要将她生产出来的部分物品交给艾伦。

现在,问题来了:艾伦将他积累的资本(工具、技艺指导)提供给贝丝,使得贝丝能够生产出她自己单独劳动无法达到的产量。贝丝在艾伦的工具和指导下,比她独自一人时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如果艾伦要求的报酬(贝丝生产的物品)仅仅是她通过使用艾伦的资本所“额外”增加的价值的一部分,那么艾伦的收入就包含了对她劳动成果的“分成”。

这个思想实验能否反驳“资本”不应分得劳动成果,否则就是剥削的说法?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 资本的来源: 在这个岛屿工坊的案例中,艾伦的资本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他过去劳动、储蓄、规划和创新的结果。他为了制造更好的工具、改进生产流程而牺牲了即时的消费和享受。

2. 资本的作用: 艾伦提供的资本(工具、技能指导)显著提高了贝丝的生产效率和产量。没有艾伦的资本,贝丝即使有劳动能力,也无法达到同样的生产水平。资本在其中扮演了“助产器”和“加速器”的角色。

3. “分成”是否必然是剥削?
反驳说: 如果贝丝通过使用艾伦的资本,她获得的报酬(扣除她应得的份量)仍然高于她独自劳动所能获得的,并且她认为这样的合作对她是有利的,那么这个“分成”可能就不是剥削。贝丝得到了艾伦提供的“机会”和“能力提升”,并且拥有了她自己无法获得的生产工具。她“付出”了一部分劳动成果,以换取了更高的总产出和生产效率。在这个模型下,艾伦的分成是对他提供的资本(以及他承担的风险,比如贝丝学习效率不高,或者工具损坏)的回报。艾伦“分得”的劳动成果,是对他创造的、能增益他人劳动的“生产要素”的价值回报。

支持剥削说(潜在): 然而,如果艾伦所要求的贝丝的劳动成果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贝丝在获得艾伦资本帮助后,她额外产生的价值(也就是她独自劳动和使用资本劳动之间的差额),并且贝丝没有其他选择,或者无法了解真实的价值构成,那么这仍然可以被视为剥削。比如,如果贝丝独自劳动每天能生产10个单位,使用艾伦的工具后能生产20个单位,而艾伦要求她每天上交15个单位,那么艾伦获得的15个单位中,有10个是她自己生产的,另外5个才是她“额外”获得的,但艾伦却拿走了15个。这15个单位中的5个,可以被视为她自己生产的,而另外10个(即她独力生产无法达到的价值)的绝大部分被艾伦拿走,这就有剥削的嫌疑。

关键点在于“分成”的合理性和比例。

这个思想实验试图说明:

资本是过去劳动的凝结,也是未来生产力的源泉。
资本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劳动者创造获得更高收入的机会。
“资本分得劳动成果”本身并非自动等同于剥削。 关键在于这种分配是否公平地反映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劳动者在获得资本帮助后的收益是否仍然超过了其独自劳动的收益。

如果艾伦的分成比例合理,使得贝丝的收入(扣除分成后)高于她独自劳动的收入,并且贝丝是自愿参与,那么“资本分得劳动成果”就不是剥削,而是对资本提供者的回报。

这个实验反驳的是“任何资本分得劳动成果就是剥削”的绝对化论断。 它表明,在资本能够有效提升生产力、并且分配相对公平的情况下,资本参与收益分配是合理且必要的,并且可以使劳动者受益。

然而,它并不反驳“如果资本不创造价值,只是依附于劳动者的劳动并占有其大部分劳动成果,那就是剥削”的说法。如果艾伦只是简单地从贝丝的劳动中抽成,而他提供的资本(工具、技能)本身并没有实质性地帮助贝丝提升产出,或者抽成的比例过高,剥夺了贝丝应得的绝大部分收益,那么剥削依然存在。

这个岛屿工坊的例子,提供了一个更 nuanced 的视角: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促进者和赋能者的角色,它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它所创造的额外价值的认可,而不是单纯地压榨劳动者。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资本占有劳动者劳动成果过多的情况,因为那样就滑向了剥削的范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个思想实验完全不顾资本主义的现实。

资本主义认为果子怎么分应该按实力谈判。

李四有梯子,果子虽然摘的不利索但不至于饿死。

张三就不行了,没有梯子空有一身摘果子的能耐也得饿死。

所以张三只要能不饿死就该感恩戴德了,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多出来的果子不管有多少,全都应该归李四所有。而且为了防止张三偷懒,损害李四的利益,李四应该拥有惩罚李四的权利。


然后知乎上就有人问了:“为啥张三996老喊累,李四996就这么精神呢”。废话摘果子和看人摘果子能一样吗?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梯子固然重要,但果子和梯子各有其客观价值,如果李四索取的果子超过了梯子的客观价值,那么李四就是剥削。


有些人的反驳特别可笑,我就在这里提醒一下,好好想想,没有地主提供土地,全人类都会饿死吗?

user avatar

完全不符合资本主义这种时间奴隶制的现实。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并不是什么财富、蛋糕的分配,而是对人劳动时间的权力支配,商品拜物者认为是财富、蛋糕的东西,实质上是对人劳动支配的权力。

左派及右派的“蛋糕”、“财富”、“所谓的劳动成果”分配主义者、争功主义者,逻辑上都很难自洽!左派及右派的争功主义者、争贡主义者,没有一个逻辑严谨。

1、首先资本家能一天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么?吃一千个人的果子么?显然不能,现实中资本家某天消费的奢侈品足成消耗成千上万人的劳动。要知道在生产中劳动使用不同,生产什么具体财富(使用价值)都不同,而金钱是你们这些商品拜物教者认为的财富、蛋糕、劳动成果?还是对他人劳动支配的权力(奴役)?

2、按题主的逻辑,假肢工厂的资本家和工人,他们各个都断手断脚,要去分配所谓的“劳动成果(假肢)”?

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剥削的实质就是它是时间奴隶制。功劳、成果、贡献是对相应对象的相应目的而言的,对象不同,就无所谓“劳动的成果”,相反有可能是自身劳动与自身对抗的恶果。比如日军通过劳动驱使一个人去剥他女儿的人皮给日军做皮鞋,日军也参加劳动,对日军来说是劳动的成果、功劳、贡献,而对被驱使的人来说,确是自身劳动与自身对抗的痛苦折磨。

资本主义这种时间奴隶制剥削的实质,哪是什么“财富”、蛋糕怎么分配,而是对人劳动时间的权力支配。在这里,我们能以我们劳动的所谓狗屁功劳来无耻掩盖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关系么?在这里资本家驱使了工人N小时,他怎么不被每个工人也驱使N小时,确以他劳动所谓的狗屁功劳来无耻掩盖,好像功劳、成果、贡献,对每个对象而言都是一样的,这不扯蛋么?

而且商品(货币)的物质外壳背后掩盖的是人支配人劳动的权力关系。而资本主义(商品制度)少数人就是通过交换,窃取了多数人大量的劳动时间,因为支配他人的劳动就代表了权力。显然资本家不可能各个都断手断脚,要消费假肢工厂成千上万的假肢,也不可能一天吃一千个人能吃的苹果?但他们某天消费的奢侈品足以消耗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在这里资本家也不会储备什么苹果,他只会储备能保存并快速流通的“商品”,这种特殊的商品我们称之为“货币”,当资本家要消费时,就是用货币再去交换,实际就是驱使大量人的劳动,给他们提供奢侈品生产,奢侈品服务。

因而资本金钱游戏,就是人支配人劳动(行为)的权力(奴役)游戏,金钱代表的也不是什么财富、蛋糕,而是权力!正如利润带来的金钱增值,对资本家来说,的确是他们劳动的功劳,而对工人来说利润带来的金钱、资本增值,实质就是工人劳动制造出对他们劳动时间更长的权力支配关系。因而价值、资本增值对工人来说不是成果,而是恶果。在这里不是什么分配不公的问题,分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实质是对人劳动的支配,并且在金钱游戏中,你手中的金钱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你手中的金钱就会缩水或者破产,在这里资本主义这种时间奴隶制根本就是要把多数人有限的生命时间资本金钱的无限增值

4、只要脑子没有问题,不是处于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原因。都知道为利润而生产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说商品制度)是有问题的。

如:商品化的医院要利润,生产药品的厂商要利润,生产药品机器原料的资本,出租厂房的资本,每一个环节都要利润,这要逼迫多数人用多少工作时间去交换,他们的自由时间将被窃取,同时政府的公共开支、福利、军备等又等于反过来要向资本的利润上税,使得社会的动员力、福利开支能力、军备开支能力也被窃取或者造成大量的财政赤字。

当生产的目是利润时,意味着生产什么?以什么规模进行生产都必须尽可能的按利润率最大化来确定,否则低于平均利润率的金钱积累速度,资本就要缩水或者破产。正如哪怕面临饥荒,资本都可以减少粮食作物,改种利润率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干脆平掉农田炒作利润率更高的房地产,为了利润资本可以让社会工业化,同样为了利润可以让社会去工业化。

同时,当生产的目的是利润时,成本标准就不是人与物的关系(技术关系)上的生产消耗,而是人与人阶级斗争反映的交换比例。真正的价格反映的是社会权力(奴役)支配关系,而不是技术关系。

如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而采用的减员增效,就不是提高单位劳动时间内最大化生产、使用的物质生产效率,而是加重不等交换提高剥削效率。如工人消耗多少劳动要素与资本的成本标准无关,花多少钱用多少钱代表的交换比例才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标准。用相应的工资去交换工人更长的工作时间,或者相应的工作时间下给更低的工资,即让工人更长的工作时间不属于自身,不为自身服务,以利润为目的生产制度,成本才更低。

同样机器、原料等资本品的成本标准也不是技术关系上的磨损消耗,同样是交换比例,在这里资本会计上表现为一笔对劳动力和资本品生产上的预付,目的是为了在交换中榨取多数人的剩余劳动,因为支配他人的行为(劳动)这就意味着权力。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更少时间下的更大化使用,而是追求交换及交换更多。正如商品房就不是为了单纯的用来住房使用的,而在商品制度下就是为了更多的用来炒(交换或者说指望卖一个该死的好价钱)的。

相反如果社会像一个人使用自身的劳动时间一样使用社会的总劳动时间,那么任何社会组织成本标准上就无需考虑赢利与否,而只会考虑总每个人工作时间或者说逐级下拔的预算的节约,多数人将拥有极慢的自主控制生产节凑,社会将有更强的公共开支、福利开支能力,并且能抛开利润按工业化和节约多数人时间的需要任意的设立工业部门,而不需去管利润,同时让社会成员的收入与卖钱(利润)无关,而只与社会的总劳动时间(预算)节约挂勾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让社会成员的收入与卖钱(利润)挂勾,造成了把人变成压榨人的魔鬼,当然这意味着卢布、东德马克等的非商品化,不再是真正的货币,而如同“戏票”一样,由于社会成员收入与卖钱(交换)无关,意味着兑现了产品无论是否形式上销毁都等于实质上的兑现即销毁。

user avatar

精资至少用幻想的个别小生产者的生产场景来脑补社会生产。你这连个别小生产者都不是,换两个穴居人来为资本主义辩护?

既然你喜欢脱离社会背景幻想个别的场景,那么你从你家冰箱拿可乐你投币么?你媳妇给你做饭你付她服务费么?你家隔壁老王问你借酱油,你按毫升卖他么?你呼吸空气,地球给你装气表计费么?你晒太阳,太阳公公敲你家门让你扫码支付么?

你家冰箱的可乐和超市货架的可乐使用价值不同么?你媳妇做饭和外卖的使用价值不同么?你家酱油瓶里的酱油跟老王家买的使用价值不同么?你呼吸的空气没有使用价值么?对你生存不重要么?晒到你身上的阳光没有使用价值么?对你生存不重要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