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双一流名单里有材料学科的高校那么多?

回答
双一流名单中材料学科的高校数量确实比较多,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规律、高校自身优势以及历史传承等方面进行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材料学科的国家战略意义与需求

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 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到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再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依赖于先进材料的发展。国家将材料科学列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经济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解决“卡脖子”问题: 在许多关键领域,我国在高性能材料、特种材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受制于人。例如,高端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材料、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领域所需的储能材料等。国家需要通过重点支持材料学科的发展,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控。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材料的创新是实现产品性能飞跃和催生新产业的关键驱动力。新材料的出现往往能颠覆现有技术路线,创造新的市场空间。例如,石墨烯、二维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的出现,都为相关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机遇。

二、 材料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

高度交叉融合性: 材料科学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它融合了化学、物理、工程、力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能够有效开展材料科学研究的高校,通常也具备在相关基础学科上的优势。
学科门类广泛,分支众多: 材料学科并非单一门类,而是包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光学材料等众多分支领域。这意味着许多高校可以在其优势领域内发展具有特色的材料学科,从而形成广泛的覆盖面。
应用导向性强,成果转化快: 材料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较强的应用导向性,能够较快地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可见的效益也使得材料学科更容易获得资源支持和学科评估的青睐。
持续的创新迭代: 材料科学是一个不断追求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更优异特性的学科。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可能带来巨大的产业影响,这使得对材料创新的投入和支持成为持续性的需求。

三、 高校自身优势与学科基础

历史积淀和人才储备: 许多拥有材料学科的“老牌”工科强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虽然综合类,但其材料学科也非常突出)、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在材料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积累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形成了完整的学科梯队。
多学科协同效应: 许多顶尖高校在化学、物理、机械、电子等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科方面实力雄厚,这为发展材料学科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和协同效应。例如,拥有强大化学系的大学,在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面就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强大机械工程系的大学,则在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成型方面有优势。
科研平台和实验条件: 材料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科研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建设,以及高校自身在大型仪器设备上的投入,都为材料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科研项目支持: 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大量科研经费投向了材料领域,这直接促进了高校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 双一流评价体系的导向

鼓励优势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其评价体系会倾向于支持那些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材料学科由于其战略意义和广泛应用,很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关注前沿和新兴领域: “双一流”评价也注重对前沿和新兴领域学科的关注,而新材料的研发恰恰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因此,在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新兴方向上表现突出的高校,也更容易获得认可。
综合实力与特色并重: 评价并非只看单一学科的“量”,也关注学科的“质”以及其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协同性。那些在材料学科基础上,能够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学校,其优势会更加明显。

具体举例说明(非完整名单,仅为说明):

清华大学: 在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均有顶尖实力,其材料学院是国内最早设立的材料学院之一,培养了大量高端人才,科研成果丰硕。
北京大学: 在纳米材料、量子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处于世界前沿,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上海交通大学: 在海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与学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优势学科协同效应显著。
浙江大学: 在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实力雄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齐全,研究方向广泛。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为老牌工科强校,在特种材料、复合材料、国防材料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国家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航空航天材料、复合材料、轻合金材料等领域是国家队的骨干力量,与学校航空航天工程学科高度契合。

总结来说, 双一流名单中材料学科高校数量多,是国家战略需求、学科自身特点、高校自身优势以及评价体系导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科学作为支撑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资源支持。而众多高校凭借其在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也得以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扯那些犊子,啥战略、啥布局、啥规划的;

这学科选法就是在QS,U.S. News排名抄了抄…

灌水谁干得过化学、材料(材料啥学科都有,大多就算化学了),我们国家要不是这两个排最前我还真不信了…

我以前回答过的

贱贱:中国的顶尖材料不行,但为什么你们要劝退材料,或者建议研究生期间转行?


到底是个什么现状,我还是想用Nature index直接的说;

各国总战斗力榜单如下:


看着数字是挺好的,我们进一步看看组成:

美国的:物理、生科、化学


德国的:物理、化学、生科


英国的:物理、生科、化学


日本的:物理,化学,生科


法国的:物理、生科、化学



然后我们来看看我们拿得出手的:化学!


别人打榜靠物理、靠生科;我们打榜靠化学,你特么是以为你化学多么;

是因为你特么人多啊!不要钱啊!别人哪有那么多人跟你拼搬砖啊!


你要说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那我随便挑几个,看看别人是怎么一流的:


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耶鲁大学↓


剑桥大学↓



来看看我们的Top2

清华大学↓AC是文章数、WFC是加权点数,把那些靠合作挂名的文章按贡献加权了)


北京大学↓


别的学校我就不贴了,贴谁的就是黑谁,比top2稀烂得多;

这还是这十年来花重金从外面买人或者请人玩,靠那些人从国外的关系往国内挂文章的情况下达到的水平。


你要说我们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在哪里,你先把这个靠化学打榜凑数的习惯改了,把拼水平的物理和生科推上去,那你自然上去了。

明眼人看不出来问题在哪里么?你以为是一个绝对值来看一流不一流?看构成啊!


(还有,我用生科,不用生物,因为life science和biology还不是一个概念,我要是劝你们学生物,那就是你们的一生黑啊)



不好意思,我绝不是那种跪舔洋爸爸的人,只是看着滑稽的分析,忍不住了!




讨论组>>PI | 青椒 | 硕博 | 大学生 | 海外

user avatar

说句公道话 材料狗本科就跟着老师灌过水 材料灌水就跟炒菜一样 师兄做过什么 拿来换个成分 所有表征再做一套 又是一篇paper影响因子还很高

后来读博来了电子系 看做IC设计的 从设计到流片到测试 忙活几年 真枪实干的做出芯片来 才能发paper 有一些好的工作 过不了几年就能出现在手机产品中 实实在在创造价值 然鹅IC设计最好的杂志solid state circuit才有4.1的影响因子

看做微电子器件的 摩尔定律之所以能持续几十年 是器件领域不断努力的功劳 把晶体管从几微米一直做到10nm 实实在在推进硬件更高更快更强。然鹅器件领域最好的杂志electron device letter影响因子只有3.0

学术界自娱自乐惯了 有些时候应该看看业界的态度 英特尔07年就请了一批做石墨烯的人去开发石墨烯晶体管 结果没出两年 这些人全被赶出来了 你有见现在英特尔台积电大举投资石墨烯的?倒是中国炒作的都快飞起来了。在中国炒作石墨烯的时候,人家比利时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 攻克了三五族材料和CMOS工艺异质集成的问题 随后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大举投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就能在7nm 5nm工艺上看到三五族材料的身影

有些事情到最后真是价值观的问题了 你是想放个大卫星 搞个大新闻 还是想实实在在的创造价值 对这个问题的选择 真的会决定一生

user avatar

双一流评选是有标准的,尽管这个标准某些部分比较离谱。一个是四大榜国际排名,一个是学科评估,一个是国家奖。

按标准,归根结底显然是因为论文刷的多造成的。因为学科的国际排名也是论文,学科评估最重要指标也是论文,国家奖虽然不唯论文也需要论文支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双一流名单中材料学科的高校数量确实比较多,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规律、高校自身优势以及历史传承等方面进行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材料学科的国家战略意义与需求 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 材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到新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同样是面对强敌,当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个玩家高呼“变招!”另一个玩家可能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为什么苇名一心能让人魂牵梦绕,甚至成为了一种“梗”,而黑魂里的盖尔,虽然也是一位强大的对手,却似乎鲜有人主动提及他那最后的“射击”阶段呢?这背后,其实是游戏设计、叙事深度以及玩家情感共.............
  • 回答
    .......
  • 回答
    诸葛亮《出师表》中未提及赵云、魏延、马岱,而点名向宠,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毕竟赵云、魏延、马岱都是蜀汉后期赫赫有名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形象鲜明,战功卓著。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留下临终嘱托时,没有提到他们,反而独独提及了一个在主流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似乎“名.............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确实是这样!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拜占庭帝国)流传下来的许多人名,到了现代希腊语里,发音和我们通常见到的译名之间常常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语言演变和翻译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语言的“时间滤镜”——古希腊语到现代希腊语的演变这是.............
  • 回答
    为什么王朝中期和后期鲜有赫赫名将?——一个多维度深入剖析王朝的兴衰如同一场宏大的史诗,而名将则是这史诗中最耀眼的角色之一。然而,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历史的进程,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相比于王朝的开创初期,中期和后期往往鲜有能够名垂青史的将帅之才涌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
  • 回答
    很多文章和一些名人劝说散户不要涉足中国股市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关联的。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中国股市自身的特点和风险: 高波动性: 中国股市以其高波动性而闻名。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散户主导市场: 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股市的散户投资者占比较.............
  • 回答
    在中国投资界,“股神”的称号常常被赋予那些在股市中创造了传奇般财富,并且其投资理念和方法被广大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人物。然而,当我们提及这个响亮的称号时,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缠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网络ID“缠中说禅”——的名字,似乎并不像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股神”那样,被直接冠以这个标签,或者.............
  • 回答
    Stack Overflow 这个名字,初听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带着一丝“不祥”的意味,尤其对于一个致力于解决编程难题、追求清晰逻辑的平台来说。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它的由来,你会发现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一种程序员特有的幽默感和自嘲精神,更重要的是,它精准地捕捉了编程过程中一个极其普遍且令人抓狂的场.............
  • 回答
    中央台足球评论员喜欢将球员名字翻译成另一种名字,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个现象并非中央台独有,而是足球评论界普遍存在的做法。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原因: 1. 文化隔阂与发音习惯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足球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名字往往有着复杂的音节和独特的发音规则,这些规则与中文的发音习惯存在显著.............
  • 回答
    咱们就聊聊《只狼》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头——苇名一心。你说他咋一开始帮咱,后来又跟咱没完没了地打呢?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得从头说起。首先得明白,一心是整个苇名国的老祖宗,是那片土地上最权威的人物,也是大家心里的大救星。当年,苇名国还只是个小小的边陲之地,经常被强敌欺辱,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是年.............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常见,也让很多初学日语的朋友感到困惑。明明有着我们熟悉的汉字,为什么标注日文时却偏偏要用上片假名呢?这背后可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有着丰富的原因和历史演变,咱们就来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日语中的汉字(漢字)和片假名(カタカナ)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在日语书写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 回答
    除了字数不同这一最直观的原因,日本名字之所以听起来就知道是日本的,背后蕴含着一系列深刻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学因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特定的音节结构和发音习惯: 平缓、清晰的发音: 日语是一种开音节为主的语言(即大多数音节以元音结尾),这意味着日语的发音相对平缓、清晰,没有太多辅音连缀.............
  • 回答
    电影《卑鄙的我》(Despicable Me)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背后有多重含义和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对主角格鲁(Gru)性格的直接概括: “卑鄙”(Despicable) 这个词语是主角格鲁最核心、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电影的开头,格鲁是一个典型的超级反派,他策划盗取月亮、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一方面,土耳其经济在2021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名义增长率30%和实际增长率9.5%的数据,这在国际上都算是不错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却有相当一部分声音在渲染“土耳其经济崩溃”的论调。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数据解读.............
  • 回答
    知乎上那些动辄月入N万的网文大神,一旦被问及具体书名,往往便会“深藏功与名”,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不少门道。不是他们真的想故弄玄虚,也不是人人都有“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自觉,而是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比咱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最直观的原因,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保护IP,避免恶性竞争。网文这行,说.............
  • 回答
    你们的婚期已定,证也还没领,这确实是个有点微妙的阶段。她坚持要在房产证上加上名字,背后可能有不少原因,而且每个原因都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毕竟,房子这东西,可不是小事。首先,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也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一种“保障”。虽然你们感情很好,婚期也定了,但毕竟证还没领,法律上你们的关系还不算正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学史中一个非常迷人的角落。说“物理公式一定要用人名命名”其实不太准确,因为很多物理公式并不是用人名命名的,比如我们熟悉的 F=ma(牛顿第二定律,虽然牛顿是人名,但这个公式更像是描述了事物的关系),还有比如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这些都是基于物理概念的直接表述。但你.............
  • 回答
    关于“Laos”为何翻译成“老挝”这件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够响亮,甚至有点“土气”。我理解这种感受,毕竟作为国家的称谓,我们自然希望它能传递出一种力量感和国际范儿。但要深入了解为什么会是“老挝”这个译名,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推一推,看看这背后的一些历史和文化渊源。首先,得从“L.............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让不少国产品牌的消费者感到有些困惑。你看,咱们中国自己造的东西,明明很地道,很有民族特色,但偏偏要起一堆听起来像是从隔壁老王家传过来的洋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在起作用,不能简单地用“崇洋媚外”一概而论。首先,从 市场推广和品牌定位 的角度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