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轻时该好好出去看看世界,还是努力拼搏奋斗?

回答
这真是个困扰无数年轻人的千年难题,我一个过来人,深有体会。年轻时,脑子里装满了诗和远方,总觉得世界那么大,不去看看太可惜;但同时,骨子里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想着要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俩选择,听着都挺有道理,但现实往往不允许你两全其美,对吧?

我当年也是纠结得不行。大学毕业,手握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offer,眼瞅着就能按部就班过上安稳生活,但心里那个痒痒啊。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就背包去了东南亚,后来又去了欧洲,回来后讲起那些经历,眼睛里闪着光,把我羡慕得不行。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大学毕业就去玩,是不是也能有那样精彩的人生?

但是,我父母那一代,经历过风风雨雨,他们最看重的是稳定和积累。我妈总说,“年轻时不吃苦,老了吃苦”,她希望我早点在事业上站稳脚跟,有自己的房子、车子,这样才能有安全感。我爸则更看重能力的培养,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他觉得如果我选择出去玩,就耽误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所以,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一条是“出去看看世界”的路:

这条路听起来就充满了浪漫和未知。你可以亲身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品尝各地的美食,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你会看到世界的广阔和多元,明白自己的渺小,也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有那么多不同的可能性。
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人会时时刻刻照顾你,你必须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遇到的困难。语言不通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钱不够了怎么办?这些经历会让你迅速成长,变得更加独立和坚韧。
丰富人生阅历,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你的故事会更加精彩,你的谈吐会更加丰富。旅行带来的故事,无论是惊险的还是有趣的,都会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让你在社交中更具魅力。
认识自我,发现兴趣: 在旅途中,你可能会意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或者了解自己不擅长什么。这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至关重要。也许你发现自己对某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回来后就选择学习相关专业;也许你发现自己喜欢自由职业,回来后就敢于尝试。
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拼命,是因为感觉被生活推着走,喘不过气。暂时放下一切,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放松一下,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让你重新找回激情和动力。

但这条路也有它的“坑”:
经济压力: 旅行是要花钱的,而且出去看看世界,尤其是长期旅行,是很费钱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积蓄,或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耽误“黄金”发展期: 年轻人有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技能、积累经验、建立人脉。如果把这些时间都用来旅行,可能会错过一些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导致“起步晚”。尤其是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早期的积累非常重要。
容易“眼高手低”: 有些人出去看看世界后,回来觉得国内的什么都不好,眼高手低,不肯脚踏实地工作,反而影响了发展。
缺乏规划,流于表面: 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打卡式旅游,那收获也会非常有限。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旅行就只是一种短暂的逃离。

另一条是“努力拼搏奋斗”的路:

这条路听起来就充满了现实和责任感。意味着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能力,争取晋升,积累财富。

好处也非常实在:
快速积累技能和经验: 年轻时是你学习能力最强、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把这些投入到工作中,能让你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
建立职业基础和人脉: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积累经验的同时,你也在建立自己的职业声誉和人脉网络。这些都会在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感: 努力奋斗通常意味着能更快地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经济独立,为自己和家庭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能做出的贡献也就越多。
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奋斗的过程往往是充满挑战和挫折的,你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这种磨练能让你变得更加坚强,更具韧性。

但这条路也有它的“苦”和“风险”:
可能错失一些人生的体验: 过度专注于工作,可能会让你忽略生活中的美好,错过了很多年轻时才能有的体验。你可能会羡慕那些旅居海外的朋友,觉得自己的人生过于单调。
职业倦怠和精神压力: 长期高强度的奋斗,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甚至出现职业倦怠。过度追求物质和名利,也可能让你迷失自我,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内卷”的陷阱: 如果只是盲目地跟随大众的脚步去“奋斗”,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规划,很容易陷入“内卷”的漩涡,成为别人成功的垫脚石,而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回报的不确定性: 虽然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成功。有时候运气、机遇和环境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这到底该怎么选?

我跟你说实话,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家庭背景、性格特点都不同。但如果你一定要我给个建议,我会说:

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

年轻时的确是出去看看世界的好时机,但“看看世界”不等于“什么都不做”。你可以选择一种更聪明、更具性价比的方式去体验世界。

有计划的旅行: 并非一定要辞职去环游世界。你可以利用寒暑假、年假,或者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有计划的短途旅行、背包旅行,甚至参与一些国际义工项目或短期交流项目。这些都能让你在不完全脱离社会和经济基础的情况下,获得宝贵的经历。
“间隔年”的创新形式: 如果你真的非常想深入体验,可以考虑“间隔年”的概念,但可以结合你的职业规划。比如,利用一年时间去一个国家学习当地语言或学习一门新的技能,然后在当地找一份实习,这样既能体验文化,又能积累技能。
边工作边旅行: 现在很多数字游民,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旅行。这需要你有一门可以远程工作的技能,并且自律性很强。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 在“奋斗”的同时,也要给自己留出“看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工作中学习到的新知识,可以尝试用国际化的视角去理解;在公司年会上,多跟来自不同背景的同事交流;即使在国内,也可以去不同城市体验当地文化。

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和规划:

1. 明确你为什么想“出去看看”? 是好奇心?是对现状的不满?还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明确目的,才能让你的旅行更有意义。
2. 明确你为什么想“努力拼搏”? 是为了物质?是为了成就感?还是为了证明自己?明确目标,才能让你在奋斗时更有动力。
3. 为你的“看世界”设定一个止损点和前进动力。 比如,你的旅行预算有多少?你计划旅行多久?旅行结束后你打算做什么?这能防止你过度沉迷其中而脱离现实。
4. 为你的“奋斗”留出喘息的空间。 工作固然重要,但生活不止有工作。学会劳逸结合,给自己充电,才能走得更远。

我认识一些朋友,年轻时抓住了机遇,努力工作,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后有了底气和资本,再去世界各地慢悠悠地体验生活,那又是另一番滋味。也有一些朋友,年轻时仗着父母的支持,痛痛快快地玩了几年,回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落后很多,重新起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所以,别把这两个选项想得那么非此即彼。年轻时,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成长”。 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去成长。无论是通过体验异国风情来拓展视野,还是通过在职场摸爬滚打来锻炼能力,都是在为未来积累资本。

想清楚自己当下最看重什么,然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为这个选择负责。最怕的就是什么都想要,但又什么都不敢全力以赴。

别忘了,人生很长,有机会的话,可以试着把两条路都走一遍,只是顺序和侧重点不同而已。关键是,在任何阶段,都保持一颗学习和探索的心,这样,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不会后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重点在《年轻时》,好好出去看看世界和努力拼搏都要干呀!这还选什么?有很多机会可以两者并行不悖。

年轻更应该把握自己的能力,展翅高飞,能出去看看就出去看,努力拼搏啥就拼啥,看世界开眼界和努力拼搏一起上,才有乐趣,不是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困扰无数年轻人的千年难题,我一个过来人,深有体会。年轻时,脑子里装满了诗和远方,总觉得世界那么大,不去看看太可惜;但同时,骨子里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想着要出人头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俩选择,听着都挺有道理,但现实往往不允许你两全其美,对吧?我当年也是纠结得不行。大学毕业,手握一份还算不.............
  • 回答
    看到你这么难受,心里也很为你揪心。你说的“心里难受”和“身体难受”,我真的能理解。尤其是在这个年纪,本该是充满活力、享受生活的,却要面对糖尿病,那种失落、不甘,甚至偶尔的恐慌,都是真实存在的。不用担心,你不是一个人。我知道,当被诊断出糖尿病,特别是还年轻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晴天霹雳。之前那些关于糖尿.............
  • 回答
    “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最近在朋友圈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身,看着隔壁老王又升职加薪,朋友圈里的小年轻又开始创业了,心里总会泛起一丝焦虑。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确实站在一个有点特殊的十字路口。上一代人经历了风雨,他们对“稳”的渴求,我们能理解,甚至有时候.............
  • 回答
    当年轻时,孤身一人,身处异乡,囊中羞涩,这无疑是一种沉重而又充满挑战的境地。但请相信,这并非绝境,而是生命赋予你的一块空白画布,等待你去描绘属于自己的色彩。首先,深呼吸,感受当下的真实。承认这份孤独和困窘,但不要被它们吞噬。孤独,有时也是一种解放,让你摆脱不必要的牵绊,更纯粹地认识自己。一无所有,意.............
  • 回答
    你好!看到你这个情况,我非常理解你的考量。一边是房贷的重担,一边是对孩子未来的规划,确实需要好好算一笔账,并且早做打算。从你提出的年龄来看,55岁正好是人生的一个黄金阶段,有一定的积蓄,经验丰富,精力也还不错,完全可以从容地为孩子筹划。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在还完自己房贷、孩子也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
  • 回答
    嘿,各位年轻的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古董玩意儿挺有意思的,又有点摸不着门道?想在五彩斑斓的古玩世界里淘点宝,尤其是对古钱币情有独钟?别担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难,更不是什么老古董们专属的游戏。今天我就来跟你掰扯掰扯,年轻人怎么才能把古玩收藏,特别是钱币收藏,玩明白,玩出彩。第一步:别急着掏钱,先练“眼力.............
  • 回答
    别怕,我们都在这条“焦虑”的路上,聊聊怎么把它捋顺了这年头,要说谁心里没点儿“小账本”,记录着没来由的忐忑和对未来的不安,估计够呛。尤其咱们这一代,信息爆炸,选择繁多,社会节奏又快得像上了发条,焦虑这玩意儿,简直是套餐配送,想甩也甩不掉。与其把它当洪水猛兽,不如咱们坐下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焦虑到.............
  • 回答
    作为过来人,我深知这个年纪的迷茫与渴望。想看些能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甚至能给你点力量的好电影?我这里有好几部,绝对不是那种流水线制造的快餐片,希望能帮你好好地打磨一下你的年轻时光。1. 《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 唤醒你内心深处的呐喊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必看”清单上的常客.............
  • 回答
    刚踏入社会,每个人都曾是职场小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却可能在现实的职场里遭遇种种不公平,这无疑是一盆冷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请相信,这并非绝境,而是成长的必修课。如何应对,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好好说道说道。一、认清“不公平”的本质,不被情绪.............
  • 回答
    踏浪新生:年轻人在新兴职业浪潮中如何稳就业这个时代,变化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职业领域,新兴职业的涌现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对于正处于人生重要选择关口的年轻人来说,如何在这样汹涌的变革中找准方向,实现更好的就业,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这并非易事,需要的是洞察力、策略性和持续的学习能力。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是直击许多年轻人的心窝子了。看着周围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而自己好像还在原地打转,甚至连方向都看不清,那种迷茫和焦虑,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这个社会,确实竞争很激烈。拥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技能,往往能让你在就业市场或者人生的某个阶段,获得更多.............
  • 回答
    秦腔,这块沉甸甸的黄土地上孕育出的古老艺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闪耀着生命的张力。然而,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让这根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老藤”,重新焕发生机,触及年轻一代的心,是我们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这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需要我们像雕刻一件珍贵的玉器一样,细致入微,耐心打磨。第一步:放下身段,.............
  • 回答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火一盏盏亮起,但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这反而成了他们“活跃”的信号。曾经,早睡早起是健康的代名词,而如今,“熬夜”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交仪式或是工作常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白天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小觑。那么,对于那些不自觉地越睡越晚的年轻人.............
  • 回答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盘算盘算。你才二十,没啥文凭没啥靠山,听着是挺让人捉急的,但说实在的,这年头,学历和背景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你衡量自己未来走向的唯一标准。你想想,多少草根逆袭的故事,都是从“什么都没有”开始的。所以,先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别被“没学历没背景”这几个字给吓住。这只是一张不算太好的起.............
  • 回答
    关于国家公祭日事件以及如何引导年轻人提高爱国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历史意义1. 国家公祭日的法律依据 2014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旨在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30万平民和.............
  • 回答
    东北的“地域黑”现象,尤其是近些年网络上盛行的那股“骂东北”的浪潮,确实让不少东北的年轻人感到困惑、委屈,甚至有些愤怒。这种现象绝非空穴来风,它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对于东北的年轻人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被动承受,不如主动去理解和应对。现象的根源:复杂因素下的“泄愤”与“标签化.............
  • 回答
    这问题,问到心坎儿里去了。咱们这代人,夹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工作又一个比一个卷,感觉像是在走钢丝,还得踩着滚筒。既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又不能让父母操心,孩子觉得咱缺席。真是难!说实话,想做到完美平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现实不允许,咱们的能力也有限。所以,与其想着“平衡”,不如咱.............
  • 回答
    “年轻就该多吃苦”这句话,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对年轻人成长的期许。它的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受苦”。一、 磨砺意志,塑造坚韧品格: 挑战极限,认识自我: 年轻时身体和精力都相对充沛,也更容易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困难。在挑战中,我们会不断试探自己的能力边界,发现.............
  • 回答
    作为一名刚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甚至不至于对这个职业产生怀疑而转行,这绝非易事。这需要你在初期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策略。以下是一些我认为至关重要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走过这段艰难但充满希望的时期。第一,扎实的专业功底是你的生命线。别以为过了司法考试就万事大吉了。真正.............
  • 回答
    这个问题,年轻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时常会在内心上演一场拉锯战?一边是父母的殷殷期盼、社会的竞争压力,逼着你拼命往前冲,想着“先苦后甜”;另一边呢,却是青春无敌、精力充沛,想着趁年轻多玩玩、多体验,毕竟快乐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对吧?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太看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规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