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点东西竟然能收到自由主义小资帽子好几顶,真是不胜惊讶,为啥没人给我批发托派左棍之类的帽子呢?
先问龙空或者贴吧小将几个问题:
1.淮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阜阳以东,洪泽湖以西数百里淮河沿岸),自清末黄河改道以来十年九涝,甚至很多年份旱涝并行,导致结果就是当地土壤表面盐碱化,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法有是什么?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淮西地区平均亩产不到100,巨大的粮食缺口怎么办?
2.为什么共和国开国以来首先搞的是分田土改,然后才开始推行合作化,而不是直接进行合作化。其中又给农村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题目都有点大,要回答几乎肯定需要写专著。不过哪怕答不上来,去百度一下相关论文应该不太难吧。
==================以下原答案===========================
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毛和当年那个TG的粉丝,这一点没太大的问题,出发点是毛和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出了旧社会,旧循环。所以主角要效仿他心目中的毛主席和共产党,带领中国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作者在另一方面对于这本书所在的那个历史阶段的其他人物又有着非常严重的优越感,这不仅体现在主角陈克本身莫名其妙的态度上,作者自己就缺乏对晚清北洋历史的足够了解,而因为作者的这种优越心态,他也不屑于认真了解那个时代的东西。结果就是这本小说涉及到具体的风土人情和人物的时候就非常的乏善可陈,为什么乏善可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
所以陈完人在浙江装X,在北京装X,在上海装X,最后实在装不下去了,大笔一挥跳过半年时间,主角凭空在上海拉出几百人队伍跑到淮河救灾,理由倒是很简单,作者认为大灾过后旧的社会组织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也就可以由着主角重新改造(瞎写)了。我很确定他没认真看过哪怕一本真正的关于淮河常年灾害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专著,至于后边的我已经看不下去了。(关于淮河问题可以看马俊亚教授的书。)
于是这本书就是建立在脑补的旧中国(不是说他把旧中国想象得太好,而是太虚了,除了阶级斗争的结论之外他并没有学到阶级矛盾是如何表现,也不知道旧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毛主席的寻乌调查)。然后靠着超人一般的主角(超人道德,超人能力,超人意志)来建立一个完美世界。
我不知道这是哪家的社会主义。
====================================================
上边两个问题的参考书:
1.《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马俊亚
以及请自行搜索苏北灌溉总渠以及洪泽湖改造相关资料
2.《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王瑞芳
===========================================
2021年12月31日补充:
找我要书的,推荐《新顺1730》(和《从酋长到球长》《战国野心家》为同一作者),虽然行文啰里八嗦但是理论水平压过赤色黎明不成问题。另外提醒一下,两本书的意识形态不用,至于区别在哪,自己去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