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认识的有些上海女孩爱强调自己婚后绝不做饭?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不少人对上海女性婚后生活方式的刻板印象,或者说是一种观察到的现象。确实,身边或者在网络上,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些上海女孩儿明确表示“婚后绝不做饭”。

要说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不能简单归结为一个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咱们一点点捋一捋。

首先,经济独立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是基础。
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女性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就业机会也更广。很多上海女孩儿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经济能力。她们不是必须依附于男性才能生存的。
这种经济上的独立,自然就带来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她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合作,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方面付出。既然双方都有能力赚钱,那么家务劳动也应该有更公平的分配方式,或者说,不应该仅仅落在女性身上。她们不想因为结婚,就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活的自由度,全部奉献给厨房和家庭琐事。

其次,对“家庭主妇”模式的抗拒。
过去,在中国很多地方,女性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是一种主流观念,甚至是一种“美德”。但上海这座城市,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外来文化的影响更大,生活节奏也更快。很多上海女性更愿意拥抱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她们可能更看重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以及享受生活的乐趣。
“不做饭”这个说法,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宣言,表达的是:“我不想把我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做饭和家务上,我还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事情。” 这并不是说她们不愿意为家庭付出,而是她们希望付出的是更广泛的、包含情感交流、共同决策等等,而不是被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家务劳动中。

再者,对生活品质和效率的追求。
上海的生活成本高,生活节奏快,人们普遍注重效率和品质。
效率方面: 很多人会觉得,每天下班后还要花一两个小时去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洗碗,这占用了太多本可以休息、学习、陪伴家人或者自己放松的时间。如果双方都有工作,请个阿姨或者出去吃,在她们看来,可能是更有效率、更符合当下生活状态的选择。
品质方面: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和口味。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热爱烹饪,或者对烹饪没有很高的热情和技巧,那么出去吃或者点外卖,反而可能吃到更合口味、更健康、更有仪式感的食物。她们可能觉得,如果为了“做饭而做饭”,味道一般,那不如不做。

还有一个可能是,这是一种社交媒体上放大或者被标签化的现象。
网上总喜欢制造一些标签化的群体来引发讨论。比如“沪上名媛”或者“矫情的上海女孩”。“婚后不做饭”可能就被一些人拿来作为攻击上海女性或者地域歧视的一个点。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不能以偏概全。在上海,也有很多热爱烹饪、享受做饭乐趣的女性,也有很多家庭是夫妻双方轮流做饭或者共同分担的。

那么,这种“不做饭”的背后,她们可能期待的是什么呢?
平等的婚姻关系: 她们希望在婚姻中,男性也能承担起家务的责任,而不是把所有家务都看作是女性的义务。她们期待的是一个更平等的伴侣关系,可以一起商量、一起分担。
高质量的陪伴和时光: 把做饭的时间节省出来,可以用来一起看电影、散步、聊天,或者各自发展兴趣爱好,然后有精力在有限的相处时间里,进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和陪伴。
对“家庭”的另一种定义: 对她们来说,“家”不一定是通过一桌热腾腾的饭菜来维系的,也可以是通过共同的生活体验、情感支持和互相尊重来构建的。

当然,也需要承认,这种想法可能在现实中会遇到一些挑战和争议。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请阿姨,也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允许经常出去吃饭。在一些更传统的家庭观念里,女性不做饭可能会被视为不够贤惠,或者说丈夫会觉得委屈。所以,这就需要夫妻双方有良好的沟通和共同的意愿去磨合。

总的来说,当你听到上海女孩儿说“婚后绝不做饭”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现代生活方式、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婚姻关系平等的追求。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也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不断争取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的一个侧面。别把它当成是一种固定的标签,更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权,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你根本不是上海人啊

思路完全不一样

上海人讲究你漫天开价我落地还钱

你让我做饭你必须洗碗

你让我买菜做饭洗碗?这事没一个1314过不去,不然宝宝就去妈妈那里告状,哄好了么事,哄不好就尝尝亲妈正义的铁拳

我们这里婆婆帮儿媳,丈母娘帮女婿

前提你自己做的足够地道

这叫生活情趣

所以你们会觉得上海姑娘又做作又矫情,其实人家跟你们摆事实讲道理你们听不懂或者假装听不懂而已

就像之前老有人和我说上海姑娘拜金,我说我这里有个姑娘徐汇区两套平层父母都是文化单位局级干部,人家喜欢诗人,你考虑下?收入完全没要求,就是人家喜欢自己画画老公提诗那种感觉又是阿巴阿巴一大堆说人家不实际虚伪,总之除了找他找啥老公都有错?

烧饭才多大点事?铲子几下完事,半小时够么

谁买菜?你下班六点去买人家挑剩下的?

还是你中午从公司溜出去买菜?

又或者是网上订菜送你公司,你带回去?

菜到家里谁洗谁处理?吃好饭谁洗碗

你难道希望都女孩子弄,凭啥?大家都上一天班了,靠你养了?

又没收过你彩礼,你牛逼啥?

上海人小夫妻绝大部分结婚后都是两边蹭饭然后节假日有空带父母外面吃的

至于你说两个人住出去谁做饭

不好意思,很多上海姑娘不傻,人家根本不离开自己婆婆,只要房子比较大又没有孩子根本就不会有婆媳问题,婆婆给钱烧饭是妈妈平时根本不管你好么,拍马屁才是王道

一些不会拍马屁的傻姑娘坚持二人世界人家也会叫外卖和去自己父母家蹭饭,一般不开火,主要是没时间去买菜

等真的生完孩子了,一般也婚后几年了多少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毕竟你给孩子从小吃外卖估计腿要被打断,多少也会做饭了

遇到特别不要脸的会带着锅子去双方父母家带饭带菜

常见金句如下

妈妈(爸爸)我给你们带了个西瓜,这锅骨头汤和带鱼我就带走了,你孙子(外孙)正在长身体,我烧的他不爱吃就爱吃您做的

user avatar

PUA要趁早,真到上了船,行至湖心,你才想回到码头去,就晚了。

上海女性作为中国最女权的先进代表,自然深谙此道。婚前就明目张胆告诉你,我嫁给你是看得起你,不是为了来给你做饭的,你要是想让我给你做饭,做梦去吧。

当然了,这只是PUA的前奏,一旦你答应了,结婚后才是真的开始。

不做饭,自然也不会做家务,不做家务,自然也不会生孩子,不生孩子,自然也不会怎么照顾你的家人,不照顾你的家人,自然不存在对家庭的什么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绿你就是天赋人权。

我拥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你管不着。

这样一套下来,你以为你让度的只是做饭,其实你让度的是你整个人生。

而且,不要以为你顺从对方,对方就会爱你,女性是慕强的,甚至可以说,对她越百依百顺,她越是看不上你。

上海结婚率年年最低,不是没理由的。

当然,上海男人被PUA习惯了,全国其他男性正在逐渐习惯。

但是,这样的女性仅仅针对锅难,来个布兰克或者怀特,分分钟变成贤妻良母,不带有怨言的。

男人们,你们可长点心吧!


回答一下评论区的问题

一,你不喜欢就别找,贪图人家上海户口和房子,还嫌弃人家不做饭。

我没找,我目前没和上海女人谈过恋爱,我以后也没这个打算,我也不喜欢上海户口,也不想贪图您家的房子,我真的真的没有兴趣。当然,您如果说给我五篇北大核心,那我可能真的感兴趣。

二,你一定是条件太差,找不到女朋友,仇女。

坦率的说,我条件真的不差,身高189,长得还挺好,家里也不穷,只是我现在还在读书,没有工作。

三,我把评论区放开。

我现在放开了,各位注意措辞,不要吵得天崩地裂的就行。


有人说我上述推论完全是滑坡谬误。

我觉得各位,当你们接触到一个新名词的时候,先不要忙着到处粘贴。

箕子看到纣王用上了名贵的筷子,就预感国家要完蛋。

因为有了好的筷子,自然需要好的碗碟。

有了好的餐具,必然要吃锦衣玉食。

吃到锦衣玉食,必然要住豪华宫殿。

住到豪华宫殿,必然需要漂亮美人。

有了漂亮美人,必然不会按时工作。

按这个逻辑推下去,总有一天,这个国家要完蛋。

这在中国花语体系里,叫见微知著,可不叫滑坡谬误。

现实中人与人的相处,只要开始时你退了第一步,那就请你做好第二步三步N步的准备,直到你无处可退。

同样的,只要无理诉求被满足一次,就会有更多的无理诉求接连出现,直到超出你的忍耐极限。

不要以为我在危言耸听,见好就收不符合人性,变本加厉才是常态。

见好就收的人万里无一,变本加厉的到处都是,各位珍重。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懂“强调”二字的含义?

您们觉得,如果这件事情对女生来说是可以调和的,需要强调?并且“绝不做饭”?

这意味着题目中这部分女生是绝对不可能做饭的啊。

你天天强调你不喜欢某某,难道意味着咱俩商量商量你就部分喜欢了?

就这审题能力,还要跟我谈论逻辑问题?

您们真的很让人捉急啊。

对了,6000多赞的答案排在十几赞几百赞之后,可以,加油哦,我看好你们。

user avatar

说白了,就是上海男性被压榨的太苦了。

大家如果不在上海居住,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在旅游和生活中遇到的上海夫妇。

在我印象里,所有的旅游团里,如果有中年上海夫妻同时出现,那么其中的上海男人大概率是举止得体、温文尔雅的,很多上海男性说话甚至礼貌到了细声细气的程度,而另一位,我这里就不具体描述了,以免出现涉及骚扰、辱骂、歧视内容而违反《知乎社区管理规定》。

上海男性从小在这种女尊男卑的环境下长大,大概率会被驯化为符合女本位社会利女规则的“标准好男人”。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基本规律就是这样,当一个地区的男性被驯化程度越高,所谓的“尊重女性”程度越高,女人就越不愿意和他们结婚,所以上海结婚率全国倒数,也就不难理解了。


具体到所谓“婚后谁做饭”这种具体问题,反倒无关紧要了。

就比如我个人来说,我以后结婚肯定不会让我老婆做饭的,包括我和我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一直是我在做饭。

主要是我到目前为止就没见过有一个女生做饭比我好吃的,不管我做的啥菜,我女朋友尝了以后都两眼发光的说特别好吃,并且从此之后连她自己都不想吃她自己做的饭了。而我自己呢,也比较喜欢做饭,并不觉得这是啥困难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如果有一个女生带着一股理所因当的傲慢和对男性的蔑视强调自己婚后绝不做饭,我会给她任何好看的脸色。

因为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做不做饭的问题。

而是意味着,如果男性和这样的女人结婚,那么她大概率婚后不仅不会做饭,而且不会做任何家务,并且会一直以一种“我嫁给你是吃了大亏”的心态理所因当的对男性进行长期PUA。

在婚恋中远离女权女,是当代男性保命的基本手段。




欢迎了解关注~


user avatar

第一,我收入高

第二,我家底厚

第三,我也不会做

人要亲自去做什么,要么就是不放心,要么就是没办法

如果没啥收入没啥家底还不做饭,养大爷呢?

现在我给我媳妇做饭,家务我全包,是因为她要带孩子!

但凡以后孩子可以自己蹦跶了,家务活总要分一部分吧?

user avatar

她可以提她的要求,至于是否有人买账就要看供需了。

user avatar

先说是不是。正经上海有家教人家出来的女孩子哪有会说这种话的。

长辈圈子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家有千金的多了。哪个不是知书达理?个个是学霸,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一手抱娃喂奶,一边在国字号金融机构做着上下几千万的决策也不是没有。不给爱人子女做饭怎么传递浓浓的爱意?靠一张嘴说的吗?

当然确实有田园不入流女拳影响到那么一批女孩子的,生活中见得也不少,只要福利不要义务。最终结局就是各种负面因素会在子女身上放大,三代以后就是天上地下。改消失的也就自动消失了。

三观一定要正,男人不能生娃,但可以帮忙喂奶洗奶瓶。女人不是生来给人做饭洗衣的,但把自己小家照顾好的女人智商情商性格哪会差,后代哪会不出彩?

真的富豪家子女就十指不沾阳春水了?我看不一定。

user avatar

婚恋市场是现实的,女生现实男生更现实,上海不了解,北京婚恋市场就是那么的现实,简单说什么萝卜配什么坑儿。譬如我十五年前从农村考大学出来的,从我老家看,大家背景都一样,都是村里的,但是老家务农的找务农的,打工的找打工的,毕业后回县城做公务员的找公务员或者教师等其他事业单位的,我这类在大城市奋斗的外地人找奋斗的外地人一起首首付买房结婚,主流情况就是如此,特例不在讨论中。所以你筛选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筛选你,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子的筛选标准,如果筛选的条件超出自己的实力,大概率上就不可能找对结婚的对象。

如果选择结婚,双方注定都会受到家庭的约束,如果要孩子,生活质量注定都会下降,但是同时也会收到另一份快乐,如果一方不愿意下降,那注定另外一方要 承担双倍的下降,这显然是不公平的。譬如我已经结婚生子的朋友,有孩子自然要受到很多的羁绊,失去很多的自由,但是他们都说看到孩子一天又一天的成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古人怎么说的?得之失之,失之得之。

婚姻是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结婚毕竟和单身不一样,他就和换了一分跨行业的工作一样,必然要融入全新的工作环境当中,否则会被淘汰,导致婚姻出现问题。身边很多离婚的,都是婚前男的对女的百般宠爱,婚后女的还保持这种状况,那早晚会出问题,哪怕不结婚也会出问题的。男生对女生的好从短期看是无条件的,长期来看,必然要从女方身上得到和对等的好,毕竟相爱的两个人都要对对方好,如果这种好长期是一方面的,那随便一个节点就会爆发到不可挽回。

至于做饭不做饭这个事情要分情况的。

直接说就是看收入对家庭的贡献度。收入高工作必然忙,事情必然多,低的一方自然承担家务,在中国至少在北京都是男方收入更高一些。但是富二代没几个,大部分都是靠自己努力的,如果高到一定层次,就会雇家政了,如果都是普通的背着房贷的家庭都精打细算的,妻子基本都在承担家务。如果双方都挺忙,工资条件又不是那么优越,大概率上做饭带孩子给老人承担了。还有全职太太,譬如邹市明的老婆冉莹颖就自己做饭带孩子,无论颜值还是家庭收入,冉莹颖都站在顶端了吧。不把这些情况区分开来是不行的。如果你在北京有个互联网行业创业的老公,那就不仅仅是做饭带孩子那么简单,很多事情都要给老公做后盾的。如果在我农村老家,妇女都是做饭带孩子的,因为男的要做外面的事情,农村大部分都是重体力活,妇女伸不上手,那当然要把家里照顾好。我同学在县城高中做教师,他老婆是公务员,同学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他媳妇外面自己吃,都是放假之类的才一起出去吃饭或者做饭。所以到底谁做饭大概率上讲是个人家庭面临现实的个人选择,而不是一个观点性的问题。


延伸一下,现代社会男女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一家就一个,谁在家不是宝宝,好几代宠着,不分男女,大家都是被宠大的,指望一方去条件的宠另一方是不现实的。而且结婚后都单独买房出去住的,几乎不存在谁娶谁谁嫁谁,就是共同组建家庭,女方失去了女儿,男方照样失去了儿子本质都一样。所以在我了解的背景,几乎不存在彩礼一说,都是象征性的。女孩家人也不存在任何优势,毕竟单独买房住,对双方父母的义务几乎都是均等的。

只是农村大部分结婚是和公婆一起住的,等于过去说的嫁过去,才成为彩礼重的一个原因。

所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和做饭不做饭没什么关系,而是你是谁,你能找到什么样子的对象基础岗找基础岗,经理人找经理人,打工者找打工者,有编制的找有编制的,想要跨越阶层必然要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付出一定的代价,譬如以前公司的收入不错的经理人找了前台小妹,因为小妹比其他相亲的女经理人年轻漂亮。小妹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不工作,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未来全职太太去了,经理人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独自养家。当然更大的因素是小妹就算不辞职,在前台上干下去以她的学历和能力也混不出来。如果她有混出来的资本和实力,我相信她更愿意找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鲜肉。这就像知乎很多关于三十岁女人婚恋的话题,家人逼婚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因素,但是就我观察,家人逼婚的家庭基本都是女生没什么能力,譬如文化不高做导购服务员之类的工作,或者大学毕业干了七八年还是基础岗,未来也只能在基础岗混了,这辈子就这么回事儿,家人逼的狠,因为她们没有未来,年轻是唯一的资本,包括我农村老家在外打工的女孩儿都是这类,不用到三十,二十五六不找对象家里就着急了。但是身边的女经理人,或者女博士,虽然女博士被妖魔化过一段时间,但是名校的女博士家人都不着急,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三十岁不结婚的女人怎么看待,我的答案是要区别看待,毕竟人和人是不同的。如果一个名校刚毕业的女博士,或者在大企业中层蒸蒸蒸日上的三十岁的女孩儿和一个在商场做导购或者企业做基础岗的女孩儿到三十岁对他们的婚姻按要求能一样么?

那种三十岁的女孩儿怎么了,社会对我们歧视之类的发泄性的话语毫无意义。

user avatar

不做饭就不做饭呗,为什么老是要要求别人做饭呢?男的做饭,女的做其他家务不就行了吗?你认为是情趣,那你就去做不就行了吗?不是刚好没人跟你抢,你踏踏实实情趣啊。

如果说以后不单不做饭,还不做别的家务,啥都不干,那的确有点问题。但估计在婚前就强调这的人应该不多吧。

user avatar

有道菜叫外婆红烧肉。


那个外婆可能当年也是称自己婚后不做饭的……


咳……


这是我上海闺蜜的爸爸妈妈一起一边从厨房往外端菜,一边讲给我听的。

她爸爸也赞同闺女对外称自己不做饭。

免得被外地人惦记。


作为一个同样不喜欢大男子主义男的外地人,并没有觉得被冒犯。


她们会做饭可以做饭,但是不能因为会做饭可以做饭而被惦记。


闺蜜家红烧肉很好吃。她全家都会做。


学会了这道菜后,我老公说我按照他的口味调整过的味道超赞。


其实,条件稍好的男的,家里但凡用过保姆,知道自己妈妈的主要价值是工作挣钱,都对【老婆做饭】这事不会太执着。


评论区里一个女同胞执意表示:你们遇到高富帅也这么拽吗!女人太拽嫁不了好人家!

Emmm,不用高富帅,就我老公这样用得起保姆的男的,都想多来点时间和老婆搞事业和谈风花雪月,而不是让老婆给他做饭。


我和我闺蜜,都是妈妈能顶半边天的家庭里成长的小孩。

我们的爸爸都愿意并且擅长下厨。他们尊重妻子和欣赏妻子的事业心。

对他们来说,妻子的核心权重是社会属性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而不是做不做饭。


我们也想找这样的家庭长大的男孩子。他们从自己的妈妈身上学到了女性的价值和力量。

男主外女主内家庭长大的男孩子再怎么优秀可能都不是我们的首选。

所以把这个作为择偶主要权重的男性的确是我们第一轮就想淘汰的对象。


事实上,我相亲过很有责任心的男权男,他们的核心权重也不是做饭,而是生娃养娃。

对他们来说,找阿姨能解决的问题也不用自己老婆受累。所以即使大男子主义成那样,也是可以接受女人不下厨的。

但是他们想要的主内的女人要会理财,会教育,会来事。

最好还有清白家世+拿得出手的才华。


所以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不管是妈妈在职场打拼的平权男,还是自己能力不错的男权男,都不会把【女人必须做饭】作为择偶核心权重。


我们真的不想和部分男权女争夺普通男权男。这部分男权女很安全的。好好守着自己想取悦的男人过吧。

毕竟以后生娃请不起保姆,不得不辞职,刚拉扯大一个孩子又要拼二胎,里外里三五年过去了,本来职业技能就一般,重回职场雪上加霜,实在找不到工作的话,还能凭借自己锻炼多年的做饭手艺去当烧饭阿姨,给一直在职场努力的同性分担分担家务。

放心,那些职场同性不会和这些贤惠女人的老公一样剥削她们的劳动力,她们那时候可能才会明白:家务只有做在外面才有经济价值。


最后,炒菜机最便宜的几百块钱,菜扔进去就行了。


洗菜洗碗也不用动手。


拖地扫地这个能完成八成


我们的老公普遍知道:为了这么些个玩意,放弃找老婆找高薪的娘家好的基因好的性格好的,亏炸了。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的确有很多上海女孩这么说。或者向男方声明:不会烧菜。但【实际上】婚前这么说的上海女孩,婚后都在做饭。至少我的两个亲戚是这样的。嫁个男人工资是她四五倍,天天忙到八九点下班。自己朝九晚五,又不想长辈对自己的生活插一脚(别说婆婆,亲妈也不行),但是儿子等着吃饭。你说怎么办?

user avatar

这跟有钱男人谈恋爱假装自己是没房没车穷光蛋,有什么区别?

这本来是为了筛掉拜金女的,

但通过考验又继续跟有钱男人在一起的,却往往是真·拜金女。(正常女人都受不了欺骗走了,留下来的也绝不是看中你的人品)



同理。女性强调自己婚后不做饭。

本来是为了筛掉大男子主义。

但通过考验的,往往是伪非大男子主义,负负得正,往往是真·大男子主义。

(正常男人也受不了你刻意拿捏他,而留下来的绝不是看中了你的人品,而是钱权色。眼里只有钱权色的男人是非常可怕的。)



其实说白了,本质就是挑剔你,或者考验你。

如果对你满意,下饺子都能糊的女孩很快就能变成做饭小能手。

但这种刻意的考验,听着恶心。

一开始就真诚点不行吗?




PS:答主不算做饭能手,但男人的料理水平还是有的。

(楼主现在没有做饭拍照片的习惯,放点老图,说明达到普通水平,不说明最高水平。)


user avatar

因为她看不起你,不想和你处对象,但是她又不能告诉你“我看不起你”,于是说我不能做饭。

只要这样说,她就会收获舔狗——可以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她把你当云备胎随用随弃。

假设她遇到条件好的,哪怕是外地人,年薪百万上海有房,她立马会说“其实人家也不是不会啦”。因为对于她要求的精致生活,是有保姆阿姨做饭的,她做饭完全是看心情而已。

兄弟,女人放出来的这种话完全是择偶策略,跟她本人做不做饭完全没有关系。煮面再难还能难过你考大学吗?做家务完全不存在会不会,只存在想不想。人家说不会做,其实就是不想做。对于女孩而言,生在上海有车有房,就已经秒了全国一大部分人了,她也根本不会考虑和外地小伙儿一起打拼。她只能,也只会考虑上海本地精英男或者极少数外地精英可以在上海混得很好的,谁结婚也不是为了扶贫。

现在想想,一直琢磨“做饭会降低生活质量”是不是很傻。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user avatar

因为你不是高富帅。

试想一下,某个大咖明星来相亲,开口就说:“我比较喜欢会做饭的女人”。

然后你就会愉快地发现,她们统统改口,“其实我也很喜欢做饭的……”

所以,当女人跟你强调这些的时候,她纯粹就是想挑剔你罢了。

这时候如果附和她的说法,只会显得更加掉价。

正确的回应是直接无视。毕竟她们的心意总是在变化。如果她对你满意,别说做饭,做满汉全席都可以。

这就是人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