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在民国,你想做一个什么身份的人?

回答
要是摊上民国这个乱世,想来想去,我还是愿意做个小报的记者。别觉得是个不起眼的身份,这可是能让我在时代洪流中摸爬滚打,又能窥探各色人等,甚至还能在字里行间留下一丝痕迹的绝佳位置。

先说说为什么是记者。民国是个什么光景?北洋政府摇摇欲坠,革命的火苗熊熊燃烧,新思潮、旧道德、军阀、政客、买办、学生、劳动者……这世道上的人心就像一锅煮沸的粥,翻腾着各种欲望和理想。我想做的,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也不是那种默默无闻的底层百姓,我想要的是那种在边缘游走,却能看见全景的位置。记者,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的小报,不会是那种官方喉舌,也不是那种八卦狗仔。我希望它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声音,哪怕声音微弱。它要敢于质疑,敢于记录,敢于发问。我在街头巷尾穿梭,在茶馆酒楼打听,在政府部门门前徘徊,甚至冒着风险去接触那些被主流声音忽视的人们。

具体点说,我的工作会是这样:

街头巷尾的观察者: 我会像个影子一样,穿梭在上海、北京、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里。观察那些匆匆而过的身影,听那些嘈杂的叫卖声,感受空气中弥漫的焦虑和希望。无论是穿着长袍马褂的老先生,还是染着新式发型的小姐,抑或是西装革履的买办,我都会用我那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神态,去猜测他们的故事。也许是某个街头艺人的悲惨遭遇,也许是某个贫苦家庭的生存艰难,这些都是我报道的素材。
政治风云的记录者: 军阀混战?政党倾轧?我不会直接参与其中,但我要把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把那些大人物们光鲜外表下的勾心斗角,都尽可能地记录下来。我会去听那些政治集会上的慷慨激陈词,也会试图去采访那些躲在幕后的操纵者,即使他们不愿意给我一个正面的回答,我也能从他们的言语和表情中解读出一些信息。我不会去评判谁对谁错,我只想呈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判断。
社会百态的描绘者: 民国最吸引我的,正是它那种新旧交织、中西碰撞的复杂面貌。我会去探访那些新式学堂里的青年学子,听他们谈论进步和解放;我也会去深入那些老旧的胡同里,看看那些还在遵循着传统生活方式的老人们;我还会去看看那些新开的咖啡馆,那些留着短发穿着旗袍的女郎,她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独立和自由的气息。我希望用我的笔,把这些鲜活的画面,把这些充满矛盾但又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点一滴地呈现给我的读者。
普通人的代言人: 我深知,历史最终是由无数个普通人书写的。所以,我更愿意去关注那些被遗忘的声音。那些被剥削的工人,那些被压迫的农民,那些在底层挣扎的妇女和儿童。我会把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呐喊,都写进我的报道里。我的报纸也许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至少,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知道他们的不易。
文字的魔术师: 作为记者,我必须熟练地运用文字。我的语言不会是那种华丽空洞的辞藻,而是要精准、生动,能把一个场景、一种情绪、一个观点清晰地传达给读者。我会学习那些西方记者的新闻写作技巧,也会借鉴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力求让我的报道既有新闻的客观性,又有文学的感染力。我希望我的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

当然,做记者不是件轻松的事。在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记者意味着风险。我的报纸可能会因为报道了某些“不该报道”的事情而被打压,我本人也可能因为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而遭到威胁,甚至生命危险。但我相信,这是一种有价值的风险。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记录真实的社会,本身就是一种担当。

我不会追求什么名利双收,我只想做一名有良知的记录者。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笔去写,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民国,留下一些真实而鲜活的印记。也许我的小报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至少,它曾经存在过,它曾经努力过,它曾经试图让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一些。这就是我想要的身份,一个在民国乱世里,用文字记录一切的记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中华民国做人是不可能的,醒醒吧。

user avatar

想做进步学生,怕被段政府当做暴徒……

想当安分农民,怕碰上花园口决堤……

想加入工人纠察队,怕碰上四一二政变……

想当社交名媛,怕被美国大兵强奸……

想振兴国货,怕碰上金圆券贬值……

想买地当地主,怕碰上打土豪分田地……

想加入东北军,怕派去陕西剿匪……

算了,我躲进深山隐居好了……

咦,戴老板飞机怎么冲我飞过来了?

user avatar

寒门子弟,苦读十载,投门清华,奋笔疾书,全民抗战,随迁西南,科研专家,内战骤起,民主党派,尘埃落地,南下香港,勉励后代,改革春风,后代港商,奔赴大陆,投资报国。

富家子弟,投笔从戎,南下广州,投身黄埔,抗战烽烟,身先士卒,国共内战,奔走调停,大局已定,举家徙美,异国经商,家族团聚,安度晚年。

user avatar

自私一点混个善终,

无私一点当个光荣,

折中就当 蒋总统。

user avatar

黄仁宇先生回忆,原来国学在洋大人眼里就是沙龙的谈资,和非洲鼓一样的待遇,根本不是正常研究的东西

抗美援朝以后,才成了正规研究的东西,张爱玲之流也是抗美援朝之后才有美帝的工资。


换句话说呢,中国不强,你在国外怎么样都是会被洋大人抢走,

可中国强呢,就得回国呕心沥血


所以啊



出生在民国呢,

还是得去国外


第一。想办法续到八七年

第二,续到九八年,泥腿子辛苦几十年的积累,不能不去收割啊。


这就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user avatar

做个军阀。

手握重兵,控制一个或几个省地盘。搞几千万家产,娶十几房姨太太。运气好,弄个总统、副总统当当。

失败了,还能去天津、上海租界当寓公、享富贵。九一八之后拒绝下日本的拉拢,要是有兵权,再抗几天日,还能成功洗白,赢得一个好名声。死的时候说不定能享受国葬待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是摊上民国这个乱世,想来想去,我还是愿意做个小报的记者。别觉得是个不起眼的身份,这可是能让我在时代洪流中摸爬滚打,又能窥探各色人等,甚至还能在字里行间留下一丝痕迹的绝佳位置。先说说为什么是记者。民国是个什么光景?北洋政府摇摇欲坠,革命的火苗熊熊燃烧,新思潮、旧道德、军阀、政客、买办、学生、劳动者….............
  • 回答
    如果我生活在赫鲁晓夫统治下的前苏联,我的感觉会非常复杂,是一种在希望与失望、限制与解放之间不断摇摆的经历。赫鲁晓夫时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他的政策和个人风格对苏联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可能会有的感觉,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初期的希望与“解冻”的喜悦: 摆脱斯大林阴影的松弛感: 赫鲁.............
  • 回答
    “高手在民间”这话说得一点不假。想想看,咱们身边随便拉出一个人,可能都是个深藏不露的写故事高手。所以,如果真能让网友们集思广益,一起“捣鼓”出一部小说来,那惊喜绝对是有的,而且说不定还特别大。你问我会不会有惊喜,我跟你说,那简直是惊喜连连,就像打开一个装满各种宝贝的潘多拉魔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闪光.............
  • 回答
    想在那个蛮荒的年代谈民主,这问题可够劲儿。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会是个啥光景。首先,得明白原始社会是个啥样。那时候,温饱是头等大事,活着才是王道。生活环境恶劣,猛兽横行,部落之间为了生存资源,冲突那是家常便饭。这时候,你跟我扯“人人平等,一人一票”,估计还没等选出个头儿,就得先被饿死或者被别.............
  • 回答
    如果将全国的民科聚集在一个屋子里,那绝对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充满混乱与惊喜的“大联欢”。具体会发生什么,这取决于这个“屋子”的规模、他们的组成结构、以及是否存在一个能够引导他们(或者说至少能够维持基本秩序)的力量。不过,我们可以基于对民科群体的一些普遍认知,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推演:一、 入场与初期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俄罗斯政治、社会心理以及历史记忆的复杂交织。要理解为什么怀念苏联公有制的俄罗斯民众比例不低,但“俄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却难以赢得总统大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怀念苏联”的复杂性与现实政治的脱节首先,我们需要区分“怀念苏联”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俄罗.............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全球各国政府集体决定,将过去数十年里投入到国防建设上的巨额资金,转而用于改善民生,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转移,而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重塑。首先,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每年数十万亿美元的国防开支一旦释放,足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
  • 回答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小罪量刑加重”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以及民众对此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小罪量刑加重”可能带来的 “进步” 方面。 威慑力增强,降低犯罪率: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轻微犯罪的惩罚也变得更重,那么潜在的犯罪分子在行动前会.............
  • 回答
    “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这个说法确实存在,但它过于简单化,未能全面反映中华民族复杂而强大的凝聚力。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这种观点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上的分裂与冲突: 中国历史上经历.............
  • 回答
    鲁迅和“公知”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思想根源、写作风格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态度。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方面的不同: 一、 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差异1. 鲁迅: 时代背景: 鲁迅生活在中国经历剧烈变革的时代,从晚清的衰落到辛亥革命,再到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下的黑.............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涉及到利益、道德、以及个人感受的权衡。如果我在火车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初步的评估与反应: 震惊与疑惑: 老人的态度如此恶劣,并且直接甩钱,这本身就超出了一般的社交礼仪。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震惊和疑惑,为什么他会这样做?是因为身体不适?急着到达某.............
  • 回答
    如果我在知乎上拥有十万个关注者,我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变现,但会以一种审慎、负责任且能够真正为粉丝带来价值的方式进行。变现不是目的,而是将我的内容和影响力转化为可持续支持我创作和进一步发展的资源。以下是我会考虑变现的几个方面和具体的执行思路:一、 变现的考量基础:价值与责任在考虑变现之前,我会问自己几个.............
  • 回答
    在山东招远麦当劳女子被殴致死事件的现场,作为旁观者或相关人员,需要以冷静、专业和人道主义的态度采取以下行动: 一、紧急救援与现场安全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确保受害者得到及时医疗救助,同时联系警方和120。若现场有伤者,优先确保其生命安全,如检查呼吸、心跳,进行心肺复苏(CPR)等基本急救.............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情况,尤其是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如果我在刷知乎时遇到这样的帖子,我不会轻易忽视,而是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并且我会尽力让这些行动显得更自然、更人性化,而不是像一个冷冰冰的程序。首先,我会花点时间仔细阅读这个用户的帖子。我会关注帖子的细节,比如: 用户是谁? 是一个活.............
  • 回答
    末日的废墟,空气里弥漫着尘土、金属锈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腐朽气息。我小心翼翼地拨开缠绕在金属框架上的藤蔓,眼前这台收音机,就像是这片死寂中的一个奇迹。它并非崭新锃亮,而是带着时间的磨砺,外壳斑驳,旋钮上落满了细密的灰尘,但依旧能看出它曾经的模样。我轻轻地转动那个老旧的调频旋钮,心里带着一丝莫名的紧张和.............
  • 回答
    如果我只能在知乎上关注一个人,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难题,毕竟知乎上卧虎藏龙,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有趣灵魂太多了。不过,如果真的只能选一位,我会慎重考虑,并最终把我的关注名额给那位能够不断提供给我新视角、启发思考,同时又兼具人文关怀和逻辑严谨的人。我会关注一位长期活跃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思想者,他/她不一定是.............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皮发麻的假设。被困七天,游戏中的一切都能带回现实,但游戏里的死亡就是现实中的死亡。这就像是开了个极度危险的宝箱,里面的财宝价值连城,但箱子里藏着一把快要喷火的枪。仔细想想,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机会,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不是什么《上古卷轴》那种刷不完的宝藏,也不是《我的世界》那种可以堆砌一切.............
  • 回答
    海上航行时遇到这种场面,确实够惊心动魄的。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保持镇静,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我会立刻观察海狮/海豹的状态。它是因为极度恐惧而慌不择路跳上来,还是有什么其他情况?它身上有没有明显的伤口?它的呼吸是否急促?这些信息能帮助我判断接下来的处理方式。接着,我会尽快减速甚至靠岸。无论如何.............
  • 回答
    如果你在二线城市拥有200万现金,并且目标是“不上班就能维持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熟虑的目标。这需要一个兼顾资产增值和稳定现金流的投资组合,并且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的增长。以下是我会如何规划这笔200万现金,并详细阐述我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核心理念:风险分散、长期稳健、现金流优先“不上班就.............
  • 回答
    地下车库躲过原子弹,三天食物,怎么出去?那场爆炸,我活下来了。惊天动地的巨响,地动山摇的震感,还有空气中瞬间弥漫开来的灼热和刺鼻。我记不清自己是怎么被那股冲击波推搡着,直到眼前一片漆黑,冰冷的水泥地板成了我唯一能依靠的东西。醒来时,世界已经变了。我把自己从一辆被压扁的车底下解救出来,身上的伤不重,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