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认真的说 在知乎上还需要讨论这个问题 说明知乎一直以来有一个巨大失败:知乎头部用户和知乎官方之间利益不一致 没有一个共赢的关系。
可以参考一下国外的Youtube或者各种小网站的Google Adsense平台,或者参考一下国内的微信公众号,是如何让头部用户可以插入官方提供的广告平台分取广告收入的。私以为这样的合作共生模式可以激励头部用户专心创作,只要生产出大家喜欢的内容就可以自动获取平台提供的收入,而不用费心接广告写软文。
相信如果有这样的合作模式 知乎官方也就不用整天把大V当敌人了 知乎大V也就不用非要自己花时间精力琢磨怎么变现了。
不用如果,我现在就有十三万粉丝,然而你听过那个踢垃圾桶的老故事吗?
有个老头睡眠不好,经常被年轻人踢楼下垃圾桶的声音吵醒。于是他每天付一块钱给那几个年轻人,要他们每天踢;过了一周,改成每天5毛,年轻人踢桶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再过一周,他宣布每天只给一毛钱。小伙子们勃然大怒——这么点钱也想让老子干活?你在侮辱我们的劳动!从此再不来踢垃圾桶,老头夜夜安眠。
知乎账号就是我的垃圾桶,每天踹上几脚很开心。但一旦变成纯粹的商业行为,每天来踢就是责任,是负担,是和工作一样亚历山大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因此丧失写不赚钱的文章的动力。所以,感谢十几万粉丝为我提供足够的支持,迄今为止我对知乎上求商务合作的私信是不回的。
不过,回到垃圾桶的话题。如果老头真的想用一毛钱雇年轻人踢一次垃圾桶,他倒是可以在每100个垃圾桶里放10块钱,以彩票的方式来给年轻人提供期待感和惊喜。这样可以保证年轻人以微信抢红包的积极性每日报到。(1000个垃圾桶放100块效果更佳)
与之类似,我不保证以后缺钱的时候依然拒绝商务合作。在能保证真实性和可读性的前提下,如果少数文字能换点收入,我缺钱的时候当然会乐观其成。但无论如何,绝大多数文章必然是出于爱好才动笔。如果各位需要做有趣又给钱的推广项目,不妨发私信给我,没准咱们就因此勾搭上了呢?
相关话题:
马前卒的理论水平怎么样?有何优点及缺陷?门卫大爷每天捡几个塑料瓶子都比知乎十万粉挣得多。
截止到目前为止,玩知乎五年一个月,总共收入大概是400多元。这些还被我给知友抽奖了~
我想直播说球……特别是和王梦雨女神一起搭档。
如果是從2013年就開始關注我的知友會發現我沒有在知乎開過Live,回答裡也沒有開通讚賞,也沒寫過專欄文章,我不是沒有私貨可寫,只因為我所在的領域很難通過文字方式大額變現,這不是跟衣食住行有關的剛需,音樂不是所有人都離不開的必需品,而我跟專業有關的回答也只是能幫到同行,或者這是同行早已了解的東西,本來同行就不多,就更別提這一個月我的粉絲突然增加了兩倍多,但是關注我蝦米音樂人主頁的連百分之一都不到,(何況蝦米音樂人的付費套餐收費給我的價格是聽一次1分4厘,我得讓人聽多少次才能發家致富?)我在知乎的回答讚數也沒有像粉絲數量突增而同比提升——我也不知道他們關注我是為了什麼~~
在這個很輕易就可以toC的時代,音樂卻沒辦法這麼快就調轉船頭,因為音樂製作正是因為toB才形成了現在的工序和規模,toC就意味著短平快,可音樂製作沒法短平快,音樂本身的生產成本和生產週期在那擺著,可能除了一個叫Buckethead 的吉他手之外,任何人都做不到一個月就能出一張完整專輯,更何況為了短平快,專輯已經被打散成了EP和單曲的形式發佈,除非有一天,我以樂隊形式出現在現場演出中,這就算是toC了,但生產週期也不會變短,短平快是最為打擊“工匠精神”的,越想把東西往好了做、往差異化做,整個人越是一種痛苦狀態,一年的時間裡,一半用來工作,另一半是跟自己較勁~~
所以我寧願在知乎上回答一些“撥亂反正”的事,其中不乏有大家長期以來在觀念上被誤導的事,我願意用門檻低的大白話方式解釋清楚,但是別人願不願意看,能看進去多少,這就是我管不了的了,也是所謂的變現的最大難點,對toC而言還是那句話,這不是剛需~~
按理說,教育領域應該是對行業的風吹草動最為敏感的,有什麼新鮮事他們應該是最先知道並且傳播出去的,就好比是新產品的說明書一樣的作用,但現實中的教育領域是個忽悠糊弄的重災區,有職業操守的老師極少,甚至是老師自己會的高大上的本事也無法變現成實際價值,最後就變成了“我教你吃屎,你再教別人吃屎”的傳播方式,我不鄙視“教別人吃屎”,這不是教育者的錯,但我不願意去教別人吃屎來為自己變現,知乎上有資格當我老師的音樂大V有的是,所以我基本上不負責“教”別人什麼,但恰好你有一個我能答得上來的問題問到我了,我是樂意提供一個參考方向的~~
我推掉過很多合作邀請,甚至是客戶好幾次找上門來指名要我寫,都讓我婉拒了,不是我耍大牌,我只寫過一次稿,那一次還是客戶很通達滴允許我說我想說的東西,不用非得只說好聽的,我才接了:我說優點是基於對客戶的產品的肯定,我說缺點是為了讓消費者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我並不會鄙視別人接什麼樣的軟文、用什麼方式去寫軟文,但我要接,我就對自己有要求,可能正因為此,我也錯過了好多發家致富的機會吧~~o(* ̄︶ ̄*)o
請關注我的蝦米音樂人主頁吧:https://www.xiami.com/artist/bfaKAoC3342b
有一说一,我想过,因为觉得有趣,毕竟我从来没有在这种途径上挣钱。这就好像打麻将上挣得1000块比工作上挣的1万块给我更多快乐一样。
后来发现我想发的live在知乎都不允许做,就算了。
我本来想聊美国在怎么炒房的,知乎说我没有资质……。除了这个,我只剩下生孩子这个特长,知乎也不让聊。
不过其实对我来说,知乎账户回报最大的方式是认识人,所以也无所谓。
知乎的所谓关注水分很大。其实不难发现,知乎有个非常势利的僵尸关注分配体制,算法很傻,傻到能大致看出来那种,比如我门搞渔业的,兑水就比较少。
变现?
不好意思,我20多万粉了,在知乎也没变出多少现来。
在知乎变现的钱,大概还没肯德基打工来的快。
这个月24天,我在知乎付费咨询费有622元,绝无虚假。
据我所知我这个咨询费,可以碾压知乎九成答主,也就是说我是知乎最赚钱的答主之一……
当然,要去掉那些营销机构,我是指个人答主。
据我所知,绝大部分的10万粉账号,几乎都没啥盈利的。
玩个知乎为了变现,你们想多了,咱们玩儿这个东西就是图个一乐,谁他娘真靠这个挣钱。
你要挣钱,你就纯粹做个营销号,就是啥干货没有,成天挂好物推荐,然后天天推销。
等到有了粉丝,加个MCN可能还能弄点单子做做,可要是跟我一样拒签MCN,那就是野生账号,木有钱的,你们想多了。
事实上,就算签了MCN,也没啥单子的,不信你们去找点5万粉以上的账号问问,是不是有一堆人签了几个月都没一单的。
这里唯一靠谱的就是上面说的好物推荐,可是每个答案为了挂好物推荐写,那就是垃圾回答。
如果没有官方扶持,这种账号基本上是不可能涨粉的。
然而,官方扶持哪儿那么容易!
普通答主,要在知乎这个地方涨粉,那就需要输出高质量的的答案才能有效涨粉,活跃粉丝也才会多。
这就变成了一个悖论的问题了。
要涨粉,必须要账号质量高,想要账号质量高,那就要输出干货,写出优质答案,剔除商业性。
但是输出干货,剔除商业性,他就挣不到钱,可是想挣钱,又需要粉丝量和稳定流量。
要稳定流量和粉丝量,他又不能有商业性,没有商业性又挣不到钱……
这他娘的就是一个知乎怪圈,你说奇怪不奇怪。
所以吧,你们会发现知乎很多有质量的账号,他们就是平台穷逼一个。
对,不是现实中穷,是在这个平台穷,他们在这里几乎挣不到钱。
在平台挣到钱的,这账号基本质量都不高,比如说一些几十万关注,点赞不到10的神奇账号。
所以如果谁跟你们说知乎10万粉就能月入好几万,那肯定是想卖课坑你们的。
现在不光有卖课的了,还有卖智商的!
比如说昨天我还看到一个账号,挂了一个蓝V认证,葫芦岛某公司。
注册资金100万,实缴0,缴纳社保人数0,就这么一个皮包公司,号称可以让你月入10万以上,年入数百万,然而投入只要八千八。
这比传销还离谱,传销还要让你拉个人头呢!
这种玩意儿,你们谁信?还说什么书城2000本书有版权,我想问问这2000本书,太监的有九成吗?这么破的书库,你拿什么年入百万?
但凡是对网文有点了解的,也不会相信这种破书库能挣钱吧?
去加盟的人可不可以月入10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帮人可以靠你们的加盟费月入10万。
一个月骗10个人而已,总有傻子会上当不是?年入百万不是梦,只要3天骗一个,百万确实可以达成……
请大家鉴别骗子,不要做傻逼。
来,想了解知10万粉答主在知乎的收入状态,我给你们圈几个比较熟悉的同志,你问问他们,在知乎一个月挣多少钱。
这种问题下面,到处都是卖课吹牛逼的,我劝你们睁开眼睛,免得被人坑了也不知道。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逼乎柯镇恶,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 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不是考虑不考虑变现,而是能不能变现。
在我眼里,有些人想得很明白,愿意为了变现优化自己的内容,他们就可以变现。有些人既要做自己,又要变现,说实话,很拧巴也很难。
在我眼里,知乎KOL的核心价值,不是本事在行业里做到顶尖,而是在行业里有个平均水平或平均水平偏上一点点,但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去贴近看你写的东西的人。
用大多数人听得懂的小学生水平语言,来解释一些看似高深的词汇和概念。
不求让每个人都懂,但让更多人能懂,不是把这个领域变成小而精,而是把这个领域让更多人了解。也从来不是自己想讲的高深理论,或者显摆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看的人听不懂就一律打为看的人不行。
KOL变现这件事,其实就是想清楚你要什么。认为自己写的爽就好,不愿意做改变,写东西就是为了做自己就好,我觉得挺好的。但如果想要接广告变现,我觉得也蛮好的,也无可厚非,毕竟要求别人一直用爱发电也挺难的。
但如果想变现,就要把自己写的内容当作一个产品来做,来优化来迭代来找商务找渠道,因为产品是拿出“卖”的。
我认为变现最关键的几件事
1. 优化内容,写的内容方向多往品牌喜欢的调性风格上靠
2. 做市场,找到合适的商务在行业内做一些影响力,找背书,提高客单价
3. 搞渠道,多和媒介公司啊广告公司啊来往,尤其是你主做平台的活儿比较多的公司,也多跟品牌接触。
明确上面几点之后,我们再来看知乎KOL的变现。
知乎的内容门槛是相对高的,所以很多其他平台上过于干的内容,在这里能变成专业且有价值的内容,存活下来。我本身是认可这些内容的价值的。品牌方也是认可的,毕竟其他平台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做不出这样的内容。所以很多品牌方在知乎的投放,像一些回答里讲的,不会很多,但一些大公司还是会有。
毕竟对于价格稍微高一点的产品来说,很多人会在某红书、某音、某博上种草后,再来知乎看一眼风评,有没有被人喷“智商税”什么的,所以大品牌还是会在知乎投对自己品牌正向的背书。不过预算不高,每次投放的人比起其他平台也不多,甚至很少。
以上,我们来再梳理一遍:
品牌投放是主要是为了:
1. 营销-直接卖货
2. 品牌形象/产品背书
前者其他平台更好用,后者知乎更好用(不是说绝对的,只不过是比例和品牌调性上来说)
所以,知乎上大家写“专业”内容,一方面是平台调性,但也有一方面是因为写专业分析在知乎更好变现更好被品牌方觉得需要,从而被投广告。(尤其是数码、美妆、电动汽车等等这些需要背书的领域,品牌方有钱也不会放弃知乎这个舆论阵地)
至于知乎上的专业内容,到底专业性有多强。这个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
如果是对做这个行业的,钻研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知乎上那个领域专业性最最最大佬的,也不过中上水平。大多数知乎所谓大佬,在行业内“中等”水平,就很够了。这个话绝对不是批评,既不是批评知乎大v水平一般,也不是批评受众不聪明。因为即使行业内中等水平,也是很聪明的人了,只不过这个世界上永远有很多聪明人。
在行业内做得非常好,还愿意像我开头说的,低下身来用小学生语言给大家解释行业内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我讲真,凤毛麟角。
所以,针对一些在知乎上说自己写这个领域,学到很多进步很大被品牌方认可的人来说,我肯定他们的话是发自内心的。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帮大家解读一下:
内容专业性进步很大,是因为在不断写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人,有一些行业内的人虽然写不出大众看的东西,但还是喜欢看和交流的。所以,在知乎认真写东西,自己虽然不是大佬,但有几率遇到比自己能力和专业性强的人(虽然他们大概率不是kol),学到更多东西。(但也要注意,这些人对你的认可作用到底有多大?大多数也是入行5年以内的人,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在公司他们做不了决策)
被品牌方认可,不可替代,是因为既要写专业分析,又要用小学生都能看得懂的语言解释自己的分析,这个能力其实是不多有的,人不多的,也是很多品牌方需要的,尤其是他们在知乎投放的目的就是为了品牌形象和产品背书。
但同时,也有一个警示给所有变现的KOL,以上都是很好的,但自己的内容真的给行业领域带来改变的话,还是少说,说的多了自己也觉得真的了。
在品牌方眼里,他们一口一个“老师”,一口一个“辛苦了”,也不过是因为你是他们这次方案里调性最符合的kol,是他们考核kpi的一个数字,搞定你他们这些执行人员的绩效才会好看。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你写的内容好,有机会跟品牌方做一些专题合作,是你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但依然不代表你影响了行业。因为这个不是你做,就是一家普通的市场调研公司做,对厂家来说只是用了不同的agency。
最后一点,我知道知乎有很多专业领域的大v喜欢喷品牌方和厂家不懂产品,我自己也喜欢吐槽的。但也思考一下,执行层的人只是执行投放方案,他们的专业能力在整合资源把投放做好,这个执行层工资也是没那么高的,如果这个级别的要求就是既懂专业能力又懂营销,工资太高,对公司成本来说没必要。
简单说说,供有志于在知乎开拓的朋友们参考。
1,粉丝要看赛道,最不值钱的赛道是建政和社会热门。粉丝事儿多,抠门,习惯白嫖且穷。
2,最好的赛道是电子数码、母婴、营养、化妆等等,带货能赚到钱。
3,咨询赚到钱的都是先设置很低的价格,刷单量,攒出来排名,再涨价赚钱的,知乎最赚钱的咨询赛道是情感、心理、法律、医疗、堕胎等。
4,某些赛道可以从MCN接活,不过不太稳定,一般来说10万粉定价一篇文章估计也就几千块。
5,目前看多数知乎大V赚到钱的都是开了公众号,比如李建秋。
以上。
知乎有大量用户,不仅仅习惯于白嫖,还把看谁的内容弄成了一种恩赐,自己找那种皇帝翻牌子睡后宫的感觉,看个回答心态非常傲慢,点个赞跟出血刷了一个月工资一样心疼。
你想赚这些人的钱,真心不容易。
供参考。
ps:我搞了一个知识星球,给真的希望有干货的人一起探讨和学习。
望天,先前在@好难说故事 的帖子下面说等到了十万粉的时候再来回答,本来以为到时候大家都忘就不用答了,结果居然一直有人记着呢。
看问题记录都一六年了,那时候我都不知道知乎是啥嘞。
……
恩,感觉这个问题跟我有些格格不入。
一开始玩知乎就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回答问题,凑热闹,顺便抖个机灵,偶尔装个杯什么的。
突然有一天看到个提问,题主问的概念很大,下面零星的几个回答都在说不可有人能总结出来。
我当时闲着也是闲着,心想,不如试试,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然后用了大概一个多星期,前后五万字左右的篇幅把那个问题一个一个列出来,逐个总结出来。
这应该是第一次想在知乎上认真写点东西。
这个问题写完之后,差不多也就达成了万粉的成就,当时还觉得挺过瘾的。
创作者等级升级了,所以点开了赞赏,记得当时大概是有四十多块钱吧,后面陆续又加了一些。
自从那以后就开始特意在网文话题下找一些能认真回答的问题。
当时也只是刚开始玩知乎,好多功能都没有搞明白,什么赞赏啊,好物推荐啊,付费咨询啊。
因为涨粉太突然,一股脑的全给开通了,完全不晓得都是个啥,所以干脆晾到一边没管。
有时候回答问题,认真写上一篇,自己觉得写的还不错,就顺手点一个开启赞赏,这个操作简单。
因为当时我看网文话题回答下的一些比较活跃经常被艾特的答主都是两三万粉丝。
唯有蛤蟆,跳舞这样的大神一枝独秀,十几万粉,心里就想着,如果我能有个三万粉就解甲归田。
结果再回答其他问题,就出现了巨大的落差。
因为不是达成万粉成就,你所有的回答就都能有很高的点赞量,大多时候就十几个赞,几十个赞。
现实的当头一棒。
只好自己调整心态,不再给自己设目标,纯粹当娱乐,就是玩。
十几赞的回答我也很认真的去写,几千赞的回答我也很认真去写,起码从态度上不会有区别。
逐渐的,每篇帖子固定点赞的人就多了起来。
从十几个到几十个,艰难达到一百个,然后突然有一天有人给我发来一个付费咨询。
第一次接到付费咨询的感觉就很新奇,这是个什么东东?
然后我也认真做了回答,结果发现,竟然真的有钱拿,虽然不多,好像十几块的样子,具体忘了。
但伴随着付费咨询而来的,是我第一次开始思考知乎变现这个问题。
我在知乎上写东西,不是抱着教人什么这样的心情。
而是我看到了这个问题,我刚好觉得自己能回答,所以我就答了。
如果接付费咨询的话,感觉这个事情就背离了初衷。
因为这个原因我当时就把付费咨询的功能给关闭了,然后还在想法上表态说以后不会开这个玩意。
目前为止,确实也做到了,不过私信里面回复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差不多也有上千条了。
至于好物推荐这个功能,自打开通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碰过。
毕竟我这样一个只在网文,写作,小说话题下玩耍的答主,实在也不知道有啥东西可以带货的。
写作指导书这样的东西,我一般也不建议新人去碰。
真有需求的作者,不用我说,他自己也会去找,而且最好还是他自己找到,并觉得有用的最好。
……
所以,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向大家展示一下怎么成为一个变现功能绝缘体的答主。
虽然现在也凑够了十万粉。
但你要是说还能怎么变现,我想来想去,除非让我把号给卖了。
但是我这种号估计也不值钱,领域太专一了,拿我的号去发别的东西,人家也不买账,没影响力。
成功堵死了知乎上所有的变现可能。
……
如果关注者比较多,在知乎做流量生意有点先天悖论的问题。
如果是正经做流量生意,你就得按照做生意的方式去对待它,基本上这就是个全职工作,最不济也得是个三五人的小公司规格。这个出发点就是奔着赚钱来的,也不存在变现不变现的问题。
如果是有本职工作,只是顺手有了十几万关注者,那么就尴尬了。想变现就得花精力和投入,但这种投入有一个盈亏平衡点,超过了就会影响本职工作,进而影响主业和生活。如果不到,所谓的变现也就是顺手挣点零花钱,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点单子可建立不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简单总结,顺手只能牵羊,牛是牵不走的。
有一个平台,能够分享你对世界的好奇和认知,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千万别把爱好变工作,除非你想清楚了。
据我所知,十万粉的美妆博主,情感博主,数码博主,哪怕是知乎的,也有上万的商单或者自己卖课引流的钱。
但其他种类的答主就没那么幸运了。虽说如此十万粉大概一个赞同也能卖30~40块钱。
最后,为什么他们不接?因为某十万粉的答主曾回复过我:“我一天上课就挣7000”
另一位说自己写文一个字一块2到两块,一个字!
你们不会以为知乎月入十万是假的吧?不会吧?不会吧?底下这些人卖惨听听就行了,普遍都是年薪至少百万的主,看得上知乎这点钱?
我反对把知乎账号和拣瓶子大爷相比!
我在知乎六年了,这是我的收入(我一分钱没提过)
经济角度,这就是一个不如易拉罐的赔钱账号。但这是我自己的账号,我赔我认了。
又要我争取流量,又要我干货输出,还要我视频创作。同时还得文明礼貌,温柔体贴,社会正能量。
我还留在这,就是因为我可以光明正大和肆无忌惮地吐槽——文明耍流氓!
这么说来,我和知乎还真是绝配。
靠知乎赚钱?
你是想让知乎开墓地赚钱是吧?饿死个屁的。
格局小了,我粉丝里有不少人等着把我变现呢,也不知道50万谁能领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