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美的疫情会严重到什么程度?

回答
要预测欧美疫情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应对措施的不断调整,其走向也充满不确定性。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并力求用一种更具人情味、避免刻板印象的语言来描述。

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严重程度”。疫情的“严重”体现在多个层面: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对经济的影响、对社会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个体生命安全的威胁。

公共卫生系统:一个关键的衡量指标

欧美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虽然在一些方面非常先进,但面对大规模、高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依然会面临严峻的挑战。

医疗资源挤兑: 在疫情高峰期,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呼吸机、医护人员可能会被迅速耗尽。想象一下,那些往日平静的医院走廊变得异常繁忙,医护人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中疲惫不堪,他们不仅要与病毒搏斗,还要面对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焦虑。这不仅仅是数字统计,而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和辛勤付出的个体故事。
非新冠相关医疗的延误: 当医疗资源被集中用于新冠患者时,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被迫推迟。这意味着一些本可以治愈或有效控制的疾病,可能会因为疫情的干扰而变得更难处理,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医护人员的消耗: 长期的风险暴露、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可能面临的道德困境(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分配救治机会),都会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我们看到过很多关于医护人员因疲惫、压力过大甚至感染新冠而牺牲的报道,他们的牺牲是整个社会付出的沉重代价。

经济影响:一场深远的冲击波

疫情对欧美经济造成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影响是系统性的。

供应链中断: 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意味着生产、物流和消费环环相扣。疫情的爆发导致工厂停工、港口拥堵、交通受限,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供应链中断。商品短缺、价格上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运营。
服务业的重创: 旅行、旅游、餐饮、娱乐等接触密集型服务行业是疫情中最直接的受害者。封锁措施和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导致这些行业遭受毁灭性打击,许多小企业甚至大型连锁企业都难以幸免。想象一下,曾经热闹非凡的街区变得冷清,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餐厅空无一人。
失业率飙升与经济衰退: 企业倒闭、裁员潮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许多家庭的生计受到严重威胁。经济活动的停滞也可能导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政府为了应对,会出台各种经济刺激措施,但这本身也可能带来财政赤字和长期的经济挑战。

社会生活与心理健康:无声的侵蚀

除了直接的身体健康和经济损失,疫情对社会结构和个体心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交隔离与孤独感: 为了遏制病毒传播,社交距离、居家隔离成为常态。这虽然是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但却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社交模式,增加了孤独感、焦虑感和抑郁情绪。许多人失去了与亲朋好友的日常互动,甚至无法参加重要的家庭活动,这种情感上的隔阂是很难弥补的。
心理健康危机加剧: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恐惧、经济压力、信息过载等因素,都会加剧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可能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孤立等问题。
社会信任的考验: 疫情期间,关于病毒的科学认知、政府的应对策略、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等,都会引发公众的讨论甚至分歧。信任的缺失可能导致公共卫生措施难以有效实施,也会加剧社会矛盾。

个体生命安全的威胁:永远的痛

最直接也是最令人心痛的方面,是疫情对个体生命造成的威胁。

死亡率与重症率: 不同病毒变种的传播力、致病性和疫苗覆盖率,都会影响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的死亡率和重症率。虽然疫苗和治疗方法的进步可以显著降低风险,但对于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以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病毒依然是致命的。每一次因新冠去世的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破碎和生命的消逝。
“长新冠”的挑战: 即使是那些从急性感染中康复的人,也可能遭受“长新冠”(Long COVID)的困扰,出现持续的疲劳、呼吸困难、认知障碍等症状,这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也给医疗系统带来新的挑战。

那么,“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动态的答案。

取决于病毒本身: 新的变种是否出现,其传染性、致病性是否增强。
取决于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针的普及: 高接种率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但能否阻止传播则依赖于疫苗的有效性和变种的特性。
取决于医疗系统的韧性: 能够迅速调整、有效应对医疗资源压力的系统,其“严重程度”会相对较低。
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公众的配合: 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清晰的沟通以及公众的配合,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脆弱性: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可能更难抵御疫情的冲击。

总而言之,欧美疫情的严重程度是一个持续演变、多维度考量的议题。它不仅仅是感染人数的数字游戏,更是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一次深刻的考验。我们能做的,是关注科学信息,理解挑战的复杂性,并为那些受到影响的人们保持一份关怀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欧洲听天由命,那就看天命吧。

历史的垃圾桶里塞满了因各种各个问题灭亡的民族,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一心要尝试达尔文进化论,做好对应的心理建设就行。

user avatar

3月20更新

法国lockdown之后,黄马甲zz终于消停了。

对比图(lockdown之后vs之前)

起码政府在行动,至于爱自由的法兰西人民,能怎么配合确实不好说。


荷兰:德国政府警告如果荷兰不采取更严格的战略,德国要对其封锁边境。

目前荷兰是部分lockdown,没有全面限令。


意大利:虽然lockdown了,但是跟中国完全不一样。援助专家说对抗政策还是太太松了。

3月19号更新

荷兰:minister of medical care 辞职了刚刚。过劳,昨天直播辩论的时候晕倒了。荷兰目前没有全面封锁,不过已经关闭了学校,餐饮,红灯区,商超,赌场等等。绝大部分人都在家办公。

意大利:Bergamo超负荷,城府出动了军队帮助运输新冠患者遗体到附近城市入殓安葬




———————-分割————————————

3月17更新

法国:小马哥可能被自己国人不要命的精神头给震惊了,昨天lockdown,人出门要填表,遛狗,狗也要填表。感觉起码政府很重视

(朋友圈遛狗证)


荷兰:没有lockdown + herd immunity趋势

政府被部分民众以及其他党派骂成狗

国民自觉度还可以,比如今天送快递的小哥说,包裹我放在电梯里直接到你门口,咋们不接触了


英国:学者,记者etc都很急,政府+部分民众无所畏惧

———————————原答—————————

亲身感受就是,有部分zz根本没有在怕的,会不会爆炸看天意

这是3-14号法国黄马甲

这是3-15号荷兰大ma店铺close down之前笑嘻嘻人挤人。今天荷兰已经关闭了学校餐饮赌场sex club之类的,起码比英国好,鸭


英国,我已经一个月没回过伦敦了,我朋友圈里的人都wfh,自我有意识隔离,帮年纪大的邻居去超市买东西之类的。然后上周五的民调可以这么总结

当然啦英国也有很多民众不怕的。3-15号的演唱会可是满满哒,马德智障 (这条已经被乐队自己删掉了,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推特一搜就有备档)

user avatar

3月20日

附上领馆记录的前几天张文宏医生的文字稿

西欧大陆上四个大国全部过万,总数在今天应该超过10万,日增接近1.5万,并且还有达到峰值的迹象,如果目前封城措施有效,可能新增数两周后能得到缓解。这里面,德国依靠他超高的病床数和呼吸机数量把死亡率压制在最低(上周德国定了1万个呼吸机,大概可以在10万例前支撑医疗系统不崩溃)。

看着德国死亡具体数据中一个个耄耋老人死去,他们大都出生于1940年代之后,是二战后把废墟中的德国重新建设成欧洲领导者的一代人,战乱的童年,艰苦的青年时代没有把他们击倒,无情的病毒轻易带走了他们。他们经历了二战,经历了美苏争霸,经历了东西德的统一,在人生尽头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病毒疫情。他们是现代德国的建设者,我觉得他们和19年阅兵时老兵方阵上的英雄一样,都是各自国家的英雄一代,甚至连他们的去世都在为德国敲响警钟,否则德国政府也不会采取更强力的措施。愿他们天堂安息。

德国人是真的慌了,日增速远超同期意大利,明天总数有反超西班牙的趋势,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我刚去了Netto,德国人的最爱土豆、面粉、面包被抢完了,没买到。。。有一些积极地改变,超市划了1米多的隔离线,然后营业员用塑料板隔离起来了,并且带了口罩。

然后,今天我们这于利希的市长发表了一个讲话,最主要就是让大家在家待着别出去。很多医生也发图要大家待家里。

市长讲话里有一句“如果你怀疑自己得了请拨打热线;如果你发现你邻居得了请拨打电话,然后还来了一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最后提了如果在家没菜了,政府会帮忙送菜(都是我大武汉的日常。。。)。

以后估计除了买菜,也不会出去了吧,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这么听从建议。虽然数据还在剧增,但目前看起码政府措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积极了,希望德国两周内看到增长速度下来吧(西班牙目前看医疗也被击穿了,但愿他们能扛过去)。

然后在家翻看元旦的照片,梵高的暴风雨下的麦田系列画让我觉得简直是这次疫情的写实。

这幅是暴风雨前乌云下的麦田,暴风雨就在浓云之后,但麦田还很平静,多么像20天前的欧洲,风暴的迹象初现,但人们却不自知,表面还一片祥和。


这幅是暴风雨来临前,群鸦乱舞,漆黑的天空中,麦田被大风压倒,画面非常压抑,让人紧张,甚至有点无力。这不就是现在面对疫情威胁,欧洲世界的写照吗。

这次疫情,真的把我们国家的在灾难情况下的制度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大政府在灾难时发挥的功效,是欧洲这些温室中养了快30年的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他们大多数国家只保留了高附加值产业,一些基础民生应急产业全部依靠进口,平时看没什么,关键时刻国家的命运却掌握在了别人手里)。也让我明白了,一个14亿人口,全产业链聚集,凝聚力一流的祖国为何让美国如此忌惮。

---------------------------------------------------------------------------------------------

坐标德国北威州于利希(北威州3月17累计确诊3375人)。

欧洲目前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地方。相比美国,欧洲人口密度更高,与中国具有可比性(西欧每平方公里平均200人左右;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美国才每平方公里35人)。

之所以今天想来写一下,主要原因是:

  • 祖国安排了张文宏医生给北威领区留学生答疑解惑(之前英法意都有类似活动)
  • 德国确诊已经破万

最困难的时候,祖国是最关心我们的人。着实让我非常感动。张医生人非常好,讲得生动活泼,也解决了我们很多的疑惑与顾虑,冯总领事问的问题也十分精准,非常感谢来自祖国的关怀。对于德国政府的防疫做法,张医生其实比较认可,可以看出他是RKI的超级粉丝,这个研究所确实很有名,特别是创始人科赫更是近代细菌传染病学的巨匠。但是我仍然认为德国这种所谓“步步为营”的做法实在是不值得认同的(使馆叮嘱在他们发布前最好不要传播具体内容,所以我也不能将张医生的观点具体列出,见谅,需要强调的是口罩问题别听德国政府的,一定要戴口罩,戴口罩是有用的,要不为什么医生带呢)。

诚然,每个国家国情不同,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不是专业人员,但是我从亲临者的角度看,德国的措施是没有预见性的,完全的“点读机”行为。抗疫如战争,战争中预判敌人的下一步计划最为关键,没有提前量的行动没有价值(这里我很想怼那些说,不赞同德国政府就回去的说法,真是跪久了起不来了)。

可以说,我是一步步看着德国如何从0到1万个病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回答zhihu.com/question/3742)。

德国政府的种种渐进性措施,让德国人从三周前的无所谓到今天开始恐慌(全国性停课,居家办公)。我想说,恐慌并不是所谓中国人宣传导致的,而是德国傲慢防疫种下的恶果。既然今天采取了这种软休克疗法,为何两周前不直接采取呢,我实在不明白这拖延两周的必要性在哪。(难道就是害怕汹涌的民意吗?真是应了曲突徙薪无恩泽这句老话。)

  • 如果没有3月7号的“疫区5万人德甲”
  • 如果能早些禁止100或者1000人的集会
  • 如果能更早的关闭学校
  • 如果政府能在一开始就强调新冠对中老年人的致命性,不让德国人仅仅认为它是一个大号流感

病例不会增长这么快

特别是德甲比赛,疫区边的门兴接连两个主场,分别对阵多特和科隆,多特那场5万人坐满,上周对科隆政府要求空场,结果德国球迷让你明白他们的热情可以包围球场。无知造成无畏,无畏最终带来了疫情的爆发。


再来看看德国破万历程。德国从500左右到10000例的和意大利从500左右到10000例花费的时间基本一致,日期上仅仅相隔8天

可以看出,德国这增长趋势,在同期甚至有赶超意大利的趋势。

今天的软休克疗法的效果可以在两周后检验,但已经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我个人的心情,也从一开始的对德国防疫态度的惊奇,到麻木,到今天开始有些担忧(张医生答疑的一些数据对紧张情绪还是很有舒缓作用)。

虽然德国的医疗资源目前是整个欧洲最好的,呼吸机和病床数都超越英法意数倍,这也是德国死亡率能如此之低的原因(也可能是德国政府措施不猛烈的诱因),但是病毒无常,谁也无法预料它在自由主义的欧洲大地上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保护好自己,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希望欧美能行动同步,不让疫情发展到了所谓“群体免疫”这一步。

最后,真心感谢祖国,在欧洲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是祖国带来的关心,真的很温暖。

user avatar

2020年3月23日更新:


继续来挤一挤不积极检测的国家的水分。


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检测标准各不相同,采用人均感染率来比较各个国家的疫情严重程度并不准确,因此我在思考后认为利用人均危重症率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疫情比较合适

我们知道,只要医疗系统不被击穿,无论哪个国家的病人处于危重症时,一定会被检测和确诊,虽然各国危重症占总感染人群的比例受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大致还在一个量级,因此采用人均危重症率可以排除各国检测标准不同的偏差。


经过对确诊病例超过1k的国家的人均危重症率计算,目前欧洲各国的疫情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档:

第一梯队:意大利、西班牙(人均危重症率>50例/百万人,死亡率>5%,医疗系统已经被击穿)

第二梯队:法国、荷兰、比利时(人均危重症率>20例/百万人,死亡率>2%,医疗系统即将被击穿)

第三梯队:瑞士、瑞典、丹麦、挪威、爱尔兰(人均危重症率>5例/百万人,医疗资源开始紧张)

第四梯队:其他国家(医疗资源相对充裕)

数据存疑的国家:德国、英国(疫情上升期,危重症人数远远小于死亡人数)


原回答

坐标丹麦,我用丹麦的数据做参考,来挤一挤欧洲各国的确诊数据,兑了多少的水。

截至3月13日15:00,丹麦境内共确诊804例,人均感染率为138.3例/百万人,仅次于意大利、挪威和韩国,排名全球第四。很吓人有没有?!

我们来回顾一下丹麦的增长曲线。

一开始丹麦的防疫形势还是不错的,截至3月8日(第10周周日),丹麦总计确诊35例。自2月27日确诊首例患者后,一直保持个位数增长。但从3月9日(第11周周一)开始,丹麦的确诊数目从35例(第10周周日)快速飙升至90例(第11周周一)、262例(第11周周二)、514例(第11周周三),随后丹麦宣布防疫进入延缓阶段,目标调整为延缓社区流行,具体措施为全国停工停课(第11周周四)、并随后关闭了边境(第11周周六)。

为何丹麦一片大好的防疫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呢?


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公布的流行病学史报告[1]揭晓了答案。3月13日的报告显示,在对785例确诊患者感染源的感染地的分析中,有奥地利旅行史的确证患者为265人,总占比为33.8%,是有意大利旅行史的四倍多!而丹麦也是在第10周周末接到冰岛方面的通报后,才开始对有奥地利旅行史的疑似患者进行筛查,直接结果就是确诊人数人数快速增加,而且这些人确诊前未进行居家隔离,也导致了大量社区流行病例的出现,所以此时丹麦的阻断政策事实上已经完全失效了、防疫被迫进入延缓阶段,这也是丹麦首相决心停工停课的原因。

千算万算,在阻断阶段的大面积筛查中,偏偏漏了与意大利一墙之隔的奥地利!

那在丹麦确诊了265个奥地利旅行史的患者时,奥地利的确诊人数是多少呢?

截至3月13日,奥地利仅仅确诊504例!我就问你,奥地利的数据得兑了多少水?!

虽然我并不认为奥地利政府存在瞒报的情况,但从确诊病例数上来看,奥地利政府至少没有做好疑似病例的大面积筛查,数据是严重失真的。


事实上,丹麦在3月11日(第11周周三)以前,防疫处于阻断阶段,目标是重点防止输入型病例,因此检测范围主要包括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有疫区旅行史(意大利、中国等)且有明显症状的疑似患者[2]。考虑到丹麦当时有限的检测能力,这样的检测标准也是比较现实的,因此确诊患者的组成包括了:

  • 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有症状的感染者
  • 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无症状的感染者
  • 有疫区旅行史(意大利、中国等),有明显症状的患者

虽然丹麦一开始漏了有奥地利旅行史的患者,但到3月11日时数据基本还是补上了,说明丹麦的数据总体上还算可信。


结果就是丹麦一周之内,人均感染率窜升至世界第四[3]。卡尔马联盟的小伙伴挪威和瑞典更是与丹麦联手,一同干翻德法西英荷几个老大哥们!

妈呀,怎么我感觉突然就掉到疫区中心了!我简直怀疑丹麦是不是和意大利接壤了?


那欧洲其他大哥们呢?

德国在早前,就明确了检测范围主要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者有疫区旅行史(意大利、中国等)的人中,有明显症状的疑似患者[4],因此确诊患者的组成并不包含无症状的轻症感染者,这也意味着德国的确诊病例数肯定相比丹麦是兑了水的。这还不算那些去过奥地利被感染的人,因为奥地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成了疫区了!

至于英国,人家早就承认了数据兑了10-20倍的水[5],正准备喜滋滋拥抱病毒呢。

话说身处疫区中心的我,怎么感觉还挺安全的呢。


总之,丹麦离着意大利十万八千里,都已经停工停课+封锁边境了,比丹麦人均感染率还低的欧洲国家报上来的数据,我是一个数字都不信的。

那些之前指责中国隐瞒数据的,到底是谁在cover up呢?

参考

  1. ^ https://www.ssi.dk/-/media/arkiv/dk/aktuelt/sygdomsudbrud/covid19-rapport/covid19-overvaagningsrapport-13032020.pdf?la=da
  2. ^ https://politi.dk/coronavirus-i-danmark/oftest-stillede-spoergsmaal
  3. ^ https://www.worldometers.info/coronavirus/
  4. ^ 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en/press/2020/coronavirus.html
  5. ^ https://www.bbc.com/news/av/uk-politics-51856107/coronavirus-prime-ministerial-statement-in-full?intlink_from_url=https%3A%2F%2Fwww.bbc.com%2Fnews%2Ftopics%2Fc8nq32jw8r1t%2Fboris-johnson&link_location=live-reporting-map
user avatar

不好意思,没什么严重到什么程度,爆炸而已。

我再预测一个,欧洲大陆先爆,英国后来居上,大爆特爆。

昨天川普不禁航欧洲还罢了,禁航还只留了个英国。

还12号宣布,等到13号执行。专门空余出来一天给人逃跑, 太人性了。

这个骚操作我也是无语了,彻底坑了英国。除非英国也宣布禁航。

欧洲现在这个样子,有条件跑的人会去哪里?肯定不会来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仍然很严重),更不会去非洲印度巴西日本。

肯定全都往美国,英国跑,但是现在美国又禁航了,想去美国的也必须从英国中转

请看现在柏林到伦敦的机票什么价。

这些航班上多少人会交叉感染?

你能想象?今天伦敦机场竟然对来自中国武汉的人加强检疫... ... 这反射弧是树赖么?

外加一个勤洗手,唱生日歌,海德公园改太平间的逗比首相。

还有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好的卫生部长。

虽然在英国留学,但是可能在我这一辈儿,就真的能见到日不落帝国日落的那一天了... ...

————————————————————————————————————

英国的老一代还是有大英帝国的风骨和绅士风度的,所以希望他们能挺过去... ...

但是英国的年轻人,衷心祝愿你们早点变老... ...

—————————————

我列的是12号柏林飞到英国的票价,你拿14号的数据来说我煽动,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你不知道么?

现在在英国的意大利人都往意大利跑了,谁还去英国? @不做剁手党de龙龙


user avatar

谁也没想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PVP,而是PVE,敌人不是人类,而是病毒。

欧洲基本没救了,先说说意大利吧,死亡率已经爆炸,达到了6.63%。

累计确诊: 12462 (+2313),一天2000+,是武汉巅峰水平了
活跃病例: 10590 (+2076), 其中 3724 (+1135) 居家隔离, 5838 (+800) 住院, 1028 (+151) 躺 IC
死亡病例: 827 (+196)
康复病例: 1045 (+41)
已检测人数: 73154 (+12393)

死亡率高说明什么?说明医疗系统被打穿了,正在崩溃中。

更新一下:
3月13日,意大利 确诊+2547 死亡+250,累计17660 死亡1266
死亡率继续上升,到7%
另外ICU人数(+175),对比死亡人数(+250),近三分之一死亡病例没机会进ICU就死了
这说明了意大利的医疗系统还在继续恶化
再更新:
《柳叶刀》发文,意大利Lombardy地区20%的医护人员已经感染新冠肺炎
引用:
In the Lombardy region, despite extraordinary efforts to restrict the movement of people at the expense of the Italian economy, we are dealing with an even greater fear—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present to the emergency room will become much greater than the system can cope with. The number of intensive care beds necessary to give the maximum number of patients the chance to be treated will reach several thousand, but the exact number is still a matter of discussion among expert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have been working day and night since Feb 20, and in doing so around 20% (n=350) of them have become infected, and some have died.

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们还没有统计疑似的呢,武汉破万的时候疑似的多少?而且意大利在确诊数上万的情况下,确诊率还高达18%(检测12393确诊2313),这说明真实病例起码还有好几倍。

这还远远没到高峰期, 意大利还没封城,城市内还是自由出行。而武汉刚封城,没公交,全停工,娱乐场所全关闭,都是4000/天的涨,直到彻底封闭小区才逐渐下降。

而仅仅以这个级别的增长速度,医疗体系再一个礼拜内就彻底爆炸了,到时候死亡率更高。如果按照拟合的曲线,数量级到10万估计也就用一周时间。当然,数量级高了增长速度会变慢,毕竟检测能力也就那么多了,现在看来一天也就只能检测一万多。

意大利在一些数字上跟湖北很像,但是一个周围是欧盟,一个周围是全国各省份,这就是差距,哪怕你医疗水平再高,你的人力物力终有限,体量就摆在那里。窗口期已经错过了,其它欧洲国家已经爆发了,没有能力再来救援意大利了,所以很可能一周后意大利就能看到新冠完全体到底是啥样了,中国用举国之力压住的新冠,恐怖的真貌其实并未展示,欧洲可能并不知道什么叫“举国之力”。

新冠VS中国
新冠:“病毒,发挥你的传染,遮蔽春节的光芒吧”
中国:“中国之怒响彻群山!华夏之力铁血治国!炎黄之勇光照万世!华夏的大军,碾碎人民之敌!”
新冠:“不!这不可能!!!”

况且他们现在的状况很大程度跟他们曾经的傲慢与偏见有不小的关系。这个病跟医术真的没特别大的关系,就是层层防护,无病和有病的隔离,有病的及早干预防止滑向重症。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新冠VS欧美
新冠:“我,就是末日的开端!蔽日的阴影!毁灭的丧钟!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见证痛苦与绝望吧,凡人!新冠审判降临了!”
欧美:“let's party!““just fake news”
新冠:“如此肆意妄为,如此骄纵轻狂!Die!Mortal!”
欧美:“No!Its Impossible!”

这次瘟疫就是对一个国家行政能力,医疗能力,凝聚力,政府的控制力的综合考验。医疗水平能决定你的死亡率,决定不了你感染多少人,医疗能力再强,这种人口基数下,多少床位统统击穿。

能不能动员社会力量,组织有效隔离才是唯一解。

再看看其他国家:

这次意大利崩塌应该只是开头,欧盟火车头双雄这次都只能自保,德法,意大利,西班牙,占欧盟GDP70%以上,这些大国自己都2000起步,一堆传染源找不到,小国更是要全炸,欧洲现在只是不同阶段的武汉罢了;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分权治理本州,联邦政府能做的事情很少,特别是德国基民盟现在内部不太平,最后能看到的就是德国散装抗疫,各州各凭本事;

法国的社会管理能力最强的城市就是巴黎,巴黎是个好多地区巴黎政府无法实际有效管理的城市,乱了一年多了,现在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公权力机构现在都没什么战斗力,这次疫情最后会是富人社区自救,贫民窟自爆,可能要有骚乱;

英格兰的社会治理能力是欧洲主要国家当中最强的,但是可能伦敦能保下,其他地方也危险;

西班牙估计是马上就要爆炸的欧洲主要国家,西班牙内部矛盾太多太严重太激烈了,管理能力也烂的很,很快就是第二个意大利,或者已经是了;

那些小国,比荷卢丹瑞挪这批,医疗水平和能力哪怕足够,但是医疗力量不足,这是体量决定的;

最后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埃及:埃及一亿人口中的95%挤在面积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其他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人类根本无法生存的绝境之地,这是个小麦涨价一点点政府就要崩溃的国家。之前哥谭一个去埃及的旅行团全员中招,说明埃及早就传播开了,而这么多人生活在这么个地方,后期很可能就是千万带病毒难民涌入欧洲。

这仅仅只是爬坡阶段,按照现在趋势整个欧洲到了五月,如果新冠对气温不敏感,那感染数直接上亿,毕竟默克尔都说德国会有5000万人感染了。

到时候,唯一阻止“感染人数”上升的方法只有停止检测了。

新冠终于开始展现出了自己的完全体。别以为被中国控制住的新冠就真的是个流感PLUS,要知道有资格被中国以“倾国之力”这个大招对付的敌人,还真的没几个。

user avatar

欧洲的精英表面上名满天下。

其实跟乌合之众没有区别。

判断力永远专注于当前的问题。

就是下象棋只看一步那种人。

现在的问题是疫情吗?疫情会很严重已经是必然的。无可挽救!

现在要在防疫的同时,赶紧规划后续可以防御的事情——怎么减少疫情造成的次生伤害。

疫情蔓延之后:

1,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荷兰沦陷,北欧和英国的粮食供应怎么办?你们没有山东知道吗?

2,供应链断裂,原材料大跌,开工率大降,整个产业链脑血栓,怎么办?你们没有中日韩那么多外汇储备知道吗?

3,如果疫情严重到一定程度,物资短缺出现,社会秩序如何维持?你们没有居委会、朝阳大妈和足够警力知道吗?

4,医疗体系的崩溃伴随着全球基础药供应危机,医疗人员的高战损,除了新冠以外的其他常见病如何诊治?你们没有足够的公立医院和赤脚医生知道吗?

5,必然而来的大经济危机,你们如何抵御国际资本的做空?你们没有中国人民银行知道吗?

这帮民选出来的废物,每次都是屎粘到裤子上才找卫生纸,疫情爆发了才开始找口罩。

从河南找个镇长去,都完爆他们的危机处理能力。

看着很气。

user avatar


在众多每日更新的数据里,

我对大多数新增和确诊的人表示同情,毕竟数字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

然鹅有这样一个国家,确诊的人数激增,我怎么也同情不起来,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

这个国家就是:丹麦!!!!


最新消息是960,

丹麦574万人口,感染到这个数量规模已经不小了。


妈耶,这么多人点赞,吓我一跳。

果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别人做的啥说的啥,小本上记得清清楚楚。


风凉话就不说了,希望欧洲各国干点人事,管管他们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纯陈述句。



user avatar

先来看一个对比数据:


把这两张图对比来看,如果整个欧洲当做中国,欧洲每个国家当做中国一个省的话,意大利是湖北。

那么,除湖北外,中国其他省疫情如何呢?

我们可以看到,确诊破千的省只有四个,其中最高的是广东1356。

再看欧洲,除意大利外,破千的国家现在有三个,最高的西班牙已经破了两千

中国的疫情已经到了尾声,除湖北外本土病例基本不会增长,但欧洲这才刚刚开始,势头最猛的西班牙一天增加了400多,法国德国明后天就要破2000。

瑞士总共600多确诊,其中今天就新增200多,我预测2-4天内瑞士将破千(听说瑞士不再检测轻症人数,所以两天后可能确诊数字到不了1000,但实际感染现在来看可能已经1000左右,只不过没测出来而已)。

请注意,2-4天后,意大利累计确诊会达15000左右(只是已经宣布确诊的人数,真实人数无法估计),但周围国家的确诊人数已经完全超过了中国除湖北外的省!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未经严格封城措施的欧洲各国,将不断重复意大利的惨状。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咱们国家的果断封城措施。在武汉确诊人数不到一千(实际感染可能已破千)的情况下,毅然关闭离汉通道,缓解了其他省的医疗压力,这使得可以有大量医疗力量不断支援武汉和湖北。

如果当时有所犹豫,那欧洲就是中国的另一个结果。

可是!到现在!意大利仍然没有暂停公共交通和航班!

我的妈呀,这都什么时候了?

更别说欧洲其他国家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起完蛋。

韩国和日本至少知道戴口罩,欧洲连戴口罩的习惯都没有,只有勤洗手这一项措施...

呃不对,好像还得边洗手边唱生日歌...

好吧,你们开心就好。

现在的意大利,已经到了自制口罩那一集了。幸亏中国口罩厂多,自制口罩没几天,就已经补上了缺口。

但意大利医护人员如果用着自制口罩工作...后果不堪设想。

欧洲会远远比中国严重,确诊人数至少是中国的两倍。

————————————————

更新:

情况远比我想象之中要严重:

我们可以看到,西班牙在一天时间内就新增确诊840人,总确诊近三千。

德国法国一天各新增500,已经双双突破了2000大关。

而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呢?

意大利今天新增确诊超过2000,这也是它首次新增超过两千,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中国疫情趋势:

可以看到,中国在1月31日首次新增确诊超过2000,和意大利今天的情况一样。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把新增确诊降到两千以下的呢?

答案是:2月16日

也就是说,从中国单日新增确诊超过2000的那一天起,整整过了17天才跌破2000,而这17天每天新增都大于2000例!

这速度还远远不够,因为积压的无法进行核酸检测的病人实在太多,所以某一天加进去了临床诊断病例,数字为15152人!

这还是在武汉和湖北早已封城多日后的结果。

所以,今天意大利单日新增破两千,接下来的情况想必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意大利现在死亡率超过6.5%,非常高了,下一阶段累积病例估计会出现线性增长而不是指数增长,但这并不是疫情得到了控制,而是诊断能力已经饱和。

在这里,我也希望咱们国家奔赴意大利的医疗小组不求凯旋,但求能够平安归来!

说实话,按照现在意大利和欧洲的糟糕程度,最终损失恐怕无法预判,只能说很坏很坏,因为近几十年根本没有先例,发达国家也很久没有遭到这种程度的疫情了。

瘟疫下,没有大人,我们都是孩子。

还有一个数据:

看今天海外新增的病例数:7589

(昨天海外新增大概是4800人,不到5000)

什么概念?

要知道,中国最严重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天新增3000多(除去那天新增累积的临床诊断病例)

可以说,海外尤其是欧洲非常严重了,如果按照每天新增7000,5天后海外累积确诊将超过中国(8万),8天后将超过10万。

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了,因为海外新增是指数增长,昨天新增四千多,今天就新增7500多了,明天大概率大于7500(新增多少和检测能力关系更大,而实际感染人数恐怕更多)

人道主义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在传染病肆虐下,欧洲会不会出现暴动甚至打砸抢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韩国有一大爷拿刀强迫店员交出口罩,虽然未发生严重事故,但已出现苗头;联想意大利越狱事件,疫情下政府控制力明显下降)

美股以及全世界股票严重下跌,比特币暴跌...

朋友们,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这次比17年前的非典严重太多,感染人数估计会是它的几十上百倍,现在我们国家严防输入病例,望大家做好准备,全世界经济下滑已不可避免。

祝大家平平安安。打不死我们的,终究使我们更加强大。

user avatar

以中华之集权尚且有睿智,夺它省之口罩为己用。

所幸上能治下,市长书记一律罢免,相关部门通通问责。杀鸡惊猴,无人再敢为之。

但欧盟诸国,各国各省之长皆由民选,盟不能令国,国无以止州。若疫情更重,人人自危时,州省之长率人掠夺路过之物。国家能否罢免之?所治之愚民是否更爱戴其太守?

一生而未止,可能生二?二而生三,三成常事也。

user avatar

3月27日

好几天没更新,法国病例最近猛增,看来很快要到高峰。截止到今天,32945例确诊,1995例死亡。今天一天就有299例死亡。惊吓之余看一眼隔壁意大利,真是不看不知道,死亡1000例。。。

法国通过手机定位调查了隔离之前离开巴黎的人数,高达100多万,占巴黎人口17%。很多人都逃到了乡下父母家甚至爷爷奶奶家,这一波感染这周末开始应该就要大规模发病了。

更坏的消息是,虽然两周前就禁止到养老院探望老人,但好几所养老院还是感染了病毒。。。

另外一个惊人的消息是,比利时一只猫感染了病毒,呼吸困难,其原因是它的主人得了新冠在家隔离。难道要开始人和动物互相传播?????天啊。


3月23号

病情上升很快,法国截止目前已经16000人感染,674例死亡。每天都在发生新的事情。

政策上,法国昨天晚上宣布进入国家卫生紧急状态,意味着政府将进行更严格的隔离政策,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和服务,包括私人财产,从而确保公共安全。

经济上欧盟同意了法国投入3000亿欧元扶持企业,对中小企业实行推迟征税。受疫情的影响,有些行业可以按需求延长员工工作时间,或强行雇员休年假。

除此之外,法国人民还是在各地逍遥,巴黎人民还是肆无忌惮的乘火车避难。。。疫情控制在两个月内,现在看来完全没戏。

整个欧洲的局面这几天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各国感染人数骤升,继德国抢了隔壁所有邻居的口罩后,捷克又拦截了中国捐给意大利的口罩,美国偷偷带走了意大利的试剂盒(这条新闻欧洲的报道特别少)。最拉风的是普京团队派了7架飞机到意大利,满载物资和医疗团队,古巴医生也来支援。对了,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莫斯科到罗马的飞机无法直飞,因为中间某些国家不愿意开放领空,所以必须绕道。。。

消息一出,意大利退欧的话题瞬间冲到头条。欧盟国家整整齐齐的留下呆梨等死,有些国家还不忘背后一刀。

最近情况看来这次疫情真有可能带来世界格局的重新调整。


3月20号

几天没更新,谢谢大家留言关心。对留学生回国这件事情只是那天有感而发,我当让相信祖国会支持我们的!我个人还没有回去的打算,主要是觉得我已经准备好面对和处理接下来发生的疫情,另外就是去机场和坐飞机一路上也是有危险的,在家里反倒更安全些,家人也支持我留下来,所以就不回去给祖国增加工作负担了。

截止到今晚,法国确诊人数已经达到12612人,其中有5226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剩下的人全部居家治疗。说实话情况非常不乐观。

法国的规定是每天允许给4000个人做测试,因此实际数量肯定远远大于官方数字。

一线医护人员严重缺防护设备,口罩限量,防护服几乎没见有人穿,医生负重不堪。。。过分的是法国卫生部一直在强调,非医护人员戴口罩没有用,今天还传出禁止警察戴口罩巡逻。其实真相所有人都明白,就是已经没有口罩储备了。。。

民众和媒体要求调查,发现法国zf从2016年起就停止ffp2标准(相当于n95)口罩储备,几乎完全依靠从中国进口。法国境内的口罩厂生产完全用于出口。法国这几年由于财政赤字,一直在削减医疗预算,医院医生紧缺,医护人员报酬低,设备不足这些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最后让人心疼的还是一线医生。每天都看到有医生感染,牺牲自己的治疗机会让给病重的人。白衣天使真的无国界。

另外一个危机是超市工作人员,货运人员因为没有防护设施,也都要求停工。部分超市在强烈要求下给拉了个帘子。。。这神操作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神操作

这几天隔离貌似有所好转,但是周末将近,政策又要锁紧了。尼斯已经要8点开始实行宵禁,全国宵禁也在考虑之中。其他开放公共区域像战神广场,荣军院附近的开放区域也将要关闭。

疫情中的好消息是生态环境快速变好。前天开始,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由于没有行船,鱼都回来了,Sardaigne甚至还出现了海豚。家附近最近鸟也多了起来,每天早上叫个不停。很多人说,病毒其实是地球的抗体,这次病毒大流行最终将拯救环境危机,从而拯救人类。法国也开始认真考虑借用这次机会进行环境方面的改革。是知道是不是因祸得福呢。


疫情前后欧洲二氧化氮浓度对比 疫情前
疫情前后欧洲二氧化氮浓度对比 疫情期间


3月17号

更新一趴正能量:从今天起,法国人民自发20点在自家阳台为医护工作者鼓掌,感谢他们的牺牲和贡献。听说是效仿西班牙。。。不过还是有点感动。为前线的战士致敬。

刚刚听说一个曾经离开医院换了工作的朋友主动申请回医院帮忙。有点担心她,更多是佩服。法国加油!

---

今天起法国开始全民隔离了。已经增加到6650例。

昨晚总统讲话,宣布除了必要的购物,不能在家处理的工作以及分散的体育运动,不能出门。出门需要提供证明,警察检查。马克龙重复了3次,这是一场战争。

医院数量不够,养老院也开始把老人送回家,准备接受病人了。这些机构的医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今天和国内的亲戚聊天,抱怨说好多华人回国不守规矩,挑三拣四,就应该把他们扔在国外。我觉得这些人确实有错,他们没体会到国内抗疫艰辛,但肯定不是普遍情况。。。这些人估计就算不出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把所有在国外的中国人一棒子拍死是不是太绝了。毕竟国内爆发疫情时还有那么多人自发组织捐钱捐物。觉得越来越心凉了,本来还以为有国内亲友支持,现在看来一切都得靠自己了。

全面隔离开始前的几个小时,大量巴黎人赶往火车站。似曾相识的画面。
北部地区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守规矩。。。
警察扫街
空无一人的巴黎铁塔,可能真是百年一见了

3月16号

在家工作第一天,总统今晚即将讲话。。。传闻全面封锁,宵禁,等等。不知道是否属实,一会再来更新。

早上看见Nanterre的医护人员开始穿塑料袋当防护服了。

超市爆满,排队拍到外面几百米,开始有人戴口罩,但大部分还是裸奔。。。

意大利开始谴责法国不作为,让这么多人在外边乱跑。准备十天之后天下大乱。。。

国内消息基本都是在说意大利和英国,法国其实情况相当严重了。。。

3月15号

感染人数4500例。昨晚法国总理宣布疫情进入第三阶段,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不必要的场所从15号0点开始全部歇业,饭店商场剧院图书馆健身房等等,只有民生必须的公共场所开门。消息一出,全都上街浪了。。。感觉是最后的晚餐。

今天本以为街上人少一些,结果并没有太大区别。公园还是很多带孩子的家庭,玩球的小孩。依旧没人戴口罩。

涉及全国的市长选举没有取消,法国人照常出门投票。

很多人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出门,被限制自由。。。

--

坐标法国,截止到3月14号3661例感染。目前趋势来看已经开始步呆梨的后尘了。从下周一起所有学校关闭,旅游景区关闭,展览馆关闭,大部分上班族也开始在家工作。

然鹅!全关了疫情就控制住了?昨天晚上出门看见饭店还是人满为患,商场里还是人挤人,该吃吃该喝喝,啥也不耽误。一听说不用去公司,有人没下班就开始订车票准备出去嗨了。

黄马甲照常游行。


现在欧洲普遍就是拖延政策,把高峰拖的越久越好,最好平稳的拖到夏天。但是感觉完全不现实。

user avatar

窝叔的病房系列最新消息:

中国开始拯救世界啦!截至北京时间3月15日17时,已经有143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蔓延

啤酒饮料矿泉水,口罩试剂呼吸机,来,脚抬一下

m.weibo.cn/3660655194/4

作者在评论区神秘现身~


中国加油漫画出了续集,最后一张亮了







20号韩国进来,22号意大利进来,25日伊朗,28号美国

中国表情开始淡定,打针意味着传授经验

日本翻身下床:大哥您来啦,里面请,有人要给您打一针


锵锵,这是最后一张哦


你以为能隔岸观火,实际上是风月同天,同一个地球村。


———————一条分割线————————


窝叔说了一下其中的梗,看各位能get到几个?

中国-熊猫 军队救护 日本-樱花 黑船事件 珍珠公主号 新加坡-鱼尾狮 床最小

韩国-泡菜,双眼皮,环球logo(被子) 意大利-意大利炮,不,意大利面准备上

窗户外: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第一列 尼泊尔:无,友善的小国就不弄梗了,不厚道 巴基斯坦:正在闹蝗灾 俄罗斯:阿达迪斯 澳门:真心泪

第二列 印度:不用口罩,一碗恒河水增强免疫力 沙特:美元口罩(沙特国旗上有阿拉伯文,写不来就不写了) 法国:梗就是没有梗,今天不乳髮

第三列 英国:口罩破了,脱欧分裂 伊朗 德国:正宗的几何线条,没有一点点手工气息 香港:暴徒装备,口罩也要好几层

第四列 澳大利亚:表情,头上着火 丹麦:4小时被德国占领 美国-make china great again 越南:表情 菲律宾

第五列 阿富汗:有些东西看起来是口罩,其实是ak47顶着美国 马来西亚 印尼:香蕉 泰国 柬埔寨

第六列 梵蒂冈:教皇 加麻大:来一根 卡塔尔:金砖口罩(之前是意大利) 朝鲜:没口罩 蒙古

中国在看谁呢哈哈哈

前几天美国总统还和巴西总统进餐,限制欧洲除英国外的所有航班入境,真新冠三结义


期待一个月以后变成这样


半年之后成为这样

人去楼空


图片来自微博 窝叔拯救世界 知乎 @窝叔

谢谢 @多肉 的提示!

喜欢中国的 被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预测欧美疫情的“严重程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应对措施的不断调整,其走向也充满不确定性。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阐述,并力求用一种更具人情味、避免刻板印象的语言来描述。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或一个词来概括“严重程度”。疫情的“严重”体现在多.............
  • 回答
    最近关于国外疫情对进口奶粉影响的担忧,尤其是在欧洲这个奶源优质且出口量大的地区,确实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我来详细说说,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尽量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进口奶粉的“进口”二字,意味着它从生产到我们手中,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供应链。 疫情的爆发,尤其是在.............
  • 回答
    新冠疫情席卷欧洲大陆,意大利无疑是那个最早、最严重的“风暴眼”。为什么是意大利?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意大利的“第一批”不幸: 地理位置和旅游业的“双刃剑”: 意大利是欧洲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着数千万来自.............
  • 回答
    关于美国和欧洲在新冠疫情初期为何成为重灾区,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归结为“经济发达”与“疫情严重”之间的必然联系,其实是对复杂现实的过度简化。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关键因素:1. 早期信息认知和应对速度的差异: “未知”带来的初期误判: 疫情刚爆发.............
  • 回答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尤其是欧美地区,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许多人可能会困惑,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选择在这个时期坚持出国留学?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对个人发展前景的考量,也有对疫情认知的差异,更包含了家庭的期望和现实的权衡。首.............
  • 回答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管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确实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欧美地区,由于其社会结构、人口密度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程度,无疑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要判断这种打击的“沉重”程度,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审视。首先,从公共卫生体系层面来看,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是领先.............
  • 回答
    这则发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新闻,一位男子在脸书上发布视频,讲述他的姐妹因新冠肺炎去世,并指责政府应对不力,这无疑触及了疫情中人们最敏感的神经。这样的个体悲剧,往往是冰山一角,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和公共卫生挑战。要预测欧洲乃至意大利的疫情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事件。一、欧洲整.............
  • 回答
    欧洲新冠疫情的结局,恐怕不会是某种单一的“剧终”,而是更像一场漫长拉锯战的转折,或者说,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常态。很难断言“结束”,因为病毒本身仍在变异,社会也已深深地留下了疫情的烙印。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欧洲疫情的可能走向:1. 病毒与免疫力的博弈: 变异是常态,但可能变得“温和”: 新冠病毒.............
  • 回答
    我现在是一名在欧美留学的研究生,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鉴于目前欧美严峻的疫情形势,我是否应该选择回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决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权衡,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首先,我们得理性看待欧美当前的疫情。虽然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高,但病毒变异株的出现、部分地区防疫政策的调整.............
  • 回答
    欧美医疗体系在这次新冠疫情下的表现确实令人担忧,其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而是根植于长期的结构性弊端。细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碎片化且以营利为导向的体系,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反应迟缓: 公私混合,但私营成分占据主导: 欧美,尤其是美国,其医疗体系的核心特点是高度的私有化。虽然存在公共.............
  • 回答
    欧美的中国留学生在疫情爆发后大量回国避难:一个多维度审视疫情爆发初期,在中国本土疫情严峻之时,欧美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大量回国避难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现象,涉及个人安全、家庭责任、学业规划、社会情感等诸多层面。要评价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与否,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理解其背.............
  • 回答
    “奥密克戎将很快致欧洲六成人口被感染,世卫称‘这或意味着欧洲疫情的结束’”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局限性。首先,理解“六成人口被感染”和“疫情结束”的含义: “六成人口被感染”: 这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传播趋势,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能够在短时.............
  • 回答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表欧盟成员国,就上海的疫情防控向上海市外事办公室提出建议,这件事确实值得我们仔细解读。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沟通,更折射出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跨国界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不同主体在疫情防控上的关切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次建议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 “联动”和“代表性”。欧盟.............
  • 回答
    欧美国家因新冠疫苗短缺,将两剂接种间隔期延长至 612 周,这一举措在科学上是否站得住脚?它又会带来哪些实际影响?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科学性:有其道理,但并非完美无瑕首先,咱们得明白,疫苗的“间隔期”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铁律,而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的。在新冠疫苗研发初期,为了快速评估安.............
  • 回答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全球人口生育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对西南欧、北欧以及美国这样一些本就面临低生育率挑战的地区。我国的情况也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准确估计其具体影响,需要多方面的数据和长期的观察,但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趋势和疫情期间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一些相对细致的推测。先从宏观层面来看,.............
  • 回答
    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的消息无疑是2020年底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件事的影响以及疫苗的未来前景,并探讨它能否改变欧美疫情现状。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的意义与影响: 科学上的突破: 这是人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发出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
  • 回答
    欧美政府放松疫情管控,转向“与病毒共存”的模式,这无疑是这场全球大流行病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个决定背后,是复杂的考量、现实的权衡,以及对未来走向的判断。要理解这一转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与病毒共存”并非是政府的主动选择,而是在现实压力下的必然反应。 疫情的长期.............
  • 回答
    伊朗卫生部发言人将欧美国家参照中国疫情数据视为“黑色玩笑”,这番表态无疑将地缘政治的阴影投射到了全球疫情数据的解读上。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信息的来源与透明度问题首先,需要审视“数据”本身的可靠性。任何国家在公开疫情数据时,都可能存在统计上的偏差、信息收集的延迟、甚至是出.............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我们都盼着能早点背上行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说实话,两年内出境游欧美有没有机会,这事儿还真不好一口咬定,得看好几个方面的情况,而且每个方面都充满了变数。首先,疫情本身的发展趋势是关键中的关键。 咱们得明白,现在全球疫情就像一锅还在熬的汤,里面放了多少料、火候怎么样,都影响.............
  • 回答
    欧盟的意义和没有自己疫苗的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欧盟的意义在哪里?欧盟的意义体现在其对成员国、欧洲乃至全球的深刻影响和独特价值上。其核心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和平与稳定基石: 历史的教训: 欧盟的诞生源于二战的惨痛教训,其核心目标是阻止欧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