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特朗普点赞,拜登感谢,欧美股市大涨,疫苗前景如何?能改变欧美疫情现状吗?

回答
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的消息无疑是2020年底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件事的影响以及疫苗的未来前景,并探讨它能否改变欧美疫情现状。

辉瑞新冠疫苗有效性超90%的意义与影响:

科学上的突破: 这是人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发出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mRNA疫苗技术应用上的重大突破。早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出如此高的有效性,这让科学家和公众都为之振奋。
市场反应:
欧美股市大涨: 消息公布后,全球股市普遍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与旅游、航空、酒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相关的股票表现尤为抢眼。投资者看到了经济复苏的曙光,对未来充满信心。
特朗普点赞: 时任总统特朗普将其归功于其政府的“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强调了其在推动疫苗研发和审批方面所做的努力。
拜登感谢: 当选总统拜登则感谢了科学家和医护人员的辛勤工作,并承诺将加速疫苗的推广和接种工作,呼吁团结合作。
对疫情的直接影响预判:
缓解医疗系统压力: 疫苗的有效性意味着能够大幅降低感染者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概率。一旦大规模接种,重症病例的减少将极大地缓解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压力,为医疗系统争取宝贵的喘息空间。
逐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 随着疫苗的普及,人们的担忧会减轻,对社交距离、封锁等限制措施的忍受度也会提高。这为逐步恢复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受到重创的行业提供了可能性,推动经济复苏。
改变疫情传播模式: 虽然疫苗不能100%阻止感染,但高有效性意味着接种者感染后传播病毒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大规模接种将有助于形成群体免疫,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

疫苗前景展望:

1. 大规模生产与分发挑战:
生产能力: 辉瑞疫苗需要极低的储存温度(70°C),这对全球的冷链物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他疫苗(如Moderna、阿斯利康等)虽然储存要求相对较低,但大规模生产和供应链的稳定依然是关键。
公平分配: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分配疫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发达国家更容易获得疫苗,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疫苗短缺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疫情在一些地区长期存在,并可能产生新的变异毒株。
接种意愿与普及率: 即使疫苗有效且易于获得,也需要足够高比例的人口接种才能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疫苗犹豫、反疫苗情绪以及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科普来解决。

2. 疫苗的长期有效性与变异毒株:
加强针的可能性: 与流感疫苗类似,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可能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或者需要针对新出现的变异毒株进行更新。这意味着未来可能需要接种加强针。
变异毒株的挑战: 新冠病毒的变异是一个持续的威胁。如果出现能够显著逃逸现有疫苗保护力的变异株,那么疫苗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需要及时调整疫苗研发方向。

3. 新疫苗技术的潜力:
mRNA技术的革命: 辉瑞和Moderna的成功预示着mRNA技术在疫苗研发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可以更快地响应新的传染病威胁。
多种技术路线并存: 除了mRNA疫苗,还有病毒载体疫苗(如阿斯利康、强生)、灭活疫苗(如国药、科兴)、重组蛋白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这些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可以满足不同的储存和运输需求,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能否改变欧美疫情现状?

短期内:可以显著缓解,但难以彻底改变。

缓解措施: 在疫苗开始大规模接种后,欧美国家确实看到了病例数和死亡率的下降。医疗系统压力减轻,一些非紧急医疗程序可以恢复。对公众的心理影响也很大,大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希望。
局限性:
接种速度: 即使疫苗有效,要达到能够显著改变疫情轨迹的接种率也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取决于生产、分发和公众的接种意愿。
“未接种”人群的传播: 在疫苗接种尚未普及的群体中,病毒仍然可以自由传播,尤其是在年轻人和不愿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新变异株的出现: 病毒的不断变异,如更具传染性的Alpha、Delta、Omicron等变异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早期疫苗的保护力,并导致了新的疫情高峰。

长期来看:是改变疫情现状的关键,但需要多方面配合。

群体免疫的实现: 当足够比例的人口接种了疫苗(或因感染获得免疫),病毒的传播将受到极大限制,疫情趋于稳定,甚至可能进入地方性流行或被控制在较低水平。
疫苗的更新: 随着病毒的变异,疫苗也需要不断更新迭代,以保持其有效性。
公共卫生措施的配合: 即使有了疫苗,其他公共卫生措施(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检测和追踪)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重要的补充,尤其是在应对新的变异株或在疫苗接种率不高的情况下。
全球合作: 疫情的最终结束依赖于全球范围内的疫苗公平分配和疫情控制。如果疫情在某些地区持续存在,病毒变异的风险就会增加,可能反过来威胁到已经接种了疫苗的国家。

总结:

辉瑞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超90%无疑是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消息,它极大地提振了全球的信心,也为后续的疫苗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它有潜力改变欧美疫情的现状,但并非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 疫苗的大规模接种需要克服生产、分发和接种意愿的挑战,并且需要应对病毒变异的威胁。

可以说,辉瑞疫苗开启了“疫苗时代”,这个时代将是疫情从“大流行”走向“地方性流行”或被有效控制的关键时期。未来的疫情走向,将是疫苗有效性、接种率、病毒变异速度以及全球合作等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它为我们提供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工具,但战胜疫情仍需耐心、毅力和持续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象征希望提振信心意义更大吧。

第一只是98个实验者的数据。

第二个还在临床实验阶段。对比铺开产能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更别说注射了。毕竟几亿人的注射,按照他们的医疗系统的效率。

第三欧美感染者已经很多了。实际上,隔离防止传染已经失败了。

就懂王这个不思悔改,破罐破摔,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解雇国防部长的性格。

指望他在最后74天里给睡王跟美国人民做什么好事,哪怕让摊子不那么烂一点。都是不可能的。

74天,建设性的抗疫是不够的。

但是主要消极无为,以美国现在的感染基数与人数,而且政治狂热,集会聚会,已经日增十二万了。

74天够翻传染者几倍了。

这个数据,是检测不足与滞后。许多认为没事情的都不去检测。而且检测结果很慢。似乎是二周。

一个带病毒的人,从检测出结果到隔离,二周可以感染多少人。

所以官方检测报告说日增十万,实际还是五倍以上,不是危言耸听。

估计得二周后才会达到最高峰。那个时候,又是冬季。容易室内感染。

所以,疫苗不是欧美的救命稻草,反而会成为他们肆无忌惮的虚无的希望。

只是这个消息的时机很有意思。

懂王削减医疗机构资金,造谣他们为了2000美金虚报病人。

自以为聪明。

这些科学家也是很聪明的,不是如此出类拔萃的聪明,当不了科学家。

也不要以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也别以为就懂王会整人。

他们一样会整的你没有任何脾气。

早一点出利好,至少心理上会影响一批选民,说不定不会败那么惨。

懂王算算摇摆州输的票不多。

死的24万人多半是maga,加上亲人朋友也有百万票。

再加上不要大嘴巴得罪科学家,医生,说不定多个一百多万票,就能改写结果

user avatar

我看死得更快。

没有疫苗,有关国家和一些民众尚且会担心疫情恶化或旷日持久,平常知道要戴个口罩,碰面时知道相互避开,减少外出。

现在倒好,有疫苗了!

趴体开起来!比赛打起来!黄马甲穿起来!

浪里个浪,浪里个浪!

话说,上次瑞德西韦不是已经摆过一次乌龙了吗?那时候股市不也是大涨了一拨吗?

重磅好消息!临床试验发现瑞德西韦效果显著 吉利德科学携美股飙升


美股就是华尔街收割全球韭菜的工具之一!!!

1,美国股市与美国经济已经脱节,是一种金融游戏。

2,美国股市自己炒自己,是没法生钱的,就像赌桌一样。一定需要不断吸食外来资金,才能不断维持和推高股市。

3,这些外来资金包括三部分:一是美元放水,二是海外利润,三是外国资金涌入。

4,如今,一其实也不能带来资金涌入,因为同时会负债。二其实这些年跨国公司并不愿把资本转入美国,例如亚马逊、谷歌、苹果就都在爱尔兰。那么,只能靠外来资金涌入了。

5,为了吸引外来资金,华尔街就需要维持股市繁荣假象,所以有一,美元放水不断推高股价,让外资觉得在美国股市有钱可以赚。

更重要的,就是美国要不断推陈出新,提出新概念、新科技,新玩意,这样才能忽悠外国买家,或者境外买家才有动机、借口、由头,把资金转入美国。

比如科技天才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其实不过是个解决郊区无线上网的东西,用起来还要背口大锅,郊区几个人?怎么替代5G。但是不要紧,现在美国把它炒起来,像模像样隔一段时间发几十颗小卫星,然后美媒造势,美国星球大战计划2.0版。那些不明就里的中东的、拉美的、印度的长期迷信美国的财主,本来就在寻机向美国转移资金,于是忽悠他们本国人,把更多的钱转入美国。

外资一旦上钩、接盘,美国财团自己的资本就会借坡下驴,然后转向另一个项目。


资本过境之处,无不尸横累累。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特朗普,真的不知道咋说他好了。

几大疫苗公司,选前釜底抽薪,说疫苗出不来;选后刚宣布拜登胜选,就出来说疫苗成功。辉瑞CEO居然说他们的疫苗是Game Changer。

你被耍了,你还点赞,真不明白咋回事啊?

疫苗有啥前景不前景的,中国打了多少万人了,中国的疫苗一向领先世界么?

病毒12月底就通报who了,为了确保phase I,省里“耽误”工作了,签完一周就封城。你特朗普还不明白这是个报应吗?穷寇莫追,留有余地,你就死在历史知识太差,根子是数学不好。

美国医疗界被你三番五次砍预算砍保险,一看机会到了,交换一个眼神,就下刀子了。手术室里的智力欣赏,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医学院的分数线可是远远高过商学院的,“医法工商,四大天王”,你觉得自己占得了便宜吗?

“报应+报复”的政变,就是这次美国大选的隐线,要不我点拨,谁会跟你说这些?

user avatar

这不是新冠疫苗!

这不是新冠疫苗!

这不是新冠疫苗!

这是一剂政治疫苗。

为什么漂亮国大选以后,福克斯新闻光速反水,盟友打电话庆祝拜登当选(英国的鲍里斯已经叫川川前总统了),辉瑞疫苗突然研发成功?

这是为了搞川普。

川普当大统领这四年,漂亮国的盟友四分五裂,媒体被骂了四年fake news,科技巨头怨声载道。

好不容易川普大势已去,各大阵营肯定加紧站队表忠心。

90%的有效性什么概念?

在我国,你敢推出90%有效性的疫苗,从卫健委,市场管理局到企业,医院肯定被抓几百人,牢底坐穿。

但是漂亮国就敢这么做。

为什么?

天下苦川久矣!

所以这个疫苗,对漂亮国的疫情毫无意义。

但是能把川普恶心走,这对漂亮国某些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意义。

user avatar

谢邀,并不能。

美国想在美国人群体中重建对疫苗的信任,需要费很大功夫。

就在今天,美国这边刚刚出了一个大新闻:美国FDA和CDC正式批准了辉瑞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投入市场,


从今天开始陆续有300万份疫苗将运送到美国各个州。

但是这未必对消除疫情有什么特别大的决定性作用,


要知道当下的美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民众是拒绝接受疫苗的,



而希望能够尽快接种疫苗的人数占比

也只是从疫情初期的13%升高到22%。

这个数据也是让我们一众吃瓜群众都惊呆了,



之前我们就讲过美国人对疫苗排斥的事情,

但是除了美国那群反智或者极端宗教分子之外,

美国普通民众对疫苗的排斥还有一些备的原因,


这主要是美国医药公司和政府的一些黑历史

导致了民众对政府推行的疫苗一直持有怀疑和警惕的态度。



比较有名的一个黑历史就是

早前在美国发生了塔斯基吉事件,

塔斯基吉是一所美国的纯黑人大学。

美国政府在这所大学里去骗,去忽悠那些

美国底层的黑人和大学生们,

摇着医学研究,造福全人类的旗帜,

骗他们去当志愿者,

官方理由是为了开发新疫苗。


自1932年起,美国公共卫生部以400名非洲裔黑人男子为试验品秘密研究梅毒对人体的危害,隐瞒当事人长达40年,


这个实验的主旨是观察男性黑人在感染梅毒后,

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梅毒病情的发展会如何?

就这么一个实验,

造成了近600名黑人同胞感染,

其中3/4的参与实验者

以及60名参与实验者的亲属也被传染后死亡。



尽管美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东窗事发后下令彻查、予以赔偿,并最终于1997年给出了迟到的道歉,却无法挽回对受害人造成的莫大伤害。



但是如果你认为美国政府和医药集团只针对黑人同胞下手,

那就是你天真了。

要知道美国黑人只占到总人口的15%左右,



而其他黑历史就更可怕了,


比如这个卡特疫苗儿童瘫痪事件,



1955年春天,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制药厂在制造小儿麻痹疫苗过程中,由于灭活病菌做的不彻底,在之后的安全测试中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这些疫苗就这样投入了使用,等于在人为的传播疾病。


结果导致接种疫苗的12万名儿童当中4万人染病,其中200人直接瘫痪,10人死亡。事后包括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部长、副部长、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等高官悉数辞职,卡特制药厂被罚以巨款。



今年新冠疫情下,特朗普政府几次三番催促疫苗加快上市,


这让很多美国人想起了当年1976年美国“猪流感免疫计划”的那场惨剧。



1976年,猪流感在美国爆发,联邦政府担心会爆发大规模疫情,福特总统敦促国会拨款1.35亿美元研制疫苗,以实现全民免疫。


福特总统要求尽快搞出疫苗,要争取在1976年10月进行全民接种。于是留给疫苗科研人员只剩下几个月时间。



于是国会开始对制药企业施压,督促他们加快流感疫苗的研制。、


制药企业认为,要研发出合格的疫苗需要几年时间的试验和临床试用,让企业研制和分发一种未经试验的药品实在是勉为其难。


但为了联邦政府的政绩,国会同意在疫苗安全问题上为制药企业免责。也就是说你只管赶紧搞出疫苗,出了问题国家负责。



于是疫苗企业真的很快搞出了疫苗,从1976年10月1日开始,至10月11日,美国共有4千万人接受了猪流感疫苗注射。



在接种疫苗的那些天,美国政府进行大量宣传工作,号召大家接受猪流感疫苗注射。数以千计的医生护士,在医院,学校,政府部门,救火站等地设立临时注射站。许多政治人物高调参与,以示表率。许多人在临时注射站前排队,有许多人要等一两个小时。


然而,几天之内,有一些人在接受猪流感疫苗注射后发生严重不适。


在10月12日,更有匹兹堡地区的3位老人在接受了猪流感疫苗注射几个小时后心脏病发作而死亡。这些情况导致政府宣布猪流感疫苗注射暂停。而后,又有报告疫苗引发神经系统的问题。最终,12月16日美国政府中止了猪流感疫苗注射计划。



福特总统用保护美国人健康来赢得声望的想法破产了,他在年底的大选中输给了卡特。


而专家们预料的1976年大流感也没暴发。倒是美国政府的大动作引发不小的恐慌。事前事后都有不少批评指责。有的批评大规模疫苗注射是政治炒作。有的抱怨疫苗注射后造成后遗症。


1976年美国猪流感免疫计划的失败,也给人们留下了“疫苗比流感杀死了更多美国人”的黑色记忆。


而当年首先接种的就是儿童,而1976年的那批儿童,如今也都是人到中年了,童年对疫苗的阴影如思想钢印一般让他们本能地抵触政府推行的疫苗。


所以你能看到在反疫苗运动的队伍中,多是中老年人。



诸如此类黑历史,加剧了美国民众对疫苗的抵触,尤其是当他们又看到联邦政府在赶鸭子上架一般推行疫苗,就更担心了。


另一方面,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

每个种族自身的差异性都是比较大的。

开发研究这个疫苗的时候,

如果没有足够的少数族裔参与,

这个疫苗是如何保证对于这些少数族裔是没有副作用的呢?

那么这些少数族裔到底该不该打这个疫苗呢?

久而久之,

这也会形成诚信危机效应,

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相互进入一个不信任的死循环,

这就基本上只有两个字了:无解!

最近随着美国疫苗的正式批准上市,又是一批吹美国的爆款文章出炉了,

对美国疫苗是赞不绝口,就好似他们已经自己接种过了似的,

这美国疫苗又不是美国队长血清,有那么神奇吗?

要是真的那么神奇,为何美国人自己会有那么多人不信任呢?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

这次被批准的辉瑞疫苗是mRNA疫苗,

虽然这种技术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容易扩大生产的,

但你要知道,之前没有任何一款mRNA疫苗是被证实批准上市的,

于是趁着联邦政府大干快上急速拨款的契机,

辉瑞用联邦政府拨的巨款加速了mRNA疫苗技术的研究,

原本数年需要自己投入经费研究的东西

这次甲方提前给足了预算,

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中国这边采用的是主要以技术稳定的灭活疫苗路线,同时国产的mRNA疫苗也在研发中心,


但中国人明显没有把宝压在技术过于超前的mRNA疫苗上,主要是考虑到技术太新,之前没有成熟上市的疫苗。


所以如果你在网上看到有人拿辉瑞疫苗说美国疫苗比中国疫苗技术高超,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初的一批接种疫苗的美国人,是在为全人类验证mRNA疫苗技术。


这个道理,很多美国人也明白。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福奇博士前阵子十分悲观地看待美国疫苗接种问题,

他很担心接种疫苗的民众比例不会太高

而按照美国疫情现如今的情况,

疫苗的接种若不超过半数

那么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呜呼哉!

如今的美国正在吞下当年犯的错的恶果

我们只希望这次辉瑞的疫苗是真的没问题

而不是又一次1976猪流感疫苗闹剧。

user avatar

昨夜,辉瑞新冠疫苗有效率90%刷屏!很多人忽略了3个关键问题

11月9日,辉瑞和BioNTech宣布了一个大消息[1]:

两家联合研发的新冠候选疫苗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重大进展,在第二次注射后7天,疫苗有效率超过90%。

(来源:辉瑞官网)


如果这个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达标,他们计划在11月的第三周,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

听到这个消息时,很多人都兴奋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有43538人,是不是说明这个疫苗比别的厉害多了?

但有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一个细节:“90%有效率”,是根据“94位感染新冠的受试者”的数据判断的,这还只是第1次中期分析的结论。

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么有限的数据,就能判断疫苗的有效率吗?


想必大家还记得,今年9月,阿斯利康由于一位受试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曾暂停过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回顾戳:突发,阿斯利康叫停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专家:暂停不等于失败)。

之后,各界都呼吁公开新冠疫苗试验方案,提高信息透明度——怕就怕病急乱投医,万一哪家的“问题疫苗”不明不白获得了紧急使用许可,后果不堪设想。

没错,辉瑞也在风口浪尖之时,公布了候选疫苗BNT162b2的I/II/III期试验方案[2],你们今天听说的这个III期试验,就是它的一部分。

这项临床试验找的受试者,都是之前从没感染过新冠的健康人,随机双盲分为1:1的两组,分别接种候选新冠疫苗和安慰剂(“双盲”就是,给受试者打疫苗的人和受试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注射的是什么,以免有心理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然后正常生活(会要求注意避孕),定期随访。



检验一个呼吸道病毒疫苗是否有效,不是看多少人打完疫苗没感染,而是看接种候选疫苗的人里,有多少人出现了感染病毒的症状、而且测出了核酸阳性。

所以,这里说的“疫苗有效率”,不是“完全预防感染新冠病毒”,而是“避免成为有症状感染者”(所以不包括“预防无症状感染”)。某些媒体直接说它“阻止了90%的感染”,措辞是不严谨的。

辉瑞这个试验也是一样,看的是受试者接种第2剂疫苗后一定时间内,有多少人出现了至少1种新冠感染症状+鼻拭子核酸阳性。

美国FDA的标准是,新冠疫苗有效率最低要达到50%,才能获得紧急使用许可。(当然,这是及格线,正常情况下疫苗想要上市要求更高。)

辉瑞给自己定的小目标稍微高一些——60%。

60%的有效率是什么概念呢?

假设打完安慰剂的人(也就是没有疫苗保护)一年内的患病率是1.3%,那么打了疫苗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减少60%的感染,也就是只有0.52%的患病率。


在这个过程中,每当有症状的感染者达到一定数量,研究人员还会做一次中期分析(interim analysis)。

他们本来计划做4次中期分析,后来和FDA讨论后改成了3次。当有症状感染者人数:

● 达到62人时,进行第1次中期分析;

● 达到92人时,进行第2次中期分析;

● 达到120人时,进行第3次中期分析。

为什么感染人数才这么少就要分析一波呢?

其实,这是为了早点判断疫苗的效果,看有没有达到要求。分阶段进行,每一小步都达标了,再判断试验要不要继续下去。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等他们讨论完后,发现真正收集到的感染人数已经有94例了……于是干脆全部拿来进行第1次中期分析。

那么90%的有效率,又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试验计划里有一张表格,假设了每次中期分析的成功和无效标准,对应的疫苗有效率如下:


(来源:辉瑞官网,IA=中期分析;VE=疫苗有效率。括号里的比值就是疫苗组感染者:安慰剂组感染者的人数比值)

比如,原计划第3次中期分析是92人,假设疫苗组25人感染、安慰剂组67人感染(两组人数相同),说明打疫苗降低了(67-25)/67=62.7%的感染数,也就是保护效力为62.7%。

一旦达到了上面表格里有效率的成功点,就计划向FDA提交紧急许可授权;没达到就继续试验;而一旦低于了无效边界,试验就不用继续了。

如果保护效力比这还高,疫苗组感染人数就会比25人更小。

所以,在仅有94人感染的情况下,就判断有效率高达90%,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有理有据算出来的。

既然疫苗效果如此超出预期,在这时申请紧急使用许可,给高危易感人群尽早用上、减少感染,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临床试验还没结束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我国目前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而辉瑞这款是mRNA疫苗,安全性和长期的保护效力究竟如何,还需要继续监测。让我们期待更多消息吧!

最后,给你提炼几个关键要点:

● 辉瑞新冠候选疫苗有效率高达90%,不是最终结论,而是第一次中期分析在受试者中收集到94例感染者得出的结果;

● 这里的有效率不是“完全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而是“避免成为有症状感染者”,并不包括“避免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 疫苗可能借此申请美国FDA的紧急使用许可,但临床试验还没结束,疫苗的长期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到底有多久,还需要继续观察。


审稿专家:卢学新 |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免疫学博士

参考文献

[1]pfizer.com/news/press-r

[2]pfe-pfizercom-d8-prod.s3.amazonaws.com

user avatar

朋友们,若论哪些国家享有最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显然都是那些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然而疫情也格外严重的国家。战胜疫情这事,跟资源丰富不丰富、经济发达不发达没关系。那些疫情严重的国家的科学技术本来就是最领先的。

这个疫苗要求全程零下七十摄氏度冷链保存,这是能把二氧化碳冻成干冰的温度。不管这个疫苗好使不好使,现在能提供零下七十度冷链技术的只有中国的冰箱厂商。利好茅台是肯定的了,签了冰箱大单肯定要喝茅台。

user avatar

利好是利好,

不过个人感觉是现实版毁堤淹田,针对特朗普。

股票感觉有炒作行为,让人接盘,

疫苗效果不错,但其最后作用需要持续实验和观察,

美国人搞不好更浪了,短期反而加速新冠肺炎患者传播。


美国现实版毁堤淹田,针对特朗普,

这消息迟不公布早不公布,等到拜登基本确认当美国总统公布,


仿佛拜登当上总统,美国大惊喜出现。

美国人因为长期奶头乐文化教育,许多人其实很迷信,

这仿佛说拜登是大运气之人,天命之子!

给拜登送上大礼物。



而特朗普基本要下台,

要是早点公布,股市大涨,疫苗研发成功,

特朗普还可以多收获一波选票。

所有人一起来针对特朗普,



早点公布,

美国人会不会更加有信心,

美股走势更好,资金流向美国,

世界美国盟友更加信赖美国,


治理新冠肺炎,患者多少人,死亡多少人,

大家全然不在乎,

反正死的都是类似我们这种穷鬼。

各种政策制定,宣传大抵围绕选举,要选票。





二疫苗效果不错,但这个冬天欧美还需要熬。

原因有:

1疫苗还需要继续试验,

2这款疫苗今年产量大约是5000万支,明年疫苗产量是13亿只左右,

从疫苗生产出来,

再到疫苗运输到医院,

再通知个人去打疫苗,

再人形成抗体,

这需要时间。

3欧美大量人是反对打疫苗的,

欧洲对疫苗的安全性最不信任,只有50%的东欧民众和59%的西欧民众认可“疫苗是安全的”。


《今日美国》与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在8月28至31日间调查了1000人,发现当中67%的人不愿接种新冠疫苗,当中44%的人说,会观察别人的反应后才下决定,另外23%则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打疫苗,相比之下,只有1/3的人愿意第一时间打针,6%的人未有决定。


戴口罩在欧美都这么难,

何况这么快研发的疫苗了?


4戴口罩,各种被限制,人憋时间长了,

得到一个好消息容易非常浪,喜欢出去玩,喜欢聚会。



目前全球经济明显不景气,还在加速中,

因为最近新冠肺炎传播非常厉害,

日新增在50万例以上,

欧洲英国,法国,德国等都宣布各种封锁政策。


人活动大大减少,经济肯定衰退。

这年许多大公司年报各项数据肯定很惨,

现在炒作炒作股市,便于大资金出货!


到时候大家一看数据很差,再渲染一波经济差,压压股市,

买回来。








发达国家更不信任疫苗,中国信任疫苗比例接近80%,日本不足40%_手机网易网

纽约州连续30天阳性率低于1%...2/3民众不愿注射疫苗,亚裔愿打比例占多数..._病毒检测

user avatar

辉瑞真强,对新冠这种高变异性病毒,搞疫苗走mRNA路线。

user avatar

反正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我认为欧洲疫情可能不是单靠疫苗能彻底解决的,或者说至少不是在疫苗能够大规模全民接种前可能彻底控制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从骨子里面没有认识到抗疫也是他们每个人自己的责任。也许需要每个人暂时牺牲一点儿自由,放弃一点儿生活上的便利来帮助实现。

疫情期间,我来瑞典开始学业的第一天,从北京直飞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然后在哥本哈根机场坐火车到达瑞典哥德堡。

因为行李较多,我在火车站出口准备打出租车。但因为没有在国内提前兑换瑞典克朗,我需要找一个支持银联的ATM机取钱,但我不知道在哪里。

于是,我叫住了从我身边经过的路人,当扭头看到我时,两个一米八一米九的大汉吓得倒退好多步,而我仅仅身材中等,身高一米七出头…搞得我目瞪口呆。

为啥?

因为我戴了口罩!

即便瑞典疫情之前如此严重,但在他们的认知里,口罩只是患病的人才需要带的,正常人根本不用。所以一看到我就以为我患病了。

看出来了么?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新冠,他们表现得很矛盾,一方面感到害怕(所以才吓得连连后退)。但另一方面,觉得抗击疫情那是社会,是政府的责任,雨我无瓜,我不参加,也不能影响到我,哪怕是暂时的。

抗击疫情?很好!政府快行动吧…

什么?需要封城!滚蛋吧,我要自由生活…

要关闭酒吧,餐厅?想都别想,我可是必须泡吧喝酒吃饭聊天的…

要我戴口罩?也不可能,那玩意儿…………挺麻烦的…有病的人才需要戴…

连最起码的戴口罩这样的个人措施都不愿意去做,自然也就更没人愿意严格执行其他的公共性措施了。

user avatar

谢邀。

先说说什么mRNA疫苗,mRNA疫苗的优势在哪里:

mRNA(信使RNA)就像一个携带着细胞用来合成不同蛋白质的模板。在人类细胞内,根据DNA内的遗传信息制造蛋白质需要两个主要步骤。首先,在细胞核中,DNA编码的信息转录到mRNA上。mRNA从细胞核移动至细胞质,核糖体将其翻译成蛋白质,从而发挥对细胞和组织的功能。

与传统疫苗直接引入抗原蛋白刺激宿主免疫应答不同,mRNA疫苗引入编码疾病特异性抗原的mRNA,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机制产生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应答。在体内,这些外来抗原的产生为免疫系统识别和记忆这种病毒抗原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未来由相同抗原引起的病毒感染。

简而言之,相比传统疫苗,mRNA疫苗的优势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 RNA疫苗能够几乎无害地并紧密模拟病毒触发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并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不同免疫反应——在个体的层面,理论上具备更高的诱导免疫效率;
  • 通过体外转录(IVT),mRNA可以在无细胞环境中大量生成,从而实现快速开发、简化生成流程及更经济地生产mRNA疫苗——在社会的层面,mRNA疫苗更加容易大规模生产和快速分发;

通俗地说就是:

  • 灭活疫苗是把已经失去了活性病毒样本交给免疫系统去学习,以便于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可能入侵的活病毒;
  • mRNA疫苗则是把病毒的源代码(mRNA)交给了免疫系统,让人体自己生产模拟器(病毒抗原)和训练对病毒的打击(诱导免疫);

后者的诱导免疫效率也就更高,但研发难度也更大。

这个技术路线与我国目前扛大梁的灭活疫苗是不一样的,我国的灭活疫苗技术上相对传统,但优势在于研发速度快,能够快速拿出产品:

至于说欧美疫苗比国产疫苗先进的说法 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同样原理mRNA疫苗,我国也同样是有在开发的。事实上,我国用的是“饱和式研发”,五条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举,其中也包括了mRNA疫苗:

关于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度和产能,现阶段的信息并不少。我国是按照五条技术路线部署疫苗研发的,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活疫苗和核酸疫苗。按照钟南山院士6月6日直播中的说法,我国目前一共有5类6种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灭活疫苗有两种)。

不过,截至目前,我国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进度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披露,

所以,辉瑞疫苗(目前看起来)的成功和拜登的当选,对于眼下的欧美股市乃至欧美社会是双重的强心针;

double shot~~

因为这两件事都意味着希望——欧美的疫情扩散得到阻断、美国这个在某位(前)总统带领下一路狂奔的最大疫情存量+增量聚集地得到控制的希望;

所以短短一个小时里,我们看到的是市场的极度信心:

美国辉瑞制药和德国BioNTech周一美股盘前宣布了其合作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实验的首批结果,显示其有效性超过90%。

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大涨,美股期货上涨,欧股涨幅继续扩大,意大利富时FMIB指数涨近5%,德国DAX指数涨超5%,法国CAC40指数涨超7%。截至发稿时,辉瑞(NYSE: PFE)涨12%,BioNTech(Nasdaq: BNTX)涨16%。

说回这次辉瑞(和BioNTech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本身——试验名称是BNT162b2,以下简称“辉瑞疫苗”——我认为有几点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 目前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的美国公司中,辉瑞疫苗的被试者是最多的,9月16日就达到招募3万人的目标,其后又将被试者范围扩大到4.4万人;
  • 约42%的全球参与者和30%的美国参与者具有不同种族背景。该临床试验正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在总共164例确诊的新冠病例中进行最终分析,现在披露的是前94位确诊患者的数据——所以目前披露的结果叫做“中期分析”;
  • 这次披露的中期分析是在43000多名接受了两剂疫苗或安慰剂的志愿者中,对头94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只有不到10%的感染病例是接种疫苗的被试者。超过90%的病例发生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
  • 辉瑞在测试中每两针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仅为21天。测试者在接受注射后,观察期为接受注射7天后;
  • 该发现是在第3阶段试验中对新冠疫苗进行首次独立分析的结果,这是商业使用许可之前的最后试验阶段;
  • 后续研究还将评估候选疫苗在先前接触过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提供针对新冠的保护的潜力,以及针对严重新冠并发症的疫苗预防。

总的来说,目前看来,虽然辉瑞的实验数据看起来比较理想,但离真正的所谓“试验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尤其是“90%有效率”的说法也不够严谨、有“标题党”之嫌,但这个粗糙的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FDA的预期:

美国FDA批准新冠疫苗的前置要求是在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至少有50%的有效预防率;

不管如何,欧美国家对这个消息已经渴望太久,过去大半年来,新冠已经毫无疑问的是欧美世界的头号大敌。所以也就不奇怪辉瑞在这个数据披露后立刻向美国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EUA),并表示今年将生产5000万剂这种新的mRNA技术的疫苗,到2021年将再生产13亿剂。

而欧美国家们的态度则更加明确,直接用订单说话:

  • 美国下达1亿剂注射剂的订单,此外还有5亿剂的优先购买权;
  • 英国已经敲定采购3000万剂;
  • 欧盟则在就2亿剂疫苗的采购进行谈判。

不过最让我惊奇的消息在这里:

11月9日讯,受辉瑞疫苗消息利好,AMC院线盘前大涨60%。

看来欧美人民真的在家里快憋坏了,有了疫苗第一件想干的事情是居然是看电影。

参考:

1. pfizer.com/news/press-r

2. cas.org/zh-hans/blog/co

3.amp.theguardian.com/wor

4. nature.com/articles/d41

5.news.bioon.com/article/

user avatar

睡王一当选,疫苗就出来了。

懂王还在台上,异常情况中断试验。

看着一天死上千人,想拖就拖,直到胜选,吃人血馒头吃得这么赤裸裸,还真是灯塔国啊…………

user avatar

这么巧?辉瑞CEO这波操作也太精准了

路透社11月11日报道称,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辉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Albert Bourla)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一(11月9日)出售了价值556万美元的公司股票。

也是在那一天,辉瑞制药向外界公开宣布,与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有效率高达90%。当天,这两家公司的股价飙升。


辉瑞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在回应美媒质询时表示,阿尔伯特·布尔拉出售股票是因为辉瑞公司的股票达到了预定价格,这次抛售是阿尔伯特·布尔拉于8月19日批准的一项计划中的一部分。

路透社称,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二(11月10日)晚间提交的文件显示,阿尔伯特·布尔拉以每股41.9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32,508股公司股票。

辉瑞公司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向外界宣布,根据初期试验结果显示,该公司与德国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有效率高达90%。这一消息当即推动了该公司股价与大盘一同走高。

当天,该公司股价一度上涨15%,每股的盘中最高点达到41.99美元,而在收盘前上涨了7.7%,周二,该公司股价持平,周三,股价下跌超1%,交易价格跌至每股38.75美元。


在阿尔伯特·布尔拉周一以接近当日该公司股价盘中高点的价格出售公司股票,带来近560万美元的收益后,阿尔伯特·布尔拉的抛售行为也受到了多方质疑。

在回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质询时,辉瑞公司的新闻发言人称,此次抛售股票是公司CEO阿尔伯特·布尔拉个人理财计划以及公司预先制定 (10b5-1)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允许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内部人士在预定的时间交易预定数量的股票。

当被问到外界认为阿尔伯特·布尔拉“可能从公司的利好消息中获利”,这种看法是否会让辉瑞公司以及阿尔伯特·布尔本人拉取消抛售计划时,辉瑞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是通过第三方股票管理人管理的预定计划”。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许多上市公司的高管会在预定的时间段内出售股票,从而使他们的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但他们可以选择推迟抛售,以免给公众留下公司高管利用一次性事件提振公司股价从而从中获利的印象。


但与此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还表示,阿尔伯特·布尔拉向其记者透露,美国当地时间上周日(11月8日),也就是辉瑞制药向外界公开宣布其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有效率高达90%这一消息的前一天,自己就已经得知这一试验数据。

针对辉瑞制药CEO抛售股票的行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还补充称,就在几个月前,另一家研发新冠疫苗的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的高管也是在本公司公布疫苗试验结果后抛售了股票。当时就有批评人士指责Moderna夸大了疫苗试验的结果,但该公司仍旧在疫苗试验结果公布后立即通过股票销售筹集了13亿美元。

而在一周后该公司股价下跌之前,公司高管们则抛售了价值数千万美元的Moderna股票。一些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呼吁要对Moderna可能存在的非法操纵市场的行为展开调查。


据此前公开报道,虽然辉瑞制药向外界公开宣布其新冠疫苗有效率高达90%,但英国的科学媒介中心网站也发表了世界各国专业学者对于辉瑞这款疫苗的种种“担忧”。

一些欧美学者对这款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质疑,称尚无数据显示这款疫苗的保护力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英国巴斯大学的学者安德鲁·普雷斯顿就表示这款疫苗试验的实际数据尚未公开供全面审查,需要指出的是,该试验尚未完成。

英国首席医学官克里斯·惠蒂也表示,辉瑞疫苗的进展“展示了科学的力量”,但他也提醒说,疫苗最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则“有待观察”。

而以伯明翰大学冷链物流学专家托比·彼得斯为代表的一众欧美产业专家学者则表示,为了保护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多数疫苗必须在特定温度进行保存,通常而言为2-8摄氏度。但辉瑞公司生产的这款新款疫苗必须在-80℃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在没有大量投资的情况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具备在这样的温度下分发如此大量疫苗的物流能力。

user avatar

谢邀。

90%的疫苗有效性是非常高的数据了,之前美国药监局设立的批准门槛是有效性大于50%,辉瑞和BioNTech自己内部的预期好像是60-70%。

我前一份工作是做流感疫苗的,同样是RNA病毒,流感疫苗如果某年的疫苗有效性达到70%就可以烧高香了。有些年因为押错题,疫苗和流行毒株错配了导致疫苗有效性只有10%。

当然了,目前来看,新冠病毒变异的速度还远远比不上流感病毒,因为新冠病毒有保守的纠错机制,而且感染人口还是远远无法和流感比(几千万和几十亿),更不用说流感可以很轻易的跨物种交叉传播(猪流感,禽流感)。

具体到90%的疫苗有效性(Vaccine Efficacy)数据,一般的算法是找一批健康人,一批接种真疫苗,另一批接种安慰剂(有的用生理盐水,有的用其它疫苗),然后几个月后看两组人里面得新冠的比例是多少,差值一比就是这个疫苗有效性了。90%有效性的话,意味着原来你得新冠的几率本来比如是1%,现在就变成0.1%了。

这只是新冠疫苗的第一重效果,也就是保护接种了的人大大降低了得新冠的可能性。第二重效果是从公共卫生角度的收益,也就是形成群体免疫。是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从来都是靠疫苗形成的。自然状态下不存在什么群体免疫,只会给病毒更大的养蛊环境,那些鼓吹顺其自然形成群体免疫的都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子。

形成群体免疫了以后才能真正的减缓病毒的传播,同时也保护了那些本身抵抗力弱、或者不适宜接种疫苗的人群。这才是人类文明当下正常的伦理水准。

至于有很多人拿90%的疫苗有效性和国产的灭活新冠疫苗的100%抗体转阳率比较,这是apples to oranges,完全是两个概念,没法说哪个比哪个更好。因为接种疫苗形成的抗体是抵御新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形成的抗体能不能有效的阻止病毒的进一步增殖扩张,还是要具体看临床数据的。所以下一步也很期待国产新冠疫苗的数据。

讲完了疫苗有效性,下一步要观察的是疫苗的安全性(不良事件的比例和严重程度),以及疫苗保护效力的持久性。三期数据完整公布以后,疫苗安全性也会一起公布,而持久性的话肯定要等上市以后跟踪观察。虽然媒体炒作二次感染的新闻很多,但其实从人口比例来讲还是很低的(当然了,到底会不会同一个毒株二次感染现在很难测定,有可能低估了二次感染的人数),所以我对疫苗的长期效力也保持谨慎乐观。辉瑞的这个有效性数据是一个大惊喜,希望长期效力能给我们第二个惊喜。

最后说一句,欧美股市今天涨疯了,我隐隐感觉大家会更浪,疫苗出来之前的这个冬季疫情反而会更上一个台阶。。。

user avatar

我记得当初瑞德西韦号称“有效”的时候,诸君也是这么吹的,还给它起了个外号叫“人民的希望”……无论有没有效,美国顶级医药公司黑科技,一定是要吹的。

在这个时间点上放出这样的消息,实在不像是要救人,而像是在炒股割韭菜。

我不是不信美帝,都知道美帝厉害,就像年初某些人说的,科技第一的国家,国力第一的国家,解决疫情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35艘医疗船,180个战地医院,8万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小小新冠病毒,弹指间灰飞烟灭……

我有点信美帝的实力,但我一点也不信美国资本家政客的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毕竟他们在疫情期间还在发国难财,有人隐瞒疫情消息炒股,有人改行开医疗公司赚的盘满钵满,自新冠疫情开始以来,美国亿万富翁的财富增长了近20%。2020年最近7个月,2000多名亿万富翁的总资产已升至创纪录水平,达到约10.2万亿美元。

疫情期间,美国643位亿万富翁的总资产从2.9万亿美元增至3.5万亿美元,另有29个人加入了“万亿美元俱乐部”。亿万富翁们的集体财富增加了5840亿美元,但同时仍有约4550万美国人申请失业。

我看这个疫苗的“利好消息”一出,美国人民会不会战胜疫情我不知道,美国富豪的资产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疫苗有没有用,我不敢说,医疗的事情是科学、理性、专业的事情,是要看实际效果的。短短不到一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瑞德西韦“无效”,美国全国确诊感染1000多万人,死亡24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疫苗有没有效,什么时候有效,还得靠美国人民自己去体验。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特朗普那时候天天口嗨,说“疫苗马上出来”,但是没有人信,理智、客观、老成的科学家福奇博士总是泼冷水,说“一年也不见得能出来”。美国反智的底层人民还在“抵制疫苗”,怒骂疫苗是邪恶政府和资本家比尔.盖茨控制人民的工具。

然后就在拜登胜选之后,立马“重大利好”消息就出来了,新冠疫苗有效性就90%了,全美欢呼,股市大涨,欢乐的气氛都蔓延到中文互联网了。感觉明天美帝就会消灭病毒、重整旗鼓、再次成为世界的灯塔一样。

有人又要骂我“嫉妒美国”,我当然嫉妒啊。

是啊,我看着美国人,满怀羡慕。

全球近现代积攒了上百年的财富,所有的资源、资产、人才、劳动力,都被你们廉价掠夺。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你们擅长把他人的变成自己的,把世界的变成美国的;把自由的变成自私的,把人民变成反智的。

你们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你们可以选择在疫情中搞“新冠派对”,你们可以选择游手好闲吃一美元炸鸡,你们可以选择在大街上拔枪对射,你们可以选择痛苦呼号死在被抛弃的养老院,你们还可以选择被一车一车拉出去,和许许多多的人一起,埋葬在那个无人岛。

你们把全世界许多人,都变成了“精神美国人”。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来都想着为美国欢呼。

今天许多人谈起美国,都是心里有火,眼中有光。

因为黄老爷来了,钱就到了。

user avatar

不仅对欧美,对全球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如果详细的数据公布后也很漂亮的话,或许能成为人类对抗新冠进程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辉瑞90%有效性的确值得称赞,但国药灭活疫苗的有效性或许丝毫不落下风,引发的国际反响却是天差地别。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对比下这两个疫苗

都是新闻公告,都是三期临床,双方都没有论文的发表,没有公布详细的数据。


在样本量方面,国药入组5万(接种后出境前往高风险地区的人数为5.6万人)。辉瑞入组人数四万多。


两者差距并不大,且通稿中的描述都是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比较显著的差别,就是辉瑞公布了疫苗有效性。

疫苗有效性=(未接种或安慰剂人群感染的概率-接种人群感染的概率)/未接种或安慰剂人群感染的概率

如果辉瑞三期临床的安慰剂与实验组人数相同,那么报告的94个确诊病例要得到90%的有效性,意味着94个确诊者中,有85人接种安慰剂,9人接种疫苗。在这么大样本量的情况下,94个确诊者感染的风险默认相等,才能得出90%的结论。

那么国药的通稿是怎么说的呢?

尽管没有详细的数据,但是国药董事长前几天说5万多名接种者离境后「零感染」。那是不是这些人都很谨慎,没有暴露在病毒中呢? 国药董事长是这么说的“华为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办事处,墨西哥办事处共有99个人(墨西哥已经持续多日新增数千人,为疫情重灾区),在一个房间工作,其中81个人打了新冠疫苗,18个未打疫苗,办公室爆发疫情后,有10个人感染,均是来自18个未接种疫苗的人员“

而且特意强调了「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吃喝住行」。如果这是真实的,99人同时攻毒,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国药疫苗的有效率甚至为100%。虽然样本量很小,且存在十个确诊外派人员更不小心,或者住一个宿舍的可能。但综合5.6万人离境的样本量来说,国药集团的有效性绝对也是拿的出手的。

产能方面,国药目标是2021年十亿剂,辉瑞是2021年13亿剂,差别也不大。


尽管两者都还有最关键的信息没有公布,比如说辉瑞疫苗有65-85岁的老年组别,而这个组是受新冠威胁最大的人群。比起对为风险极低的年轻人提供保护,为这些人提供保护更加重要,而此次公布的数据中,没有年龄的信息,国药疫苗也是一样。但覆盖率够高的话,两者疫苗的有效性已经足够阻挡疫情进一步扩张。

最后的结果,是国药的新闻没有走出国门,甚至连知乎热榜都没拿到一个。辉瑞的疫苗刷爆各大媒体,引爆股市,当日同时刷屏Nature和Science。


诚然,辉瑞的mRNA疫苗对比国药和AZ的灭火疫苗有着不俗的优势。这个优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成本和产能。国药之所以能把产能堆到十亿,是靠疯狂堆罐子养起来的,而mRNA疫苗实现同样产能所需要的成本明显更少,定价有着绝对的优势。而国药目前很难像AZ一样搞慈善把灭活疫苗卖到4美元一针(成本价),卖给印度更是3美元。强生的报价是10美元。辉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每剂都是小几十美金。而目前而言,国药的灭活疫苗是报价是最高的(2针1000元内)。

另一方面,辉瑞的受试者多样性更高,受试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族裔,42%的人拥有不同的背景。而国药的疫苗在多样性方向还未透露,尽管其也在世界多国开展了临床试验,但主要受试者还是中国人。

从价格和受试人群上来说,国药目前还不适合在全球普及,而辉瑞的疫苗现阶段更适合在欧美成为力挽狂澜的「救世主」。

当然虽然现在国药疫苗还无法普及全球,但是之后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同时国内第二梯队的疫苗也马上会填上。目前国药已经享誉国内,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辉瑞、强生、罗氏等根本不在一个层面。我们也没有像Nature和Science这样的顶级医学杂志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我们相信,很快,国药就会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相对稳定的价格,引起世界的轰动。


以上内容均由ViaX盐趣在线科研教育签约导师C·Liu提供


责任编辑:郭松源(邮箱:guosongyuan@viax.org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ViaX盐趣科研教育,你的科研技能、论文产出培养专家。提供哈佛、伯克利、耶鲁等常青藤教授带领科研、实习、小组研讨项目;产出国家级/EI/SCI论文、推荐信等,以大幅提升海外名校录取率、申研竞争力。让你在家也能享受海外前沿教育形式与学术成果。欢迎大家私信咨询
user avatar

贴个半年前的东西,

所以,如果美国还是冷战期间的那个超级大国,是自诩的“自由世界的领袖”,那么我们就应该看到,最迟一月底武汉实施封城开始,美国就会官商齐心协力推动疫苗研发,将这种当时仅仅只是困扰中国的灾难转变为武器和金矿,而不是现在这样,在美国自己已经焦头烂额时才“加大研发力度”,垂死挣扎时还在争权夺利。
超级大国需要和民间企业联合才能拿出黑科技,资本主义灯塔需要政府牵头才知道怎么赚大钱,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极度荒谬的。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确定,美国已经不是那个伟大的美国,控制美国这具皮囊的,是继承了庞大遗产的阴谋家,小人,鼠目寸光的卑劣之徒。

看起来说“秦失其鹿”还是早了点,资本主义仍然有自我纠错能力,虽然看起来已经是越来越迟钝了。

相信我们的制度,但还不到盲目自信的程度。

user avatar

如果这个疫苗出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巧合,那么我希望这个疫苗有用

如果出现在这个时间点是故意选择的,那么我相信这个疫苗有用

user avatar

哇,真是,经费给够了啊。国药效果那么好的疫苗,技术可靠性更高的疫苗,3期数据也很不错,在知乎里怎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呢?

可能是大家都买了欧美的股票吧,评论区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息,仿佛下一秒就要接种上辉瑞的疫苗似的,针不戳。

我真是大开眼界,果然有规模有组织的公关跟自发性的宣传就是不一样,任重而道远啊。


不得不说辉瑞不愧是美国药企南波湾,连疫苗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拜登一当选就蹦出来了,可喜可贺啊。

老实说,连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都做出来这么多能用的疫苗,欧美那么多医药巨头怎么可能掉队,有可用的疫苗出来再正常也不过,反而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mrna疫苗研发比传统路线流程更短,产能也更高,优势大这么多,完了比中国灭活疫苗还晚出来???

别问,问就是人家尊重科学敬畏生命。

感叹一下,掌控话语权是真的好啊,你成绩再出色人家不帮你宣传就约等于没有,好多人还幻想中国疫苗问世后改善外交环境,也是天真了。


好了,牢骚少发,我还是讲回疫苗本身,嘲讽归嘲讽,辉瑞的实力我还是相当信赖的,至少比国内的药企信赖多了,这么多年来对他们家的药只有一个吐槽点,贵。经费也充足,前阵子才承蒙辉瑞招待吃了顿好的(划掉)。

疫苗想必会是个好疫苗,除了这个冷链的要求略高,但对大多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不是问题。刚出来肯定是优先供应美国,就是不知道美国政府会不会下血本免费甚至低价提供疫苗。在今年这批疫情高峰期是来不及全民供应了,顶多把先把一线人员给接种上吧,更多的还是应付明年秋冬季的疫情高峰期。全球疫情就这样过去了吗?我觉得还早,至少,印度人打得起吗?

user avatar

这问题问的,如果疫苗有效,且投入使用,肯定能改变现状啊,感觉欧美都在赌疫苗呢,川普也是。疫苗都改变不了,那不就是说,新冠无解了?

可惜啊,这大选刚好过去一周,拜登刚宣布胜选,疫苗的好消息就出来了。

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感觉国内外的网友的观点都比较一致呢。也希望疫苗早点上市,现在感染一千多万,每天以十几万的速度上升,感觉迟早大家都要感染上。人在疫情高发国,还是希望疫苗早点出来,然后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吧。

一晃疫情都一年整了,就像是一场梦。学习没学习好,工作工作找不到。

快点结束吧。要不然人都憋疯了,这几天大选结果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上街庆祝,完全没有什么社交隔离了,憋了几个月,人都麻木了。

就目前的报道来看的话,效果应该是有的,国外的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但真正离投入使用还是需要不少时间的吧。


辉瑞自己也说了,疫苗申请紧急使用授权(EUA: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在临床注射疫苗的病人身上有效。

2.需要上千病人的数据点来支撑其安全性。

3.保证在高质量要求下生产。


这是辉瑞自己网页的报道[1]

reddit上面大家还是挺开心的[2]

看黑体部分,说接下来的这周(十一月第三周)是一个关键点呢。


上面的网友也提到,多久可以让大部分人接种疫苗,还有就是疫苗的储存环境,都是接下来关注的点,因为疫苗存储需要零下八十度的温度。

参考

  1. ^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and-biontech-announce-vaccine-candidate-against
  2. ^ https://www.reddit.com/r/COVID19/comments/jqwa2z/pfizer_inc_pfizer_and_biontech_announce_vaccine/
user avatar

还记得么,懂王一直说年底前会有疫苗。

然后媒体每次都要滑稽的复述,嘲讽他是个说胡话的小丑。

大选辩论还拿特朗普宣称“几周之内会有疫苗“怼他,主持人提问特朗普时“weeks”特意加了讽刺性的重音。

“吹嘘年底前变出有效疫苗的幻想家”是懂王不靠谱、无知无能的标签之一,也是他的一个丢票点。因为医学、商业和媒体的权威人士们一直“澄清”不可能,做不到,明年底出就不错了,出了有效率也不高……就在不久前,福奇公开说疫苗至少要等到明年二三季度。

现在,懂王刚刚败选,biu的一下,疫苗出来了,年底前2500万支,有效率90%。

不讲阴谋论,我不认为制药公司会故意拖进度。但是显然,关联人士没有告诉大众真相,甚至没有讨论这种可能性:没错,总统说几周内出疫苗是有可能做到的。没有,他们一起配合媒体创造了“特朗普说的疫苗速度是天方夜谭”的氛围。你可以说福奇们没有故意撒谎,没有预料到一切这么顺利。但是,如果不清楚,为什么不能中立呢?为什么不能告诉民众悲观和乐观进度都有可能?愚弄,这就是在愚弄!

你可以认为特朗普是个糟糕的政治家,一个坏总统,这是有依据的。

但是,相比于那些道貌岸然的建制派,特朗普未必是更坏的那个。

user avatar

辉瑞早不公布,晚不公布,偏偏在拜登获胜之后公布。有意思!川普估计气吐血。

user avatar

我对此是不乐观的。

而且,我认为有必要对基于此产生的“毕其功于一役”和“决战兵器”想法和氛围泼冷水。

事实上,不仅是对辉瑞的疫苗,我对中国的甚至全球任何一国的疫苗都是这态度。

原因很简单,新冠专门打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在是不敢过于乐观了。

年初,新冠刚出来,大家总是怀疑,总不能比非典还厉害吧?现在再看,它都杀疯了,非典算个屁,感染数死亡数连新冠零头都不到。

后来,盼特效药,但直到今天,基本上连影子都没有。

再后来,又指望天气热了病毒丧失活性,结果,高温压根没能让新冠消失,反而闹腾得更欢了。

起初,人们寄希望于新冠的死亡率不高,然而,欧洲有些国家的死亡率曾经超过10%

接着,大家说新冠主要是对老年人不友好,但实际上,年轻人又有多少能幸免?就连之前说过的儿童不易感也被打脸,前段时间,媒体不是报道美国有几十万儿童感染么?

然后,又寄希望于轻症以及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低。但实际是,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强得可怕,管你症状轻重还是没症状,照样传染。而且,潜伏期还长,潜伏期内也有传染性,狡猾到极点。

之前是不是盼望可以快点摘口罩?之后呢?武汉一封城不是一两个星期,是几个月。口罩几乎戴了一年。

所以,整个过程看下来,简直就是魔鬼定律发挥到极致。

越乐观,越不肯接受现实,就越是被打脸。

欧美一大票发达国家,找各种理由自我安慰,又是啥子“群体免疫”啦,又是“过度防疫影响自由和经济啦”之类的,最后还不是没逃过一劫。

相反,越悲观,越未雨绸缪,越小题大做,厄运都绕道走。

中国就是这个优秀典型。为了个位数的阳性,不惜全城上千万人“陪跑”测核酸,还真就压得新冠抬不起头。

躲什么,来什么,硬是躲不开。

怕什么,防什么,反而防得住。

扯远了,说回疫苗。

以下问题怎么办?

1.是纯防御性疫苗还是治疗性疫苗?是像乙肝疫苗那样,健康人打了可以防乙肝,已经感染了的打了没用?那现在全球几千万感染者的“存货”怎么算?疫苗正式上市之前,以这几千万为基数,又将发酵出来多少?

2.效果持续多长时间?如果只是短效,而外界几千万的感染人数又迟迟不能清零(还不断传播),那岂不是一边不停打疫苗,一边不停有人感染?一波接一波?

3.费用贵不贵?

4.即便费用不高,产能够不够?

5.即便产能够,分配是否科学?是自愿接种还是强制接种?准备以什么批次来接种?不论是自愿还是强制,全球诸国的组织力,动员力,管控力能否做到?

6.会不会有国家拿疫苗当筹码,趁人之危,要挟其他国家牟取利益?以至于为此扯皮拖全球防疫的后腿?

7.不论安排在哪个批次接种,此前的“窗口期”怎么办?现在还没打上针呢,有人就嗨起来,马照跑舞照跳,不怕乐极生悲?

等等等等,这一切问题都不是单靠疫苗和医学这类自然科学解决得了的。而是取决于社会科学领域。

那朝鲜没疫苗,没有强大的生产和医疗能力,也照样挡住新冠了啊。表现比中国还好呢。怎么没见人吹是“利好”,“曙光”?

好吧,就算大家都认为朝鲜是另类,特例,不具备普遍价值,那越南呢?表现也不错,条件也就那样。也是没疫苗,医疗能力也就那样。

说实话,很多人追捧疫苗的态度一点都不“理客中”。表面上看,又是摆数据,又是列论文,可照样掩饰不住骨子里的狂热和迷信。

这种狂热,像极了对“决战兵器”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押宝,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赌,赌徒心态。

日本鬼子迷恋“决战英米鬼畜,大东亚决战兵器”,结果如何?

老欧洲不论是1919年的凡尔赛宫还是之后的“慕尼黑阴谋”,都指望着“永久的和平”,然后呢?

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者曾经梦想打下几座大城市,中心开花,革命就胜利了。可事实呢?历史会教育大家,还早得很呢!

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还是不老实。还是打心底里不肯承认并接受现实,还是觉得“看我一招翻盘”。就像《帝国的毁灭》里的元首,“只要屎蛋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说穿了,骨子里就是怂!怕新冠,并进而害怕接受新冠带来的真相以及对决新冠所必须面对的“麻烦”!

越是怕,就越是自欺欺人,“没那么厉害,不可怕,看我等xxx出来轻松搞定”。

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老大,全球几千万确诊啊!死亡超过一百万了!

回不去往日“美好”的旧时光了,别说90%的有效率,就算100%也回不去了。再有效的疫苗,能死人复活吗?能治得了后悔和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吗?

再厉害的疫苗,治得了“已经”!?

真的,别狂欢了,新时代就是新时代。

求真务实啊同志们!脚踏实地啊同志们!放弃幻想啊同志们!戒骄戒躁啊同志们!保持警惕啊同志们!绝不松懈啊同志们!

我把2020年称做“老实人元年”(虽然被新冠以残忍的方式揭幕)。

求你们了,做个老实人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