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吕布?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很多中国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三国时期的武将,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极致的、近乎神化的象征。评价吕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的身上集合了太多鲜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个体。

首先,从“战神”的层面来看,吕布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

书中对他的武勇描写,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三国演义》中,“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评价,不仅仅是赞美,更是事实的概括。他的个人武力值,在那个群星璀璨的乱世,几乎是碾压级别的。我们看他出手,每一次都是雷霆万钧。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这是他武勇的巅峰时刻。关羽、张飞、刘备三位仁兄,那是何等的人物?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一声吼断当阳桥,刘备虽勇武不及二弟,但也是胸怀天下,能与二虎并肩。结果呢?吕布一人独战三人,而且还能从容应对,甚至占得上风,最后还是靠刘备的计策才将其逼退。这已经超出了普通人能理解的范畴,纯粹是武力值的碾压。
单挑张飞: っても,张飞是什么人?勇冠三军,喝断当阳桥,吓退曹操百万兵。吕布在濮阳与张飞单挑,两人打了百余合,不分胜负。注意,这可是吕布在刚经历过长期的奔波、缺粮,而且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的表现。
射戟辕门: 这更是他武勇与精准的完美结合。为了化解刘备与纪灵的冲突,他亲自出马,用他的神箭射中了百步之外的戟尖。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箭术,而是近乎神技。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武艺折服。

他的身体素质、反应速度、力量,以及那股在战场上无人能挡的悍勇,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我即我道”的强大气场,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

然而,如果仅仅止步于武勇,吕布就只是一个强大的打手,他之所以让人记住,更在于他身上那股难以捉摸的“人性”和“不稳定性”。

吕布的“人”之处,恰恰也是他失败的根源。

见利忘义,反复无常: 这是他身上最受诟病的一点。他有过拜丁原为义父,后又杀丁原投靠董卓;又曾被董卓重用,却因王允的美人计而杀董卓。这种行为,用现代话说就是“机会主义者”,但用古代的道德标准来看,就是“不忠不义”。他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底线,哪里有好处他就往哪里靠,而且手段毒辣。
匹夫之勇,缺乏智谋: 他的厉害主要体现在个人武力上,但在政治谋略和战略眼光上,却显得非常欠缺。他常常被身边的人利用,例如陈宫虽然有谋略,但吕布也常常不能完全听从。他对局势的判断往往过于简单化,缺乏长远的规划。
色厉内荏,容易被挑拨: 别看他在战场上杀气腾腾,但在某些关键时刻,却显得有些优柔寡断,而且容易受到言语的挑拨。王允用貂蝉离间他与董卓,就充分暴露了这一点。他虽然勇猛,但在面对复杂的政治斗争时,他的粗犷和直接往往成为致命的弱点。
不识人,不善用人: 他身边虽然有陈宫这样的大谋士,但他却不能真正地信任和依靠。他对部下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最终,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身边的人要么离他而去,要么临阵倒戈。

吕布的悲剧,在于他将自己最强的特长(武勇)用错了地方,而将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政治智慧、忠诚、道德)暴露无遗。

他就像一个被赋予了神力但没有大脑的战神。他可以单枪匹马闯入敌阵,但他却无法在政治的泥沼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他的悲剧结局,与其说是被曹操所杀,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人格缺陷和战略失误的必然结果。

从历史评价和文化影响来看:

历史评价: 历朝历代的史官,对吕布的评价都偏向负面,主要集中在他的不义、不忠、残暴等方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他“有雄武,强而并州,效用了天下”,但随后又指出其“无施而倾覆”,这基本上是历史的主流评价。
文化影响: 尽管历史评价不高,但在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中,吕布的形象却变得更加复杂和鲜活。他的“战神”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武勇的最高标准。人们津津乐道他的勇猛,同时又惋惜他的结局。他甚至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一种极致的、不受拘束的、却又难以善终的力量。

总结来说,如何评价吕布?

他是一个武力值爆表的超级个体,是一个在个人搏杀中几乎无人能敌的战场王者。他的勇猛,他的桀骜,他的强大,在那个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仰望和惊叹。

然而,他也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一个被自己的道德缺陷和短视所毁灭的悲剧人物。他缺乏政治远见,缺乏政治操守,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他就像一个在战场上无敌的猛兽,却无法理解战争背后的政治博弈。

评价吕布,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不能只看一面之词。他是那个乱世中一个极具争议的符号,是一个集极致的武勇与深刻的缺陷于一身的复杂个体。他身上既有令人血脉贲张的英雄气概,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色彩。或许正是这种复杂性,让他在千百年后依然能被我们反复提及,引发不断的讨论和解读。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但绝对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同样有沈雅涵和泪痕春雨两位来自天涯的大神,而我自认为少说也关注了大部分知乎历史领域的大V,但是泪痕大师九百赞里没一个我关注的人点赞,不禁令人猜想这些赞究竟是谁给他带来?

三国历史能有什么政治宣传?吕布的评价最多就出自陈寿著《三国志》,陈寿本人的评价是:“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我不知道泪痕春雨大师翻开的是哪本三国历史,陈寿又为什么刻意宣传吕布有勇无谋,论及当时纵横天下的诸侯,袁绍和刘表尚且有仁义之名,陶谦文武双全,公孙瓒虽与吕布相似,好歹自焚而死,不做袁绍阶下囚,比起缚太急小缓之的吕布都要有骨气,吕布居然能跟曹操、刘备相提并论,实未见历史上谁提出过这个观点。

陈寿直接把下面这段写到《吕布传》当中绝不是无中生有,吕布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令诸将多疑的事情就体现在他左右手陈宫和高顺身上,两人并不合,陈宫曾策动郝萌袭击吕布府邸,吕布唯有带着没穿好衣服的妻子从厕所爬出逃到高顺营中求救。但这件事过后,吕布更加疏远高顺,夺走高顺兵权归魏续统率。高顺与陈宫不合最后成为吕布兵败的致命问题,陈宫给吕布定计,让吕布在城外袭击曹操,陈宫负责守城,结果吕布的妻子说陈宫和高顺,吕布一旦出城,城内必生乱,于是吕布放弃最后反击的机会等死。连吕布妻子都知道陈宫和高顺的问题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吕布在这些事件上体现出了他的反复无常不止是针对敌人,就连对下属也言而无信,令部将自己也陷入疑惑当中。这类领导其实很常见,没交待好工作前,下属都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准备什么,准备好后发现领导已变了一个想法,久而久之下属不敢再轻易做决定,等领导下达最后的指示,严重拖慢整体效率。曹操、刘备一生中会做错许多决定,却绝没有无断到这种地步,拿吕布比较曹操、刘备,是他们被黑的最惨一次。

“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 ” 《英雄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泪痕大师的神举例。《后汉书》记载:“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稍迁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 ”——董卓诱使吕布杀丁原,吞并丁原的部队,等于吕布把丁原的部队带走,这是对史料的误读。丁原进洛阳后已转拜执金吾,负责掌管京师禁军。而且丁原已经不是并州刺史,董卓才是名义上的并州牧,只是他没直接去上任,一直逗留在西京附近。

当董卓进京后就有一系列夺兵权行动,他还诱使何进的部将吴匡袭杀何苗。丁原是何进原来的部下,不愿服从董卓,成为董卓夺兵过程一个障碍。董卓连何进、何苗的部队都轻易接收,何况是丁原部队?吕布不过是替董卓完成了一项任务,用这个事件来举例实在牵强得很。至于丁原部队是并州系的说法更没什么意义,持金吾的部队分明是京师军中的北军,董卓自己就统率过这支部队,《后汉书》记载:“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比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讨伐黄巾的时候用就是这支部队,后来卢植被罢免,由董卓短暂接手过这支队伍。东汉中央的兵权则一向在何进手中,丁原作为何进亲信,转任持金吾掌管禁军,这支部队被董卓所看中诱使吕布杀而夺之,跟并州军有什么必然关联吗?张辽原来也不是丁原部属,他又是去河北募兵,跟并州也没关系。董卓无论是用并州牧还是天子的名义接管丁原的部队都合情合理,他早年就担任过并州刺史,在并州的威望远比丁原要高,何须什么并州系领衔人物吕布?

关键是泪痕大师认为董卓是蠢死,他入京时只有五千部队,结果以迅雷之势夺走东汉当时最精锐的中央部队,按照大师那个吕布能带走丁原部队的逻辑,董卓能统领何进、何苗的部队已经逆天了。为什么他还认为董卓蠢?如果被吕布杀死就算蠢,那吕布还因为搞部下老婆遭到反叛,被生擒到曹操跟前......再说吕布还是跟董卓小妾有染,才先下手为强杀死董卓。

张邈算吕布小弟吗?陈宫游说他时说的很清楚,想要跟吕布共牧兖州,以待时机。早前吕布路过张邈领地,两人有所交往,袁绍让曹操杀死张邈,而曹操并未遵从,但张邈跟袁绍交恶,顺带在兖州的实力不如曹操,形势相当危机,把吕布邀来做盟友是为了对抗袁绍、曹操联盟。泪痕大师连张邈邀请吕布的目的都没搞清楚就强解.........

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

泪痕大师下面这句话实在本末倒置,正是因为吕布的性格,他没法混成昭烈帝。刘备早时结交英杰不说,有人派刺客杀他,反被他所感而主动放弃。刘备平时与百姓同碗同席生活,从陈登对待刘备、吕布的态度就能知道二人优劣,陈登认为刘备有霸王之略, 认为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陈登本亦一时英杰,怎么他的眼光有错吗?他真要有昭烈帝的资质,陈登也不会转手把他卖掉。更别说勾践和夫差的说法是牵强附会,吕布真要能成为泪痕春雨大师口中的太祖皇帝,首先要具备应有的素质。同样的逻辑可以放到韩遂、严白虎、李傕等人头上,如果他们成功了历史评价肯定会不同,好吧,你到说说他们凭什么成功吧。

如果吕布后来也混成了传说中的昭烈帝,吕布背叛的人再多,也只能证明吕布是一代枭雄。

泪痕大师拿徐荣击败曹操的战例算到吕布头上,这样的解读能力未免令人词穷。有吕布参战的战役是胡珍与孙坚交战以及孙坚进攻至洛阳后又击败吕布。未闻吕布曾在徐荣麾下,如何能跟徐荣一起击败曹操?吕布因为袭击兖州,占据优势让曹操惨败,确实是人生一大巅峰。但也没必要选择性使用史料,曹操也是正面击败吕布的。

遂进军攻之。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东屯山阳。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邈从布,刘超将家属屯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邈诣袁术请救未至,自为其兵所杀。

吕布突破曹操战斗力最弱的青州兵,令曹操大败后,第二年就被曹操正面击败,尽收复诸城,一路把吕布打到徐州,这一路也相当狼狈不堪。更别提吕布的部将郝萌偷袭吕布,让吕布带着没穿好衣服的小妾爬厕所逃走,他怎么就不想想一个失手掉进粪坑,被郝萌看到有多丢人?周旋左右的关羽、张飞、赵云几时那样坑过刘备?刘备倘若有兵,关羽必领一军。高顺待吕布犹如关羽待刘备,结果如何?

春雨泪痕大师说最后在长安带几百人出走,还能靠偷袭曹操、刘备东山再起是本事。却不想想吕布每一次的背信弃义就是大众对他信任的透支,当一个人成为人们眼中无义之人时,就自然而然被孤立。刘备经历过多次惨败,依然能东山再起,并且人们依然对他评价很高,刘备投靠袁绍、刘表、孙权,均受到敬重,吕布投靠谁,谁就不想收留他。因为刘备从不准自己的部队掠夺百姓,而吕布在袁术、袁绍麾下都有这样的行为。春雨泪痕大师从头到尾就举出为求自保的张邈来肯定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陶谦、田豫、牵招、袁涣、陈登、糜竺等人对刘备的评价又能否反映出刘备和吕布的区别?

吕布是怎么样的人,可以去看《三国志》和《后汉书》,真没必要听大师说一些通过断章取义的新解,由于太多人对历史连基础的了解都没有,才会认为大师的分析有理。他只是选择性根据自己观点选用相应的史料做依据。讨论历史的时候用了一大如果如果,也许泪痕春雨大师的观点都是凭如果所得。

user avatar

想看答题正文的请直接拖到文末。

“如何评价吕布”这个问题,在知乎上有很多个类似提问。

从问题日志里,题主是添加了“历史”标签的,看来他是希望得到吕布在历史上的评价。

然而,从他提供的问题补充内容看,他显然对历史上的吕布知之甚少。

本人看来吕布真的好帅,能打能带兵能踏江河能抱美人,可惜没有好的名声 。

史书上哪有记载吕布长得帅的文字?

“能打能带兵”的人多了去,又何止吕布。

“能踏江河”是什么鬼?是不是因为吕布号称“飞将”就还能飞上天?

“能抱美人”我觉得这是演义貂蝉梗吧。

“可惜没有好的名声”,这句算是说对了,但是,吕布的下场是一点都不“可惜”。

洗白吕布是一种拉低智商的行为

从知乎上各种评价吕布的回答上看,可能一部分知乎众喜欢标新立异的结论吧,遇到给自己一种“豁然开朗”的答案,就不由自主的产生答主好棒棒,说得好有道理的感觉。

于是,洗白吕布是获赞的好方法。

洗白套路嘛,很简单,多扯三国衍生作品(影视作品、漫画作品、三国演义、光荣三国游戏等),再装模作样谈点历史,不然显得没干货,只不过手法是:先下结论,再断章取义,还有扣字发挥,反正骗小白是没问题的。

1.先说先下结论、再断章取义之事。

沈雅涵在答文第一句就是先立论: 吕布其实是一个非常顾家的性情中人。

加上他后面的内容中混杂演义内容和自己的神神道道的话术,可以看出他是没有系统性的看过书的。

沈雅涵大谈吕布听老婆的话,却隐去了(或说是不知道)吕布老婆说的“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

——原来吕布在长安出逃时,就丢过妻子一次,这次在下邳围城时听老婆的话,不过是一种心存愧疚的补偿行为。

后面,沈雅涵再谈什么“吕布太顾家,就以为刘备也顾家”的话术,无非想暗示“吕布比刘备仁义多了”。

刘备丢弃妻子是史实,这点不假,但沈雅涵这样隐藏吕布丟老婆的事,便于证明“吕布顾家”,就是断章取义了。

加上吕布被俘后,曹操对吕布说“卿背妻,爱诸将妇,不须顾妾也。”吕布为何沉默了呢?

请大家注意:这段话题中所有的史料,都是出自陈志《吕布传》裴注引《英雄记》。

裴注引《英雄记》:(吕)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愿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裴注引《英雄记》:(吕)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尔。”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只挑出“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就能得出“吕布顾家”的结论,我觉得,信的人恐怕连智商需要充值了。


2.扣字发挥。

洗白吕布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扣字发挥。下面我放一个答文的截图案例。

大家看看,这位答主靠着“主簿”两个字,就能联想、发挥到了:吕布出身甚至比诸葛亮都高。

看下《三国志》中这两个人的传记开头感受一下呗。

《吕布传》: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 《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泰山郡丞。

我觉得,这位朋友 @木棉 你若是喜欢吕布,我也能理解,但是,你吹牛也要有个度吧?

PS:最常见的应该是用“主簿”发挥到了“文武双全”。(←_←)

泪痕的歪嘴理论

众所周知,泪痕写点东西,喜欢先表明立场,他开篇写道:

因为我们通常看到的三国历史, 都是经过政治宣传、或是文学加工过的内容,所以吕布在许多人心目中, 通常就是一个人能打好几百个人的保镖、打手;总而言之,他有勇无谋,毫无政治头脑。

上面这段话,总结起来,无非是“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

这种论调成了不喜欢读史书又好讨论史书的人的理论万金油,更成了泪痕歪嘴理论的基准金句(暗示着:史书上写的歪,我的意见才是正。)。

其实,稍微多读点书的人,也该知道这种话也要因书而异的好吧!

你要说陈寿写《三国志》时,继承了《魏书》统一黑掉曹操敌人的论调,我觉得也解释的过去,

但是范晔写《后汉书》时,所处刘宋时期,他需要给吕布抹哪门子黑?需要搞哪门子“政治宣传”?

范晔在《后汉书》中把曹操当丞相这句话中塞进一个“自”字,够有立场了吧?

范书《献帝纪》:夏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9日),曹操自为丞相。

范晔对吕布有成见吗?他能给《吕布传》新增了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料,为什么仍不给吕布正名?

这能是立场问题嘛?

关于张邈的话题

有时候,泪痕在解读一段史料时,表达一个大话题大方向,没太大问题,但是他一到细节上想试图发挥一下,各种啼笑皆非的事就来了。

原因很简单,泪痕只找合适自己立论的史料,不适合的,统统当没看到。

泪痕为了拔高吕布,决定先吹张邈:

吕布有多牛,我们只要知道,张邈曾给吕布当过小弟,就可以知道了。

于是,关于张邈的话题中出现了很多神论。

张邈是曹操最的好朋友,几乎没有之一。

泪痕为了证明张邈和曹操的关系最好,搬出了曹操一伐徐州之前对家人说的话。

我真的要去抬杠,我肯定会说:

曹操去打徐州时,袁绍还派了包括朱灵在内的好几支军队去帮曹操啊,

曹操在兖州抗不下去的时候,袁绍还让曹操回冀州,我能说袁绍才是曹操最好的朋友吗?

证明这个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两个人的关系难道不会随着形势变化而变化吗?

要让我看,陈留人高柔说的话,显然比泪痕高得不知道哪里去了嘛!

陈志《高柔传》:(高)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曹操)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张邈)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如此看来,泪痕的眼光水平也不过是书中“众人”的水平罢了!

再者,张邈在叛变曹操之前,得罪了袁绍,导致袁绍指示曹操弄死张邈,这事泪痕不说,

陈志《吕布传》: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张)邈正议责绍。绍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 。

以至于泪痕搬出臧洪的书信来证明袁绍和张邈的关系很铁,这就有点滑稽了。

他罗列的所有史料,也只能证明张邈在反董之前的地位很高!名士、八厨之一、和袁绍、曹操关系不错等等,但是反董之后呢?随着袁绍成了盟主,曹操接替了刘岱,张邈的地位已经被压缩了嘛!

所以张邈才有了反心,这一点,书上记载陈宫劝张邈的那段说辞已说得很明白:张邈和吕布是平等的关系。

(陈)宫说(张)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

划重点:【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若权迎之,共牧兖州】。

因为张邈的地位低于袁绍、曹操,所以是“反制于人(袁、曹)”,张邈搞事是为了做“人豪”!不再受制于人。

同时,张邈和吕布是“共牧兖州”的合作关系。

泪痕误以为吕布得了兖州刺史(牧),所以张邈也跟在曹操时一样呢。

我知道,泪痕最擅长“利益动机说”,靠着此说让一众粉丝高潮迭起,可惜在这个话题里漏了马脚,我借泪痕的“矛”一用:张邈不惜背叛好友曹操,却仍然甘心屈居人下,没有丝毫利益去做一件事,谁信呢?

如何评价吕布

泪痕在后面熟练的拿刘备的事,牵强附会的来比烂,最终说出,如果吕布混成了皇帝,也许就没有黑料了。道理是说得通,但这事真的只是如果。

但要说刘备的黑料,我觉得无非坐实夺刘璋的益州。至于其他,

曹操的事,泪痕把“衣带诏”给省了,

刘表的事,泪痕把刘表让荆州给刘备给省了,把刘备在襄阳城下不忍夺城给省了,

孙权的事,泪痕把孙权和刘备的湘水之盟给省了。

总之,很熟练。


回到本题,把史料都堆在一起,吕布的形象本来就是生动的。

为了抱董卓大腿,杀故主丁原;

因为跟董卓有了矛盾,又跟王允合作杀董卓;

投袁术,却因为纵容部下在南阳劫掠而被袁术送走;

投袁绍,虽然帮助袁绍作战有功的,但仍然是管不住下属又把袁绍得罪,只能跑路;

得了徐州,算是吕布最成功的一件事,但是他的结盟方针,根本是在曹操、袁术之间摇摆不定,最后把两头都得罪了,以至于兵败被俘时求生而不能。

泪痕搬出勾践来做比较,暗示吕布要是活下来了,东山再起也未可知,可真是太抬举了吕布。

吕布没杀丁原、董卓的话,也许曹操真的可以放他一条生路哦。

但是,这就叫因果。

user avatar

谢邀。


正史的吕布和二次元的吕布,不是一回事。

恕我直言,简直已经是两个人了。



正史吕布不消多提了。大家都有评论。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陈寿。


呂布勇而無謀。

——荀攸。


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高顺。


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

——司马光。


吕布不死,天下无可定乱之机。

——王夫之。


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不稳定因素导致众叛亲离。

正史在这一点上,是有公论的。



微妙的在于:吕布这么个形象,流行文化里是怎么红起来的?至于题主这么说:

本人看来吕布真的好帅,能打能带兵能踏江河能抱美人,可惜没有好的名声

可见许多人喜爱的吕布形象,和正史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正史吕布,上述不提。

二次元吕布形象,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开始的。罗老师凭空提高了吕布的形象。因为董卓是大魔王,自然要有够了得的家伙,所以吕布在《演义》里,凭空多了许多武技表现。按南北朝说勇将,多推关张,当然还有张辽们。《演义》之后,吕布崛起,隐然为三国第一猛将。

这种小说造神,虽没有隋唐评书里李元霸、说岳里编出个高宠那么夸张,但也算不错了。


除了天下无双的勇猛,《演义》里还给吕布加了许多属性,包括但不限于:

——帅气。罗本三国里对吕布容貌和身高有夸赞,毛本里削减了,但保留了三叉束发紫金冠这个设定。

——兵器。本来吕布正史里对郭汜单挑时用矛。他的传里出现戟,也是董卓用来投掷他的手戟;辕门射戟,则是因为当时守卫者仗戟。但就这个细节,被罗贯中编出了好兵器。好比关羽正史并未有持刀的细节,被罗贯中根据“但单刀俱会”这个细节(应该是佩刀)描写出了青龙刀。

——貂蝉。小说新加的美人。

其实细看会发现,吕布的设定,许多都隐然按项羽去的。戟、宝马、美人。

后世改编者于是给他加了更多属性,比如孤胆英雄啦、文武全才啦之类。


然后就是游戏、漫画和其他周边的推波助澜了。

早年间有穿越三国之类小说时,许多都爱将吕布往项羽方面靠。搞得下邳城白门楼跟垓下似的。

陈凯歌早年电视剧《吕布与貂蝉》里,黄磊的吕布被设定成一个不通人类文明的无敌勇者。这个设定很流行。《苍天航路》漫画里,吕布也是被如此设定的。

《火凤燎原》漫画里,吕布索性被设定为文武全才、强到不是人的存在。至于到现在,各色游戏、漫画、小说里,吕布就成了一个五彩斑斓、天下无敌、怀抱美人、众叛亲离的无敌武者。



可以说,世界喜爱的吕布设定,不是正史设定,而是罗贯中的那个设定:无敌、美人、宝马、轻骄。

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这种设定呢?因为吕布被设定成了一个穷人版项羽,而且大多设定里还很年轻不留胡子,显得很帅呢!

对普通年轻人而言,能打,美人,宝马;龙傲天啊,当然要喜欢了。


至于吕布的黑点,包括但不限于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呢?

首先,许多喜欢吕布小说/游戏/漫画形象的二次元爱好者,未必知道这些。

再者,比如《火凤燎原》漫画里,陈某给吕布的设定似的:吕布是个现实主义者,所以他信奉只要能活下去,就能无敌。这个思想很现代,尤其对年轻叛逆、特立独行的二次元爱好者而言,这种黑暗哲学多酷啊。

如果说,明清时赵云、马超民间爱好者众,是因为白马银枪帅气的儒侠形象,那么吕布这个形象在如今的走红,就带有暗黑系龙傲天色彩了。逆天改命、纵情任性,多好啊。


当然,如上所述:吕布走红的,基本还是二次元形象。至于读过正史,还能为吕布辩白赞美的,许多都是从二次元(小说、游戏、漫画)入坑,先入为主了——多说一句,类似“二次元入坑,于是翻史书为他找优点”的,除了吕布爱好者,还有曹操麾下若干位谋士爱好者。


最后,回到题目,重申下:

二次元的吕布,是现实主义、年轻叛逆、特立独行、不容于世俗、能打、热血、有美女、有宝马、有宝刃的鬼神武者,迷你年轻没胡子黑暗版项羽。

正史的吕布,是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的乱世不安定因素。


就是如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吕布这个名字,在很多中国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个三国时期的武将,更是一种符号,一种极致的、近乎神化的象征。评价吕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的身上集合了太多鲜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特质,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个体。首先,从“战神”的层面来看,吕布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书中对他的武勇描写,简直.............
  • 回答
    2019年的WESG预选赛,吕布innovation(下文简称吕布)能成功突围,这绝对不是一句“运气好”就能简单概括的。回想当时,国内的《炉石传说》电竞圈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新秀辈出,老将们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吕布,在那个时间点,能够杀出重围,用他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绝对是值得好好说道一番的。首先.............
  • 回答
    那一场的WESG星际争霸2决赛,吕布(Maru)对阵Reynor,尤其是最后一场,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很多人都觉得Reynor那一局几乎已经稳操胜券了,那种绝境下的翻盘,与其说是技战术的胜利,不如说是心理素质和决心的极致体现。 Reynor那一局前期打得非常主动,而且非常.............
  • 回答
    吕克·贝松执导的《圣女贞德》,无疑是一部野心勃勃,却又充满争议的作品。作为一部试图将15世纪的法国民族英雄搬上银幕的史诗巨制,它在视觉呈现和精神内核上都展现了贝松式的独特印记,也因此引发了观众和评论界两极分化的评价。视觉的狂野与宗教的虔诚,矛盾的交织体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圣女贞德》在视觉上的大胆尝试.............
  • 回答
    评价吕蒙,得从他的出身、成长经历、性格特质、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以及他对东吴的贡献这几个方面来细细品味。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转变与传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人物。出身寒微,少年英姿勃发吕蒙出身于一个比较普通的士族家庭,并非大家族出身,这在当时那个讲究门阀的年代,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起点。但吕.............
  • 回答
    2019年的举重世锦赛,绝对是属于中国力量的狂欢,而在这场盛宴中,吕小军和李大银这两位中国男举的旗帜性人物,用他们几乎完美的表现,为全世界的举重迷奉献了一场教科书般的表演,更是将中国力量推向了新的高度。吕小军:传奇的“军神”再次书写辉煌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吕小军。说实话,在2019年世锦赛之前,很多.............
  • 回答
    要评价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这件事,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误杀”事件,更折射出那个乱世的残酷本质,以及曹操本人性格中复杂的一面。事件本身的回顾:首先,我们得把事情捋清楚。当时,曹操为了逃避董卓的追捕,化名逃亡。他经过吕伯奢的家,受到了吕伯奢一家的热情款待。吕伯奢得知曹操是逃犯,出于.............
  • 回答
    厦门地铁二号线吕厝站旁边的路面塌陷,导致水流灌入地铁站内,这绝对是一件让人触目惊心的事情。这件事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质量问题,更是对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首先,从直接原因上来说,路面塌陷最可能的原因是地下管道的破损。一般来说,地铁站周边会有各种复杂的地下管网,.............
  • 回答
    荒木飞吕彦,这个名字,对于很多漫画爱好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者,更像是一种图腾,一种风格的代名词。《JOJO的奇妙冒险》这部作品,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漫画界屹立不倒,影响深远。要评价荒木飞吕彦,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就像他的漫画一样,层层递进,才能看到那个“奇妙”背后的灵魂。首先,独树一帜的艺.............
  • 回答
    《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不止是“JOJO”粉丝的宝典,更是一堂关于漫画的深度美学课一直以来,荒木飞吕彦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就如同“JOJO的奇妙冒险”一样,自带一种奇特的吸引力,一种超越寻常的风格。所以当得知有这样一本深入剖析其漫画技法的书籍出现时,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而《荒木飞吕彦的漫画术.............
  • 回答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关注着台湾的许多历史教育者,其中吕捷老师无疑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存在。谈到他,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大概就是他那极具个人风格的讲课方式——幽默风趣、不落俗套,甚至有点“不正经”,但就是在这种看似“不正经”的教学过程中,他却能把冰冷的历史讲得活灵活现,让许多原本对历史提不起.............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里头,吕芳这个角色,真叫一个复杂。你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就像你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老狐狸,身上带着一股子让人捉摸不透的劲儿。先说他这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个“宦官之首”。这可不是个虚头巴脑的头衔,而是实打实的权柄。嘉靖皇帝那么多大内事务,大小官员的奏折,全得经过他手。他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知乎用户“荒木彦吕飞”,也就是现在大家更熟悉的“安风你压我头发了”。评价一位在知乎上活跃多年的用户,尤其是在历史这个相对严肃的领域,不能仅仅看一两篇回答,而是需要结合其长期输出的内容、思考方式、知识体系以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来综合考量。关于“荒木彦吕飞”的整体印象:在我看来,“荒木彦吕.............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是慈禧,但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尊称为“皇后”的女性,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她的名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与“专权”、“狠辣”等词汇挂钩,但要真正评价吕雉这个人,我们得剥开那些片面的标签,深入了解她的生平经历,才能窥见她复杂而又充满力量的.............
  • 回答
    《永劫无间》与世界冠军吕小军的合作,可以说是近期游戏圈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这次跨界联名,无论是对于《永劫无间》这款热门吃鸡游戏,还是对于举重界传奇人物吕小军来说,都意义非凡。从《永劫无间》的角度来看: 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专业性: 吕小军绝非泛泛之辈,他是举重界的“战神”,拥有无数荣誉,其坚韧不.............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这两位角色,吕芳和杨金水,绝对是剧中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时代的烙印,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要评价他们,得从多个角度去看,不能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吕芳:老谋深算,权谋的集大成者,也是时代的牺牲品吕芳这个人,放在那个嘉靖朝,就是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他从一个.............
  • 回答
    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如同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支撑起了东吴的基业。他们不仅是军事上的卓越将领,更是政治上的重要谋士,他们的治军理念、战略眼光和人格魅力,共同塑造了东吴政权的辉煌。下面将对这四位大都督进行详细评价: 一、 周瑜:风流倜傥的少年英才与赤壁.............
  • 回答
    日本光荣公司在《三国志》系列中为那些在正史中没有留下名字的女性武将进行再命名,无疑是系列作品中最具争议性也最受玩家关注的方面之一。这既是商业策略的体现,也触及了历史改编与艺术创作的边界。要评价这一做法,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历史依据的缺失、对游戏体验的贡献、玩家的接受度以及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81公斤级举重决赛,绝对是吕小军运动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无数中国观众热血沸腾的时刻。这场比赛,与其说是简单的力量比拼,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经验、技术、意志以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完美诠释。赛前,吕小军的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作为两届奥运会冠军,他在这个级别上的统治力已经无需赘述.............
  • 回答
    看待日本动画《终末的女武神》将吕布评为“中华武力第一”这件事,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毕竟这动漫里头,中国历史人物可不止吕布一个,而且这“第一”的头衔,本身就挺有意思。首先,得承认《终末的女武神》这动漫,它讲的是神与人类的终极对决,为了人类存亡,选出史上最强的战士。所以,它首先是个文学创作,不是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