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明说了,玩游戏就是不好,就是没有意义,对人类没有任何进步,就是容易沉迷,不分年龄大小,不分人。
但是你难道认为你的那一套就是有意义了嘛?每年保持戒掉一种形式,您可拉倒吧,您爽完了然后站在制高点教育别人。
就明确告诉你,烟酒,夜宵,零食,游戏,小视频,小说,电视剧,麻将,逛街,电影等,都没有TMD任何意义,就是你啥都不做,下班回来坐沙发上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哦,对不起,可能你上的班对人类进步也没多大意义。
大家都成年人了,懂吧,现实点好不好呢?
管你什么人类进步,你自己是什么玩意自己心里清楚嘛,我是什么玩意我心里清楚,我是人类进步的料嘛?你是人类进步的料嘛?你是你就去帮助进步,总不能你是个废物,还要被你指手画脚吧?
你以为你朋友冰清玉洁?说话很有道理,烟酒爽完了,多巴胺你获得了,你进入贤者模式,你就回过头来说你们玩游戏的有意义嘛?你这不就是当年贴吧的梗,求种像条狗,撸完嫌人丑嘛。你朋友不是脑子不好使就是喜欢装B。
当年我小学,你们这类人告诉我努力读书考个好初中。
初中告诉我努力读书考个好高中。
高中告诉我努力读书考个好大学。
大学告诉我努力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
工作了又告诉我,现在工资低没关系,你多跟前辈学学。
我现在变成了前辈了,又告诉我还是要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早日年薪百万,作为我的老板,才能今年换辆新车。
哦,话都被你们说完了,然后我没话说了,你又要说我作为一个前辈,要给后来的新人树立榜样,多加加班,我加NMDB,这我不加班是不是也阻碍了人类进步了,现在只要干些什么,都阻碍人类进步了,娱乐至死,你死不死呀?几十年后一把火就没了,你还在这人类进步。
那人生进步的意义在哪呀?麻烦你告诉我,我从出生开始沉淀了20多年,你们到底想告诉我什么呀?你倒是说呀,我从小到大就听你们这些玩意教育我,我听了,你现在告诉我,我得到了什么?车,我妈给我买的,房,我妈给我买的,靠自己能行嘛?我身边大多数毕业的同学都是双方父母交首付,买婚房。然后我们这一辈再努力个20年,给自己孩子赚个房子首付,您先解决房价问题再跟我谈什么人类进步的意义。
国家要建粮食基地,把我家地收了,给了我靠工资一辈子赚不到的钱,你告诉我前面20年干了什么?意义在哪里?
当年天天的传90后是拉跨的一代,90后长大了又跟我们说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那倒是给接班人每个人分套房子呀。然后又去埋汰00后,00后长大了又去埋汰10后。累不累?死不死?
当年就因为玩了这个破游戏,emmmmm
虽说跟真正的史圈大佬比不上,但是就史地方面的阅读量,鄙人还是有信心超过你乎一般通过壬水平的
所以你说玩游戏有什么进步意义?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成天沉迷在一堆几百年前就已经死去的玩意也没有进步意义,而像题主这样把时间花在综艺节目上,才是现充的,有进步意义的
毕竟不少恁国人习惯干什么都需要一个“进步”的意义,来为diss一个自己看不惯的爱好获得廉价的道德制高点
who cares
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游戏对个人进步有什么意义”的问题会被提出来,原因就是在于,很多人过于关注游戏的负面作用,当然,包括很多学术研究都一样着重关注游戏的消极/负面作用,这就必然会造成游戏带来的积极作用会被忽视。
关于游戏的负面作用(e.g.,游戏成瘾)在其它回答下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在此不过多的讨论,我们仅仅针对题目“游戏对个人进步有什么意义”来回答。
1 只谈游戏危害并不公平
玩游戏有危害,玩其他的就没有危害了吗?
其实,有个词叫做技术成瘾(Technology addiction),它是一种适应不良和强迫性的技术使用行为模式,表现为与一个人的正常功能或其他重要活动相冲突[1]。
它涵盖上网、刷手机、观看短视频和玩游戏等行为的上瘾。
这么一看,玩游戏有的,刷手机、刷某音、看视频就没有吗?甚至部分游戏还需要动脑、动手,刷久了会累,而刷短视频一刷就是大半天,还躺着,没有累的体验更可能让人一直刷下去。
说实在的,技术上瘾总有一款适合你,游戏上瘾也似乎没有那么突出了。
事实上,有研究[2]探讨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长短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结果发现二者并没有显著关系,一个解释时孩子不玩游戏所节省的时间也会用在看电视、玩耍或其它非学习活动上。
2 游戏带来的积极体验
玩游戏会带来积极体验。
除了有人机交互的体验,部分游戏中还存在社交性互动(e.g.,开黑、带妹)。
有研究指出,体验式的快乐是持久且深刻的。这是符合实际的,比如一次精彩的五杀或一次一窜四吃鸡带来的快乐是回味无穷的。
其实,相当一部分人玩游戏为的是屏幕外的社交,和好友开黑,和朋友吐槽。这个游戏可以换成任意工具,因为这种行为的核心是找个地方一起坐坐,一起聊天。
3 游戏与认知能力的训练
其实,玩游戏与认知能力是紧密相关的,比如玩游戏时需要专心(e.g., 提高注意力)、记忆力(e.g., 记点位或技能CD)、反应时间(e.g., 反应速度)。
Barlett et al.(2009)研究指出玩游戏可以提升手眼协调,训练反应速度,提高一些能力(e.g.,数学、手速、语言)[3],而且这些提升并非短时间存在的[4]。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和参加圆桌:
我第一次觉得父母挺不容易的。是玩了《美少女梦工厂》。
小屁孩一会儿胖了一会儿瘦了。一会儿又魔性高了。弄不好还混到黑街去了。真操心。
什么王子?呸!离我女儿远点。
什么龙族?呸!
自留……呸!咱不是那样人。
哎…………最后嫁给脸都没露的我的下属怎么回事?这也就是游戏 ,不然非剁了这小子。
玩,本身就是最终目的
这个算一个中国特色的思维了吧:
做一个事情它必须得是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
于是我们为所有的娱乐作品都要加上“意义”,唱歌要意义,电影要意义,综艺要意义,游戏要意义。没有“意义”的作品就是糟粕,是“靡靡之音”,是“电子海洛因”,是要被打倒的。
动不动就问,这东西能教我什么,我能学会什么,仿佛这世界上除了学习就只剩下间接学习了。
最有趣的是,你去知乎上搜一下“能从游戏中学到什么”之类的问题,还真的有人答我从里头学了历史,锻炼思维,你放屁……你根本就没带着学习的目的去玩,真要学习你不去看正经教科书玩这些个二次创作的东西?人家人民日报都告诉你了,不要拿游戏去学习,你说你打完王者荣耀真以为荆轲是个姑娘,你不学歪了吗?学歪了可比没学更难治。
娱乐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疲累一天回到家不至于一脑袋官司,把整个人脑子放空,至少在这段时间你是快乐的,你是被麻醉的,你会很开心。如果没有这些个游戏、音乐、综艺、相声、电影、麻将,出去报复社会的人大概会比现在多很多。
游戏对个人进步毫无意义可言,但是它有社会意义。
但是我们不满足,我们希望,也要求,娱乐作品必须要有意义,它必须得教人点什么,得发人深省,得看完了以后恨不得出去找个黑恶势力跟它同归于尽。
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思想,功利主义。它要求人的每分每秒都要创造价值,或者走在创造价值的路上。
这种思想搞经济建设、工业生产都是可行的,我国这几十年发展这么快,这种思想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但是这种思想不适合所有行业,比如娱乐行业就是这样的。为“无意义”的行业强行附加“意义”,最终只会把这个行业拖进泥潭。
而且,这种功利思想实际上很危险,因为当你追求所有的事物都要有意义之后,你很快就会开始发现:“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吗?我创造的价值是否有不可替代性?这个社会缺了我是不是也能运行?那我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到底是谁?
恭喜你,你进入哲学领域了……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宇宙和人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
按照大众对哲学的认知,题主大概率认为这玩意就是扯淡的……如果题主能认真看我的这个回答的话,我请求题主能够重新去看我上面的这些问题,认真地,尝试去回答每一个问题。然后,试试看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没有哲学指导,这种钻牛角尖的思维最后往往走入歧路,造成不可扭转的后果。
所以说,这人呐,还是少想点事情好。来打开遥控,看看电视,啥也不想,最好。
在功利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强行要求所有的娱乐作品都要有意义。
强行为它们加上“意义”的结果是什么呢?春晚的小品,你不爱看;唱的红歌,你不爱听;正能量的综艺,你都不想打开。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上进心”的。我们不想学习,我们就想玩,你让我们“学习xxx精神”,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
你看人美国人就聪明,美国人清楚地知道这些个人性,我们才懒得搞什么有“意义”的作品呢,我们就来没意义的,怎么爽怎么来,怎么好玩怎么来。
然后呢?娱乐作品天生是带立场的,因为娱乐作品是由人来做的,而人本身是自带立场的。美国的作品自然带有美国立场,就像中国的战狼2吹嘘中国多么多么厉害你美国厉害咋不来救你呢,美国的作品也天然带有自己立场,天赋人权,众生平等云云。
近些年近未来科幻作品这么流行,回回来个讨论机器人的作品,明面上讲的是机器人有没有人权,实际上说的全是黑人,这是中国人搞不出来的玩意,我们没那个立场。
但是人家外皮好,人家本质上就是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娱乐作品,你看个复仇者联盟,看个变形金刚,谁给你讲大道理了吗?你去就是奔着俩小时的爽去的。至于你看完电影收获了什么,按郭德纲的说法,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渐渐地你就开始接受了美国人的那套东西。
至于之后发生的事情,我相信今年下半年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
还是那句话,它有社会意义。
题主这样的功利思维,实际上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努力,就会成功。所以题主不想浪费时间在屏幕上,要拿出更多宝贵时间去学习,去提升自己。
这句话有两个问题:
1、努力就会成功吗?
2、什么叫成功?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题主可以去看看近年来很多高校的跳楼事件,越来越频繁,只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专科生跳楼就少了很多呢?
正好昨天看到这样一篇回答,分享给你:
那么看完这个,你再想第二个问题,什么叫成功?
世俗的定义是,成功就是多赚钱。这个思维到底是怎么来的?是谁告诉你的?他们为什么告诉你成功就是多赚钱?有什么目的?
很多事情你不能细想的,真的。
所以,我觉得衣食无忧,整天开开心心的也是成功的。
而那些不成功的人,当然更需要开开心心的来麻醉自己,让自己忘记自己的不成功。
于是这个世界就和谐了。
即使是存在主义,也不是颓废的学说,它试图教大家在一片虚无和绝望中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
毕竟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如果你不以如此功利世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还是能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的。
太阳升起,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身上,又是崭新的美好的一天。
题主你太理性了,有时候理性思辨会陷入死胡同,这个时候你需要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理解一下他人的生活方式,感受一下人间冷暖,或许能开拓新的视野解决你的疑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