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近 10 年 GDP 每年 7% 左右,通货膨胀也是每年 7% 左右,那么经济到底有没有增长?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实际增长 vs. 名义增长。简单来说,如果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相当,那么经济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增长。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几个关键概念:

1. 名义GDP (Nominal GDP)

定义: 名义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计算的GDP。它反映的是当下所有产出的货币价值。
计算: 通常是按照当年的价格来计算。

2. 实际GDP (Real GDP)

定义: 实际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基年(固定)价格来计算的GDP。它剔除了价格变动(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了经济的真实产出增长。
计算: 实际GDP = 名义GDP / GDP平减指数(或通货膨胀指数)

3. 通货膨胀 (Inflation)

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持续普遍地上涨。
衡量: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GDP平减指数来衡量。

现在,让我们回到你的问题:中国近10年GDP每年7%左右,通货膨胀也是每年7%左右,经济到底有没有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的名义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大致相同,那么这意味着实际GDP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可能接近于零。

为什么会这样呢?

想象一下,你去超市买东西。

第一年: 你花了100元买到了10个苹果。
第二年: 由于通货膨胀,苹果的价格从10元/个涨到了10.7元/个。
如果你依然买到10个苹果,那么你需要花费10.7元/个 10个 = 107元。
在这个例子中,你的名义支出增加了7%(从100元到107元)。
但是,你购买到的苹果数量并没有改变(依然是10个)。

现在将这个比喻应用到国家经济上:

名义GDP增长7%: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价值在一年内增加了7%。换句话说,今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果按照今年的价格卖,总价值比去年增加了7%。
通货膨胀7%: 这意味着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在一年内上涨了7%。

结果分析:

当名义GDP增长7%遇上通货膨胀7%时,就好像你在超市里,虽然你花的钱多了7%,但你实际买到的商品数量并没有因为这7%的增长而增加。那多出来的7%都用来支付更高的价格了。

所以,经济的“实际增长”或者说“经济产出数量的增长”,用实际GDP来衡量,可能非常微弱。

用公式来说明:

如果名义GDP增长率为 $g_{nom}$,通货膨胀率为 $pi$,那么实际GDP增长率 $g_{real}$ 大致可以近似地表示为:

$g_{real} approx g_{nom} pi$

根据你提供的数据:

$g_{real} approx 7% 7% = 0%$

这意味着,在名义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相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实际产出(即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可能没有实现显著的增长。

更详细的解释:

GDP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所有国内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包括消费品、投资品、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它比CPI更全面地反映了整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变化。如果中国官方公布的GDP增长率是名义GDP增长率,而通货膨胀率是基于GDP平减指数计算的,那么当两者接近时,实际GDP的增长确实会非常小。
“有增长”的定义:
名义增长: 从货币价值上看,经济规模(GDP)确实在扩大,反映在市场交易中是更多的货币流通。
实际增长: 从生产能力和商品服务数量上看,经济的“体量”是否真的增加了。如果你一年能生产100件衬衫,第二年虽然衬衫价格涨了,但你还是只能生产100件,那么你的经济产出没有增加。
对经济的影响:
生活水平: 如果实际GDP没有增长,意味着人均拥有的商品和服务并没有增加。虽然名义收入可能增长了7%,但购买力却没有相应提升,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可能没有明显改善。
投资和生产: 持续的高通胀会侵蚀投资的回报,增加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可能抑制企业的投资和扩大生产的意愿。
债务: 对于有固定利率债务的人来说,通货膨胀反而有利于他们,因为他们偿还的钱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但对于贷款方来说则不利。
储蓄: 如果储蓄的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储蓄的实际价值就会缩水。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 数据的精确性: 实际的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官方公布的“GDP增长”通常是指“实际GDP增长”,但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假设它指的是“名义GDP增长”。如果是“实际GDP增长7%”,那么通货膨胀就不能是7%,否则就矛盾了。通常,“GDP增长”是指剔除通胀后的“实际GDP增长”。
2. 通货膨胀的构成: 通货膨胀是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涨幅。在某些特定领域(如房地产、某些服务),价格可能上涨得更快,而在另一些领域(如电子产品),价格可能下降。
3. GDP统计的复杂性: GDP的统计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受到数据收集、计算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去通胀”的手段: 各国央行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并期望实现一个温和的通胀(例如2%左右),同时促进实际GDP的增长。

总结:

如果中国近10年“GDP增长7%左右”指的是名义GDP增长,而“通货膨胀7%左右”是指价格水平的上升,那么经济的实际产出增长非常有限,几乎停滞不前。这意味着虽然经济的货币规模在扩大,但人们实际能获得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并没有随之增加。这种情况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但需要强调的是,官方公布的“GDP增长”通常是指“实际GDP增长”。 如果你的意思是“中国的实际GDP增长了7%”,而“物价也上涨了7%”,那么这两个数据本身在逻辑上就有冲突,因为实际GDP的计算已经考虑了价格变化。

因此,为了准确回答你的问题,关键在于你所指的“GDP每年7%左右”是名义GDP还是实际GDP。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你提出的情景(名义增长=通胀)是用来解释为什么经济增长可能不如预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GDP增长率与平时大家说的通货膨胀率没有任何直接关系!GDP增长率不能直接用平时大家说的通货膨胀率来调整。

举个例子说明。

GDP相当于一个人的收入。

实际GDP相当于用实物来衡量这个人的收入,比如去年的实际GDP是两袋米和一杆枪,今年的实际GDP是四袋米和两杆枪,那么实际GDP增长率就是100%。

名义GDP相当于用当期价格量化收入,比如去年的米100元一袋、枪1000元一杆,今年的米200元一袋、枪还是1000元一杆,那么名义GDP增长率就是(200*4+1000*2)/(100*2+1000*1)—1=133%。

通货膨胀率(CPI)相当于大米的价格增长幅度,通货膨胀率就是200/100—1=100%。因为枪不在CPI的统计范围内。

所以,这个例子中实际GDP增长率是100%,名义GDP增长率是133%,通货膨胀率是100%。

如果不做特别说明,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公布的GDP都是名义GDP,公布的GDP增长率都是实际GDP增长率。

所以国家或国际机构公布的数据会是:今年GDP是2800元,GDP增长率是100%,通货膨胀率是100%。

实际GDP是名义GDP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得到的,但

实际GDP增长率不等于名义GDP增长率减通货膨涨率!

这三个数据都是独立统计计算的,三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平时大家说的通货货膨胀率是指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特定的一篮子居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增长幅度,与GDP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因此,题目所说的7%的GDP增长率就是实际GDP增长率,经济增长就是7%,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user avatar

有增长,增长率大约是7%。

政府公布的GDP增长率是实际GDP增长率,基本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

之前写的不太对。谢谢评论中两位朋友的指教。以下进行了修改。

——————————————

首先我们要理解两个概念:

“名义GDP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地区一段时间里总共产出的财富总额。

名义GDP增长率就是该年度直接统计出来的GDP增长率。就是全社会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价格就按照该年度的物价来计算。

比方说,某个国家只出产大米和小麦。我们假定大米和小麦都是凭空长出来的,没有生产成本。

2018年全社会总共产出了5斤大米和4斤小麦,没别的东西了。大米10块钱一斤,小麦5块钱一斤。所以这一年的名义GDP就是(5*10+4*5)=70块。(现实中这里要减去生产成本,我们为了计算简单,假定生产成本是0)

2019年全社会产出4斤大米和4斤小麦。2019年大米15块一斤,小麦6块钱一斤。所以这一年名义GDP就是(4*15+4*6)=84块。

名义GDP增长了14块,名义GDP增长率是14/70=20%。

但是回头一看不对呀,这增长完全是靠价格上涨。实际产出还少了一斤大米。

所以,名义GDP增长率并不是一个衡量全社会财富产出能力增长的指标,它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于是我们就引出实际GDP增长率。

要排除价格波动带来的“虚假的GDP变化”,就要为不同年份生产的同种产品设定一个统一的价格。通常这套价格就是采用某一年的各种价格,这就叫“xxxx年不变价”,这一年叫做基准年。

比方说,2017年的时候,大米9块钱一斤,小麦4块钱一斤。

以2017年为基准年,按照2017年不变价计算,2018年的实际GDP是(5*9+4*4)=61块。而2019年的实际GDP是(4*9+4*4)=52块。

所以以2017年为基准,2019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是(52-61)/61=-14.75%。

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就合理了许多。

但是呀,这里需要注意,以不同年份为基准年,实际GDP和实际GDP增长率都会不太一样。

比如,以2018年为基准,2018年实际GDP为70,2019年实际GDP为60,GDP增长率为-14.29%。

如何解决变更基准年后带来的实际GDP增长率变化的问题,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可以认为实际GDP增长率是排除了通货膨胀之后的实际的GDP增长率。

通常,政府公布的GDP增长率就是实际GDP增长率,而政府公布的GDP总量就是名义GDP总量。

———————————————————————————

我们可以看一下各年度的GDP数值和公布的GDP增长率。

比如说2017年GDP总量820754亿人民币,2018年900309亿人民币。名义增长率为9.69%。

2018年政府公布的GDP增长率为6.6%。

这两个数值显然是不一样的。

——————————————————————

另外还有一个概念叫“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

它通常是拿GDP算出来的,用于反映物价变化的情况。

——————————————————————

最后说一句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就是说“钱不值钱”了,或者说物价涨了。

通货膨胀率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度量方法。它通常是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率的加权平均数。

比如说上面瞎编的2018和2019年的物价变化。

从2018年到2019年,大米从10块涨到了15块,涨了50%,小麦从5块涨到了6块,涨了20%。

那么通货膨胀率是多少?50%?20%?35%?

这并没有通行的规定。

一般我们说言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或者“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它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比如某一年度的消费数量比例或金额比例)来对一些商品物价变化做一个加权平均。

CPI具体会把哪些商品和服务纳入计算,以及它们的权重如何,这在不通国家和不同时期都有不同。

user avatar

先看看GDP增长的定义。

很显然,中国统计GDP增长都是实质GDP增长,都是扣除了物价指数后的增长。

实质GDP增长统计使用了不变价格,就是把今年的价格换算成比较期的价格,使得GDP的增长主要是由数量增长引发的而不是因为价格变化导致的。

user avatar

通胀并没有7%,10年通胀7%相当于物价翻倍,但翻倍的只有房租之类,大部分消费并没有翻倍,相比十年前价格只是小幅上涨。

另外,GDP增长是要去掉通胀的。计算通胀的,叫“名义GDP”。

user avatar

与其说实际gdp增长排除了通胀,倒不如说它不涉及通胀,影响通胀的是流通货币的数量和商品总量的比值,假设M2每年上升8%,那么即便实际gdp每年上升8%,也只是恰恰抵消通胀影响

实际GDP计算中是按基准年价格对各项产品/服务数量加权累加出来的总价格,在这个计算中不考虑货币增速,增长的部分只源于商品数量。也就是说,即便实际GDP为正,但M2增速高于实际GDP,那物价仍会上涨……

这并不是说实际GDP没有排除通胀对物价的影响,而是以实际GDP为经济发展核心指标,并不能反映物价效果,它反映的应该说是流通商品的总量(总价格),极端情况下,物价上涨很多,但生产和卖出去的数量还比上涨之前多,这时候实际GDP的高增长与高通胀是并存的

鉴于此,很难不让人想到涨价去库存的优越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实际增长 vs. 名义增长。简单来说,如果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相当,那么经济的“实际购买力”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增长。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几个关键概念:1. 名义GDP (Nominal GDP) 定义: 名义GDP是.............
  • 回答
    未来10年,南京GDP跻身中国十强,并非不可能,但挑战也相当严峻。 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南京当前的经济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中国经济整体的格局和区域竞争来综合考量。一、 南京当前的经济基础与优势首先,我们来看南京目前在中国城市GDP排名中的位置以及其经济特点: 当前排名稳居前列: 在20.............
  • 回答
    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假设性问题,而且时间跨度巨大,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 要让中国在2018年人均GDP超越美国,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两国的起点、体量、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格局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如果我们放飞想象,并且假设一个理想化的、非现实的开局,并辅以一系列大胆且高效的政策执行,.............
  • 回答
    中国脱贫攻坚: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及其国际地位的深度审视近一个亿人告别绝对贫困,并且比联合国设定的目标提前整整十年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无疑是震撼人心的。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飞跃,更在全球减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站在全球的视角下审视,中国脱贫攻.............
  • 回答
    关于“日本流行音乐领先中国10年以上,港台引用了很多日本流行歌曲的旋律”这个说法,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和概括,需要更细致地去分析和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流行音乐(JPop)在亚洲地区确实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角色。这不仅仅是音乐本身,也包括了音乐制作、包装、偶像文化、MV.............
  • 回答
    说马云推动了中国10年的发展,这绝非夸大其词,但要理解这句话的“过”与“不过”,需要我们拨开表面的光环,深入探究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所带来的具体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马云和阿里巴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锚定”作用,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消费领域。在马云“横空出世”前的中国,电子商务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
  • 回答
    在中国,未来十年女性地位是否有可能超过男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多层面因素的问题。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更准确的说法是,在某些领域和某些方面,女性地位可能 显著提升,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可能超越男性,但要说 整体性地、全面的“超过”男性,在未来十年内,其可能性相对较低,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 回答
    关于中国空间站“天宫”号,它的设计寿命是十年,也就是预计在2032年左右完成其主要的科学实验任务,之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退役处理。至于未来会不会在它退役后,用“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一个比国际空间站还要庞大的国产空间站,这完全是可能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来都是循序渐进,并且有着长远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劳动力价值、经济契约、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的讨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纯粹的经济账本上来看待这笔交易,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荒谬。数字上的计算与不适感: 成本与回报的不对等: 一个月薪3000元的中国人,一年是36000元,十年就是36万.............
  • 回答
    中国房产在未来 510 年是否还具备投资属性?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问题,也是不少人挂在心头的大事。说实话,要给个简单的是或否,那是不负责任的,毕竟市场这东西,瞬息万变,影响因素太多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承认,过去二十年,中国房产的投资属性那是杠杠的。很多人靠房子实.............
  • 回答
    中国在未来十年内,要在多个领域追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美国,这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议题。这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国情、战略规划以及全球发展趋势的深度融合。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领域,详细探讨中国如何能在此期间向美国靠拢,甚至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一、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在.............
  • 回答
    未来十年,中国无疑将经历深刻而多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触及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要详细讲述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 经济层面: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结构性转型加速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将继续从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消费和服务驱动。内需的潜力.............
  • 回答
    未来十年,中国在创新药物发现领域,绝非仅仅是追赶,更有潜力孕育出真正从“0”到“1”的突破。这些突破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我们日渐深厚的科研基础、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临床数据优势,以及国家层面持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的大背景下。一、 精准靶点,深挖疾病根源的“未知区”目前药物研发很大程度上还在“已知.............
  • 回答
    要说未来 5 到 10 年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用“乐观”来形容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了,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整体向上趋势明显”。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行业的走向。机遇的沃土: 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持续增长的付费能力: 中国游戏市场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小众的娱乐方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英语教育的痛点,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国人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却在实际运用中举步维艰,这确实让人费解,也引发了对现有基础英语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为什么学习十年英语,出国依然无法沟通?我们得承认,中国英语教育的基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
  • 回答
    中国的主战坦克发展确实经历了多个阶段,99式坦克(99式主战坦克)是2000年代初研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而99A式(99A主战坦克)则是2骸年代初的升级型号。至于“99式之后没有新型坦克”的说法,实际上存在一些误解,需要从历史背景、技术发展和战略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99式坦克的背景与定位1.............
  • 回答
    关于中国超越美国的时间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专家们的预测也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可以从经济、科技、军事和软实力等几个维度来分析,并探讨这些维度对最终时间表的影响。一、 经济维度: 当前状况: 目前,按名义GDP计算,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中国.............
  • 回答
    关于中国和美国在未来十年内是否会爆发战争,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动全球神经的问题。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既不负责任也无法反映现实的严峻性。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中暗藏的风险与制约。一、 驱动冲突的可能性因素: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导致中美两国走向军事对抗的潜.............
  • 回答
    在讨论中国能否在十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半导体领域的霸主之前,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当前半导体产业的格局,以及中国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首先,我们要明确“半导体霸主地位”的含义。这不仅仅是指晶圆制造的先进工艺节点,更包含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例如: 设计(EDA工具、IP核、芯片设计公司) 制造.............
  • 回答
    10年后,中国大陆将可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老龄化与死亡率上升双重夹击的局面。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既有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推断。简单来说,就是“老”和“走”的数量都在激增,这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这股浪潮的成因是什么。几十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加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