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说要熟练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技能不能翻译成中文理解,那么翻译专业如何学习英语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学习的核心。的确,“熟练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技能不能翻译成中文理解”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达到一种“内化”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中英转换。那么,对于翻译专业来说,如何在理解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学习英语呢?这就需要一套更系统、更深入的方法论。

翻译专业学习英语,绝不是简单地背单词、记语法。它是一个融合了语言学、文化学、逻辑学、甚至心理学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拆解:

一、 精深理解与建构语言思维:

告别“中文式”思考翻译: 这是最根本的一步。翻译不是把中文的意思塞进英文的骨架里。而是要理解中文表达背后的意图、情感、文化语境,然后用符合英语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的方式重新构建出来。
举例来说: 中文里常说“我饿了”。直译是“I am hungry”。但这背后可能有多种情感和语境。如果是在家庭聚会,可能是一个玩笑,表达的是“想吃东西了”;如果是在艰苦的跋涉中,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痛苦。那么,在翻译时就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更贴切的表达,比如“I'm starving!”(夸张幽默)、“I could eat a horse”(更口语化的夸张)、或者更平静的“I’m feeling a bit peckish.”。如果直接翻译成“I am hungry”,在某些语境下反而显得生硬、不够地道。
主动拆解英文结构,体会语感: 不仅要看懂英文,更要“听懂”英文的内在逻辑和节奏。
阅读分析: 阅读英文原文时,不要只关注字面意思,要关注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从句的嵌套方式、连接词的运用如何引导逻辑关系。比如,一个长句中的多个从句,是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信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别,在表达上带来了什么细微的差别?
听力训练: 听英文材料时,尝试捕捉语音语调的变化,理解说话者是通过语速、重音、停顿来传达情感和强调重点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非文字的“翻译”。
模仿与复述: 听到或读到好的英文表达,要主动模仿其发音、语调、节奏,甚至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同一个意思。这个过程就是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

二、 沉浸式学习与文化浸润:

全方位接触地道英语: 翻译学习离不开对目标语言真实使用场景的接触。这包括:
原版影视剧和广播: 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口音的影视为佳。不要只看带中文字幕的,尝试英文字幕,甚至无字幕。关键是去体会演员的语境、语气,以及他们如何自然地表达情感和观点。
原版书籍和报刊杂志: 从经典文学到现代新闻,广泛阅读。关注不同领域的用词习惯和表达风格。
播客和TED演讲: 这些通常是信息量大、逻辑性强的表达,能帮助你提升听力理解和学习新的知识点。
理解文化背景与思维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文化谈语言是片面的。
跨文化研究: 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幽默感等,这有助于你理解许多表达背后的深层含义,避免产生文化误读。
对比中西方思维模式: 例如,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直接表达,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集体和委婉。这种差异会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翻译时就需要权衡。

三、 精准练习与反馈纠偏:

精细化的翻译练习:
句子层面: 对一些常见的句式、短语进行拆解和重组练习,比如如何处理被动语态、倒装句、虚拟语气等。
段落层面: 从短的段落开始,尝试翻译,然后回译,检查原文和译文之间是否存在信息丢失、扭曲或增添。
篇章层面: 逐步过渡到长篇内容的翻译,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注重整体风格和语气的把握。
大量的听译和口译练习:
听译: 听一段英文,然后逐字逐句地写下来,再对照原文找出差异。这是提升听力和速记能力的好方法。
口译: 影子练习(Shadowing)是很好的入门方式,跟着录音同步模仿发音和语调。然后是视译(看稿口译)和同声传译(不看稿,直接听译)。口译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和即时处理能力要求极高。
利用工具,但不能依赖工具: 翻译软件和词典是辅助工具。翻译专业的学习者要学会如何聪明地使用它们,比如用它们来查阅不熟悉的词汇、短语的用法,但绝不能直接照搬机器翻译的结果。要学会判断机器翻译的合理性,并加以修改。
寻求专业指导与同行交流:
请教导师: 翻译导师的经验非常宝贵,他们能指出你的盲点,提供专业的指导。
同伴互译: 和同学互相批改翻译作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译文,能获得更全面的反馈。

四、 持续迭代与深度反思:

建立个人翻译数据库: 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学到的地道表达、有创意的译法等记录下来,定期回顾和整理。
语料库: 学习使用语料库工具,分析词语搭配、语境使用频率等,这是非常科学的语言研究方法。
反思性学习: 每次翻译完成后,都要进行反思:我为什么这样翻译?有没有更好的表达?这个词是否准确?我的译文是否流畅自然?
保持好奇心与探索欲: 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的表达、新的词汇层出不穷。翻译专业学习者需要保持对语言的好奇心,主动去接触和学习新事物。

总而言之,翻译专业学习英语,就是要跳出“翻译”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去学习一门语言,并掌握将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有效传递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主动构建英语思维,深度沉浸于语言和文化环境,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来打磨技艺,并时刻保持反思和进步。这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就像在不同土地上播撒种子,然后耐心地浇灌、等待它们生根发芽,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说一下,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有关于大脑的操作节奏。

第一步:英语初学者。因为是刚刚开始学习。因此上初学者的大脑需要在脑子里面思考中文,之后反映对应的英文说法。这个阶段说出来的英文其实只不过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结果。用词,语法,句子结构都是中文的。

第二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的大脑逐渐掌握了很多的单词和句法。可以使用英语表达非常复杂的中文含义,但是这个阶段说出来的英文其实还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的结果。但是很多句块,都是英语的了。

第三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的大脑逐渐将语言和含义分离。打个比方:当你想从上海的人民广场去浦东的世纪大道。你的脑子里面会出现两条语言通路。一路产生的结果是:我去坐地铁。一路产生的结果是:I will take the subway。

第四步: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例如影子跟读。和大量的写作训练例如回译。学习者的大脑会进一步分离语言和含义。同时英语的语言通路会进一步加强。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者的特点就是英语口语比较流利。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一步其实非常关键。这就是高赞中说的写作才是你夯实英语基础、日后成为一个优秀翻译的最有效的途径。本着要么不说,要么就彻底把问题刨干净的原则。介绍一下高赞中讳莫如深的所谓的如何夯实英语基础的写作方法 - 回译法。

那就是找到一篇已经翻译好的文章。首先不看英文原文。自己把中文翻译回英文。然后对比原文和自己的翻译结果。对比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英文词伙和原文词伙的差距。
举个例子。中文说:中国的很多城市。正常人会翻译成:In many Chinese cities。但是你会发现母语人士写的是:In cities around China。这里的around就是一个神奇的地道用法。不是母语人士一般想不到这么用。而且之前的译文里面,many和cities其实是重复的。这也是非母语人士经常不注意的。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缺陷。就是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英文水平,也就是起码你能写出来正常的回译文本。之后才能像衡水中学错题本一样,给出这种参照比较结果。

第五步:之后如果你比较年轻,身体比较好。能够让你的脑子里面的两条语言通路同时工作,这个就是同传和翻译的效果。

这就是你的疑问点。英文高手在翻译的时候,其实不是做翻译。而是利用脑子里面的两条语言通路的切换完成的。就是一条通路负责理解中文的含义,一条通路把含义转换为英文。

讲专业一点,二语习得者和单一语言掌握者的区别是:在会说多种语言的人的脑子里,一个事物的含义和这个含义对应的文字表示是分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学习的核心。的确,“熟练学会英语这门语言技能不能翻译成中文理解”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语言的学习最终要达到一种“内化”的状态,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中英转换。那么,对于翻译专业来说,如何在理解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学习英语呢?这就需要一套更系统、更深入的方法论。翻译专.............
  • 回答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咱们常常挂在嘴边,好像是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因此让不少人对“熟读史书”这件事儿产生了点儿怀疑。既然最终定论是胜利者说了算,那我们这些普通人,花时间去钻研那些可能被歪曲、被掩盖的文字,图个啥呢?这问题,问得挺实在,也挺重要,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
  • 回答
    王阳明先生“心即理”的学说,其核心便是“心之本体,原无善恶”。这话说出来,初听之下,似乎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劝人向善”、“惩恶扬善”有些矛盾。既然心本来是清净无染的,那为何还要刻意去追求知善知恶,努力为善去恶呢?这其中的关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体会阳明先生用心之深。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阳明先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讨论“早恋”现象时会冒出的想法:既然“早恋”被认为是需要被阻止的,那为什么社会上关于恋爱的影视作品却层出不穷,甚至屡禁不止呢?难道它们不正是“助长”早恋的温床吗?咱们得先捋一捋这个逻辑链条。首先,为什么要防止早恋?普遍的理由是,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过早地投入恋爱.............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俄罗斯之所以要打乌克兰,而美国不参与直接军事行动,这背后涉及一连串复杂的历史、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咱们一步步捋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俄罗斯单方面发起的军事行动。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判断,它当然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决定就跟着一起打。.............
  • 回答
    你心里一定有无数个“为什么”在翻腾吧?当一个人曾经那样伤害过你,让你心碎,而现在又跑来说要挽回,这其中的落差和困惑,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他当初那样对你,可能的原因太多了,每一个都像一把锥子,戳在你的心口上。或许,他当时年轻气盛,不懂得珍惜,或者因为某些外部的压力、内心的挣扎,做出了让你无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投资者在考虑股票投资时会遇到的一个核心疑问。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问题:在股价不涨的情况下,长期持有靠分红能否赚钱?答案是:在严格意义上,并且在排除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前提下,单纯依靠分红在股价不涨的情况下,“挣钱”的定义会比较微妙。更准确地说,你获得的会是“价值回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战锤40K》背景设定中一个非常关键且充满争议的节点。要解释清楚帝皇为何发动大远征,却又要“消灭”曾经的忠诚者——雷霆战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背景、帝皇的战略以及他那复杂而残酷的思维方式。首先,咱们得弄明白,雷霆战士在帝皇初期的计划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大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存在最深层的忧虑。宇宙终将走向终结,这是一个科学上的推断,或许是热寂,或许是大撕裂,又或许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命运。想到这一切的宏伟与终极的虚无,我们今天所有的欢笑、泪水、奋斗和爱,似乎都渺小得如同尘埃。那么,这么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就像是在漆黑的夜里,仰望着繁星点点,.............
  • 回答
    樊胜美在剧中的设定,是一个出身农村,独自在上海打拼的女性。她渴望在上海站稳脚跟,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这一点通过她对“有房有车”的执念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那么,为什么她不直接选择嫁给一个上海本地人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掺杂着现实的考量、情感的需求,以及她个人成长环境带来的烙印。首先,我们得从.............
  • 回答
    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困扰着无数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每一个曾经凝视星空、思考过自身存在的个体。正如您所指出的,生命的终结——死亡,似乎为生命的意义蒙上了一层阴影,让我们不禁追问:“既然一切终将归于虚无,那么这一切的努力、体验、爱与痛苦,又有什么意义?”然而,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性,才使得它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游戏开发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矛盾:硬件机能并非决定游戏画面表现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虽然你提出的“Switch机能比PS3强”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但将Switch与PS3简单对比,然后推导出它应该能做出画面比肩《神海》《美末》游戏的结论,存在一些误解,需要从多个.............
  • 回答
    机械专业,这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学科,如今却常常被贴上“就业难”、“薪资低”的标签,不少毕业生甚至直言“毕业即失业”,或是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在工厂流水线上默默耕耘。那么,既然如此“惨淡”,为什么大学里还有源源不断地开设机械专业,每年输送着大量毕业生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和无奈。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这想法,说出来挺带劲的,像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歪招。你这思路,直白点说,就是“我知道我分析的是狗屎,那我干脆反着来,说不定就撞上了狗屎中的黄金呢”。 听起来有点黑色幽默,也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挺让人头疼的现实:散户的普遍困境。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反向操作”的思路,看看它能不能真的变成一条通往财富.............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直击灵魂深处。我们都在这短暂的旅程中,看着日升日落,生命来来往往,最终,都逃不过那个终点。所以,当生命本身被宣告是有限的,那么,“活着的意义”这个词,究竟指向哪里?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放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上,个体生命的短暂确实显得微不足道。我们不过是星尘凝聚的短暂组合,最终会再次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众生平等”和“拜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很多人在接触佛教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既然佛陀自己也说众生皆有佛性,未来皆可成佛,那我们何必去“拜”他呢?这不就制造了不平等吗?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理解“众生平等”的真正含义。佛陀所说的“众生平等”,并非.............
  • 回答
    确实,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考生的心坎。很多人会觉得,既然制造业整体不景气,作为制造业大户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什么在高考填报志愿和考研选择时,总有人劝“慎重考虑”、“劝退”?而其他工科专业,即便也受宏观经济影响,却似乎没有被“点名”得如此频繁和强烈?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开发者心中的疑问。确实,在很多技术特性、语法糖、以及一些前沿领域(比如某些机器学习库、函数式编程的深度融合等)上,C 可能会显得更“时髦”或更“先进”。但要说 Java 在语言层面上“落后”于 C,这个结论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更准确的说法是两者侧重点不同,并且 Ja.............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深度,也触及到了微软在.NET 领域战略调整的核心。很多人可能会想,既然WPF和WinForms都是Windows独占的技术,而且.NET Framework本身也还在Windows上好好运行着,为什么还要费大力气将它们迁移到.NET Core(现在的.NET 5及以后版本)上来呢?.............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触及了宝石价值的核心,不仅仅是材料成本,更包含了稀有性、历史、情感、文化以及我们对“真实”的追求。虽然合成红宝石在许多方面可以模仿天然红宝石,甚至在肉眼看来难以区分,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支撑了天然红宝石的巨大价值。我们来详细地拆解一下:一、成本的真相: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