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帝皇要发动大远征,为什么不直接把雷霆战士派到前线去?还要故意派禁军消灭雷霆战士?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战锤40K》背景设定中一个非常关键且充满争议的节点。要解释清楚帝皇为何发动大远征,却又要“消灭”曾经的忠诚者——雷霆战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背景、帝皇的战略以及他那复杂而残酷的思维方式。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雷霆战士在帝皇初期的计划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大远征的目的是什么?是统一人类帝国,把散落在星辰大海中的人类重新集结起来,对抗外星威胁和异形神灵,同时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帝皇绝对统治的世界。

在那个混沌未开、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帝皇需要一支能够快速建立秩序、清除异己的强大力量。雷霆战士就是他在这个时候孕育出的“第一代”超人类军队。他们是由帝皇亲自基因改造、训练出来的战士,拥有超强的战斗力、极高的忠诚度和适应性,简直是人形兵器。他们就像是帝皇早期的“开国元勋”,在收复地球、清除残余势力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么,为什么帝皇后来却要“消灭”他们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故意”或“背叛”。这其中有几个层层递进的原因,而且都不是为了“消灭”而“消灭”,而是为了更长远的战略目标:

1. 雷霆战士的局限性与“不完美”:

生物上的局限: 帝皇虽然是基因工程的大师,但他创造雷霆战士的方式,本质上是在现有的人类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这些改造虽然强大,但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或者说不够“完美”。相比之下,后来的原体和他们的基因原体军团,那是帝皇投入了更多心血和更先进技术的结晶。
缺乏灵活性与独立性: 雷霆战士更像是帝皇的“嫡系部队”,他们的行动模式可能更依赖于帝皇的直接指令和战术设计。而随着大远征的推进,战线拉得越来越长,帝皇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他需要的是能够独立作战、自主决策、并且能够应对各种未知情况的指挥官和军队。原体和他们的军团就具备了这种潜力。
对“统一性”的潜在威胁: 想象一下,如果雷霆战士一直存在,并且拥有极高的忠诚度。他们会不会成为帝皇之后,某个潜在的“反叛者”拉拢的对象?或者,他们自身是否会因为过于独立于“标准化的”基因原体体系而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或军事派系?帝皇要建立的是一个绝对统一、中央集权的帝国,任何可能破坏这种统一性的因素,他都会提前消除。

2. 更宏大的战略布局——原体与灵能战士的登场:

原体的“天命”与“工具”: 雷霆战士是帝皇早期的工具,但原体是帝皇心中真正能够带领人类走向未来的“儿子们”。他们不仅是强大的战士,更是具有超凡智慧、领袖气质和独立精神的个体。帝皇通过散播原体,让他们在银河系各地成长,就是为了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引领各自的军团,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灵能的崛起与科技的进化: 随着大远征的深入,人类接触到了更多未知的事物,也开始更深入地探索灵能的力量。原体军团在灵能和基因工程上的先进性,以及他们能够与更广泛的人类社会融合和管理的能力,都比雷霆战士更具优势。帝皇需要的是能够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军队。
“抹除痕迹”的需要: 雷霆战士是帝皇在野蛮时代、秘密进行的实验成果。一旦大远征真正展开,星际战士军团成为主流,雷霆战士的存在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不光彩”的过去。帝皇是一个追求完美和绝对掌控的战略家,他不愿意留下任何可能质疑他“神圣性”或“起源”的证据。消灭雷霆战士,就像是擦掉他早期不那么“干净”的痕迹,让他的帝国建立在“纯净”的基因原体基础上。

3. 禁军的角色——“清道夫”与“沉默者”:

禁军的独特性质: 禁军(Custodes)是帝皇的近卫军,他们不是通过基因改造,而是通过近乎“神话”般的科技和对帝皇意志的绝对忠诚来塑造的。他们比星际战士更强大、更古老,也更加“纯粹”。他们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保护帝皇和他的皇宫。
为何是禁军去“消灭”? 禁军是帝皇最信任的、也是最能代表他意志的部队。让他们去执行这项“清理”任务,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是“秘密武器”,他们的行动不会引起广泛关注,也不会对帝国形象造成损害。更重要的是,禁军的忠诚是绝对的,他们不会质疑帝皇的命令,即使这个命令是消灭曾经为帝国鞠躬尽瘁的战士。

所以,综合来看,帝皇并非“故意”派禁军去消灭雷霆战士,而是出于一种残酷的、长远的战略考量。

雷霆战士是初期的解决方案,但不是终极方案。
原体和星际战士军团是更符合大远征目标和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升级版”。
消灭雷霆战士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性、抹除帝皇早期不那么“光彩”的过去,并为他理想中的帝国奠定更“纯净”的基础。

这是一个典型的“牺牲少数,成就多数”的帝皇式逻辑。他为了他心中那宏伟而冰冷的目标,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任何选择,即使这意味着要“清洗”他自己创造出的早期忠诚者。这正是《战锤40K》背景下,那种黑暗、残酷又充满牺牲精神的魅力所在。雷霆战士的命运,也成为了帝国早期历史中一个被掩埋的悲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去的子弹收不回

十二道金符都催不会岳飞,岳飞可没有反心。

你打算让一群要军阀化的老兵去远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战锤40K》背景设定中一个非常关键且充满争议的节点。要解释清楚帝皇为何发动大远征,却又要“消灭”曾经的忠诚者——雷霆战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背景、帝皇的战略以及他那复杂而残酷的思维方式。首先,咱们得弄明白,雷霆战士在帝皇初期的计划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大远征的目的是什么?.............
  • 回答
    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那个时代,并且深入看看当时欧洲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套用现代国家概念。首先,查理曼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这可不是像今天一个国家总统被授予某个荣誉称号那样简单。在当时,“罗马帝国”这个概念,尤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成了一种神圣的、延续性的象征。.............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都会被这两个宏伟的古代建筑群弄糊涂。帝王谷和金字塔,它们都是古埃及辉煌文明的见证,但用途截然不同,绝非你说的那样,金字塔可不是什么照明设备。首先,咱们来聊聊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你可以把帝王谷想象成一个专门为“天子”们打造的豪华“地下宫殿群”。.............
  • 回答
    德国的帝国议会(Reichstag)之所以不叫做联邦议会(Bundestag),并且带有“帝国”二字,这背后牵涉到德国近代历史上一段复杂而关键的演变过程,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独特的政治体制。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语境的传承与演变:.............
  • 回答
    “苏联”和“苏修”的说法,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对苏联政治性质的判断和立场。要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类似“美国”和“美帝”的对立划分,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概念的来源、语境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首先,我们来拆解“苏联”和“苏修”的由来。“苏联”: 这个词本身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颇感困惑的问题,毕竟在战锤40K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帝国拥有的那些巨无霸般的星际战舰,其威力和毁灭程度足以轻易抹去整个星球。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帝国也从未停止过派遣地面部队,投入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役。这背后,并非单纯的军事策略选择,而是深植于帝国存在方式、技术局限以及战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璃月人心中的信仰根基,以及我们对“神”的理解。确实,从字面上看,帝君仙逝、岩王帝君消失,但却没有新的岩神出现,这在逻辑上似乎存在一个空白。但如果我们深入璃月人的视角,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璃月人对岩王帝君的认知是什么。他们不是把帝君当作一个“职位”,一个可以.............
  • 回答
    你妹妹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说明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历史有探究的兴趣!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很多人都会疑惑的问题。要解释清楚,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入手,既要肯定她提出的“独裁不好”的观点,也要解释“封建制度为什么能诞生强盛的帝国”,并且区分“强盛”和“好”的不同含义。我来为你详细梳理一下,你可以根据.............
  • 回答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这句俏皮话,出自18世纪历史学家伏尔泰,用以精准概括神圣罗马帝国的名不副实。它最妙的地方在于,用三个“不”字,把一个听起来威严赫赫的实体,拆解得体无完肤,露出其混乱、分裂、权力分散的本质。这种“拆解重构”的乐趣,其实在许多其他领域都有体现,当词语被巧妙组合,会产生出乎.............
  • 回答
    伏尔泰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尖刻批评,即“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他对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政治实体进行了深刻观察后的辛辣论断。这句名言就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剖析了神圣罗马帝国名不副实的本质。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一点一点地剥开它的层层含义,看看伏尔泰究竟看到了什么,又为何如此不满.............
  • 回答
    伏尔泰的那句“你国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掷向了当时那个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实体。这句话之尖锐,在于它直击了这个帝国的虚名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要反驳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辩驳,而是要深入理解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历史演变,以及“帝国”这个概念本身所承载的复杂.............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