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啥阶层里的正科,在怒山,这官就不小了;在上海这官不大;在局里,是个小官;在领导小组里,呵呵,自己想吧……
发表点不同意见。
我觉得都能算成 小权力阶层(类比于 小资产阶级)
首先
正科级领导,其实限定了是在地级市市、县、乡三级,因为到了副省级城市,各委办局(两办、发改委交通、教育、财政)就已经没有正科级的领导的,都是副处级起步,只有二级局(林草局,知识产权局等)才设有正科级的副处长。
那么大多数答案说的是对的,市里的各委办局的中层干部(教育局****科科长之类),县、区里各个委办局的局长、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镇长。
这妥妥的是小权力阶层啊,社会地位是有的,必要的权力是有的,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也是有的,
当然,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在一亩三分地说一不二,县、区里各个委办局的局长、书记在自己的行业说一不二,市里的各委办局的中层干部在自己的管辖领域内说一不二。
但不等于,后者的社会地位要比前者低,因为后者的辐射力可能较前者弱一点,但较前者的辐射范围却更广啊!
我觉得这个阶层(的表征)应该是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乘积。
其次
到了省厅、部委阶层在往上已经没有正科级领导一说了,就是一级、二级主任科员了。
他们是办事员不假,他们不是领导也对。
但不等于,他们这些在体制内待了近十年的办事员的阶层(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乘积)比乡镇长要弱啊!
假设我是某厅的办事员,我到了县里,强势部门的话,副县长是要出面的!招待宴席加个微信,以后小来小去的事情,不比你县里的好用?
假设我是某部委的办事员,我到了省里,至少至少得是处长陪同,到了市里,你副局长不出来?到了县里,你分管副县长甚至县长不出来?
你们管这叫阶层低?
况且,那些在部委、省直机关混了10年的人,他们的圈子都是这些类似的人,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点什么事儿,一横一竖基本就搞定了,市里区里不给面子?
你管这叫阶层低?
别闹了。
只不过各级别之间呈现的样态不同罢了。
况且,乡镇正科到头了,县区正科几个能到副处?市里的正科几个能当上副局长?
可我省直的正科,只要有点工作能力,情智商正常在线,副处长指日可待吧?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
1.正科级,无论是市县乡镇的实职正科,抑或部委省直虚职主任科员,要是说办多大的事儿可能也不至于,但在我国社会里,妥妥的小权力阶层,我觉得可以排到全社会前20%至少。
2.平台决定眼界,能去大平台就不要贪恋眼前的小利益。
最后,感谢阅读,再强烈推荐一个公考up主,在你奔向更高平台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算什么阶层要取决于你在什么位置。
先上结论,正科级绝对是中坚阶层!在很多地方是牛逼阶层!
我们先来说说正科级!正科级现在全称叫乡科级正职,对应行政级别在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现在职务和职级分开,对应的职级为二级主任科员或者一级主任科员。
题目问的是领导职务哟!不是虚职哦!
如果你在基层乡镇,正科级领导干部意味着你是这个镇的镇长、书记一类的。
你一个人管理小则几万人,多则十几万,几十万人。
你说牛逼不?是不是当地最牛阶层?
如果你在一个县城,或者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区里。
如果从行政单位来说,正科级是绝大部分XX县XX局局长、书记才能达到的!或者XX区XX局的局长、书记。你说牛逼不?在县直单位和区直单位的一把手,你说是什么阶层?
如果你是在一个地级市里,不含区直单位,就单说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来说,在市直机关里,你就是一个单位的中层或以上,你说牛逼不?比如说XX市发改委工业科技科科长、比如说XX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
如果在事业单位,正科级那可就老牛了。比如说医院,普通的医院是副处级单位,只有院长是副处,副院长级别的才是正科级领导职务。一个普通医院3000来个职工,你说正科级厉不厉害?学校,比如说中学和小学,基本上校长才是正科级。你要是说正科级领导职务,那就是校长呀!一个小学或者中学,有200来个职工,正科级领导职务就是校长了。你说厉害不?
当然,如果到了省厅级单位,正科级领导职务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基本属于小领导而已。到了国家部委,喵喵喵,绝大部分国家部委都没有正科级领导职务。最小的领导都是处级的。
但是厅级和部委才有几个人呀!
我们拿山东的2021年省考招考的人数来看一看,省直机关招录300人左右,市直及以下部门5900多人。
中国只有一个北京,几个一线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地级市、县城、乡镇。
你们说正科级领导职务不牛逼吗?
根据人社部2015年5月30日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这是截止到2020年12月7日为止,官方唯一一次在公报中公布现有公务员的人数。算上5年来各省份招录的公务员,760万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数字。但是能称得上是领导职务(科级副职以上)的有多少呢?估计也就是100万左右吧。再往上一层,能够到科级正职以上有多少呢?估计也就是七八十万吧。而全中国有多少人口,按照14亿来算,比例为1:2000,2000人也就出一个正科级以上领导,这个比例很低了吧,越是人少说明层次越高嘛。
应该说,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县级区域单位之中,而在县级单位之中,每一个正科级都是业务内的一把手。
在乡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为正科级,一个乡镇少则四五千人,多则十多万人,这三个人就是这些人之间的金字塔尖,乡镇政府的大小事务最后都得他们签字才能生效;
在县直单位,正科级就是局长或书记,整个单位里的一把手。比如说财政局长,整个县里的财政预算、拨付等所有跟钱有关的事情,最后都得他签字确认;
在事业单位,正科级也是妥妥的一把手。举个例子,有个一起公考学员说他们县里县直属几个学校的校长是副科级,只有省重点高中的校长才是与教育局平级的正科级。一个中学老师300多人,学生5000多人,都在他的管理范围之下。
在乡镇、县级区域范围内,正科级是人数极少数、权利极大数,也许看上去就是只是一个小“吏”(连七品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是也就是这么一丁点的签字权利就能产生很大的作用。
当然,也有很多没那么大权力在手的正科级领导,比如说某某大、某某协的等待退休的闲职领导,但是这个级别摆在那里,走到外面,下面的基层干部看见了还是得叫上一句领导好。
当然,这个单位的平台越高,正科级就越不值钱。在乡镇是一把手,在县里是直属单位一把手,在市里是个中层,在省里中央就是个底层办事员。“不到北京,不知道官有多大”,在中央部委看着跑来跑去没下停的可能就是个县里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的县处级干部。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地位高不高要看在什么地方。举个例子,A同学国考考入某中央部委公务员,过了两三年晋升为正科级干部。在部里,只是个科室的办事人员,抬头看见人都得叫声领导,微不足道。但是某一天,跟部里领导回到老家检查工作,县里的书记县长知道了原来还有个在部委工作的老乡,那这个层次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部里也许只是个办公室文员,回到县里那就是县处级干部办公室的座上宾。实实在在的就是这么现实,多个人好办事!
我当年在北京接了一活,跟着一个中央调研组去全国各地拍摄。这个调研组级别相当高,副总理带队,随行部级厅级好几个,服务保障人员几乎都是处级科级的。不过这些人几乎都没什么架子,我们一个桌上吃饭,一辆考斯特上同乘,有时候拍起来我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还帮我扛三脚架,帮我提箱子。晚上住宿我就跟一个正科级的同龄小伙子住一个房间。这小伙是外地考入京工作的,没事时跟我吐槽,说他爹在老家是某局党组书记,干了几十年才是正科,在老家那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县里高低算个人物。 他刚三十就正科了。但是他在单位天天挨叼,唯唯诺诺,买不起北京的房,分房也还没轮到他。以前一直住宿舍,后来有女朋友了,在外面还租房住,连婚都不敢结。他说他们科室一把手,正厅级,至今没买车,因为摇不到号,上下班也是挤地铁,坐公交。到了公交车站还得让媳妇骑电三轮去接一段。
这里面有些答案的最终结论简直是胡说八道。
我们就以政府系统的小明同志举例。(党口职级相对更复杂,这里就不涉及了)
人物:小明。级别:正科级(题主有注明正科级领导,那么就不考虑非领导职务的正科级干部)。人物技能:按下神秘按钮即可切换单位。
请小明开始表演:
小明眼睛睁开后,发现他进了国务院文旅部。这时候发现他的科长头衔没有了,只有一个正科级干部的身份。小明抬头望去,上面有他的处长,处长上面还有司长,司长再上去,还有他平时根本见不上面,也未必能叫出他名字的部长。
小明长叹一声,原来我就是这个单位最底层的其中之一,又想了想北京的房价,未婚屌丝小明毫不犹豫的按下神秘按钮。
一道光闪过,小明来到了浙江省文旅厅。小明发现,他依旧没有科长的头衔,只是个普通科级干部,身为一把手的厅长已经可以叫出他名字了,偶尔他也有机会能跟厅长接触下,比如陪着出差拎包,偶尔送个文件之类。身边也有几个比他更年轻的小科员,小科员们除了尊称他一声明哥外,干的活和小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打电话发传真写材料。不爽的小明毫不犹豫的按下了神秘按钮。
一道光闪光,小明发现自己坐在了嘉兴市文旅局,自己的科长头衔也回来了,眼前坐着几个人,一脸讪笑的递烟过来说,这次我们旅游文化企业资质审批,还得麻烦明科长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加快节奏,如果市局王局长那里有为难之处,我们几个就给公司李总汇报一下,李总到时候请王局出来坐坐,明科长也一定要赏光来呀。
小明开始找到感觉了,地级市局的科长已经开始掌握社会资源了,可以刷出较高的阶层存在感了。一激动手一抖,他又碰到了神秘按钮。
一道光闪过,小明惊喜的发现自己坐在主席台正中,偷偷看了背后横幅,发现了这是嘉兴市下属县级市桐乡市政府联合办公楼的会场,现在是市文旅局开会,局长小明暗喜念完稿子回到办公室,发现办公室虽然不大,但是第一次稳稳的专属他一人。小明正激动,又接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催促他赶紧去给市长汇报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小明心中狂喜,我也是只要工作需要就能随时见市长的人了!那么,再按一下会怎样?
一道光闪过,小明坐在了桐乡市乌镇镇政府会议室,这是一次办公会,小明和他的搭档王镇长并排坐在椭圆桌的上首位,镇党政办,组织办,综治办,经发办,司法所,派出所,国土所,农业站,水利站………等等二十来个部门领导分列下方左右开始依次汇报阶段性工作的进展。会议结束,王镇长又推开小明办公室,再关上。姿态略低的说到:上次会议上提出的几个大问题,我想和小明书记再碰头一下,您还是要定下最终的意见。
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单位,已经是老公务员的小明懂了一个道理:中国的官场嘛,大会说小事,小会定大事。所以我如今终于成了这个地盘上的最终“话事人”。工作宗旨虽然是为全镇几十万人服务的,但全镇工作怎么安排,党口人事的事全听我的,政口嘛,搭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流程内的工作,王镇长处理就可以了,但大原则的事,还得我说了算。
深度体验了从上到下各级部门的小明也得到了最终答案:部委和省直机关的正科,单位内部比的话就是个机器上的齿轮。扔在北京或者省会,小明暂时绝对谈不上什么优越阶层,但是未来成长空间大,将来升迁到厅级、处级干部而导致的阶层跃升(说实话我挺不喜欢用阶层这个词,但题主这样问了,姑且也这样跟着用吧),也不是太难的事。但部委和省直机关中国才有多少个?比起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简直九牛一毛。不过到了地市一级,正科级领导的小明已经是挺有社会身份的人了,排面是相当不错了。再往下走,那在当地简直不要太威风好嘛。
想到这里,镇党委书记小明准备跟媳妇汇报一下:你看吧,跟着我果然没有错!突然又想起:哦,我没有媳妇儿…
这时候老妈电话来了:哎呀儿子,再忙也要找对象啊,桐乡市上、咱们镇里好多家境不错的叔叔阿姨都紧着招你当女婿呢!你可得好好选一个啊。
——以上情节,均属虚构,不代表文旅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实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