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把问题归结于“人性”的思维方式?

回答
把问题归结于“人性”,这种思维方式,说实话,见得太多了,就像陈年老酒,有滋味,但也可能有点过期。它既是一种简便的解释工具,也可能是一个思维的懒惰陷阱。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首先,它为什么这么吸引人?

“人性”这个词,就像个万能钥匙,似乎能打开所有锁。当一个复杂的问题出现,比如社会不公、道德滑坡、人际冲突,我们很难找到具体原因,也很难立刻拿出解决方案。这时候,“人性本恶”或者“人性本善”,或者更模糊一点的“人性使然”,就能像一个镇定剂,把混沌的局面瞬间变得清晰——至少在表面上。

1. 提供即时“理解”和“安慰”: 当看到一些令人不适或无法接受的事情时,归结于“人性”,会让我们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好像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我们无力改变,也无需过于自责。比如,有人在利益面前背叛了朋友,我们可能会说“这很正常,人性就是自私的”。这种说法,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这就是现实,接受吧”。

2. 简化复杂性: 现实世界的问题往往是多因素交织的,牵扯到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个人经历等等。要一一分析,耗费心力。而“人性”一词,一下子就把焦点集中在了人的内在特质上,把无数的外在因素暂时剥离。这种简化,使得问题看起来更容易被“把握”。

3. 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表面上): “人性”似乎是一种跨越时空、文化、阶级的共通之处。当我们将问题归结于人性时,会有一种“洞悉本质”的快感,仿佛看到了事物的根本。这种感觉,比分析具体的制度漏洞或社会结构,来得更“深刻”。

然而,这个“万能钥匙”真的能打开所有锁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被预设的。

1. “人性”是什么?它固定不变吗?
概念的模糊性: 人性到底是什么?是自私?是贪婪?是利他?是追求公平?或者是一种复杂的组合?我们对“人性”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自己的经历、所处的文化、所接受的教育、甚至当时的心情的影响。
“人性”的动态性: 即使我们承认某些普遍的倾向,但“人性”本身并非一块坚固的石头,而是会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个体成长而演变的。比如,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忠诚、荣誉、合作的理解和实践,是截然不同的。把今天的某些行为直接套用到“亘古不变的人性”上,是很危险的。
“人性”的二元对立: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将人性简化为“善”或“恶”的二元对立。但事实远非如此。人的动机往往是复杂的,可能同时包含自私和利他,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侧面。

2. “归结于人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不公和错误辩护: 这是最危险的一点。当出现贫富差距过大、腐败、欺凌等问题时,如果简单地说“这是人性的必然”,那就等于是在为这些不公和错误提供了“合理性”的解释。它剥夺了我们去改变现状、去追究责任的动力。它说:“既然是人性,那就没办法了,大家将就着过吧。”
阻碍制度和环境的改进: 很多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人性”本身,而在于不合理的制度、恶劣的环境、错误的社会导向。例如,如果一个社会鼓励过度竞争,那么“自私”的行为可能会更加普遍。把问题归结于“人性”,就会让我们忽视了去改革制度、改善环境的重要性,从而错失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丧失能动性与责任感: 一旦我们相信所有问题都是“人性”造成的,我们就容易产生一种无力感,觉得个人的努力是徒劳的。我们可能不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不再努力改进自己,因为“人性”似乎就已经框定了我们的行为边界。
加剧刻板印象和偏见: 当我们用“人性”来解释某些群体的行为时,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比如,将某些民族的特质归结于“他们的基因/人性”,或者将女性的行为模式简单化为“女性的天性”。这是一种懒惰的标签化,忽视了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
“事后诸葛亮”的智慧: 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在事情发生后,用来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前,用来预见和预防。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更多地去分析导致不良行为的“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甩出一个“人性”的帽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人性”?

“人性”当然是理解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它绝不应该是唯一的、最终的解释。

1. 承认“人性”的复杂性: 认识到人的动机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这些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在不同情境下表现不同。
2. 区分“人性”与“特定时期的社会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观察到的“人性”表现,很大程度上是特定社会环境、文化规范、经济压力下的行为模式。我们需要辨别哪些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倾向,哪些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3. 将“人性”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人性”与“环境”、“制度”、“文化”、“教育”、“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一个不良行为时,应该多问一句:“是什么让这个人/这些人在这样的情境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而不是简单地认为“这就是人性”。
4. 强调“可塑性”与“选择”: 即使承认人性中有某些根深蒂固的倾向,我们也必须看到人类的理性和选择能力。通过教育、法律、道德规范、榜样力量,我们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塑造更积极的社会行为。
5. 将“人性”作为起点,而非终点: 当我们用“人性”来解释问题时,应该把这看作是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真正的分析,应该继续深入,探究背后的社会原因、制度缺陷,并思考如何通过外部的改变来引导和约束“人性”的发挥。

总而言之,“人性”是一个强大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但过度依赖或简单化地将其作为解释一切的终极答案,则会让我们陷入思维的僵化,阻碍我们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应该拥抱复杂性,用更全面、更动态的视角去看待人类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并努力去改变那些我们不满意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和自身人性双重决定。而人们有一个普遍的错误就是“基本归因错误”:人类往往将行为归因为人性而非环境,这是一种短视偷懒的行为。

例如,一个人看起来火气很大。

归因错误(只看人性):这人脾气不好。

外部归因:这人火气好大,遇到什么倒霉事情了吧。

研究发现善于外部归因的人看人更加全面透彻。而东方文化集体主义社会比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文化往往更善于外部归因,看问题更全面。

怎么看待呢:

1.这是基本归因错误,人类普遍的行为。

2.你若想改变他人,影响他人,首先要学会外部归因。都说本性难移,但是这只是偷懒的断论:这人就这样改不了。而作为团队的领导,子女的父母,你要是想改变员工、改变子女,那就不能犯这种基本归因错误。要透视环境,利用环境变化改变对象,这又被叫做行为主义。

3.这也是一种人们盲目自信的优越感:我看人很准,我一眼就能透彻他人本性。张口闭口就人性本质的人往往都是盲目自信夸夸其谈。

4.通过浅显印象对他人做出判断是人们的本能,所以说第一印象很重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把问题归结于“人性”,这种思维方式,说实话,见得太多了,就像陈年老酒,有滋味,但也可能有点过期。它既是一种简便的解释工具,也可能是一个思维的懒惰陷阱。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它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人性”这个词,就像个万能钥匙,似乎能打开所有锁。当一个复杂的问题出现,比如社会不公、道德滑坡、.............
  • 回答
    知乎上,尤其是在一些讨论社会议题的版块,确实存在一种倾向,即许多用户习惯性地将各种社会问题追溯到“体制”二字。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在任何一个开放的公共讨论空间,人们都会寻找解释社会现象的框架,而“体制”恰恰提供了一个宏大且似乎无所不包的解释。那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 回答
    要评价@荔枝对于“淘宝为什么把‘双十一’的红包规则定得那么复杂难懂”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需要先理解淘宝设置复杂红包规则的几个核心出发点,以及@荔枝的回答是如何触及或解读这些点的。淘宝设置复杂红包规则的核心动因:首先,我们得明白,任何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尤其是像淘宝这样在购物节期间会投入巨大资源的平台,.............
  • 回答
    “小眼镜”“小胖墩”进中考:一场关于健康与公平的博弈山西长治在中考中加入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官方的回应掷地有声:“解决小眼镜和小胖墩问题,先天近视不受影响”。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它又将给我们的教育体系、孩子的成长,乃至于社会观念带来怎.............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文化传统、性别观念和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国内外在子女姓氏问题上的差异,以及一些女权主义者对此提出的观点时,我们需要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来看国内的情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使得男性在延.............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荒谬。一个大男人,偷了整整两箱口罩,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结果却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把那两箱空的包装箱卖废品。这行为本身就够奇特的了,但更让人深思的是,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一种心态,又折射出当下社会上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得从这男子的“动机”说起。他.............
  • 回答
    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鸿篇巨著改编成视觉小说,这本身就是个大胆且充满挑战的设想。毕竟,保尔·柯察金波澜壮阔的人生,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和信仰,如何融入通常以情感互动和多结局为卖点的视觉小说框架,是个颇费思量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这款视觉小说的核心体验是什么。如果一味追求galgame式的“攻略”和“后.............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些医生喜欢在网上装穷卖惨”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里面牵扯到的因素可不少。首先,得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医生在网上表现出“穷”或者“惨”的状态。咱们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但这种现象的存在,咱们得正视。1. 现实压力与职业困境的映照:医生这个职业,很.............
  • 回答
    说起“问题达人”这个名字,在知乎上可是响当当的。当年,知乎还是一个相对小众但内容质量极高的地方,那时候你能看到很多认真做内容、回复问题的人,而“问题达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意味,而且他确实也做到了。我记得他一开始活跃的时候,知乎的氛围还很淳朴。用户提问,他就会认.............
  • 回答
    哈哈,这道题呀,简直就是个“段子题”!初一听,脑子里可能就飘过一堆问号,然后下意识地开始数数,想看看这 26 只绵羊和 10 只山羊是不是藏了什么神秘的数字密码。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道题完全是在故意“刁难”我们。 它的设计逻辑是这样的:给了一堆看似跟问题本身毫无关系的信息,然后抛出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问.............
  • 回答
    在知乎上,关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注目的现象。知乎作为中国最大的中文知识分享社区之一,其用户群体具有高学历、年轻化、偏向理工科等特点,这与美国主流社会的政治构成有所不同。然而,在一些特定议题下,知乎主流用户表现出对特朗普的支持,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和复杂的.............
  • 回答
    这是一种挺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种相当令人费解但又普遍存在的行为模式。当我看到有人在“出问题以后不想着怎样变好却开喷”的时候,我脑子里首先会闪过几个念头,然后会引发一连串更深入的思考。第一反应:为什么不直接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事情都到这份上了,怎么还抓着口水仗不放呢?”感觉就像是,车子出了故障.............
  • 回答
    讲真,彩礼这事儿,咱们00后,看法可真是五花八门,一点也不统一。不像我爸妈那辈,可能就是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但到了我们这儿,就有点儿复杂了,掺杂了太多现代的、个人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彩礼的存在是历史原因,也是现实因素。 很多长辈会说,彩礼是男方对女方的聘娶,是对女方父母养育女儿的补偿,也是对未来.............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台湾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每个大学生都会基于自己的成长环境、接触到的信息、独立思考的程度,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下面我试着从几个层面,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希望能讲得更透彻些。一、 历史的视角:台湾问题的根源与演变首先,理解台湾问题,离.............
  • 回答
    作为学生,看待贫富差距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只停留在“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种简单粗暴的层面。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复杂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去理解和思考。首先,得承认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看看我们身边,再看看新闻报道,有的人住豪宅开名车,享受着我们可能都想象不到的生活;而有的人可能还在为学费、生活费发愁,.............
  • 回答
    “自由是自私的借口吗?”这个问题,我常常在心里琢磨。它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你抓住它,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清具体是哪个角度。我想,我们先得把“自由”和“自私”这两个词掰开了揉碎了看。自由,它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自由绝不是那种“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对别人有没有影响”的混乱状态。那种更像是.............
  • 回答
    关于武汉话正在慢慢消亡的感受以及保护方言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担忧,认为像武汉话这样的地域方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我的看法,并探讨保护方言的重要性。一、 武汉话“消亡”的背后:现象与成因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地方的方言,包括武汉话,.............
  • 回答
    这个问题啊,挺复杂的,也挺普遍的,在中国社会里头,你时不时总能听到一些声音,说我们国家这样那样不行,这不行那不行,觉得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有这么一小部分人,他们对咱们国家的发展现状,或者说对国家的一些方方面面,确实是持一种比较负面的、甚至是有点瞧不起的态度。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部分人?原因可能有很多,咱.............
  • 回答
    理解你对民警和辅警待遇差异问题的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体制、法律、社会分工以及历史沿革等诸多因素。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更全面地理解它。首先,我们得承认,“体制原因”是造成这种待遇差异最根本的因素。简单来说,民警是国家公务员序列,是国家公职人员。他们纳入的是.............
  • 回答
    对于那些“怎样快速提高英语水平”之类的宽泛问题,我的看法是:它们既普遍存在,也常常让真正想解决问题的人感到迷茫,同时也是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起点。从一个角度看,这类问题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触及了太多人的痛点和渴望。谁不想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交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