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医疗行业很特殊,很多医生确实惨。而且这些人惨不是因为他们学渣或在基层,而是因为成绩好读了985而只能待在大城市。
医学是山头主义最严重没有之一。决定学生就业的是医学院的片区有多大,什么排名、科研,都是空的。
如果是广东那种医学教育资源基本都在省会,那还好一些,但就怕省会之外的三甲医院被普通高校搓了圆仔汤。
结果就是学酥学沫们考老家的研甚至只需要规培,医院里各级领导基本都是师叔师兄,同事们都是同期の桜,一个月拿着房格尔系数2.0的工资美滋滋。
但学霸们就不行了:985和顶级医学院有这么多学霸竞争打黑工机会,那工资待遇自然会跳水。想回家?最好的医院和岗位已经被本科室的研究生搓圆仔汤了。
某省会房格尔系数是各省会最低的:房价一万二—一万五,博后一个月收入9000就算了,有些科室定编定岗的主治也是9000;地级市房价6000-8000,中心医院核心科室的本院研究生12000—20000(只是科室发的)。985的硕士想来?内科去急诊,外科去产科、康复和急诊,要么就去三级医院,爱干不干。
不少单位宁愿用自己人脉和真金白银把自己留院工作的门生送出去在职读博,也不要硕博都在名校的“外人”。
师医公阶级的事情……我也属于这个阶级。
在当代社会,大多数国家,师医公(教师医生公务员)基本上就是“给国家打工”,有类于清朝的“内务府包衣”。和传统意义的镇压机关(警察、军队)不同,他们是另一种技术官僚,起到的是“推动社会进步”“让人民过得更好”或者至少表面上做到这一点,来为统治提供合法性,弱化民众的阶级意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就是这个意思。
师医公表面上是劳动者,实际上是靠分享国家的权力来获得收入的(你没有医师资格证,去劳动一下试试?),他们的工作呈现极端的对上负责和对下不负责的状态。对上负责,就是对国家权力、对学术共同体的负责,对下不负责,就是对学生、对患者、对老百姓的不负责。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不这样的才是例外,因为他们的收入就来源于国家权力而非民众认可。
医生和教师公务员的情况又有不同,他们往往利用专业壁垒这种借口,即使对国家权力也不想负责,而是只伸手要钱,拒绝承担责任。所以,国家的医疗投入疯狂增长,却总是“不够”。此即所谓“预算软约束”,或曰“欲壑难填”也。
那么医生装穷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答案里也有很多医生在装穷,理由无非是“我寒窗苦读N年,却不能获得高薪”之类。但是,问:人民为什么有无条件供养你的义务呢?你提供了足够质量的医疗服务了吗?他就说些核心期刊、循证医学之类,一些不懂了。按照他的看法,只要是医疗出了问题,就是医疗必然是有风险的;只要医疗价格高,就是合理的高,应该高,好的东西本来就贵;那么这么贵的东西为什么大家发现这个效果这么差呢?他就恼羞成怒,怒斥民科、怒斥医闹了,一副“你们都不懂”的嘴脸。这些道理,微观上都是有道理的,也许我们真的不懂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宏观上来看,我们不禁要问:你把对患者的一切责任都推了,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责任?
医学也许是“专业的”,但是小到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事故频发、医生乱收红包回扣,大到学术期刊的软文广告化,医学知识被大公司操纵的趋势加深,难道民众能真的永远不懂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